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屯田蹊径”与“七宝楼台”——略论吴文英词对柳永词章法的接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爽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柳永是宋代最重要的词人之一,其风格源于"花间"正宗,且又能在词的体制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其作词章法即"屯田蹊径",为北宋诸家所传习,周邦彦集其大成。南宋学周邦彦的词人,间接受到了柳词章法的影响,其中以吴文英最... 柳永是宋代最重要的词人之一,其风格源于"花间"正宗,且又能在词的体制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其作词章法即"屯田蹊径",为北宋诸家所传习,周邦彦集其大成。南宋学周邦彦的词人,间接受到了柳词章法的影响,其中以吴文英最为突出。本文从柳、吴两家词之结构出发,试比较其词作章法相同之处,进而希望在柳永词风之传承、柳词章法形成之原因等问题上有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田蹊径 赋式铺叙 盛世黼藻 音乐性
下载PDF
柳永早年居崇安时期的传统观念和市民文学意识
2
作者 高秀华 《武夷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9-54,共6页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于柳永早年在福建崇安家乡的生活和思想,鉴于文献记载疏略,学者涉猎较少.这段时间对柳永后来的思想和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从家学和家教、家乡山水陶冶、武夷文化感染等诸方面进行了论...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于柳永早年在福建崇安家乡的生活和思想,鉴于文献记载疏略,学者涉猎较少.这段时间对柳永后来的思想和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从家学和家教、家乡山水陶冶、武夷文化感染等诸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柳永在未离乡前的青少年时代、其思想实现了由传统观念向市民意识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其市民文学的思想观点和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传统观念 智水仁山 武夷文化 市民意识 市民文学 道家 屯田蹊径
下载PDF
“屯田蹊径”的艺术内核探论
3
作者 姚玉光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
"屯田蹊径"是柳永慢词的艺术内核,对此学术界尚未予以实质性地揭示。本文认为,这一内核的本质是将异时性和叙事性注入到以抒情为本位的词体之中,使词的时间和空间呈现出焰火般的绮丽壮观,或逐次燃亮,或今昔互映,或多重叠印;... "屯田蹊径"是柳永慢词的艺术内核,对此学术界尚未予以实质性地揭示。本文认为,这一内核的本质是将异时性和叙事性注入到以抒情为本位的词体之中,使词的时间和空间呈现出焰火般的绮丽壮观,或逐次燃亮,或今昔互映,或多重叠印;在异时性的展开中,又巧妙地对景物、情感、事件、人物进行选择性对接,使整首词情景交融,人事对映,过渡自然。因此,慢词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的开创者是柳永,而不是周邦彦;以为柳词只是平铺直叙的线性结构的学术定位,值得重新思考。揭示"屯田蹊径"的这一艺术内核,对于把握柳词的创新价值,认识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慢词 屯田蹊径 章法结构
原文传递
“常山之蛇”与“屯田蹊径”
4
作者 陈登平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1期6-8,共3页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之蛇 屯田蹊径 慢词 词体 叙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