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cesses of initial collision and suturing between India and Asia 被引量:44
1
作者 DING Lin Satybaev MAKSATBEK +7 位作者 CAI FuLong WANG HouQi SONG PeiPing JI WeiQiang XU Qiang ZHANG LiYun Qasim MUHAMMAD Baral UPENDR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35-651,共17页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marke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ransformation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uplift of the Tibet-Himalaya orogen,and climate change in Asia.In this paper,we revie...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marke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ransformation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uplift of the Tibet-Himalaya orogen,and climate change in Asia.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 from the past 30 years in order to draw consensus on the processes of initial collision and suturing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plates.Following a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ain the initial timing of collision,we propose that the tectono-sedimentary response in th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provides the most sensitive index of this event,and that paleomagnetism presents independent evidence as an alternative,reliable,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that have suggested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 started in Pakistan between ca.55 Ma and50 Ma and progressively closed eastwards,more recent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is major event first occurred in the center of the Yarlung Tsangpo suture zone(YTSZ) between ca.65 Ma and 63 Ma and then spreading both eastwards and westwards.While continental collision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deformation,sedimentation,metamorphism,and magmatism,different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this event based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an intuitive bias that has meant that its initial timing has remained controversial for decades.Here,we recommend the use of reconstructions of each geological event within the orogenic evolution sequence as this will allow interpretation of collision timing on the ba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ing of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Collision criteria Transform fault Subduction zone Magmatism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岩浆岩中的熔体包裹体 被引量:29
2
作者 夏林圻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03-414,共12页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天然岩浆珠滴 ,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其主矿物形成时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 ,所以它们是其主矿物结晶演化史的忠实记录员 ,它们能够提供岩浆系统成分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文中对熔体包裹...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天然岩浆珠滴 ,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其主矿物形成时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 ,所以它们是其主矿物结晶演化史的忠实记录员 ,它们能够提供岩浆系统成分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文中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若干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 ,它们涉及 :(1)熔体包裹体的一般特征 ;(2 )熔体包裹体封闭过程中和封闭后的演化 ;(3)熔体包裹体的均一化研究 ;(4 )熔体包裹体化学成分和挥发组分研究。熔体包裹体研究可以对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1)重建天然岩浆结晶演化的热历史 ;(2 )提供有关岩浆沿下降液相线的成分数据 ;(3)查明天然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迁规律 ;(4 )解决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如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混染作用、岩浆中硫的性状、地幔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将熔体包裹体数据和常规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实验岩石学信息综合一体 ,可以提高我们模拟岩浆作用过程的能力。熔体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石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其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石学 岩浆演化 结晶作用 岩浆作用过程 熔体包裹体
下载PDF
湘东北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成因和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启示 被引量:23
3
作者 许德如 邓腾 +8 位作者 董国军 宁钧陶 王智琳 张俊岭 邹凤辉 周岳强 陈根文 于得水 叶挺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22,共19页
