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移植移位术治疗产瘫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仕长 陈亮 +1 位作者 顾玉东 胡韶楠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瘤切除后,神经移植或移位术对产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为该手术在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 0 0 1年3月至2 0 0 2年4月,对49例早期产瘫患儿,采用臂丛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或移位术修复臂丛神经。术后经1、3、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瘤切除后,神经移植或移位术对产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为该手术在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 0 0 1年3月至2 0 0 2年4月,对49例早期产瘫患儿,采用臂丛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或移位术修复臂丛神经。术后经1、3、12个月随访肩外展、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功能,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患肢功能的差异。结果结合术前体检、术中各神经根探查及电生理检测结果,手术探查发现C5、6神经根以椎孔外断裂为主;C7神经根多为根性撕脱;C8、T1神经根常为轻度损伤(SunderlandⅡ度以下)或根性撕脱。术后1个月原已部分恢复的肩外展、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动作均丧失;术后3个月肩外展功能已优于术前,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年肩外展、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P <0 .0 1)。结论对有早期手术探查指征的产瘫患儿,在切除创伤性神经瘤的同时修复臂丛神经,术后不会导致肢体原有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移位术 产瘫 疗效分析 早期 治疗 关节功能恢复 手术探查指征 臂丛神经 2002年 2001年 配对t检验 C7神经根 肩外展功能 不可逆损害 神经瘤 变化规律 上肢功能 患肢功能 手术前后 检测结果 掌指关节 术后
原文传递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致病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协远 孙伟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9-372,共4页
一、概述肘部主要功能是连接上臂与前臂,维持手部在空间的位置,从而发挥上肢功能。文献报道约5%~15%的肘部创伤后会出现肘僵硬,是人体最容易出现僵硬的关节。既往曾将伸肘受限>30°、屈肘<130°考虑为手术松解的指征,然... 一、概述肘部主要功能是连接上臂与前臂,维持手部在空间的位置,从而发挥上肢功能。文献报道约5%~15%的肘部创伤后会出现肘僵硬,是人体最容易出现僵硬的关节。既往曾将伸肘受限>30°、屈肘<130°考虑为手术松解的指征,然而由于现代生活中对肘部活动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其不能满足生活、工作需要时即可诊断为肘僵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 手术松解 文献报道 致病原因 僵硬
原文传递
游离股薄肌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上肢功能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爽 高小雁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第7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上肢功能 围手术期护理 伤患者 游离 2002年5月 臂丛神经损伤 股薄肌移植 2004年 交通事故 神经撕脱 手术难度 术后护理 皮瓣重建 指功能 护理体会 常见病
原文传递
背阔肌功能恢复后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浩东 方有生 陈德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经神经移位修复胸背神经而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 [目的]探讨利用经神经移位修复胸背神经而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肌功能良好者3例,均采用恢复的背阔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 a^3 a 6个月,移位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肘关节活动度为伸肘10°~25,°屈肘100°以上,肌力达Ⅲ~Ⅳ级。手指可抓握,各指屈距掌纹2 cm左右,肌力达Ⅲ级。[结论]利用经神经移位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疗效可靠,因此在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时应常规修复胸背神经以恢复背阔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背阔肌皮瓣移位 重建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结合极度屈肘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马彦飞 白继磊 +1 位作者 何惠生 明立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极度屈肘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22年5月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中应用手法复位结合极度屈肘辅助复位共47例。骨折端手法复位后肘关节屈曲110°~1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极度屈肘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22年5月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中应用手法复位结合极度屈肘辅助复位共47例。