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骨骨折后影响屈膝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国新 江钟立 +1 位作者 李涛 陈文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后影响屈膝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预测中、短期康复疗效。方法 :髌骨骨折后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者 2 3例 ,接受门诊常规康复治疗 ,其中部分患者配合局部热疗。结果 :康复前屈膝度数 (X1)、髌骨后缘不平整 (X2 )、关节...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后影响屈膝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预测中、短期康复疗效。方法 :髌骨骨折后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者 2 3例 ,接受门诊常规康复治疗 ,其中部分患者配合局部热疗。结果 :康复前屈膝度数 (X1)、髌骨后缘不平整 (X2 )、关节制动时间 (X3)是影响康复后 1个月膝关节屈曲度数 (Y1)和康复后 3个月膝关节屈曲度数(Y2 )的相关因素 ,Y1亦受到手术治疗 (X4 )的影响 (部分回归系数P <0 .0 5 )。屈膝功能恢复的回归方程 :Y1=49.32 7+0 .736X1- 11.977X2 - 0 .137X3- 10 .82 6X4 ;Y2 =78,0 37+0 .5 35X1- 2 5 .779X2 - 0 .15 8X3。 2 3例Y1和Y2 的平均理论值和实测值相差分别是 5 .6 %和 4.2 %。结论 :康复前屈膝度数、髌骨后缘是否平整、关节制动时间长短是影响髌骨骨折后中、短期屈膝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其中短期恢复亦受到是否手术治疗的影响 ,回归方程可作为对中、短期康复效果的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康复 相关因素 髌骨骨折 屈膝功能
下载PDF
股四头肌成形术后即刻行止痛泵辅助持续性膝关节被动活动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14个月随访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德勇 王禹祥 朱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76-76,97,共2页
目的探讨止痛泵辅助下术后即刻行持续性膝关节被动训练对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患者膝关节僵硬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08/2003-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就诊拟行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的患者20例,采用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止痛泵辅助下术后即刻行持续性膝关节被动训练对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患者膝关节僵硬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08/2003-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就诊拟行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的患者20例,采用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术后在止痛泵辅助下即刻行持续膝关节被动活动。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屈膝功能评定。屈膝>100°为优,80°~100°为良,50°~80°为可。结果20例患者均接受了14个月的随访。14个月时屈膝功能由术前平均26°增至95.8°,参照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70%(14/20),良25%(5/20),可5%(1/20),优良率95%(19/20)。结论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术后即刻在止痛泵辅助下行持续关节被动活动,有利于膝关节屈曲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功能恢复 止痛泵 持续性 即刻 术后 股四头肌成形术 随访 持续关节被动活动 疗效评定标准 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 膝关节僵硬 被动训练 功能评定 屈膝功能 改良 患者 优良率 屈曲功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knee joint after the fracture of patella
3
作者 王国新 江钟立 +1 位作者 李涛 陈文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期290-291,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knee joint after the fracture of patella, and to anticipate the effect of middle-term and short-tim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ethod 23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knee joint after the fracture of patella, and to anticipate the effect of middle-term and short-tim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ethod 23 patients with limited flexion function of knee joint after the fracture of patella, accepted th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out -patient service, and some of the patients adopted local heat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 The 13 factor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regression analysis step by step under the help of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 The flexible degree of the knee joint before rehabilitation (X1), the non-smooth posterior edge of patella (X2), and the immobilization time of the joint (X3) are relative factors for the flexible degree of knee joint 1 month after rehabilitation (Y1) and the flexible degree of knee joint 3 months after rehabilitation (Y2), and Y1 can also be affected by whether surgery therapy or not (X4),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P< 0.05).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oretical mean and practical mean of Y1 and Y2 are 5.6% and 4.2% respectively in the 23 cases. Conclusion The flexible degree of the knee joint before rehabilitation, whether the posterior edge of patella is smooth or not, and the immobilization time of the joint are rela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ddle-term and short-term flexible function of knee joint after the fracture of patella, and short-term restoration can also be affected by whether surgery therapy or not. The effects of middle-term and short-term rehabilitation can be predicted by regression equation prim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屈膝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屈髋屈膝功能锻炼对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俞国成 刘国强 +1 位作者 许海波 童海江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5期782-784,886,共4页
