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文部首与甲骨部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天树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5,共13页
理想的甲骨部首是指能统辖汉字的独体字,但实际操作起来是有困难的。自然分类法由唐兰首倡,岛邦男将之付诸实践,创立甲骨部首164部。通过对许慎《说文解字》540部与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164部的比较研究,评判二者的优劣,为构建一个新... 理想的甲骨部首是指能统辖汉字的独体字,但实际操作起来是有困难的。自然分类法由唐兰首倡,岛邦男将之付诸实践,创立甲骨部首164部。通过对许慎《说文解字》540部与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164部的比较研究,评判二者的优劣,为构建一个新的自然分类法甲骨部首体系提供参考。从二者的比较研究中,得到三点新的认识:第一,不同时期汉字体系的部首定义、数量和编排方法是不同的。第二,说文部首兼用独体、合体字。甲骨部首以独体字为主,设立少量合体部首。第三,甲骨部首与说文部首既有"一部对一部"又有"多部对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小篆 《说文解字》部首
原文传递
试释甲骨刻辞中的“此”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光烈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60-63,共4页
“此”已见于甲文,其形体或作“”,或作“”,或作“”,或作“”。甲文语法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卜辞里指示代词用“之”和“兹”,那么,甲文的“此”是不是一个指示代词呢?殷契中用“此”字的卜辞,据[日]岛邦男氏《殷虚卜辞综类》所录,共二... “此”已见于甲文,其形体或作“”,或作“”,或作“”,或作“”。甲文语法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卜辞里指示代词用“之”和“兹”,那么,甲文的“此”是不是一个指示代词呢?殷契中用“此”字的卜辞,据[日]岛邦男氏《殷虚卜辞综类》所录,共二十二条,而其中文辞比较完整者,计十余条,兹录如下: 《粹》三八○ 王其又(侑)娀一(妾卩)……此受祐。 牛,王此受祐。 [按:粹三八○为对贞卜辞,共五段。这里录的第一、第五段。郭沫若《殷契粹编》“老释”六○页谓:“此五卜乃一事,即王将侑母戊,其用一(妾卩)平?一(妾卩)乎?羊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辞 殷契粹编 指示代词 甲文 指代词 五卜 十二条 商王 近指
下载PDF
商金文中所见的诸子共同作器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严志斌 《古文字研究》 2012年第1期240-250,共11页
考古发现,商代存在大量的诸子。董作宾、胡厚宣、岛邦男、孟世凯、张秉权、饶宗颐、宋镇豪等先生都对商代甲骨刻辞或金文中的子某作过统计分析,据《甲骨学一百年》统计:甲骨文中有称"子某"者124位,称"某子"者31位,... 考古发现,商代存在大量的诸子。董作宾、胡厚宣、岛邦男、孟世凯、张秉权、饶宗颐、宋镇豪等先生都对商代甲骨刻辞或金文中的子某作过统计分析,据《甲骨学一百年》统计:甲骨文中有称"子某"者124位,称"某子"者31位,称"某子某"者5位。共160位①。这大体上反映了甲骨文中子某的大概。笔者核对甲骨,发现还可补充2例,在新出的花东甲骨中还见有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厚宣 花东甲骨 甲骨文 董作宾 甲骨刻辞 饶宗颐 金文
下载PDF
殷商文化研究日趋国际化——观日本学界所感
4
作者 蔡凤书 《文博》 1990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中所指的殷商文化实际上也包括了部分西周文化。在传统的中国史学研究中,殷与西周往往是相提并论。自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境内发现大批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之后,殷商史学研究在整个世界的历史学界受到普遍的关心和重视,... 本文中所指的殷商文化实际上也包括了部分西周文化。在传统的中国史学研究中,殷与西周往往是相提并论。自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境内发现大批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之后,殷商史学研究在整个世界的历史学界受到普遍的关心和重视,各国学者纷沓而至,考察、研究并且以各种方式搜求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商历史资料,一时间形成了一股热潮,许多贵重资料流散世界各地。接着便是对殷代和西周初期历史的探讨,此风至今不衰。在诸多国外治殷商史、殷商文化的学者中,日本学者为数众多,而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在日本产生了像岛邦男、赤冢忠、白川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文化 西周初期 甲骨文字 商代晚期 殷代 中国史学 历史学界 日本学界 殷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