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岗岔金矿赋矿围岩成岩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金春 申俊峰 +5 位作者 刘海明 彭自栋 魏竹君 王冬丽 窦润吾 蓸卫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9,共14页
岗岔金矿是在西秦岭西段北缘发现的中型金矿床,有潜力达到大型。该金矿目前发现的5条金矿脉明显受断裂控制,赋矿围岩浅部主要是一套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该套火山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侏罗系郎木寺组。采用锆石U-Pb法对其中的凝灰岩进行... 岗岔金矿是在西秦岭西段北缘发现的中型金矿床,有潜力达到大型。该金矿目前发现的5条金矿脉明显受断裂控制,赋矿围岩浅部主要是一套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该套火山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侏罗系郎木寺组。采用锆石U-Pb法对其中的凝灰岩进行定年测试,结果显示年龄为(245±2)Ma,说明该火山岩不是侏罗系而应该属于三叠系。矿区内与金矿脉空间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二者年龄也分别为(242±2)Ma和(246±3)Ma。这说明矿区内侵入体与赋矿围岩属于近乎同时代(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上述测年结果进一步限定了岗岔金矿形成时间为三叠纪早期,即构造岩浆活动之期后的热液期。该结论为深入认识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和指导勘查方向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矿围岩 火山岩 锆石U-PB测年 西秦岭北缘
下载PDF
近红外分析提取蚀变信息及其找矿实践——以甘肃岗岔金矿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彭自栋 申俊峰 +3 位作者 曹卫东 刘海明 李金春 张兆宇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3期28-39,共12页
甘肃岗岔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北侧之夏河—礼县成矿带西段,属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探明储量已达中型。采用近红外矿物分析技术对矿区蚀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远矿到近矿(矿体)存在3个明显特征:1远矿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高岭... 甘肃岗岔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北侧之夏河—礼县成矿带西段,属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探明储量已达中型。采用近红外矿物分析技术对矿区蚀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远矿到近矿(矿体)存在3个明显特征:1远矿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高岭石+地开石+蒙脱石±伊利石,近矿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白云母+伊利石±次生石英;2 1 400 nm结晶水特征吸收峰、1 910 nm吸附水特征吸收峰和2 200 nm Al-OH特征吸收峰均表现出由远矿至近矿峰型变浅的趋势;3普遍存在的蚀变矿物伊利石,在近矿位置其结晶度高,远矿位置结晶度低。上述分带特征对于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矿物分析 矿物吸收光谱形态 特征峰 伊利石结晶度 甘肃
下载PDF
蚀变矿物近红外光谱特征对地质找矿的指示意义——以甘肃岗岔金矿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自栋 申俊峰 +2 位作者 曹卫东 李金春 刘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2-831,共10页
甘肃岗岔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之碌曲-成县逆冲推覆构造带的西段北侧,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储量可达中型。在矿区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采用BJKF-1型近红外矿物分析仪对矿区7号勘探线ZK07-4钻孔、8号勘探线ZK08-6钻孔及27号勘探线... 甘肃岗岔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之碌曲-成县逆冲推覆构造带的西段北侧,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储量可达中型。在矿区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采用BJKF-1型近红外矿物分析仪对矿区7号勘探线ZK07-4钻孔、8号勘探线ZK08-6钻孔及27号勘探线的ZK27-1、ZK27-3、ZK27-4钻孔岩心进行蚀变特征研究,识别出的主要蚀变矿物为伊利石、云母类、地开石、高岭石等。蚀变矿物分布及含量变化特点表明,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是绢英岩化,其中已探明矿体多位于采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圈出的绢英岩化带内。此外,伊利石反射光谱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伊利石结晶度和Al-OH特征吸收峰形态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即含矿段和近矿段伊利石结晶度大(SWIR-IC值5.5~5.7),Al-OH吸收峰尖锐;远矿段和无矿段伊利石结晶度小(SWIR-IC值1.3~1.5),Al-OH吸收峰平缓,显示含矿段伊利石形成温度较高。上述结果表明,矿区内绢英岩化蚀变及伊利石结晶度、Al-OH峰形是有利找矿标志,对找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矿物分析 蚀变矿物 伊利结晶度 金矿 甘肃
下载PDF
甘肃岗岔金矿3号矿脉原生晕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鲍霖 申俊峰 +4 位作者 曹卫东 薄海军 李金春 李可 王佳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60-666,共7页
对岗岔金矿第3号金矿脉进行了地球化学多元素及相关性分析,结合我国多个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元素组合规律和该矿单元素衬值的分布特点,确定岗岔金矿3号金矿脉的特征元素组合为:Au-Ag-Pb-Zn是近矿晕元素组合;Hg-As是前缘晕元素组合;Bi-Co-... 对岗岔金矿第3号金矿脉进行了地球化学多元素及相关性分析,结合我国多个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元素组合规律和该矿单元素衬值的分布特点,确定岗岔金矿3号金矿脉的特征元素组合为:Au-Ag-Pb-Zn是近矿晕元素组合;Hg-As是前缘晕元素组合;Bi-Co-Cu-Ni是尾晕元素组合。根据上述元素组合特点进行3号金矿脉原生晕空间分带和叠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轴向分带规律和叠加特点非常明显,显示该脉成矿具有向南侧伏的特点,且侧伏延伸方向叠加晕尚未封闭。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推测该矿深部向南仍有很大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深部预测 构造蚀变 金矿 甘肃
下载PDF
