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精准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莉琳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总结分析了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有关推荐施肥指标,并结合该区最新试验结果提出建立适宜该区的精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即根据平衡施肥原理,以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目标产量和植株测试值为主要诊断指标确定作物施肥量... 总结分析了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有关推荐施肥指标,并结合该区最新试验结果提出建立适宜该区的精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即根据平衡施肥原理,以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目标产量和植株测试值为主要诊断指标确定作物施肥量,特别是根据土壤NO_3^--N含量确定冬小麦夏玉米的基肥用量,以植株关键生育期的养分水平确定N素追肥用量;参考作物养分需要量、水分条件、植株可见症状诊断、施肥方式等辅助性指标,适时准确地进行土壤或植株营养状况预测,调整肥料用量或施肥方式,为精准施肥的实施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山前平原 高产区 精准施肥指标体系 硝态氮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喜英 张橹 刘昌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82,共8页
本文分别用BrooksandCorey ,vanGenuchten和Broadbridge White模型拟合了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SWC) ,并用Mualem和Burdine模型计算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和扩散率 (D)。最能较好计算实验地点D和K的方法是用vanGenuc... 本文分别用BrooksandCorey ,vanGenuchten和Broadbridge White模型拟合了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SWC) ,并用Mualem和Burdine模型计算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和扩散率 (D)。最能较好计算实验地点D和K的方法是用vanGenuchten模型拟和SWC(约束条件m =1- 2 /n) ,用Burdine方法计算K和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模型 拟合参数 土壤非饱和导水率 扩散率 太行山 山前平原
下载PDF
天山南麓山前平原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振勇 王让会 +1 位作者 尹传华 王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9-845,共7页
将轮台天山南麓山前平原中下部自北至南分为4个地貌带:洪水剥蚀带、溢出带、三角洲带及两河交汇区带。并以土壤电导作为积盐程度的指标,分析了天山南麓山前平原4个地貌带土壤盐的分布特征:溢出带和三角洲带土壤盐分含量高,两端洪水剥蚀... 将轮台天山南麓山前平原中下部自北至南分为4个地貌带:洪水剥蚀带、溢出带、三角洲带及两河交汇区带。并以土壤电导作为积盐程度的指标,分析了天山南麓山前平原4个地貌带土壤盐的分布特征:溢出带和三角洲带土壤盐分含量高,两端洪水剥蚀带和两河交汇区带盐分含量低。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自北至南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量都在下降,洪水剥蚀带主要为柽柳群落、琵琶柴群落,溢出带主要为柽柳群落、盐节木群落、盐角草群落,三角洲带及两河交汇区均为柽柳群落。通过相关性分析,土壤盐分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土壤盐渍化的变化明显影响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麓 山前平原 盐渍化 植物群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远景区与类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3 位作者 申建梅 刘克岩 王金哲 聂振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4-2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的水文地质及水文条件、库容评价原则与方法和类型的分析,阐明了其地下调蓄能力及可利用性,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石景山—大兴靶区、石家庄—晋县靶区和邢台靶区可作为南水北调地下调蓄首选目标,房山—容... 本文通过对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的水文地质及水文条件、库容评价原则与方法和类型的分析,阐明了其地下调蓄能力及可利用性,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石景山—大兴靶区、石家庄—晋县靶区和邢台靶区可作为南水北调地下调蓄首选目标,房山—容城靶区、望都—定县—新乐靶区和磁县—安阳靶区可作为南水北调地下调蓄的主要备选场所,邯郸靶区和辉县—新乡靶区适宜作为井灌小型地下调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 地下调蓄 远景区与调蓄类型
下载PDF
陕西韩城金代僧群墓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喜来 呼林贵 《文博》 1988年第1期9-12,共4页
墓葬位于今韩城市东北郊的安居寨村东北角,距市中心直线距离一公里左右。村南邻崖,北边是一片广阔的山前平原。站立原头整个市区可尽收眼底。1986年3月11日,安居寨村民赵宏章在整修新房地基时发现该墓,并报告了市有关部门,闻讯后我们即... 墓葬位于今韩城市东北郊的安居寨村东北角,距市中心直线距离一公里左右。村南邻崖,北边是一片广阔的山前平原。站立原头整个市区可尽收眼底。1986年3月11日,安居寨村民赵宏章在整修新房地基时发现该墓,并报告了市有关部门,闻讯后我们即前往清理发掘。现简报于后。墓葬结构此墓为南北向,座北朝南,墓道在墓室南边正中。整个墓葬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图一)。墓道呈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道口距今地表0.40米,墓道南北长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韩城 金代 村南 山前平原 陶棺 寨村 赵宏 镂孔 庆善 朱绘
下载PDF
利用作物模型估算农业需水量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玉昆 杨永辉 +2 位作者 王玉坤 杨艳敏 祁顺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探讨了利用作物模型估算农业需水量的方法,在对DSSAT模型进行充分校正和验证的基础上估算了石家庄山前平原区农业需水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以及农业需水量在不同降雨典型年份的变异性。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石家庄山前平原区多年平均农业... 探讨了利用作物模型估算农业需水量的方法,在对DSSAT模型进行充分校正和验证的基础上估算了石家庄山前平原区农业需水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以及农业需水量在不同降雨典型年份的变异性。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石家庄山前平原区多年平均农业需水量为15.7亿m3,枯水年份与丰水年份农业需水量的变异率超过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模型 农业需水量 山前平原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东麓与平原地区新构造活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容全 谭利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956,共8页
