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前震旦系顶界岩溶地貌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7
1
作者 杨雨 黄先平 +6 位作者 张健 杨光 宋家荣 宋林珂 洪海涛 谭秀成 文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3,共6页
受桐湾运动的影响,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2期大规模风化壳岩溶作用,岩溶识别标志明显。为探寻岩溶作用与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关系,综合应用野外剖面、新钻井以及地球物理勘探资料,通过分析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补偿关系,根据灯影... 受桐湾运动的影响,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2期大规模风化壳岩溶作用,岩溶识别标志明显。为探寻岩溶作用与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关系,综合应用野外剖面、新钻井以及地球物理勘探资料,通过分析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补偿关系,根据灯影组"残余厚度"和下寒武统"印模厚度"的特征,依据地层厚度组合关系恢复了该区寒武系沉积前震旦系顶界的岩溶地貌,并将其分为岩溶高地、岩溶坡地、岩溶谷地和岩溶盆地4个二级地貌单元,认为寒武系沉积前四川盆地震旦系顶界具有大型近南北向侵蚀谷地和大面积分布的岩溶坡地并存的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桐湾期的表生岩溶作用对灯影组储层形成和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①大面积分布的岩溶坡地与灯影组丘滩体叠合形成了连片叠置发育的优质储层;②近南北向大型侵蚀谷地充填下寒武统巨厚的优质烃源岩,形成了古隆起高部位下寒武统生烃中心;③优质烃源岩与储层大面积对接有利于油气侧向运聚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顶界 灯影期 岩溶地貌 油气藏形成 残余厚度 印模厚度 桐湾运动 早寒武世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何才华 熊康宁 粟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1-9,共9页
贵州碳酸盐分布广,喀斯特强烈发育,人类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环境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本文根据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人地矛盾分析原则和区域完整性原则,从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因素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通过指标筛选及... 贵州碳酸盐分布广,喀斯特强烈发育,人类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环境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本文根据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人地矛盾分析原则和区域完整性原则,从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因素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通过指标筛选及权重的确定,求得以县(市)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脆弱度。经综合评判,将全省划分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等三大类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最后,针对各类型区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今后开发治理的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生态环境 脆弱性类型 开发治理 岩溶地貌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特征与储集层分布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兵 郑荣才 +4 位作者 王绪本 罗媛 李伟 文华国 胡忠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综合地表地质、钻井资料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详细描述古岩溶的鉴别标志,并进一步分析古岩溶作用垂向分带性和平面分区性以及岩溶强度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溶角砾岩是识别古岩溶作用最直接的标志;不同成因类型和... 综合地表地质、钻井资料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详细描述古岩溶的鉴别标志,并进一步分析古岩溶作用垂向分带性和平面分区性以及岩溶强度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溶角砾岩是识别古岩溶作用最直接的标志;不同成因类型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与胶结物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和演化规律明显受流体来源、性质及同位素分馏效应影响;小型针孔型储集层测井曲线与大型洞缝型储集层具有明显区别。古岩溶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古气候、岩性和岩相等因素控制,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岩性是黄龙组二段的白云岩,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层位是黄龙组二段的上部溶蚀段和下部溶蚀段,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位置是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中残丘及坡地等微地貌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黄龙组 岩溶储集层 地球化学 岩溶地貌 岩溶旋回
下载PDF
石灰华的生物成因研究——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田友萍 何复胜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6,T002,共9页
通过考察与实验室显微观察研究,发现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岩溶区的石灰华表面及表层以下尚未完全固结的部位,都附生有生长中的微生物(蓝藻等)种类及尚处在活动期的微生物(蓝藻等)藻席;以下完全固结的部位,则发育了成层加积... 通过考察与实验室显微观察研究,发现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岩溶区的石灰华表面及表层以下尚未完全固结的部位,都附生有生长中的微生物(蓝藻等)种类及尚处在活动期的微生物(蓝藻等)藻席;以下完全固结的部位,则发育了成层加积的微生物(蓝藻等)层纹结构。由此认为这种石灰华是生物成因的,其发生和形成过程受微生物(蓝藻等)作用控制,即微生物(蓝藻等)的“裂点”附生及沉积。文中还初步提出研究区微生物(蓝藻等)起控制作用的石灰华发生和形成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华 生物成因 九寨沟 黄果树 岩溶地貌
