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白炜鹏 董为 +4 位作者 刘金远 王元 金昌柱 刘思昭 刘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1-827,共7页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的体型相对较大,鹿角的主枝在第一和第二分叉之间的部分呈竖琴状并伴有螺旋形;眉枝较长,位于角环上方,但不靠近角环;第二枝和第三枝都较长,但第三枝更长;第一分叉的角度较大,第二分叉的角度则较小;...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的体型相对较大,鹿角的主枝在第一和第二分叉之间的部分呈竖琴状并伴有螺旋形;眉枝较长,位于角环上方,但不靠近角环;第二枝和第三枝都较长,但第三枝更长;第一分叉的角度较大,第二分叉的角度则较小;纵向排列的沟棱角饰不发育。自山西轴鹿在山西的榆社盆地发现以后,陆续在晋南、陕西、江苏及云南等地区发现;最近在辽宁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的早更新世堆积中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出的新材料,使山西轴鹿的地理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东北。生物系统演化的支序分析表明,山西轴鹿是在最晚中新世至上新世之间从分布在内蒙古的秀丽轴鹿(Axis speciosus)支系上衍生出来的1个分支,到早更新世中期后消失。山西轴鹿与晚更新世出现在河南许昌遗址的灵井轴鹿(Axis lingjingensis)的系统关系最近,两者可能是时间种的关系。粗面轴鹿(Axis rugosus)只出现在早更新世,在保存了轴鹿特征的基础上第一分叉的位置有所降低,主枝变得颀长,与现生的白斑鹿(Axis axis)更相似。粗面轴鹿与白斑鹿组成姐妹群,粗面轴鹿可能是在上新世在华北从秀丽轴鹿支系衍生出来的,而白斑鹿可能是从粗面轴鹿迁徙到华南的居群中直接衍生出来的一个冠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更新世 山西鹿 新材料 系统演化骆驼山地点 辽宁大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