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的悬棺葬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嘉弘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0期68-72,共5页
岩有千年骨,梯悬万仞船;夜闻仙乐动,缥缈五云边。这是明代朱维京在他的《游仙岩》诗中,描写江西贵溪古代船棺的情景。悬棺作为一种丧葬制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有关各族人民所处历史阶段、社会物质生活、社会结构以及各族之间相互交往... 岩有千年骨,梯悬万仞船;夜闻仙乐动,缥缈五云边。这是明代朱维京在他的《游仙岩》诗中,描写江西贵溪古代船棺的情景。悬棺作为一种丧葬制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有关各族人民所处历史阶段、社会物质生活、社会结构以及各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关系。下面仅就我国古代悬棺的形制,时代、分布、源起,族属等问题,略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物质生活 制度 游仙 族属 仙乐 江西贵溪 土僚
原文传递
也谈古代中国人航渡美洲
2
作者 陈丽琼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75-81,共7页
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当白令陆桥随着世界性的最后一次冰期消失,亚、美陆地通道中断以后,古代中国同美洲之间有无海上交通呢?如果有,最早又是在什么时候呢?近几十年来,由于美洲发现有关中国的文物日益增多,正逐步证明古代美洲并不是孤立的... 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当白令陆桥随着世界性的最后一次冰期消失,亚、美陆地通道中断以后,古代中国同美洲之间有无海上交通呢?如果有,最早又是在什么时候呢?近几十年来,由于美洲发现有关中国的文物日益增多,正逐步证明古代美洲并不是孤立的。于是,欧美学者随之提出了一个热烈争论的问题,叫作“亚洲人横跨太平洋之谜”,其中蕴涵着古代亚洲人有没有这种航海能力的问题。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就我国航海、特别是越人远航的起源,以及在商殷以前中国人航渡美洲的若干证据,作些一般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陆桥 古代中国 亚洲人 海上交通 黑齿国 越人 双身 越绝书 裸国
下载PDF
石柱岩棺之谜
3
作者 周华 《文史杂志》 1989年第2期19-20,共2页
在川东巫山大娄山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龙河两岸,到处都可见“凿岩为穴,置棺以葬”的岩棺,有的三五穴一群,有的二三十洞为一群。特别是在面积较大、结构较完整的崖壁上,那密密麻麻的群棺有如一张张数不胜数的筛孔,令人惊叹、不解…... 在川东巫山大娄山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龙河两岸,到处都可见“凿岩为穴,置棺以葬”的岩棺,有的三五穴一群,有的二三十洞为一群。特别是在面积较大、结构较完整的崖壁上,那密密麻麻的群棺有如一张张数不胜数的筛孔,令人惊叹、不解…… 岩棺,当地人称“仙人洞”,分横、立式两种横式居多。仅从龙河发源地七(日瞿)山麓到注入长江的出口丰都县的王家渡全长150多公里的两岸石壁上,据估计就约有1000多处洞穴。而在此之外的其它悬崖上,亦可见到零星的或成群的岩棺。他们或打在一人多高的地方,或凿在万丈绝壁上。可惜,低层位的棺柩大多被破坏,高层位的地方,亦可见到被动过的整棺。这些棺柩大多用木板组成头大尾小的船形,多数棺内有50多厘米长的小木槽,估计是盛陪葬品的,工艺原始粗糙。一些棺内偶可见残存的骨头和牙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娄山 丰都 王家渡 大尾 层位 木槽 横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