全文增补中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时空演化问题初论 被引量:26
5
作者 邹成杰 何宇彬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9-59,共11页
当前对喀斯特地貌发育机理及演化规律的讨论,不仅涉及复杂的学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到认识论问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十分复杂。在地质结构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构造运动及河流排水基准面,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起着重... 当前对喀斯特地貌发育机理及演化规律的讨论,不仅涉及复杂的学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到认识论问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十分复杂。在地质结构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构造运动及河流排水基准面,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笔者提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时空演化论”,其主要内涵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和演化是在自然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领域内进行的,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同时又具有空间有序的分带性。喀斯特地貌的时态及形态有一定的演化和配置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演化 阶段性 喀斯特地貌发育 岩溶地貌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地层缺失量计算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江青春 胡素云 +5 位作者 姜华 翟秀芬 任梦怡 陈晓月 李秋芬 张运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9,共9页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不仅可以反映岩溶地貌,而且还能间接反映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发育特征。针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地层缺失量及成因不清的问题,在定性分析地层缺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4口典型井茅口组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频谱变...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不仅可以反映岩溶地貌,而且还能间接反映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发育特征。针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地层缺失量及成因不清的问题,在定性分析地层缺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4口典型井茅口组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频谱变换、旋回特征分析,识别出曲线中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进而采用米兰科维奇旋回法定量计算了该地层的剥蚀量并探讨其缺失成因。结果表明:(1)茅四段仅在宜宾—雅安—江油地区和石柱地区残存,在其余地区则普遍缺失,并且表现为由川南—川中—川北地区地层缺失强度逐渐加大;(2)茅口组地层缺失量介于0~200 m,其中川西南、川东北地区缺失厚度介于0~60 m,川南、川中、川北等地区地层缺失厚度介于140~200 m;(3)茅口期末的地层剥蚀是由冰期海平面下降侵蚀所致,川北地区海平面下降幅度较大;(4)中二叠统岩溶地貌继承了西南高东北低的沉积特征,岩溶地貌从川西南—川中—川北地区,由侵蚀高地逐渐过渡为岩溶上斜坡和岩溶下斜坡,与吴家坪期西南高东北低的沉积特征一致。结论认为,采用米兰科维奇旋回法计算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结果可靠、方法有效,可用于其他盆地海相地层缺失量的恢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茅口组 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法 地层缺失量 定量计算 冰期 成因探讨 岩溶地貌
下载PDF
塔河油田古岩溶储集体三维建模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钰铭 侯加根 +3 位作者 胡向阳 马晓强 赵彬 齐得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8,44,共6页
通过对古岩溶储层建模方法适用性的分析,从加强古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在建模中的约束作用的角度出发,探索一套'垂向划带、平面分区、断裂优先'的古岩溶储集体三维展布建模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三维建模,并... 通过对古岩溶储层建模方法适用性的分析,从加强古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在建模中的约束作用的角度出发,探索一套'垂向划带、平面分区、断裂优先'的古岩溶储集体三维展布建模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三维建模,并说明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单井储集体识别与垂向划带,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平面分区,地震约束数据的选用,建模算法与地质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垂向上可以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溶蚀带、径流溶蚀带及潜流溶蚀带,平面上可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洼地3类岩溶古地貌;古岩溶储集体发育与地震相干体具有较好的概率相关关系;基于'垂向划带、平面分区、断裂优先'方法建立的储集体三维模型与油田生产实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集体 岩溶 岩溶地貌 三维建模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微地貌特征及刻画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庆玉 陈利新 +2 位作者 梁彬 陈宏峰 曹建文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
