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秦华 高骆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0,共4页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以及服务效能评价的重要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法原理和GIS技术平台,将道路抽象为线,建立城市道路拓扑网络,以公园入口作为网络分析的源点。以山地城市——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从城市空间形态、总体布局...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以及服务效能评价的重要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法原理和GIS技术平台,将道路抽象为线,建立城市道路拓扑网络,以公园入口作为网络分析的源点。以山地城市——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从城市空间形态、总体布局与行政分区方面研究了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和服务状况,总结出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城市 城市公园 网络分析 空间可达性
下载PDF
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被引量:50
2
作者 马士彬 张勇荣 安裕伦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9-496,共8页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扩展的趋势,水田的优势分布范围缩小,但在低地形位优势增强,建设用地、水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增强导致旱地、灌木林地优势分布区间上移并收缩;②研究时段内工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各类型相间分布,未形成明显的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带状分布格局;③1990年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已经分异成高、中、低三段式格局且20 a间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适应弹性已经被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山地城市
原文传递
对我国山地城市概念的辨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陈玮 《华中建筑》 2001年第3期55-58,共4页
对于山地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首先应弄清山地城市的概念。该文以人居环境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归纳了山地城币的内涵特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山地城市的分布特征,以及西南山地城市目前的大体发展状况。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和研... 对于山地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首先应弄清山地城市的概念。该文以人居环境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归纳了山地城币的内涵特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山地城市的分布特征,以及西南山地城市目前的大体发展状况。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我国山地城市发展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中国 城市建设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8
4
作者 涂建军 唐思琪 +2 位作者 张骞 吴越 罗运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3-1177,共15页
城市格局对产业布局有深刻影响,山地城市尤甚。餐饮业是城市商业的重要'引流业态',其布局与城市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空间功能密切相关,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布局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尤为明显和特殊。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主城区... 城市格局对产业布局有深刻影响,山地城市尤甚。餐饮业是城市商业的重要'引流业态',其布局与城市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空间功能密切相关,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布局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尤为明显和特殊。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兴趣点(POI)数据,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等空间分析工具,探究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①重庆主城区餐饮业空间布局形态呈凝聚多中心特征,形成'一主两副四次级'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是重庆主城区'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格局的缩影。②餐饮业发育成熟度与山地城市扩展时序密切相关,且空间分布方向与城市扩展方向一致。③同一类城市空间因子对不同城市组团的餐饮业分布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影响力,相较圈层式单中心城市空间因子作用模式的空间异质性更为显著,其本质原因在于山水自然分割和城市扩展的特殊性导致的中心组团和外围组团资源要素配置不均。④不同城市空间因子对餐饮业布局的作用力也具有空间异质性,城市居住、商业、交通、公共服务、休闲空间等5类因子在不同区域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均有不同程度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城市商业空间因子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山地城市 餐饮业布局 空间异质性 兴趣点(POI)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山地城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被引量:38
5
作者 吴晓 吴宜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及高原面积...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及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极大的制约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巫山为例,在世界经合组织建立的PSR模型框架下,将熵值赋权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巫山县各指标2001~2011年统计数据,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对巫山县生态安全等级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巫山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0.59(Ⅲ级)发展到2011年的0.66(Ⅳ级),个别年份有些许波动,整体生态安全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分项指数较高,巫山县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PSR模型 熵权 灰色关联 山地城市
原文传递
基于社区资产的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微更新方法探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黄瓴 沈默予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4,共7页
线性空间是山地城市社区重要而独特的空间资产。文章以重庆市渝中区张家花园社区为例,遵循"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梳理了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中的物质、社会、人力和文化四类资产特征,从空间和治理两个层面探究社区线性... 线性空间是山地城市社区重要而独特的空间资产。文章以重庆市渝中区张家花园社区为例,遵循"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梳理了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中的物质、社会、人力和文化四类资产特征,从空间和治理两个层面探究社区线性空间资产挖掘激活和社区力培育的微更新路径。基于社区资产的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微更新应注重社区赋能、衔接延续和公共参与,要充分认识政府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山地城市社区自身的资源禀赋,特别是山地城市社区的线性空间特色和历史人文积淀,积极搭建跨部门跨学科的、多方整合、协作的公共参与平台,需要不断反思规划师在社区更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微更新 线性空间 资产为本 山地城市 社区赋能
下载PDF
西部山地城市设计策略探讨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30
7
作者 卢峰 徐煜辉 董世永 《时代建筑》 2006年第4期64-69,共6页
