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博物馆的传播优势与策略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羽诺 魏情情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8期95-98,154,共5页
【目的】文章以国内外著名的虚拟博物馆为案例进行分析,以其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作为切入点,探究如何将虚拟博物馆与元宇宙特性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的问题,为虚拟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传播策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 【目的】文章以国内外著名的虚拟博物馆为案例进行分析,以其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作为切入点,探究如何将虚拟博物馆与元宇宙特性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的问题,为虚拟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传播策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结果】通过论述虚拟博物馆的记载性、时空性、便捷性、互动性、主题性等优势,进一步提出从内容、虚拟空间、虚拟身份等多个角度调整虚拟博物馆的传播策略。【结论】明确将元宇宙的特性与虚拟博物馆的传播优势进行融合,可有效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优化虚拟博物馆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博物馆 元宇宙 展览传播 传播优势 传播策略
下载PDF
意义视角下博物馆展览传播的语境、策略与效果
2
作者 穆祉潼 魏峻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展览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重要媒介。伴随传播理念的转变,博物馆展览从前期策划到向公众开放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建构、协商与共享的过程。对意义的关注启发博物馆重视展览传播的背景条件,制度、学术和时代语境既指明了展览的发展方向又... 展览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重要媒介。伴随传播理念的转变,博物馆展览从前期策划到向公众开放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建构、协商与共享的过程。对意义的关注启发博物馆重视展览传播的背景条件,制度、学术和时代语境既指明了展览的发展方向又形成了客观限制。展览目标的转换、评估的前置、多元的阐释以及多维度宣传是展览传播在意义建构阶段的关键策略。通过协商与交换,博物馆和观众可能从认知建构、社会互动、身心愉悦、共鸣内省四个维度实现意义的共享。基于以上博物馆与观众互动的具体过程,可完善展览的意义传播模型,促进博物馆的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策划 展览传播 意义传播 信息传播 意义建构 传播模型
原文传递
博物馆展览传播中的视听交流研究
3
作者 赵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3期134-135,共2页
中国各省的博物馆代表着本省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近几年也出现了多档关于介绍博物馆的节目,如央视《国家宝藏》、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等,都有很高的收视率。随着观众数量的逐年增多,博物馆在展览文物的技术手段上不断革新,引... 中国各省的博物馆代表着本省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近几年也出现了多档关于介绍博物馆的节目,如央视《国家宝藏》、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等,都有很高的收视率。随着观众数量的逐年增多,博物馆在展览文物的技术手段上不断革新,引入视听交流,利用多媒体、VR虚拟等还原历史面貌,带给观众如同走进影院的参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览传播 视听交流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展览性传播的发展与流变探究——以《幸会莫奈》沉浸式艺术展为例
4
作者 徐雨欣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5期250-252,共3页
目的:文章探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在艺术展览传播中的应用,以及其对观众体验方式和传播内容的深刻影响。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法,以《幸会莫奈》沉浸式艺术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观众参与方式、艺术作品数字化呈现形式、传播空间... 目的:文章探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在艺术展览传播中的应用,以及其对观众体验方式和传播内容的深刻影响。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法,以《幸会莫奈》沉浸式艺术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观众参与方式、艺术作品数字化呈现形式、传播空间功能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研究表明,数字技术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互动体验感,使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并重新定义了展览空间的传播功能。结论:数字技术在艺术展览中的应用,为展览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手段,不仅促进了艺术馆设计创新,还为未来展览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沉浸式 艺术展览 展览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