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佛教”辨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旭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67,共6页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依"都市中的佛教"而得名,以都市为自己存续的基础空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有强烈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都市佛教"是"人间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大陆"人间佛教"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佛法在世间"的现实版。"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构成了大陆"人间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市佛教"概念提出已经十年,它逐渐成为学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城镇化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研究"都市佛教"的队伍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佛教 人间佛教 山林佛教 佛教
原文传递
中国隐逸文化的嬗变——以魏晋南北朝佛教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周锋 陈坚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34,共6页
佛教和中国隐逸文化都有强烈的出世性,因此,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便与传统隐逸文化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对中国隐逸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兴盛的佛教对传统隐逸文化带来的改变最为显著。在隐逸思想与... 佛教和中国隐逸文化都有强烈的出世性,因此,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便与传统隐逸文化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对中国隐逸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兴盛的佛教对传统隐逸文化带来的改变最为显著。在隐逸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出现了佛化隐逸组织,山林佛教就诞生于此。中国的隐逸文化也是在佛教义理的影响下才走向成熟。隐逸思想与功名划清界线,间接导致出家僧尼数量的增加,佛教的兴盛也与此有很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 山林佛教 隐逸组织 文化
原文传递
“无情有性”与“无情说法”:中国佛教山林化的佛学依据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6,共8页
印度佛教属于都市(含近郊)佛教,但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却渐渐地远离都市,走上了山林化的道路,山林佛教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面对中国佛教的这样一种态势,中国的佛教思想家湛然和惠忠分别提出"无情有性"论和"无情说法"... 印度佛教属于都市(含近郊)佛教,但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却渐渐地远离都市,走上了山林化的道路,山林佛教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面对中国佛教的这样一种态势,中国的佛教思想家湛然和惠忠分别提出"无情有性"论和"无情说法"论,为"山林佛教"的合法性作论证和辩护,从而为佛教山林化提供了佛学依据。有"无情有性无情说法"以为理论支持和舆论背景,中国佛教的山林化得以不断推进,最终导致了中国山林的佛教化。山林佛教化乃是中国山林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山林佛教 无情有性 无情说法
下载PDF
佛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完美整合——评陈兵先生《佛教心理学》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相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1-282,共2页
佛学自创生以来,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分野为南北二种,其北传者又分出汉、藏二大系。其间宗派林立,观点各有不同,甚至诤竞不息而势同水火者屡屡有之。如果要在各种佛学流派中寻找共同的成分,最主要的一点会是什么?在科学主义与人... 佛学自创生以来,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分野为南北二种,其北传者又分出汉、藏二大系。其间宗派林立,观点各有不同,甚至诤竞不息而势同水火者屡屡有之。如果要在各种佛学流派中寻找共同的成分,最主要的一点会是什么?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影响下,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亦成科学、人文两大阵营之对峙局面。若古老的佛学与西方两大流派之心理学有相通处,其主要对接点又在何处?陈兵先生集11年时间而写成的巨著《佛教心理学》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经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两大阵营 发展演进 传者 人间佛教 修证 山林佛教 止观双运 人生佛教
原文传递
泰山竺僧朗国内外研究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常红星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6-43,共8页
十六国时期的泰山竺僧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佛教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80余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泰山竺僧朗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竺僧朗生平行迹、竺僧朗佛学思想、竺僧朗与六国君主、竺僧朗与山林佛教四个研究领... 十六国时期的泰山竺僧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佛教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80余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泰山竺僧朗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竺僧朗生平行迹、竺僧朗佛学思想、竺僧朗与六国君主、竺僧朗与山林佛教四个研究领域。未来需要开辟新的路径和视角对竺僧朗进行综合性的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僧朗 泰山佛教 政教关系 山林佛教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近代山林佛教的文化景观与僧俗行脚——以高鹤年为中心
