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鲁和他的《华岳之雄》
1
作者 刘星 《艺术市场》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华岳之雄》创作于1972年,被公认为是石鲁华山题材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几幅代表作之一。凡是懂画的人,第一眼看到石鲁的《华岳之雄》这幅画时,一定会有这么几点认识:第一,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鲁作品中,这幅是最为理性、最为精心运筹的一幅... 《华岳之雄》创作于1972年,被公认为是石鲁华山题材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几幅代表作之一。凡是懂画的人,第一眼看到石鲁的《华岳之雄》这幅画时,一定会有这么几点认识:第一,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鲁作品中,这幅是最为理性、最为精心运筹的一幅。第二,其画法,尤其是其皴法,是认真研究过华山的纹理结构,并真实地反映华山特有的石头纹理结构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皴法,这是自董源、巨然、范宽以来的中国山水画史上从未见过的一种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鲁 皴法 纹理结构 范宽 巨然 董源 华岳 山水画
原文传递
古人的“卧游”传统
2
作者 范建华 《智慧中国》 2024年第7期60-61,共2页
山川之美引无数古代文人墨客纵情其间,甚至有人愿意一生隐居山林,领悟山水之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成了中国独特的山水美学。东晋时期,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宗炳就是一位超级“驴友”,他一生“好山水,爱远游”,官也不... 山川之美引无数古代文人墨客纵情其间,甚至有人愿意一生隐居山林,领悟山水之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成了中国独特的山水美学。东晋时期,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宗炳就是一位超级“驴友”,他一生“好山水,爱远游”,官也不做,虽曾多次被征召而“屡辟不就”。他一生游历很多地方,“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语衡山”,“每游山水,往辄忘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卧游 东晋时期 宗炳 山水画 山水美学
原文传递
张建军《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序
3
作者 陈振濂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9期17-18,共2页
旧同学张建军教授积累几十年之久的著作《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即将面世。此举在当下中国画学研究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山水画史”为专项史而区别于人物画史、花鸟画史;“理论史”又不同于美学史、思想史、文献史或画学史。它必须以... 旧同学张建军教授积累几十年之久的著作《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即将面世。此举在当下中国画学研究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山水画史”为专项史而区别于人物画史、花鸟画史;“理论史”又不同于美学史、思想史、文献史或画学史。它必须以“理论形态”即绘画学术著作论文为基本对象与物质载体。如果说“美学史”是一种审美观念史,那“思想史”首先是一种哲学史、认识论史,它们因抽象而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建军 花鸟 中国古代山水画 山水画 美学 学研究 人物 物质载体
原文传递
壁立千仞画中行——《溪山行旅图》的故事
4
作者 文心 《学与玩》 2023年第6期38-39,共2页
小读者们知道吗?在世界范围内,最能代表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的就是中国的山水画。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其中,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为“宋画第一”的就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堪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 小读者们知道吗?在世界范围内,最能代表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的就是中国的山水画。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其中,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为“宋画第一”的就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堪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的榜首,是中国山水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 范宽 董其昌 山水画 东方文化 中国山水画 壁立千仞
原文传递
嘉德北京春拍——叶宗镐:美术史研究的硕果《云台山记图卷》
5
作者 《中国拍卖》 2023年第5期40-43,共4页