根据北京西山东麓的周口店、北安河两地区附近的上新世唐县期山麓侵蚀剥蚀面的变形,和中更新世周口店期洪积扇扇顶及山麓线在两地的高度差,以及晚更新世清水期永定河、大石河的侵蚀谷在毗邻山麓的山前平原埋藏深度的差别,加上永定河古... 根据北京西山东麓的周口店、北安河两地区附近的上新世唐县期山麓侵蚀剥蚀面的变形,和中更新世周口店期洪积扇扇顶及山麓线在两地的高度差,以及晚更新世清水期永定河、大石河的侵蚀谷在毗邻山麓的山前平原埋藏深度的差别,加上永定河古河道位置的移动顺序和永定河冲积扇位置的迁移等多项标志,证明除了山地与山前平原之间存在差异性升降运动之外,山地内南部周口店地区与北部北安河地区在抬升幅度和速度上也存在差别,后者大于前者,而且自中更新世以来这种差别日益显著。山前平原永定河冲积扇形成于末次冰期的主要寒冷阶段。古河道和新老洪积扇都证明,山前平原北部存在向南翘起的趋势。从北京西山出现的这种新构造活动的差异特征,推测存在来自太行山南部向北推挤的新构造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东麓 山前平原 新构造差异活动
原文传递
白灵侧耳不亲和性因子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晨阳 曲绍轩 +2 位作者 高巍 陈强 张金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Inzenga)Quél.自然生长在枯死或半枯死的多年生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 K.M.Shen根茎上(卯晓岚2000),在我国自然分布在新疆塔城、托里、阿尔泰、青河、木垒等地的山地、山前平原、冲积扇的阿...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Inzenga)Quél.自然生长在枯死或半枯死的多年生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 K.M.Shen根茎上(卯晓岚2000),在我国自然分布在新疆塔城、托里、阿尔泰、青河、木垒等地的山地、山前平原、冲积扇的阿魏滩上(贾身茂和秦淼2006)。白灵侧耳自驯化成功以来,作为一种新兴的珍稀菇类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侧耳 因子分析 不亲和性 自然生长 自然分布 山前平原 珍稀菇类 多年生
原文传递
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高效利用及精确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庆华 张薇 +1 位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依据土壤水均衡原理,采用土壤水潜在可利用量、调蓄系数与土壤水高效利用率等指标,运用土壤水动态资料,深入分析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高效利用性,并以此制定精确灌溉制度。研究表明:可利用土壤水资源潜力大,达131mm,土壤水调蓄能力强。土... 依据土壤水均衡原理,采用土壤水潜在可利用量、调蓄系数与土壤水高效利用率等指标,运用土壤水动态资料,深入分析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高效利用性,并以此制定精确灌溉制度。研究表明:可利用土壤水资源潜力大,达131mm,土壤水调蓄能力强。土壤水有效利用效率低,仅为49.1%。大降雨或灌溉(大于20 mm)时土壤水有效利用效率降低;小降雨或灌溉(小于20 mm)时促进土壤水有效利用。制定精确灌溉制度,节约用水90 mm,土壤有效利用效率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 土壤水 高效利用 灌溉制度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4 位作者 刑开 刘克岩 王金哲 申建梅 聂振龙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1,共5页
本文通过地下调蓄库容、受水能力、给水能力和地表汇水输水条件的指标等级量化,建立的百分制多元指标评价方法比较客观地量化出太行山山前平原5个洪积扇区、8个靶区的地下调蓄能力及其可利用性。综合评价结果,石景山—大兴靶区、石家庄... 本文通过地下调蓄库容、受水能力、给水能力和地表汇水输水条件的指标等级量化,建立的百分制多元指标评价方法比较客观地量化出太行山山前平原5个洪积扇区、8个靶区的地下调蓄能力及其可利用性。综合评价结果,石景山—大兴靶区、石家庄—晋县靶区和邢台靶区可作为南水北调地下调蓄首选目标,房山—容城靶区、望都—定县—新乐靶区和磁县—安阳靶区可作为南水北调地下调蓄的主要备选场所,邯郸靶区和辉县—新乡靶区适宜作为井灌小型地下调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 地下调蓄能力 多元指标量化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太行山山前平原主要农作物蒸散量估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淑敏 郑力 雷玉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8,共3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1996、1997年气象数据,采用参考作物法和α比值法求得小麦、玉米蒸散量,并与同期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监测的小麦、玉米蒸散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估算小麦需水量误差较小。在估算玉米需水量... 利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1996、1997年气象数据,采用参考作物法和α比值法求得小麦、玉米蒸散量,并与同期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监测的小麦、玉米蒸散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估算小麦需水量误差较小。在估算玉米需水量时,丰水年α比值法结果偏低,枯水年参考作物法估算结果偏高。为准确估算作物需水量,建议在确定作物系数时应该尽量采用长系列观测数据分别确定不同年型的作物系数或耗水特征系数,或者采用误差较小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小麦 玉米 主要农作物 作物系数 耗水特征 太行山 山前平原 枯水 长系列
下载PDF
苹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12
作者 张鼎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101-102,共2页
山前平原、丘陵及坡地种植的苹果因特殊的水文及气候条件使得苹果的味道更加可口,备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大部分农户在种植苹果的过程中凭经验进行管理,对水肥的使用过量,导致苹果品质下降,多余的化肥对水体、空气、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 山前平原、丘陵及坡地种植的苹果因特殊的水文及气候条件使得苹果的味道更加可口,备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大部分农户在种植苹果的过程中凭经验进行管理,对水肥的使用过量,导致苹果品质下降,多余的化肥对水体、空气、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总结多年的苹果种植管理经验,归纳了山区苹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要点,以期达到改善土壤、保护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种植 坡地种植 山前平原 苹果品质 改善土壤 保护环境 农户 技术要点