湘东北位于华南钦杭结合带的北西侧,是中国重要的金、铜、钴、铅和锌等多金属矿产地。该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异常强烈,其中所侵位的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位于区域性北东向长沙—平江断裂的南东侧,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根据元素地球化学... 湘东北位于华南钦杭结合带的北西侧,是中国重要的金、铜、钴、铅和锌等多金属矿产地。该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异常强烈,其中所侵位的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位于区域性北东向长沙—平江断裂的南东侧,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分为两组,第一组具有较低的Eu-Sr-Ba和过渡金属元素Cr-Co含量,较高的CaO/Na_2O和FeO^T/(FeO^T+MgO)比值,指示了相对还原、干燥、贫泥质、富斜长石粗粒碎屑岩源区;相反,第二组则为相对氧化、富水和贫斜长石的富泥质源区。此外,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大部分具有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ε_(Nd)(t)=-13.36^-13.65、(^(87)Sr/^(86)Sr)_i=0.722 86~0.730 97,说明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榴辉岩相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还具有较高的Sm/Yb和Gd/Yb比值以及较低的锆石饱和温度,指示岩浆源区具有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45±1)Ma(MSWD=1.9)。结合华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湘东北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古太平洋板块平俯冲至华南板块之下有关。约145 Ma,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崩塌,下沉的俯冲板片和岩石圈地幔脱水,使得早已加厚的下地壳发生减压熔融,形成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而当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源区岩浆运移时,驱动了含金成矿流体的运移,其期后的岩浆热液形成了该区围绕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呈带状分布的多金属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 湘东北地区 钦杭结合带 岩浆作用过程 成矿构造背景
下载PDF
火山岩筒的成因与岩浆作用过程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照波 臧学农 周登诗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3-77,共5页
 在对火山岩筒、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喷发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隐爆角砾岩筒和次火山岩筒的成因研究,从隐爆作用和隐爆角砾岩筒形成模式的角度分析了火山岩筒的成因,提出了火山岩筒是隐爆作用成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  在对火山岩筒、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喷发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隐爆角砾岩筒和次火山岩筒的成因研究,从隐爆作用和隐爆角砾岩筒形成模式的角度分析了火山岩筒的成因,提出了火山岩筒是隐爆作用成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岩浆作用的过程,认为隐爆作用应属于岩浆作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筒 隐爆作用 岩浆作用过程 岩筒
下载PDF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成分记录了全球性氧化事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增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共2页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气中氧气含量占21%.但是在地球早期,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巴大气中的氧含量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升高事件,分别是24~21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12,31和7.5~6亿年前的“新元...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气中氧气含量占21%.但是在地球早期,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巴大气中的氧含量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升高事件,分别是24~21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12,31和7.5~6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氧化事件”人们对这两次全球性氧化事件精确发生时间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叫绝大部分研究是针对于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开展的,这是因为沉积岩的元素含量、同位素组成等直接记录了大气-海水中氧含量的变化.而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成分虽然也会受到大气氧含量的影响,但岩浆作用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其成分的因素颇多,难以用于精确限定氧化事件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成分 地质历史时期 同位素组成 大氧化事件 岩浆作用过程 新元古代 氧气含量 地球化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东非裂谷Oldoinyo Lengai火山碳酸岩浆作用过程中的镁同位素分馏
6
作者 李王晔 滕方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90-91,共2页
碳酸盐熔体具有极低的粘度和独特的元素配分型式,是引起地幔交代作用和化学组成不均一性的重要介质之一(Yaxley et al., 1991; Rudnick et al.,1993;Coltorti et al., 1999)。火成碳酸岩是碳酸盐熔体结晶的产物,其镁(Mg)同位素组... 碳酸盐熔体具有极低的粘度和独特的元素配分型式,是引起地幔交代作用和化学组成不均一性的重要介质之一(Yaxley et al., 1991; Rudnick et al.,1993;Coltorti et al., 1999)。火成碳酸岩是碳酸盐熔体结晶的产物,其镁(Mg)同位素组成可以为碳酸岩浆作用过程中镁同位素的分馏行为和地幔的镁同位素组成特征提供重要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馏 岩浆作用过程 碳酸盐 地幔交代作用 裂谷 东非 火山
下载PDF
阿什库勒火山岩显微结构特征及岩浆作用过程研究
7
《中国科技成果》 2017年第10期19-19,21,共2页
本项申请拟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定量屁微结构研究,获得阿什库勒火山从老到新整个喷发期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的娃微结构数据,并依此推测岩浆的存储环境及岩浆活动特征,讨论该区可能的岩浆作用过程。
关键词 岩浆作用过程 显微结构特征 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结构数据 活动特征 岩相学
原文传递
内蒙古天和永玄武岩成因:岩相学与矿物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宗锋 程黎鹿 +4 位作者 罗照华 梁涛 潘颖 李德东 黄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48-2562,共15页
天和永地区南北向出露的小面积单层碱性玄武岩,岩石中出现至少三种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所有岩石均以橄榄石作为主要斑晶矿物,大颗粒环带橄榄石斑晶中心镁值为89.5,边缘镁值为70.3,小颗粒环带橄榄石镁值46.2~78.9。粒径最小的橄榄石聚集... 天和永地区南北向出露的小面积单层碱性玄武岩,岩石中出现至少三种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所有岩石均以橄榄石作为主要斑晶矿物,大颗粒环带橄榄石斑晶中心镁值为89.5,边缘镁值为70.3,小颗粒环带橄榄石镁值46.2~78.9。粒径最小的橄榄石聚集体和散布的基质橄榄石均无明显环带,前者镁值67.4~68.1,后者镁值65.5~72.1;单斜辉石由相对高钛高铝贫硅的散布柱状辉石和相对低钛低铝富硅的聚集粒状辉石组成,前者形成于低压快速淬火环境,镁值65.1~77.1,后者形成于富含挥发份的低压低过冷度环境,镁值77.7~78.0。所有单斜辉石均以次透辉石为主,个别为深绿辉石;斜长石以包含结构产出为主,为相对偏酸性的中长石 An=33.7~37.4,CaO 含量低与早期大量单斜辉石结晶有关。由于残余岩浆内 K_2O和 Na_2O 含量富集且极不均一,晚期结晶的长石同时出现了高钠长石、K-高钠长石(歪长石)和K-透长石;钛铁氧化物多数为晚期结晶的细粒基质矿物,少量以0.3mm 左右的斑晶和橄榄石斑晶中的包裹体形式存在,可归属为钛铁尖晶石(Usp)—磁铁矿(Mt)固溶体系列,晚期逐渐向贫铝、铬和富钛方向演化。由于以上各种造岩矿物的晶出,导致残余岩浆形成的火山玻璃向贫镁、铁、钙和富铝、钾方向演化,火山玻璃的全碱含量变异趋势与全岩类似,均和 SiO_2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火山玻璃具有响岩和粗面安山岩成分特征,K_2O/Na_2O 值变化大0.68~1.61,均为钾玄岩系列,Na_2O 含量依然呈现宽区间特征,是天和永玄武岩由钾质过渡到钠质的主要原因。天和永玄武质岩浆从地幔运移到地表仅需5小时~5天,大颗粒斑晶橄榄石和小颗粒基质橄榄石生长仅需几小时到几天,前者形成无须深部岩浆房停留,后者近似晚期岩浆快速淬火时间。高镁橄榄石斑晶与残余岩浆的扩散平衡时间约42天~252天。深部结晶的橄榄石在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岩相学与矿物学 岩浆作用的物理过程 时间尺度 火成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