骨折端手法复位后肘关节屈曲110°~120°,绷带捆绑固定,通过极度屈肘临时固定来维持骨折端的稳定,从肱骨外髁经皮置入2枚克氏针并呈“扇”形分布,逐渐伸直肘关节30°~50°使尺神经复位,由肱骨内髁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6例闭合复位成功,1例转为切开复位,骨折端均愈合。其中6例神经损伤术后1~8周内自行恢复,1例合并肱动脉损伤,术中修剪后吻合。末次随访按照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45例,良2例,无异位骨化及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结论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中应用手法复位结合极度屈肘固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能明显提高闭合复位的成功率,减少因反复复位造成的再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 内固定 肱骨髁上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云龙 潘志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8期1119-1120,共2页
儿童骨折以上肢骨折为主,其中肘部骨折占比较高,肘部骨折又以肱骨髁上骨折最为常见,其次为桡骨颈、肱骨外髁等[1]。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58%,常见于5~6岁幼儿[2]。既往一些研究表明,男童患病的风险更高,但近来数据表明,男女... 儿童骨折以上肢骨折为主,其中肘部骨折占比较高,肘部骨折又以肱骨髁上骨折最为常见,其次为桡骨颈、肱骨外髁等[1]。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58%,常见于5~6岁幼儿[2]。既往一些研究表明,男童患病的风险更高,但近来数据表明,男女的受伤率均在上升,这可能与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有关[3]。肱骨髁上部分骨皮质薄弱,在伸肘或屈肘外力传导作用下易导致骨皮质的断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儿肢体Volkman挛缩、关节功能障碍、肘内外翻畸形、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2,4]。本文就近年来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肱骨髁上骨折 部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上肢骨折 肱骨外髁
下载PDF
不同按压方式对静脉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单玉范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按压方式对静脉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静脉采血选择最佳的按压方式。方法随机将进行治疗并进行静脉采血的32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16),对照组在静脉采血后采取屈肘棉签平行按压,观察组采取胳膊平直,棉签平... 目的探讨不同按压方式对静脉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静脉采血选择最佳的按压方式。方法随机将进行治疗并进行静脉采血的32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16),对照组在静脉采血后采取屈肘棉签平行按压,观察组采取胳膊平直,棉签平行按压,2组患者都按压5分钟,比较2组患者出血、疼痛及淤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1例(6.25%)出现出血,2例(12.50%)出现疼痛,0例出现淤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例(18.75%)。对照组有3例(18.75%)出现出血,3例(18.75%)出现疼痛,2例(12.50%)出现淤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5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34,P<0.05)。结论胳膊平直棉签平行按压可减少静脉采血后出血、疼痛、淤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胳膊平直 不良反应 影响
下载PDF
尺侧腕屈肌反转重建屈肘功能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季爱玉 邹云文 +2 位作者 夏精武 夏玉军 徐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在15例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侧腕屈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供应尺侧腕屈肌的血管有2~3组,以起自尺动脉或尺侧返动脉进入该肌起始部的一组血管最为恒定。支配该肌的主要的神经支多在尺神经出尺神经沟时分出,临床3例臂丛神经... 在15例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侧腕屈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供应尺侧腕屈肌的血管有2~3组,以起自尺动脉或尺侧返动脉进入该肌起始部的一组血管最为恒定。支配该肌的主要的神经支多在尺神经出尺神经沟时分出,临床3例臂丛神经不全损伤的病人,利用尺侧腕屈肌反转,经皮下隧道与三角肌止点做扣式缝合重建屈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 重建
下载PDF
吉县女娲岩画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毓庆 《民间文学论坛》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山西吉县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披露,在山西吉县清水河畔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处的岩棚下,发现两幅原始时代的岩画,其中一幅是一位女性造像。靳之林先生的大著《抓髻娃娃》中,也曾提及此岩画。关于这幅女性画... 《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山西吉县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披露,在山西吉县清水河畔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处的岩棚下,发现两幅原始时代的岩画,其中一幅是一位女性造像。靳之林先生的大著《抓髻娃娃》中,也曾提及此岩画。关于这幅女性画像,发掘报告与靳之林先生的《抓髻娃娃》中皆有摹本。发掘报告介绍此岩画说:“头圆形,顶扎双髻,两耳突出,双臂平举屈肘向上,右手似举一物。躯干丰满,袋状乳房向两侧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石器文化 发掘报告 抓髻娃娃 化生万物 耳突 女阴 剪纸艺术 袋状 女性生殖器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蛋白相关性杆状体肌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文灏 李召 +1 位作者 赵冰 袁成录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79,共2页