它不是一幅简单的普通国画,它是傅抱石先生对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进行深入研究所得的重要成果,它不只是再现了顾恺之设想的山水长卷(或为壁画)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填补了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一段空白,使中国山水画史从而得以完整建立,... 它不是一幅简单的普通国画,它是傅抱石先生对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进行深入研究所得的重要成果,它不只是再现了顾恺之设想的山水长卷(或为壁画)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填补了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一段空白,使中国山水画史从而得以完整建立,并向前推进了数百年。——叶宗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研究 东晋顾恺之 美术发展 傅抱石 嘉德 山水画 云台山记》 云台山
原文传递
《历代名画记》“国初二阎”句句读辨正——兼论张彦远“渐变所附”说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剑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篇是研究晋唐山水画史的基础文献,其中"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一句广为征引,影响颇深。然此句在断句上的失当,既导致文本歧义,且"擅美匠学"亦不合...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篇是研究晋唐山水画史的基础文献,其中"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一句广为征引,影响颇深。然此句在断句上的失当,既导致文本歧义,且"擅美匠学"亦不合古语构词规则,进而影响了对"渐变所附"说的理解。滕固与许祖白"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的句读,不仅文意通畅明白,文辞也工整合理,惜二者均未加申论,以致鲜有采用;而"渐变所附"的释读,亦非画史通常理解的"逐渐把树石(或山水)从宫观(或人物)画背景中独立出来",应指"逐渐改变了附于宫观的树石的画风画法"。基于句读辨正的文本释读,为晋唐之际山水画演变轨迹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彦远 《历代名记》 “擅美匠学” “渐变所附” 山水画
原文传递
王世贞史学思想与山水画史“五变说”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洪伟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明代基本没有影响较大的大部头画史著作,尤其是关于山水画史的。然而在明代总结山水画史脉络的言论却层出不穷,从宋濂到王世贞、何良俊、詹景凤,再到著名的"南北宗论",在这些著者当中,王世贞是一个极为特殊和复杂的人物,既有... 明代基本没有影响较大的大部头画史著作,尤其是关于山水画史的。然而在明代总结山水画史脉络的言论却层出不穷,从宋濂到王世贞、何良俊、詹景凤,再到著名的"南北宗论",在这些著者当中,王世贞是一个极为特殊和复杂的人物,既有历史学家的学养,又有收藏鉴赏家的眼光,他的山水画"五变说"基本没有遭到后人的质疑,这与他的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五变说"的接受是一种史学接受,不是风格学意义上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学思想 山水画 “五变说”
下载PDF
生活美学与山水图式——以明人生活与山水画的互动为例
8
作者 李安乐 《中国书画》 2022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明初文化是“反元复宋”的。如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所论:“元代画风,也不能使明代统治者感到舒目,而且对他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何况这种使人冷寂、消极而具有一定破坏力的画风又不合于新王朝的精神。”(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 明初文化是“反元复宋”的。如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所论:“元代画风,也不能使明代统治者感到舒目,而且对他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何况这种使人冷寂、消极而具有一定破坏力的画风又不合于新王朝的精神。”(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明初的艺术气氛还是比较沉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传席 山水画 生活美学 山水图式 艺术气氛 刺激作用
下载PDF
担当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追求
9
作者 郭帧 《中国书画》 2020年第9期34-43,共10页
天启五年乙丑(1625),担当进京应礼部试,名落孙山。对于这件事,在他的自述诗中只留下一句十分平淡的描述:"聊此借公车,实纵五岳游。"笔者认为,担当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应试落第对于他应是刻骨铭心的事,也是心灵的重创。而之... 天启五年乙丑(1625),担当进京应礼部试,名落孙山。对于这件事,在他的自述诗中只留下一句十分平淡的描述:"聊此借公车,实纵五岳游。"笔者认为,担当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应试落第对于他应是刻骨铭心的事,也是心灵的重创。而之后有如此描述,应该是在种种经历以及心境的改变下才得以释怀,也才轻描淡写了此事。应试不第的担当在从京城返回云南的途中停留于苏州城郊的中锋禅院,因为那里有著名的诗僧住持苍雪大师。苍雪,出生于云南呈贡,本姓赵,法名读彻,字见晓,后改苍雪,别号南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研究 山水画创作 山水画 社会学意义 四僧 审美追求 诗书艺术
下载PDF
黄土高原的笔墨表现——谈卫德章的山水画创作
10
作者 孙霞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4-115,共2页