甘肃岗岔金矿黄铁矿热电性及深部金矿化预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杰 申俊峰 +8 位作者 曹卫东 彭自栋 李金春 刘海明 魏竹君 王佳新 刘圣强 王冬丽 王书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8-386,共9页
岗岔金矿为甘肃甘南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其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本文希望通过对该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的研究,可以为深部找矿有所指示。采集该矿主矿脉(Au3号脉)24件样品,挑出主矿化阶... 岗岔金矿为甘肃甘南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其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本文希望通过对该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的研究,可以为深部找矿有所指示。采集该矿主矿脉(Au3号脉)24件样品,挑出主矿化阶段黄铁矿共1200粒,采用BHTE-6热电系数测量仪对进行了热电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热电导型以P型为主,占总导型94.9%。根据热电性计算的矿床剥蚀度为25.5%~38.5%,平均31.1%;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主要集中在200~280℃。基于以上测量结果,结合Au3号矿脉金品位纵投影等值线趋势图,预测第18-26勘探线、第2-5勘探线标高3000m以下,以及第5-23勘探线标高2800m以下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性 金矿化 预测 金矿 甘肃
下载PDF
浅析岗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昱 马叶情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第5期83-84,共2页
岗岔金矿位于甘肃省南部合作市境内,在中国著名的陕甘川代表性成矿省的西部。在陕甘川成矿省内西部已发现了枣子沟大型金矿床、答浪沟中型金矿床及数十座中小型金矿床(点),引起许多专家和地勘单位的关注。本文对产在陕甘川成矿省内西部... 岗岔金矿位于甘肃省南部合作市境内,在中国著名的陕甘川代表性成矿省的西部。在陕甘川成矿省内西部已发现了枣子沟大型金矿床、答浪沟中型金矿床及数十座中小型金矿床(点),引起许多专家和地勘单位的关注。本文对产在陕甘川成矿省内西部的岗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描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 秦岭造山带 挤压--伸展转变期 金矿
下载PDF
甘肃合作岗岔金矿床地质——物化探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商哲峰 李金春 +1 位作者 张学朋 李百祥 《甘肃地质》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合作岗岔金矿是近年西秦岭地区新发现勘查评价的中型金矿,矿床成因类型属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自然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可认为是西秦岭地区金矿新类型;赋矿围岩原定为侏罗系郎木寺组火山岩,据区域资料对比和以往和近年采用锆石U-Pb法... 合作岗岔金矿是近年西秦岭地区新发现勘查评价的中型金矿,矿床成因类型属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自然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可认为是西秦岭地区金矿新类型;赋矿围岩原定为侏罗系郎木寺组火山岩,据区域资料对比和以往和近年采用锆石U-Pb法同位素定年测试分别为231 Ma、245±2 Ma,此火山岩时代应属三叠纪;物探在已知含矿地段和外围发现明显有规律激电异常,反映矿化带蚀变强烈的特征,结合化探扫面和原生晕异常垂向分带性,指出矿床外围和深部找矿前景,有望成为大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金矿床 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 地质—物化探特征 找矿前景分析
原文传递
甘南岗岔摩崖题记“总兵官征西大将军”指沐英
8
作者 王科社 余恩 《西部考古》 2012年第1期235-246,共12页
甘南州合作市岗岔摩崖题记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与明代河洮地区军事及民族关系有关的重要文物点。近年来,甘南州的部分地方史志学者及文博界同志在研究中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或认为涉及明代'征西大将军安吉神武(或安吉... 甘南州合作市岗岔摩崖题记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与明代河洮地区军事及民族关系有关的重要文物点。近年来,甘南州的部分地方史志学者及文博界同志在研究中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或认为涉及明代'征西大将军安吉神武(或安吉神)'。本文从是否存在'征西大将军安吉神'、'征西大将军'指谁、题记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间三个方面作了分析解读,否定了'总兵官征西大将军安吉神'的存在,用排除法得出'总兵官征西大将军'应指西平侯沐英的结果,推断出该题记可能是明洪武十二年(1379)九月二十三日最后一批回还的西征将士所留,并推定题记第1行文字当是'大明洪武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13字。进而认为,该题记是与明初沐英率军西征甘青地区叛乱吐蕃部落的重大军事活动有关的真实记录,对研究明初维护西北地区稳定和民族关系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使之永存,作为史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州 摩崖题记 沐英 征西将军 总兵官 洪武十二年
原文传递
甘肃岗岔-克莫地区蚀变岩特征与找矿预测
9
作者 王书豪 申俊峰 +6 位作者 彭自栋 徐立为 牛刚 刘海明 李金春 杜佰松 刘家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9-588,共10页
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西秦岭北缘夏河—合作成矿带,具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初步显示深部可能具有斑岩成矿系统存在。利用短波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对岗岔—克莫金矿区蚀变岩特征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白云母、伊利... 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西秦岭北缘夏河—合作成矿带,具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初步显示深部可能具有斑岩成矿系统存在。利用短波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对岗岔—克莫金矿区蚀变岩特征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白云母、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地开石、绿泥石、绿帘石和次生石英等。近矿蚀变类型主要为绢英岩化。矿区内以下家门沟口为中心向外依次发育了中心带(绢英岩化带)、过渡带(泥化带)和外围带(青磐岩化带)。此外,伊利石结晶度以下家门沟口为中心向外具有明显的降低趋势。研究结果指示下家门沟口可能是矿区的热液活动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蚀变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找矿预测 —克莫金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