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张面神经前移位联合岩下窦隧道填塞术治疗颈静脉孔区副神经节瘤的预后分析
1
作者 孙文芳 李伟 +1 位作者 张毅博 戴春富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颞下窝A型入路——无张面神经前移位联合岩下窦隧道填塞术治疗颈静脉孔区副神经节瘤(jugular foramen paragangliomas,JF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10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 目的探讨改良颞下窝A型入路——无张面神经前移位联合岩下窦隧道填塞术治疗颈静脉孔区副神经节瘤(jugular foramen paragangliomas,JF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10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的JFP患者88例,对肿瘤分期、术中情况以及术后面神经(facial nerve,FN),后组颅神经(lower cranial nerves,LCN)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全切70例(79.5%)及近全切17例(19.3%),仅1例患者次全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448.3 mL。经典面神经全移位24例(27.3%),改良无张面神经全移位18例(20.5%)、改良无张面神经部分移位18例(20.5%)。经典面神经前移位和无张面神经前移位术后面神经HBⅠ~Ⅱ级分别为62.5%和88.9%,通过Kruskal Wallis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无张面神经移位能有效保护面神经功能。术前组LCN功能损伤(20例,22.7%),术后新发LCN功能损伤[C1~C2期患者占4.9%(2/41)、C3-D期患者占8.5%(4/47)],早期手术对LCN功能影响更小。结论改良颞下窝A型入路可改善患者预后:无张面神经前移位能有效保护面神经功能,岩下窦隧道填塞术能更好保护后组颅神经功能并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区副神经节瘤 无张面神经前移位 隧道填塞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