公元四世纪,描写风景的山水诗出现在中国文学之中,三个世纪后,描绘山水的山水画摆脱了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成为独立的绘画科目,迢递千年,延续至今,依然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之一。通观山水画史,山水画的内涵并非保持恒定状态,而处于一... 公元四世纪,描写风景的山水诗出现在中国文学之中,三个世纪后,描绘山水的山水画摆脱了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成为独立的绘画科目,迢递千年,延续至今,依然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之一。通观山水画史,山水画的内涵并非保持恒定状态,而处于一种流动性不断生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人物 附属地位 山水画 中国 笔墨表现 山水 流动性
原文传递
朱德润“以象明理”论及其理学意涵
11
作者 翁志丹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92,共9页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高峰,很多学者都曾对元代山水画及其画学思想做过讨论。本文以元代理学与画学的关系为视角,讨论朱德润“以象明理”论这一画学思想的理学意涵,进而探究元代画学兴盛的内在成因。朱德润作为元代著名的理学...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高峰,很多学者都曾对元代山水画及其画学思想做过讨论。本文以元代理学与画学的关系为视角,讨论朱德润“以象明理”论这一画学思想的理学意涵,进而探究元代画学兴盛的内在成因。朱德润作为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兼画家,他的画学思想与理学家的修身思想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思想 元代山水画 山水画 内在成因 朱德润 修身思想 明理 理学
原文传递
临鉴意识在唐宋以后山水画史断代研究中的价值刍议
12
作者 陈池瑜 王洪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1,135-136,共7页
受西方艺术史研究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画史分期结构上有着很重的"再现论"模式,这是将创作主体与自然客体关系作为分期标准的一种选择。事实上,因"统系"观念的存在,唐宋之后山水画史脉络中衍生出的"临鉴"意... 受西方艺术史研究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画史分期结构上有着很重的"再现论"模式,这是将创作主体与自然客体关系作为分期标准的一种选择。事实上,因"统系"观念的存在,唐宋之后山水画史脉络中衍生出的"临鉴"意识和行为,不仅在主观上构成了画史结构和画人序列的层累特征,同时随着风格的传承递进,以笔墨为核心的临鉴谱系也渐趋完整。临鉴意识缘起于唐宋,定型于晚明,终结于民国。将唐宋以后不同时段画家的"临鉴"诉求作为画史分期的一种选择,可能会更好地理解山水画史发展中文人身份与审美趣味内涵之间的必然联系。再现论分期以作品创作的主客映现关系为基础,临鉴意识以画家主体自觉性溯源心理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鉴意识 唐宋 笔墨 山水画 断代
下载PDF
对王履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意义之再认识
13
作者 邵军 《书画世界》 2008年第6期12-17,共6页
王履是明初重要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王履有着独特的历史方位。本文针对学界历来形成的对王履的有关认识,从元末明初山水画创作和发展的主要问题、王履画风独特的历史意义、王履是否是浙派先驱等问题出发,对王履... 王履是明初重要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王履有着独特的历史方位。本文针对学界历来形成的对王履的有关认识,从元末明初山水画创作和发展的主要问题、王履画风独特的历史意义、王履是否是浙派先驱等问题出发,对王履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展开论述,并就王履之于中国山水画史进行了重新评价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履 山水画 元末明初 浙派先驱
下载PDF
孝子变相·畋猎图·山水平远 麦积山壁画《睒子本生》对中国早期山水画史的里程碑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宁宇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壁画《睒子本生》的位置、内容、构图,并将其与前后历史时期的美术遗迹进行比较对照,认为这幅作品除十分注重自然生活、绘制生动之外,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啖子本生》 中国 早期山水画 美术遗迹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由意境的塑造到笔墨的抒写——对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个重大转折节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木 《国画家》 2019年第5期9-16,共8页
今天画国画者都知道笔墨对国画的重要,最典型的说法,即'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相信大多数画国画的人也都认同此话。这十多年来热起来的黄宾虹,也基于国画界对笔墨的高度重视。许多对画史不熟悉的人,也不太清楚这笔墨在画史上何... 今天画国画者都知道笔墨对国画的重要,最典型的说法,即'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相信大多数画国画的人也都认同此话。这十多年来热起来的黄宾虹,也基于国画界对笔墨的高度重视。许多对画史不熟悉的人,也不太清楚这笔墨在画史上何以会这么重要。有人还认为笔墨从来就这么重要,也有人认为至少在元代就已经非常重要。纵观20世纪中国画之研究,上半个世纪人们关心的是国画科学与否,下半个世纪关心的是为人民服务,到20世纪都快过去了,人们才开始关心笔墨。故对笔墨的来龙去脉还来不及去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时敏 中国山水画 文人 松江派 王原祁 唐志契 士夫