下载PDF
河北石家庄东垣古城遗址
13
作者 刘国宁 《大众考古》 2024年第3期14-15,共2页
东垣古城遗址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地带,位于石家庄长安区北部沱河南岸,遗址面积2.76平方公里,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东垣古城遗址博物馆建设,2022年11月—2023年7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东南部博... 东垣古城遗址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地带,位于石家庄长安区北部沱河南岸,遗址面积2.76平方公里,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东垣古城遗址博物馆建设,2022年11月—2023年7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东南部博物馆建设区域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68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200余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面积 古城遗址 河北石家庄 太行山东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垣 山前平原 遗址博物馆建设
下载PDF
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新生 张东 赵志琦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81-289,共9页
借助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对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不同水体δD、δ^(18)O、氘盈余值(d-excess)和氚同位素(T)值差异明显,深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4.0‰、... 借助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对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不同水体δD、δ^(18)O、氘盈余值(d-excess)和氚同位素(T)值差异明显,深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4.0‰、-9.4‰、1.5‰和8.73TU,浅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2.1‰、-8.8‰、-1.9‰和17.46TU,河水均值分别为-71.3‰、-8.9‰、-0.4‰和18.60TU,工业废水均值分别为-68.3‰、-7.2‰、-10.7‰和21.11TU;(2)补给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68.08‰、-9.24‰和5.84‰,径流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62.30‰、-8.50‰和5.66‰,排泄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75.14‰、-10.26‰和6.94‰;(3)深层地下水补给源包括大气降水和河水,受污染河水通过断层导水裂隙带补给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源包括大气降水和河水,受污染河水通过河流侧渗方式补给浅层地下水;(4)受河水影响的深层地下水氘盈余值变低,T含量升高,因此结合氘盈余值与T含量可以很好地识别区内深层地下水污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地下水 氢氧同位素 氚含量 人为活动 污染
下载PDF
山东省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昌 蒋蔚然 +4 位作者 李世光 钱家骁 任希堂 何同宾 杨延藩 《资源科学》 1986年第2期1-8,共8页
土地是紧缺的资源,它是不能增长的,而人口和社会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着。因此,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性任务。 目前,山东省土地的数量及质量不清,土地... 土地是紧缺的资源,它是不能增长的,而人口和社会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着。因此,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性任务。 目前,山东省土地的数量及质量不清,土地的利用率也较低。建国以来,耕地减少约3000万亩,部分土地有较重的退化现象(盐碱化,水土流失,污染等)。据粗略计算,每年减少耕地约80万亩,而人口年增长约80万人,到2000年,山东省将有近9000万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农 盐化潮土 土地资源 褐土 合理利用 牧业 棕壤性土 山前平原 沙姜 适宜性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农田基础地力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培肥目标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良良 黄少辉 +5 位作者 刘克桐 孙彦铭 杨军芳 杨云马 邢素丽 刘孟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0-346,共7页
太行山前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夏玉米产区,对2005~2013年在河北省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3414”试验数据以及山区平原农田基础地力对玉米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和产量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边界线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 太行山前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夏玉米产区,对2005~2013年在河北省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3414”试验数据以及山区平原农田基础地力对玉米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和产量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边界线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对基础产量的响应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太行山前平原农田土壤培肥目标。研究结果发现,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分布在3222~9672 kg/hm^(2)之间,平均值为6210 kg/hm^(2),基础地力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布范围在32.2%~99.7%之间,平均值为71.7%,在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基础地力产量范围内,基础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和基础地力贡献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基础地力产量每增加1000 kg/hm^(2),配方施肥产量则增加585 kg/hm^(2),基础地力贡献率也提高6.5%。氮磷钾肥的施肥产量反应分别为1614、909和802 kg/hm^(2),边界线分析方法确定山区平原土壤培肥目标下限是土壤有机质14.3 g/kg,土壤全氮1.20 g/kg,有效磷20.2 mg/kg,速效钾121.9 mg/kg,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缩减由土壤肥力差异引起的产量差最为明显,是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的重点培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 夏玉米 基础地力 产量反应 土壤培肥