目的探讨屈髋屈膝功能锻炼对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第二医院骨科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7例。均实施椎间盘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屈髋屈膝功能锻炼对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第二医院骨科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7例。均实施椎间盘手术治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部分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指导直腿抬高功能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屈髋屈膝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疼痛相关因子水平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后1、7、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7 d VAS评分、疼痛相关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14 d VAS评分、疼痛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7、14 d JOA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 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屈髋屈膝功能锻炼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水肿高峰期疼痛,降低患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髋屈膝功能锻炼 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相关因子 影响
原文传递
髌骨骨折术后屈膝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钟竟林 王昌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髌骨骨折术后屈膝功能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1993年~ 2 0 0 1年得到随访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屈膝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得到随访 118例患者中 16例出现屈膝功能障碍。其中膝关节屈曲在 90°~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髌骨骨折术后屈膝功能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1993年~ 2 0 0 1年得到随访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屈膝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得到随访 118例患者中 16例出现屈膝功能障碍。其中膝关节屈曲在 90°~ 130°之间者 10例 ;膝关节屈曲 <90°者 6例。结论 :严格遵循微创或无创原则进行手术操作 ,充分重视髌骨软骨面的平整 ,避免过紧缝合股四头肌扩张部 ,防止术后关节腔内过多积血 ,结合正确的功能锻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术后 屈膝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原因 预防措施 1993年一2001年 髌骨软骨面
下载PDF
腘绳肌前移后屈膝功能障碍临床分析(附56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国生 王祖朝 《小儿麻痹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从1981~1991年共行腘绳肌前移加股骨髁上截骨术286例,随访1~5年,术后发生膝关节强直屈伸功能受限者56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28岁,平均21岁,男性20例,女性36例,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最小10°,最大40°,多数在20°~30... 从1981~1991年共行腘绳肌前移加股骨髁上截骨术286例,随访1~5年,术后发生膝关节强直屈伸功能受限者56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28岁,平均21岁,男性20例,女性36例,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最小10°,最大40°,多数在20°~30°之间。作者讨论了屈膝功能受限的五点原因,提出了三条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o绳肌 屈膝功能障碍 肌肉移植
原文传递
基于足底压力分析足三阴经筋深部刺激对中风后患肢屈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颜雅莹 周文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足三阴经筋深部刺激对中风后患肢屈膝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深层肌肉刺激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DMS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足三阴经筋深部刺激对中风后患肢屈膝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深层肌肉刺激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DM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阴经筋深部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足底压力分析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的患肢屈膝功能的变化。结果:DMS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在静态足底压力百分比、动态双足足跟部冲量及动态足轴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DMS组的患侧静态足底压力百分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DMS组的患侧、健侧足跟部冲击力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2周、第4周后两组患者动态患侧足轴角的疗效相当(P>0.05)。结论:足三阴经筋深部刺激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患者患肢的屈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阴经筋 深部刺激 中风 下肢屈膝功能 足底压力分析
下载PDF
关节镜技术复合CPM治疗膝关节僵硬(附33例报道)
8
作者 陈树涛 见丽 +1 位作者 任忠霞 徐光辉 《医学新知》 CAS 2005年第3期50-51,共2页
膝关节僵硬可引起屈膝功能障碍,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膝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以及手术后因伸膝装置粘连引起的膝关节纤维性强直.一般认为最大屈膝小于70°即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切开粘连松解和股四头肌成形术,但常因手术创伤大... 膝关节僵硬可引起屈膝功能障碍,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膝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以及手术后因伸膝装置粘连引起的膝关节纤维性强直.一般认为最大屈膝小于70°即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切开粘连松解和股四头肌成形术,但常因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疼痛严重而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易发生再粘连,往往效果欠佳[1].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可应用于伸肌装置粘连松解手术来治疗严重膝关节僵硬[2];同时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以提高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3].2002年1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关节镜技术并复合术后早期CPM治疗膝关节僵硬33例,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僵硬 关节镜技术 手术治疗 CPM 复合 早期功能锻炼 膝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屈膝功能障碍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关节内外粘连型屈膝功能障碍的方法与疗效分析
9
作者 陈汝岭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96-97,10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松解膝关节内、外粘连所致的屈膝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屈膝功能障碍51例患者行粘连松解术,在关节镜下采用钩刀、刨刀、射频切除关节内髌上囊、内外侧间隙、髌下脂肪垫间隙、踝...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松解膝关节内、外粘连所致的屈膝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屈膝功能障碍51例患者行粘连松解术,在关节镜下采用钩刀、刨刀、射频切除关节内髌上囊、内外侧间隙、髌下脂肪垫间隙、踝间窝等和关节外的股骨与股中间肌间隙、肌内外侧间隙的粘连以及配合手法松解和术后康复治疗。51例屈膝功能障碍病例经治疗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屈膝活动度增强30°~80°,平均70°,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55±8.2)分,术后(86±11.2)分(P<0.01)取得优于非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满意疗效。结论:关节镜下关节内外粘连松解治疗屈膝功能障碍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膝功能障碍 关节镜 粘连松解