患者, 男, 63岁, 1年前开始出现左下肢无力、变细, 继而右下肢也出现同样症状, 随后双上肢抬举费力, 右上肢近端肌肉萎缩, 入院前出现吞咽困难。既往腰椎间盘突出5年、颈椎间盘突出1年, 家族史阴性。入院查体:行走呈鸭步。双上肢肌力:... 患者, 男, 63岁, 1年前开始出现左下肢无力、变细, 继而右下肢也出现同样症状, 随后双上肢抬举费力, 右上肢近端肌肉萎缩, 入院前出现吞咽困难。既往腰椎间盘突出5年、颈椎间盘突出1年, 家族史阴性。入院查体:行走呈鸭步。双上肢肌力:肩外展:左侧3级, 右侧2级;屈肘:左侧4+级, 右侧4-级;伸肘:左侧4级, 右侧3级;余正常。双下肢肌力:屈髋:左侧3级, 右侧3级;屈膝:左侧4级, 右侧5级;伸膝:左侧4+级, 右侧4+级;余正常。右上肢近端肌肉及左下肢肌肉明显萎缩, 双侧翼状肩。全身肌肉无压痛。病理征(-)。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137 U/L(参考值38~174 U/L), 乳酸脱氢酶(LDH)258 U/L(参考值91~245 U/L);甲状腺功能六项正常;风湿系列正常;血生化:球蛋白43.7 g/L(参考值20~40 g/L);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游离L轻链阳性;尿免疫固定电泳阴性;血清蛋白电泳阴性;心脏超声、脑动脉超声、颈部超声均未见异常;胸部CT:双肺条索影;磁共振成像(MRI):双侧股前肌群、股内侧肌群、股后肌群对称性略萎缩, 双侧小腿周围肌肉, 包括外侧肌群及后部肌群对称性略萎缩, 双侧盆腔周围臀区肌群、髂区肌群及股前肌群对称性轻度萎缩。骨髓象:浆细胞占1%, 形态大致正常。骨髓流式细胞术未见异常浆细胞。肌电图:双侧股四头肌、肱二头肌、左侧三角肌静息下可见不同程度正尖样波或纤颤样波, 部分肌肉可见窄小电位、左侧腓肠肌可见少量宽大电位, 部分所检肌呈肌源性损害+自发电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上肢肌力 颈椎间盘突出 吞咽困难 鸭步 腰椎间盘突出 肌肉萎缩
原文传递
脑瘫分型治疗研究(141例远期随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建国 门洪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因脑瘫所致髂腰肌、股内收肌、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前臂屈肌群痉挛性瘫痪引起的股内收、内旋及“剪刀”畸形,马蹄内外翻足及肩内收、屈肘垂腕畸形,在临床上,常采用神经外科及矫形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协调肌力,纠正畸形,恢复负重力线,使... 因脑瘫所致髂腰肌、股内收肌、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前臂屈肌群痉挛性瘫痪引起的股内收、内旋及“剪刀”畸形,马蹄内外翻足及肩内收、屈肘垂腕畸形,在临床上,常采用神经外科及矫形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协调肌力,纠正畸形,恢复负重力线,使患者能独立或基本生活自理,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我院从1988~1991年,共进行脑瘫矫治手术153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定位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及康复训练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治疗 随诊观察 矫形手术 马蹄内外翻足 负重力线 小腿三头肌 内收肌 痉挛性瘫痪 前臂肌群
下载PDF
带蒂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进学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带血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血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返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带血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血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返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按照保留尺侧腕屈肌主要血管和神经支配,切断肌起止两端,经肌下和皮下隧道,转位到肱二头肌正常解剖位置的术式设计,分析了血管神经蒂的选择和保护,讨论了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术式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 血管神经蒂
下载PDF
通背拳术基本练法与技击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剑锋 《中华武术》 1996年第9期36-40,共5页
一、通背拳术渊远流长。 相传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鬼谷”老师修道云蒙山中,观诸猿之争斗、嬉戏、猎食、栖息等动作创造了通背拳术。历经千载,先人代代相传去粗取精,至前清道光年间浙江人祁信之子祁太昌将流传在民间的通背拳术单操散手... 一、通背拳术渊远流长。 相传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鬼谷”老师修道云蒙山中,观诸猿之争斗、嬉戏、猎食、栖息等动作创造了通背拳术。历经千载,先人代代相传去粗取精,至前清道光年间浙江人祁信之子祁太昌将流传在民间的通背拳术单操散手,功法,练法、汇集总结。揉进了松柔、快捷、巧妙、多变、凶狠、连贯的训练、制敌方法。并开脱了原通背拳术以猿形为基本形态的练法开创了以背力为法,通达贯顺,放长击远先发制人的祁氏少派五行通背拳术。 五行通背拳术按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术 通背拳 心向 上体前倾 阴阳五行学说 向右转 战国时期 基本形态 身体重心
下载PDF
肘关节动、静态水平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庆成 邹继豪 +1 位作者 赵广复 孙仲英 《辽宁体育科技》 1983年第5期29-39,共11页