下载PDF
丘陵地冬枣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永正 刘玉梅 +1 位作者 王婷英 毛连举 《烟台果树》 2008年第2期15-16,共2页
昌乐县地处泰沂山脉北麓至渤海山前平原之间,高度大都在40-150m。县境内丘陵面积占61.3%,平原面积占38.7%。境内岩石,北部以石灰岩为主,中西部以玄武岩为主,其土壤pH约为6.5-7.8。全县年平均降水657.3mm,年降水量主要集中... 昌乐县地处泰沂山脉北麓至渤海山前平原之间,高度大都在40-150m。县境内丘陵面积占61.3%,平原面积占38.7%。境内岩石,北部以石灰岩为主,中西部以玄武岩为主,其土壤pH约为6.5-7.8。全县年平均降水657.3mm,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最集中的是7-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半数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丘陵地 冬枣 山前平原 年降水量 土壤pH 平均降水 昌乐县
下载PDF
石家庄山区与山前平原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云龙 李珊 +3 位作者 李静 刘胜尧 范凤翠 李志宏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236-240,共5页
为了区分石家庄地区山区和山前平原气候的异同,促进该区域现代化农业的合理布局和进一步发展,利用石家庄地区3个山区气象站和3个山前平原气象站196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标准差、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皮尔逊系数等... 为了区分石家庄地区山区和山前平原气候的异同,促进该区域现代化农业的合理布局和进一步发展,利用石家庄地区3个山区气象站和3个山前平原气象站196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标准差、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皮尔逊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山区和山前平原气候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家庄山区与山前平原的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都呈升高趋势,山前平原气温的上升趋势和波动性高于山区,随时间序列变化的突变晚于山区,但气温显著升高的时间早于山区;山区的降雨量全部呈减少趋势,山前平原除冬季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均呈增加趋势,2个区域降雨量的趋势变化都不显著,山区降雨量的波动性高于山前平原;2个区域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山区日照时数的波动性高于山前平原,随时间序列变化的突变晚于山前平原。该研究可为太行山中段东麓的山区和山前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提供气候分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山区 山前平原 气候 分析
下载PDF
复杂多因素影响下区域旱情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胜 刘锦娣 +3 位作者 王建朋 商翠敏 安军锋 郭振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3,共3页
在考虑旱情影响因素的多层次性、旱情评价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结合乘法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构建出一种复杂多因素影响下的区域旱情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以有效削弱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运... 在考虑旱情影响因素的多层次性、旱情评价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结合乘法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构建出一种复杂多因素影响下的区域旱情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以有效削弱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运用集对分析法代替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更精细刻画指标值与旱情等级间的复杂联系程度。将该评价体系运用于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域旱情评价,评价结果与河北省山前平原实际干旱发生的程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集对分析 熵权 组合权重 山前平原
下载PDF
藁城市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胜爱 马吉利 《中国农技推广》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藁城位于冀中南山前平原,是传统的粮食高产区.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市)。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栽培模式为一年两熟连作,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其中小... 藁城位于冀中南山前平原,是传统的粮食高产区.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市)。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栽培模式为一年两熟连作,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其中小麦50万亩。自2009年起,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部署.藁城市充分发挥自然优势。通过组织实施“万、千、百”示范工程,逐步扩大小麦高产创建规模.提高创建质量,集成高产技术,加大辐射带动力度,小麦单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城市 麦高 优质小麦 粮食生产 商品粮基地 产业带建设 优势农产品 山前平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