原文传递
以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新华 《艺术学界》 2012年第1期66-94,共29页
本文旨在讨论傅抱石研究东晋顾恺之传世画论《画云台山记》的过程,阐释以《画云台山记》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史建构,介绍其论述策略,分析其研究方法。
关键词 傅抱石 云台山记》 古代山水画 建构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西部美术再崛起的时代机遇和文化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君涛 《爱尚美术》 2018年第6期86-91,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美术创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就,同时也表现出精神荒芜、思想苍白,有'高原'缺'高峰'、'真善美'缺失等问题。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出璀璨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传承了诸...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美术创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就,同时也表现出精神荒芜、思想苍白,有'高原'缺'高峰'、'真善美'缺失等问题。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出璀璨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传承了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走向。只有厘清了问题所在,并重新挖掘吸收中国西部美术的自然地理与文化资源优势,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聚焦新时代精神,才能助力中国当代西部美术再崛起和中国当代美术创作走出时代文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派山水 山水画 美术创作 金碧山水 边塞诗歌 中国山水画
原文传递
傅狷夫书画成就与《书札集粹》的感悟
18
作者 罗振贤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6,2,153,共15页
傅狷夫(1910—2007),本名抱青,亦名惟一,号觉翁、雪华邨人,字野客,祖籍浙江杭州,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幼时接受传统熏陶,随父亲教导研习书画诗文,弱冠后入杭州西泠书画社,师事王潜楼研究山水。抗战期间,入蜀受业于陈之佛,历览西南及... 傅狷夫(1910—2007),本名抱青,亦名惟一,号觉翁、雪华邨人,字野客,祖籍浙江杭州,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幼时接受传统熏陶,随父亲教导研习书画诗文,弱冠后入杭州西泠书画社,师事王潜楼研究山水。抗战期间,入蜀受业于陈之佛,历览西南及蜀中名胜,画风因以丕变,蹊径独开,奇肆雄伟,清新淡逸,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渍法 《书札集粹》 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之滥觞及其美学积淀
19
作者 耿明昭 《荣宝斋》 2019年第8期142-151,共10页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种。'山水'是独具东方色彩的词汇,它不完全等同于西方人所说的'风景',虽然两个词汇都指向自然景色,但却蕴含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种。'山水'是独具东方色彩的词汇,它不完全等同于西方人所说的'风景',虽然两个词汇都指向自然景色,但却蕴含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国山水画是对中国人情思中那份厚重的积淀的反映,它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独立并得以发展,到宋朝达到顶峰并占据统治地位,自宋以后一直被视为最具中国特色、最能展现中国气象的画科。山水画通过其意境、格调和气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老庄哲学 魏晋时期 中国山水画
原文传递
由意境的塑造到笔墨的抒写——对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个重大转折节点的研究
20
作者 林木 《国画家》 2020年第1期8-13,共6页
今天画国画者都知道笔墨对国画的重要,最典型的说法,即"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相信大多数画国画的人也都认同此话。这十多年来热起来的黄宾虹,也建基于国画界对笔墨的高度重视。许多对画史不熟悉的人,也不太清楚这笔墨在画史... 今天画国画者都知道笔墨对国画的重要,最典型的说法,即"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相信大多数画国画的人也都认同此话。这十多年来热起来的黄宾虹,也建基于国画界对笔墨的高度重视。许多对画史不熟悉的人,也不太清楚这笔墨在画史上何以会这么重要。有人还认为笔墨从来就这么重要,也有人认为至少在元代就已经非常重要。纵观20世纪中国画之研究,上半个世纪,人们关心的是国画科学与否,下半个世纪关心的是为人民服务,到20世纪都快过去了,人们才开始关心笔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时敏 中国山水画 文人 松江派 王原祁 唐志契 士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