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金—祁连山晚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来自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芹芹 季建清 +3 位作者 赵文韬 孙东霞 钟大赉 赵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4-1067,共24页
阿尔金—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其新生代的隆升—剥露过程记录了高原变形和向北扩展的历史,对探讨高原隆升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利用岩屑的统计特征限定阿尔金—祁连山新生代的隆升—剥露过程.磷... 阿尔金—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其新生代的隆升—剥露过程记录了高原变形和向北扩展的历史,对探讨高原隆升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利用岩屑的统计特征限定阿尔金—祁连山新生代的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阿尔金—祁连山地区存在4个阶段的抬升冷却:21.1~19.4 Ma、13.5~10.5 Ma、9.0~7.3 Ma、4.3~3.8 Ma.其中,4.3~3.8 Ma抬升冷却事件仅体现在祁连山地区,9.0~7.3 Ma抬升冷却事件在区内普遍存在,且9.0~7.3 Ma隆升—剥露造就了现代阿尔金—祁连山的地貌.区域资料分析表明,9~7 Ma(或者8~6 Ma)期间,青藏高原北缘、东缘,甚至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发生了大规模、区域性的抬升,中国现今“西高”的构造地貌形态可能于当时开始形成.阿尔金—祁连山地区4期抬升冷却事件与青藏高原的隆升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磷灰石 裂变径迹 隆升—剥露 地貌形态 阿尔金—祁连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