应用印模法,以石炭系区域标志层双峰灰岩底至奥陶系潜山面填平补齐的沉积厚度为标识,恢复了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自东向西划分了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3类二级地貌单元。应用现代岩溶分类方法,根据微地貌组合形态,... 应用印模法,以石炭系区域标志层双峰灰岩底至奥陶系潜山面填平补齐的沉积厚度为标识,恢复了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自东向西划分了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3类二级地貌单元。应用现代岩溶分类方法,根据微地貌组合形态,对二级地貌作精细刻画,划分了9种三级地貌单元。认为不同的地貌位置,其水动力条件不同,不同类型岩溶地貌的发育特征、古水系排泄和储层充填特征存在着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西地区 前石炭纪 岩溶型储层 岩溶地貌 地貌恢复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援越 穆彪 +1 位作者 祝小科 龙翠玲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年第6期364-367,共4页
对喀斯特森林所在地区气候因素及该区最有特色的峰丛漏斗森林的小气候条件、喀斯特森林的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已有学者进行过研究[1,2]。由于人为干扰(如过度砍樵、放牧、烧荒等)的作用,喀斯特地区原生性森林遭到不同程度... 对喀斯特森林所在地区气候因素及该区最有特色的峰丛漏斗森林的小气候条件、喀斯特森林的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已有学者进行过研究[1,2]。由于人为干扰(如过度砍樵、放牧、烧荒等)的作用,喀斯特地区原生性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不同的群落类型:从遭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森林群落 森林演替 小气候
下载PDF
鄂西清江流域岩溶地貌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增银 沈继方 +1 位作者 徐瑞春 石伯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在分析鄂西清江流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岩溶地貌的特点,并着重根据该区构造运动发展史和古水文网的发育演变情况分析了岩溶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了岩溶发育期。
关键词 清江流域 岩溶地貌 演化 岩溶作用
下载PDF
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不同类型的演化浅议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金荣 黄国彬 +1 位作者 黄学灵 梁耀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文中论述了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三大类型 ,即 :(1)以玉林、贵港市为代表的桂东南岩溶平原 (残山平原 )类型 ;(2 )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桂东北 -桂中 -桂西南峰林平原类型 ;(3)以都安、乐业为代表的桂西 -桂西北峰丛洼地类型。进而阐述... 文中论述了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三大类型 ,即 :(1)以玉林、贵港市为代表的桂东南岩溶平原 (残山平原 )类型 ;(2 )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桂东北 -桂中 -桂西南峰林平原类型 ;(3)以都安、乐业为代表的桂西 -桂西北峰丛洼地类型。进而阐述了三大岩溶地貌类型的特点与演化 ,认为它们存在着发育时间上的长短不同 ,营力上的差异 ,也就出现岩溶地貌类型上的各异。岩溶地貌类型中老、中、青的概念仍有意义。岩溶形成的“同时态论”在小区域内岩溶地貌的一定发育阶段可能存在 ,但在大区域或长时间尺度内就不一定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岩溶 岩溶地貌 地质历史 构造运动 地貌演化 广西
下载PDF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石漠化过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艳丽 况明生 +2 位作者 张远嘱 吴威 魏秉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当人类对森林进行破坏使森林的"生物泵"作...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当人类对森林进行破坏使森林的"生物泵"作用消失后,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岩溶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植被走向逆向演替等。最后出现大面积的石山,发生石漠化现象。可见,森林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影响岩溶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岩溶地区 岩溶地貌 脆弱生态环境 石漠化 岩溶生态系统 森林破坏
下载PDF
季风对亚洲热带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姜超 谭珂 任明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3-1112,共10页
亚洲是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也是热带植物分布距离赤道最远的地区。揭示季风对热带植物迁移与进化的影响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东亚植被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亚洲地区夏季盛行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季风。历史... 亚洲是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也是热带植物分布距离赤道最远的地区。揭示季风对热带植物迁移与进化的影响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东亚植被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亚洲地区夏季盛行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季风。历史上,季风盛行的时间与早期被子植物在东南亚群岛、华夏古陆起源的时间大致吻合,季风可能促进了被子植物的快速分化与扩散。季风是热带植物得以向北扩散到我国滇黔桂交界区和雅鲁藏布江河谷的根本原因,并导致了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季雨林、干旱河谷稀树灌丛或草原、海南岛西部滨海稀树草原等特殊植被的形成。亚洲的三大夏季风在高山纵横、大河奔流和石灰岩地貌密布的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一带交汇、叠加,使之成为一些典型热带类群的物种多样与特有种分布中心。这可能是中国-缅甸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季风可能促进热带植物的进一步北迁,增加中国南方植物区系的热带植物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节性雨林 扩散 物种分化 岩溶地貌
原文传递