6
作者 沈庭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3,共7页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的学术论述中,救世、科学、理性、人间化等被视为近代佛教最为重要的特征,除此之外,高鹤年的《名山游访记》等文献则展现了一个文雅静谧、禅趣盎然的山林佛教景观,提供了长期被忽视的近代山林佛教形象。而且高鹤年还积...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的学术论述中,救世、科学、理性、人间化等被视为近代佛教最为重要的特征,除此之外,高鹤年的《名山游访记》等文献则展现了一个文雅静谧、禅趣盎然的山林佛教景观,提供了长期被忽视的近代山林佛教形象。而且高鹤年还积极从事慈善活动,表现出慈悲济世的大乘精神,他穿梭于山中和山外两个“世界”,实际践行着“悲智双运”的大乘菩萨道,反映出近代居士修行的一种重要形态。本质上,高鹤年等人的游访属于行脚,他主要以“以无念为宗,以离相为旨”为佛学基础通过行脚去体悟被日常语言、思维和动作遮蔽了的佛教境界是这种修行的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佛教 高鹤年 行脚 居士佛教
原文传递
清初岭南山林寺院经济与地方社会
7
作者 安大伟 《岭南文史》 2023年第3期82-87,74,共7页
岭南地区具有深厚的禅宗文化传统,佛教是岭南传播最为久远和广泛的宗教。汉代岭南地区便有佛教活动。南朝梁天监年间,禺峡山始建峡山寺。唐代岭南山林佛教兴盛,禅宗六祖慧能创禅宗南宗,将岭南佛教推向全国。清初江南和岭南佛教最为兴盛... 岭南地区具有深厚的禅宗文化传统,佛教是岭南传播最为久远和广泛的宗教。汉代岭南地区便有佛教活动。南朝梁天监年间,禺峡山始建峡山寺。唐代岭南山林佛教兴盛,禅宗六祖慧能创禅宗南宗,将岭南佛教推向全国。清初江南和岭南佛教最为兴盛,与其时遗民逃禅集中在此二区域密不可分。“明末清初士人逃禅成风,大批文人士绅的皈依,也使得清初岭南释儒交融愈甚,大大提高了佛教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禅宗南宗 山林佛教 禅宗文化 岭南地区 寺院经济 清初
原文传递
《玄極寺碑》與白鹿山的佛圖澄傳説——兼論中古早期的山林佛教問題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虎愚 《唐研究》 2021年第1期3-26,共24页
一、關於白鹿山《玄極寺碑》魯迅1校石刻中校録了一通立於北齊河清四年(565)的《玄極寺碑》[1],殘碑仍存河南省輝縣市西北白鹿山中,北大古籍部可見該碑清代拓片。魯迅先生校録總體上仍是認識該碑内容的最好途徑[2]。據羅振玉《金石文字... 一、關於白鹿山《玄極寺碑》魯迅1校石刻中校録了一通立於北齊河清四年(565)的《玄極寺碑》[1],殘碑仍存河南省輝縣市西北白鹿山中,北大古籍部可見該碑清代拓片。魯迅先生校録總體上仍是認識該碑内容的最好途徑[2]。據羅振玉《金石文字簿録》:"此碑諸家不著録,此本乃明代所拓,殆爲海内孤本。寺在白鹿山,則此石原出中州。碑經剪裱,然每行三十二字尚可知,唯行數不可確定耳。"[3]依筆者有限所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山 山林佛教 金石文字 河清 中古早期
原文传递
北宗禅律一致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1
9
作者 伊吹敦 通然 《佛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13-229,共17页
序言笔者曾在叡山学院召开的以'戒律与伦理'为主题的日本佛教学会上,发表了关于禅宗'清规'成立的经纬及其历史意义的论文,并以《从戒律至清规——北宗的禅律一致及其调和下清规的诞生》为题,刊登于《日本佛教学会年报... 序言笔者曾在叡山学院召开的以'戒律与伦理'为主题的日本佛教学会上,发表了关于禅宗'清规'成立的经纬及其历史意义的论文,并以《从戒律至清规——北宗的禅律一致及其调和下清规的诞生》为题,刊登于《日本佛教学会年报》淤。其要旨在该论文的'结语'部分做了总结,在这里转载如下:1.作为山林佛教成立的东山法门,继承了头陀行者的价值观与传统,有着以'开悟'的获得为目标的独自的修行方法与生活规范。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山法门 山林佛教 北宗禅
下载PDF
敦煌本《修心要论》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尚全 《兰州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89-93,110,共6页
敦煌遗书中的禅宗卷子,为数相当可观。仅禅宗五祖弘忍的《蕲州弘忍和尚导凡趋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简称《修心要论》)就有八种之多。可见,《修心要论》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过。但,《修心要论》的作者是否是五祖,这,在学界是一个长期争... 敦煌遗书中的禅宗卷子,为数相当可观。仅禅宗五祖弘忍的《蕲州弘忍和尚导凡趋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简称《修心要论》)就有八种之多。可见,《修心要论》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过。但,《修心要论》的作者是否是五祖,这,在学界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笔者自知学养不深,又不甘寂寞,拟写了这篇拙文,抒发已见,乞教于达者。《修心要论》流传的时代《修心要论》又称《最上乘论》、《一乘显心论》,关于它是否是五祖的作品,在国内学界,从公元670年到本世纪80年代,主要有三派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心 弘忍 最上乘论 《坛经》 楞伽师资记 敦煌本 禅法 山林佛教 郭朋 敦煌遗书
下载PDF
南岳慧思大师的菩萨行思想与实践——兼论陈隋山林佛教的转型依据
11
作者 释慧正 《中国佛学》 2021年第2期262-275,共14页
僧伽佛教与居士佛教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张力,其焦点在于对“菩萨与五欲”关系的理解。陈隋时期,天台三祖南岳慧思大师站在出家菩萨的角度,创新性地以“四法安乐菩萨行”统合萨陀波伦菩萨行、昙无竭菩萨行、普贤菩... 僧伽佛教与居士佛教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张力,其焦点在于对“菩萨与五欲”关系的理解。陈隋时期,天台三祖南岳慧思大师站在出家菩萨的角度,创新性地以“四法安乐菩萨行”统合萨陀波伦菩萨行、昙无竭菩萨行、普贤菩萨行与常不轻菩萨行,开展了“五合一”的菩萨行实践,用生命的体解摸索出一条“出家菩萨——离五欲——证六根清净”的修证路线,不仅本人妙悟法华三昧,开创“安乐行法门”,还启蒙了中国佛教向“山林佛教”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佛教 慧思大师 菩萨行 安乐行法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