下载PDF
股骨骨折术后致屈膝功能障碍27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代立武 盛伟 +1 位作者 杨汉明 闫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4期95-96,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术后致屈膝功能障碍发生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10月期间27例股骨骨折术后致屈膝功能障碍患者的观察,平均年龄32岁,骨折类型:横形9例、斜形2例、螺旋形1例、粉碎性15例;固定方式:钢板固定1...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术后致屈膝功能障碍发生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10月期间27例股骨骨折术后致屈膝功能障碍患者的观察,平均年龄32岁,骨折类型:横形9例、斜形2例、螺旋形1例、粉碎性15例;固定方式:钢板固定18例、髓内针固定9例;手术入路:股外侧入路8例,股前外侧入路15例,股后外侧入路4例;术后处理:牵引制动18例、髋人字石膏9例:固定时间:平均65天。结果 27例均发生屈膝功能障碍。结论 股骨骨折手术治疗只有选择坚强内固定,合理手术入路,规范操作,早期煅炼,才能减少屈膝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膝功能障碍 股骨骨折 术后
下载PDF
创伤后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的护理
11
作者 王俊丽 《包头医学》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时,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病人功能锻炼及正确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术前使病人了解手术程序,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里,让病人配合手术及理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术后次日即可行股四... 目的:探讨创伤性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时,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病人功能锻炼及正确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术前使病人了解手术程序,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里,让病人配合手术及理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术后次日即可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天CPM上锻炼,伤口愈合后的局部推拿疗法及局部热疗。结果:术后3周下地扶拐行走,弃拐后下蹲屈膝练习,直至达到预想的屈曲角度。结论:对26例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 护理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
12
作者 胡起文 王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 手术疗法 改良小切 伤科手法
下载PDF
膝关节内骨软骨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凡营 张勇 +1 位作者 韩伟祚 张连有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膝关节内 骨软骨瘤 膝关节疼痛 右膝关节 皮肤肿物 生长缓慢 入院检查 屈膝功能
下载PDF
针刀松解加髌骨牵引治疗膝关节僵直临床分析
14
作者 赵海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0期88-88,共1页
我院于1998年~2012年对所收治的312例各种外伤后所致的不同类型的骨折,由于长期制动在伸直位,早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直,在行针刀松解加髌骨牵引结合手法推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12例均随访1年半以上... 我院于1998年~2012年对所收治的312例各种外伤后所致的不同类型的骨折,由于长期制动在伸直位,早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直,在行针刀松解加髌骨牵引结合手法推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12例均随访1年半以上,平均屈膝功能从术前的30。增至术后的127°,平均进步95°,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僵直 骨牵引治疗 针刀松解 临床分析 功能锻炼 手法推拿 髌骨牵引 屈膝功能
原文传递
18例膝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
15
作者 陈小利 郑若昆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6期37-37,共1页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是膝部周围骨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屈膝功能不足70°时,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股四头肌成形术是治疗本症的经典性手术,我院2004年8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1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膝关节强直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 股四头肌成形术 常见并发症 骨折术后 屈膝功能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创伤后屈膝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武瑞臣 康少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5-735,共1页
关键词 屈膝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创伤后 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 surgery 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 髌骨骨折 平均
下载PDF
改良粘连松解术治疗屈膝功能障碍38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忠文 陈仕平 +1 位作者 袁华军 陈武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屈膝功能障碍 创伤 改良粘连松解术 改良伸膝装置
下载PDF
针刀改善骨折后屈膝功能障碍
18
作者 李兴海 邹宝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69-3269,共1页
屈膝功能障碍是股骨、胫骨、髌骨骨折的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以往较多采用主动及被动活动改善功能障碍,但由于骨折后膝功能障碍的病因多为纤维粘连所至,单纯靠功能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功能较困难。试运用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患者28例,治疗后膝... 屈膝功能障碍是股骨、胫骨、髌骨骨折的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以往较多采用主动及被动活动改善功能障碍,但由于骨折后膝功能障碍的病因多为纤维粘连所至,单纯靠功能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功能较困难。试运用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患者28例,治疗后膝关节屈曲80°~120°,平均改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骨折 屈膝功能障碍 外科手术 膝损伤 运动障碍
下载PDF
创伤后屈膝功能障碍的治疗与康复
19
作者 庞佳飒 张群 黄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337-1337,共1页
股骨干骨折及膝部骨折以往临床重视骨折的手术治疗,却对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重视不够,以致发生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影响手术效果。本文对骨折愈合后屈膝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保守、手术及康复治疗方法,增加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膝关... 股骨干骨折及膝部骨折以往临床重视骨折的手术治疗,却对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重视不够,以致发生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影响手术效果。本文对骨折愈合后屈膝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保守、手术及康复治疗方法,增加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屈膝功能障碍 治疗 康复 股骨干骨折 膝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