桂林热带岩溶地貌特点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金荣 袁道先 +1 位作者 梁耀成 闭萧萧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桂林热带岩溶地貌的特点及其科学价值是举世闻名的 ,甚至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期桂林人、国人对之有一个粗略的认识 ,并尽快申请将桂林岩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关键词 岩溶地貌 洞穴次生沉积物 科学价值 热带气候 桂林
下载PDF
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德浩 朱学稳 +2 位作者 闫志为 张远海 韩道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5-283,共9页
广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 8.95万 km2 ,占广西总面积的 37.82 %。区内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岩溶旅游资源 ,至今已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岩溶旅游资源实体达 50 0余处 ,分属 2 6种旅游资源基... 广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 8.95万 km2 ,占广西总面积的 37.82 %。区内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岩溶旅游资源 ,至今已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岩溶旅游资源实体达 50 0余处 ,分属 2 6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湿润热带、亚热带峰林景观 ,包括峰林平原、峰丛洼地、名山和象形山石、洞穴、岩溶峡谷以及古人类遗址等。以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岩溶峰林地貌景观构成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旅游资源 岩溶峰林 洞穴 岩溶地貌
下载PDF
塔河地区断裂对奥陶系古岩溶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邬兴威 苑刚 +2 位作者 陈光新 王建华 梁冬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7-9,共3页
塔河地区奥陶系发育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的逆断裂,断裂走向总体为NW向、NE向、EW向和SN向为主。断裂对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残丘、沟谷和古水系常沿NW向、NE向和SN向断裂发育。... 塔河地区奥陶系发育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的逆断裂,断裂走向总体为NW向、NE向、EW向和SN向为主。断裂对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残丘、沟谷和古水系常沿NW向、NE向和SN向断裂发育。断裂带附近古岩溶储层尤为发育,缝洞型储层发育优势方向展布受控于断裂展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奥陶系 岩溶 断裂系统 岩溶地貌 断裂展布方向 碳酸盐岩储层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平果岩溶堆积铝土矿地貌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卢文华 韦永坚 廖思福 《广西地质》 2000年第4期23-28,共6页
平果岩溶堆积铝土矿是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铝土矿床 ,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 ,并且形成了多种地貌类型 ,本文主要探讨各类地貌特征 ,研究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 ,分析和论述地貌与成矿的关系 ,为该类型矿床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岩溶地貌 峰丛谷地 峰林洼地 缓坡丘陵 峰林平原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 成矿地质
下载PDF
路南石林现代喀斯特溶蚀速率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宏 吴文青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8年第A12期114-121,共8页
通过对路南石林风景区不同地貌部位、土层下不同深度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放置石灰岩溶蚀样片一年的溶蚀结果分析,对石林发育现代溶蚀速率得出这样的认识:(1)在除去石灰岩岩石对石林发育的影响后,降水量是溶蚀的主要动力;(2)在一... 通过对路南石林风景区不同地貌部位、土层下不同深度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放置石灰岩溶蚀样片一年的溶蚀结果分析,对石林发育现代溶蚀速率得出这样的认识:(1)在除去石灰岩岩石对石林发育的影响后,降水量是溶蚀的主要动力;(2)在一般情况下,土下的碳酸盐岩溶蚀量大于地表2~3倍,但土下的溶蚀与土壤的持水特性和所处的地貌部位有关;(3)植被在石林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如所预想的大;(4)路南大小石林从现代溶蚀速度看,其主要形成发育期应在中更新世,与大叠水瀑布是同期喀斯特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林 溶蚀速率 路南石林 岩溶地貌
下载PDF
碳酸盐岩相与岩溶地貌发育的初步研究──以贵州三叠系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吉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1-269,共9页
本文以地层发育、相交明显、地貌类型齐全的贵州三叠系为例,从分析岩相和发育在各相带上的岩溶地貌入手,应用岩石薄片鉴定、溶蚀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对非碳酸盐岩夹层、碳酸盐岩的孔隙度、颗粒含量、比溶蚀度、... 本文以地层发育、相交明显、地貌类型齐全的贵州三叠系为例,从分析岩相和发育在各相带上的岩溶地貌入手,应用岩石薄片鉴定、溶蚀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对非碳酸盐岩夹层、碳酸盐岩的孔隙度、颗粒含量、比溶蚀度、SiO_2和酸不溶物5个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岩性因素进行岩相与岩溶发育相关分析,基本上查明了岩溶地貌随相带变化的控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碳酸盐岩 岩相 三叠纪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良俊 李桂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溶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以板块运动为动力,以隆起为背景,以断裂和水为条件,时间是关键,脚洞是大的孔洞发育带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纪 岩溶 岩溶地貌 形成因素 板块运动 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