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藏气体产出路径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学英 王钧剑 +4 位作者 王刚 王宁 刘振兴 宫贺宴 王伟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为明确排采过程中煤层气的产出路径,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煤岩基质岩心与裂隙岩心的并联和串联实验,分析不同组合模式下气体体积流量、岩心渗透率与驱替压差的关系,探究压差作用下煤层气藏的产出机理。实... 为明确排采过程中煤层气的产出路径,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煤岩基质岩心与裂隙岩心的并联和串联实验,分析不同组合模式下气体体积流量、岩心渗透率与驱替压差的关系,探究压差作用下煤层气藏的产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煤层气在排采过程中存在由煤岩基质孔隙向天然微裂隙进而向人工裂隙运移的串联产出路径以及由煤岩基质孔隙+天然微裂隙+人工裂隙共同产出的并联产出路径。串联产出路径中气体产出主要受煤岩基质渗透率的影响,并联产出路径中气体产出主要受人工裂隙的影响。并联产出路径的等效渗透率远高于串联产出路径的等效渗透率。当岩心两端压差由4.5 MPa降至2 MPa时,并联产出路径的等效渗透率由串联等效渗透率的30倍降至16倍。因此,在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中,需进一步考虑并联产出路径中煤层气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产气路径 岩心串联 岩心并联 沁水盆地
下载PDF
低渗透岩心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涛 林志波 吴文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4,共3页
考察了为大庆低渗油层筛选的大庆炼化普通聚合物(P1,M=4.96×106)和抗盐聚合物(P2,M=6.56×106)45℃时在φ2.5 cm×10 cm、Kw分别为0.02、0.05、0.1μm2的并联三岩心组上的驱油效果。用清水配制P1溶液,用矿化度3.7 g/L人工... 考察了为大庆低渗油层筛选的大庆炼化普通聚合物(P1,M=4.96×106)和抗盐聚合物(P2,M=6.56×106)45℃时在φ2.5 cm×10 cm、Kw分别为0.02、0.05、0.1μm2的并联三岩心组上的驱油效果。用清水配制P1溶液,用矿化度3.7 g/L人工盐水配制P2溶液并驱替岩心,聚合物溶液浓度1.0和1.2 g/L。驱替方案分为3组共8个,每个方案均包括注入0.57 PV的P1、P2两个聚合物段塞。驱替实验结果如下:P2(盐水溶液)的驱油效果好于P1(清水溶液);并联岩心组中,高渗岩心采收率最高,中渗岩心次之,低渗岩心再次之;不论P1、P2段塞之间是否有水驱,先注P1再注P2方案的采收率普遍高于先注P2再注P1的方案;两聚合物段塞依次连续注入方案的采收率,高于两段塞间有水驱的方案的采收率;注入1.2 g/L聚合物段塞方案的采收率,高于注入1.0 g/L聚合物段塞方案的采收率;饱和油的岩心不经水驱而直接注聚合物段塞的方案,其采收率高于先水驱再聚合物驱方案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双聚合物段塞 岩心驱油 驱油效果 岩心并联模型 非均质性 低渗透性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低孔低渗气藏合采时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闫长辉 李正健 +2 位作者 郑军 王辛 张俊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9-112,168,共4页
低孔低渗气藏多采用合采的方式开采,但合采会降低气藏采收率。为了确定最佳合采时机,提高合采时的采收率,针对大牛地气田各气层原始地层压力接近、低孔、低渗的特点,进行了长岩心并联试验,模拟气藏合层开采时的产气特征,通过绘制流压与... 低孔低渗气藏多采用合采的方式开采,但合采会降低气藏采收率。为了确定最佳合采时机,提高合采时的采收率,针对大牛地气田各气层原始地层压力接近、低孔、低渗的特点,进行了长岩心并联试验,模拟气藏合层开采时的产气特征,通过绘制流压与采收率的关系曲线,对比了在不同合采时机下层间压力差和物性差异对最终采收率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此类特点的气藏的最佳合采时机为生产初期,在此时期能够取得较高的采收率;当存在层间压力差后再合采,高压层的物性越差,对采收率的影响越小,反之,高压层的物性越好或是与低压层的物性越接近,其对采收率的影响越严重。作者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分析,证明了结论符合现场生产情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低孔 低渗气藏 原始地层压力 合采时机 岩心并联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