自然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制约西部山地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同时又为其选择新的增长模式提供了契机;整合作为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山地城市的资源优势,减少资源消耗,保持和延续山地城市的地域特色,在山地城市设计... 自然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制约西部山地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同时又为其选择新的增长模式提供了契机;整合作为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山地城市的资源优势,减少资源消耗,保持和延续山地城市的地域特色,在山地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山地城市 资源 整合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城市形态与山地地形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玮 《南方建筑》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山地城市形态格局 ,与特殊的山地自然地理特征密切相关 ,在山地城市形态的演化中 ,衍生出不同的城市格局是与自然山地环境长期的适应的结果。目前是我国众多山地城市规模迅速扩展时期 ,研究其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 。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城市形态 山地地形
下载PDF
山地城市主义 被引量:28
9
作者 黄光宇 《重庆建筑》 2005年第1期2-12,共11页
山区和山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山地和山地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论文针对中国多山和山地城市的国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 山区和山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山地和山地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论文针对中国多山和山地城市的国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探索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在作者近四十年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原则,就地平衡。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绿地楔入原则,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个性特色原则和发展理念,以指导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并结合多座山地城市规划实践,总结出多中心组团型,新旧城市分离型,绿心环形型,夹层型,指掌型,环湖组团型,星座型,藤蔓型等多种空间结构类型,逐一讨论了它们的可实施性和在山地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发展模式 规划 原则 可实施性 山区 空间结构 山地城市 山地城镇 旧城
下载PDF
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彭征 廖和平 +1 位作者 郭月婷 李清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3-684,共12页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88-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市土地覆盖面积有显著增加。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会改变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城市土地的扩展会提高地表温度。对山地、丘陵、平坝、陡坡四种耕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引起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又相应地影响了地表温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每下降10%,地表温度上升0.49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土地覆盖变化 地表温度 反演
原文传递
GIS-BIM技术在山地城市路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熊桂开 朱丽丽 薛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为提高山地城市路网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地理信息(GIS)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引入到山地城市路网优化设计中来,构建了以道路等建构筑物信息为模型,以三维GIS为模拟分析手段的地理设计方法,实现了在大范围三维GIS场景中BIM要素的... 为提高山地城市路网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地理信息(GIS)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引入到山地城市路网优化设计中来,构建了以道路等建构筑物信息为模型,以三维GIS为模拟分析手段的地理设计方法,实现了在大范围三维GIS场景中BIM要素的可视化模拟与分析。并以重庆港城工业园区B区路网工程为例,使用GIS与BIM技术对该路网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优化后的路网与周边地形、地貌以及地理环境的完美融合,且节省工程投资3.46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GIS-BIM 山地城市 路网优化
下载PDF
山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30
12
作者 郑昭佩 宋德香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蓄存、利用,因而能够起到防治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双重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用地紧张、水体污染等方面的挑战,针对...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蓄存、利用,因而能够起到防治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双重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用地紧张、水体污染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结合山地城市济南市的地貌、水文特点,提出了山地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合理对策。具体对策包括:结合城市化过程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注意灵活多样的雨水收集、蓄存方式相结合以降低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科学设计集、蓄水设施以防止城市雨水污染;充分利用城郊空间以破解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山地城市 对策研究 济南
下载PDF
连续运动与超链接机制——基于重庆地面及地铁交通流量数据的大尺度范围空间句法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盛强 杨滔 侯静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5期16-21,共6页
本文基于重庆市2010-2013年地面机动车流量数据及2014年地铁各站客流量数据,应用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分析了重庆城市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地面及地铁流量与空间线段地图分析结果的关联,验证了空间句法工具对城市大尺度范围流量分析的适用性。... 本文基于重庆市2010-2013年地面机动车流量数据及2014年地铁各站客流量数据,应用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分析了重庆城市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地面及地铁流量与空间线段地图分析结果的关联,验证了空间句法工具对城市大尺度范围流量分析的适用性。另外,基于地铁流量的实证数据,本研究重点对比测试了用空间句法分析地铁的两种建模方式:将地铁线路独立处理的"分离式"模型和将地铁线路纳入线段地图分析的"一体化"模型,发现"一体化"模型在分析站间截面流量时效果明显更好,但在分析进出站客流量时仅比"分离式"模型略好。作为结论,本文对地面和地铁两个问题的研究分别引出了连续运动和超链接两种空间机制,二者的共同作用使空间句法得以在超出视线和步行范围的大区域尺度上对城市进行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大尺度范围分析 地铁客流量 地面机动车流量 山地城市
下载PDF
山地城市街道意象及景观特色塑造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光宇 黄莉芸 陈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街道是人们对城市景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源,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山地城市因其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其街道的景观形象对整个城市形象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山地城市道路形态特征意象、视觉特征意象及城市街道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 街道是人们对城市景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源,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山地城市因其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其街道的景观形象对整个城市形象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山地城市道路形态特征意象、视觉特征意象及城市街道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探讨了山地城市街道意象及其景观特色,以及如何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街道 意象 塑造 建筑 绿化 夜景
下载PDF
山地城市坡向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6
15
作者 韩贵锋 叶林 孙忠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017-4024,共8页
为揭示坡向对山地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由Landsat 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提取各坡向上的地表温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东南和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高,而西北和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低,8坡向分类时,各坡向的平均地表温... 为揭示坡向对山地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由Landsat 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提取各坡向上的地表温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东南和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高,而西北和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低,8坡向分类时,各坡向的平均地表温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用地类型没有坡向偏好,对于同一种用地类型,各坡向的平均地表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用地类型上的城市建设强度和生产、生活活动差异是引起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坡向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相比强烈的城市人为活动产生的环境效应而言是微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地表温度 方差分析 山地城市 重庆
下载PDF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从沿河谷扩展到多中心组团式扩散 被引量:25
16
作者 罗瑾 刘勇 +1 位作者 岳文泽 黄经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7,共7页
受自然要素的限制及人为因素的引导,山地城市的发展普遍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多中心组团式"模式。以重庆这一典型的山地城市为例,在ENVI、ArcGIS和SPSS等软件的支持下,基于不同时期的遥感影... 受自然要素的限制及人为因素的引导,山地城市的发展普遍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多中心组团式"模式。以重庆这一典型的山地城市为例,在ENVI、ArcGIS和SPSS等软件的支持下,基于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揭示重庆市1988—2001年、2001—2010年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并结合自然、经济、制度因素分析了其驱动力。研究表明,1988—2001年城市扩展主要以渝中区为核心,沿长江和嘉陵江两岸、交通线与河谷低平地带呈条带状扩展;2001—2010年则主要表现为外围组团的增长,形成多中心、组团式格局。重庆典型的山城、江城景观是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形成的自然基础,而人口增长、新区开发、城市规划、交通导向等因素是加速这一格局形成的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城市空间扩展 多中心 重庆
原文传递
山地建筑设计理念 被引量:17
17
作者 荀平 杨锐 《重庆建筑》 2004年第6期12-15,共4页
本文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分析了山地建筑有别于平地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同时,结合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的地理特点与文化特征,系统阐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强调了利用... 本文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分析了山地建筑有别于平地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同时,结合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的地理特点与文化特征,系统阐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强调了利用原始山地环境进行景观创意,因地制宜、联系传统文化进行山地建筑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建筑 山地环境 山地城市 设计手法 设计理念 设计思维 景观 因地制宜 创意 重庆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山地城市水系规划路径探索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灵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2,共8页
山地城市水系在资源特色、空间特征、生态服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异于平原城市的特性,也因此带来系统破碎、用地割裂、生态防护不足等问题。山地城市水系规划对促进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山地城市水... 山地城市水系在资源特色、空间特征、生态服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异于平原城市的特性,也因此带来系统破碎、用地割裂、生态防护不足等问题。山地城市水系规划对促进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山地城市水系特征及建设面临的问题,从城市规划区、小流域、河段三个空间尺度提出山地城市水系规划方法,探索山地城市水系在系统组织、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中的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海绵城市 水系统 关联区 河岸带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 被引量:23
19
作者 毛绪昱 黄丽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85,共5页
重庆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悦来新城对有条件的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LID)建设,设计采用阶梯状生物滞留设施,可实现对80%的年径流总量的控制,并起到一定的雨水缓排作用。设计需根据道路范围内的设计雨量计算滞留带的容量大小,综合道路纵坡、... 重庆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悦来新城对有条件的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LID)建设,设计采用阶梯状生物滞留设施,可实现对80%的年径流总量的控制,并起到一定的雨水缓排作用。设计需根据道路范围内的设计雨量计算滞留带的容量大小,综合道路纵坡、人行道宽度及两侧地块用地性质确定生物滞留带的平面位置及尺寸。提出了阶梯状生物滞留带的设计方法,以期为类似山地城市道路LID建设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山地城市 生物滞留带 低影响开发
原文传递
基于InfoWorks_ICM模型的山地城市老旧建筑小区海绵化改造方案设计及评估 被引量:23
20
作者 袁绍春 王怀鋆 +1 位作者 吕波 刘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9,70,共8页
为解决山地城市老旧建筑小区内涝积水问题,以重庆市万州区某老旧建筑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基于InfoWorks_ICM模型,提出一套海绵化改造方案和效能评估的方法。采用万州区典型年实测5 min降水数据序列对改造前后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 为解决山地城市老旧建筑小区内涝积水问题,以重庆市万州区某老旧建筑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基于InfoWorks_ICM模型,提出一套海绵化改造方案和效能评估的方法。采用万州区典型年实测5 min降水数据序列对改造前后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SS污染负荷削减率进行模拟分析,采用芝加哥雨型2h设计暴雨过程线分别对改造前后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30年一遇、50年一遇暴雨过程进行内涝积水风险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方案满足规划指标要求,能够显著改善小区内涝积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老旧建筑小区 海绵化改造 InfoWorks_ICM模型 内涝积水风险 雨洪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