研究复杂的人体运动,取决于对人体各环节运动的认识。肘关节是上肢运动的重要枢扭之一,上臂和前臂在此关节处的运动方式是屈、伸和旋内、旋外。关于每种运动方式于不同角位发力时力的大小,至今缺乏实验研究。本文从研究人体运动技术的... 研究复杂的人体运动,取决于对人体各环节运动的认识。肘关节是上肢运动的重要枢扭之一,上臂和前臂在此关节处的运动方式是屈、伸和旋内、旋外。关于每种运动方式于不同角位发力时力的大小,至今缺乏实验研究。本文从研究人体运动技术的普遍需要出发,对肘关节于不同角位屈、伸动作的水平拉力进行了动、静态测试和分析,以揭示其于不同角位动、静态水平力的大小和特征,从而为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运动训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数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功能 静态水 水平力 功能解剖 生物力学 力值 水平拉力 三头肌
下载PDF
跆拳道教程 第三讲——跆拳道品势(二)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国荣 《中华武术》 1996年第2期32-34,共3页
太极二场是指八卦中的“兑”。所谓兑即外柔内刚。因此,太极二场的型虽然柔和,去柔中寓刚,可以做强有力的攻击。其内容从下段防御开始,由中段正拳、前踢、上段防御等技法交互构成。 演武路线以“三”的符号表示(详见“太极二场演武线”... 太极二场是指八卦中的“兑”。所谓兑即外柔内刚。因此,太极二场的型虽然柔和,去柔中寓刚,可以做强有力的攻击。其内容从下段防御开始,由中段正拳、前踢、上段防御等技法交互构成。 演武路线以“三”的符号表示(详见“太极二场演武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 太极 柔中寓刚 外柔内刚 平冲 前蹬 移步 符号表示 “三”
下载PDF
影响人体肌肉力量的几个非生理特性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恩·L·韦斯科特 陈钟 牛健壮 《贵州体育科技》 1992年第3期32-36,共5页
影响人体肌肉力量的因素除了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外,还有几个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人体的肌肉力量。这些因素是生物力学方面的因素——骨杠杆的排列;肌肉尺寸的因素;性别和年龄等因素。除了肌肉横截面的尺寸我们可以通过力量训练使其增长外,... 影响人体肌肉力量的因素除了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外,还有几个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人体的肌肉力量。这些因素是生物力学方面的因素——骨杠杆的排列;肌肉尺寸的因素;性别和年龄等因素。除了肌肉横截面的尺寸我们可以通过力量训练使其增长外,对于其它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如果我们搞清楚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着一个人的力量潜力,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去改进和制定个人的训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肌肉 生物力学 肌肉力量 生理特性 三头肌 附着点 肌腹 二头肌 收缩蛋白
下载PDF
旋转推铅球技术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C.萨默洛特 李明宪 《体育科技》 1985年第6期41-43,共3页
旋转推铅球技术使教练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运用这种技术将铅球推得比背向滑步推铅球推得更远。作为教练所要做的就是估计两种技术的潜力,以及哪种技术最适合于你的运动员。投掷姿势为了便于说明,我... 旋转推铅球技术使教练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运用这种技术将铅球推得比背向滑步推铅球推得更远。作为教练所要做的就是估计两种技术的潜力,以及哪种技术最适合于你的运动员。投掷姿势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投掷圈比喻成钟,后部是12点,抵趾板是6点。以右手推铅球的运动员为例,适宜的姿势为图一、二,在圈的前部,两脚开立比肩宽8—10时,脚尖分别指向9点和7点(左脚),左脚尖与右脚跟平齐。两肩与12点和中点的连线垂直,体重大部落在右脚上。球位于锁骨窝处,肘抬起以便上臂与肩平行。左臂屈肘也与肩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推铅球 抵趾板 滑步 投掷圈 肩宽 上下起伏 圈外 竞技状态 旋转活动
下载PDF
夏尔巴民间舞蹈 被引量:1
18
作者 扎西卓玛 甘瑞忠 《西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1期24-25,共2页
一概述: “夏尔巴”藏意为“东方人”分布在聂拉木县,樟木区东南部的两个村寨即“贡巴杀巴”村(立新)村“雪布岗”村。现有九十八户,七百多人口,那里海拔为二千四百米,风景迷人,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与尼泊尔进行政治,经... 一概述: “夏尔巴”藏意为“东方人”分布在聂拉木县,樟木区东南部的两个村寨即“贡巴杀巴”村(立新)村“雪布岗”村。现有九十八户,七百多人口,那里海拔为二千四百米,风景迷人,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与尼泊尔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尔巴 聂拉木县 八户 贡巴 文化交往 二拍 半圈 果谐 功作
下载PDF
三元小红拳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嘉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33-46,共14页
红拳是一种历史悠久,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武术流派。“三元小红拳”是红拳中的一个套路,来源于陕西省三元县。清朝咸丰年间,张天虎(又名孙天福),人称“麻利张”,在陕西三元县带了四个徒弟,其中以“鹞子高山”(原名高占奎)学得最好。
关键词 历史悠久 咸丰 掌心 勾手 右脚 身体重心 左脚 武术流派 左腿
下载PDF
黑虎拳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祥进 季建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36-50,85,共16页
黑虎拳属于南拳系的一个流派,同洪拳、金刚拳等拳种一样,在浙江一带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黑虎拳广泛流传于浙江台州、绍兴、金华、温州、青田、龙泉,福建松溪、政和、浦城,广东和东南亚等地。黑虎拳,据陈祥进老拳师说,是从南派少林五拳中... 黑虎拳属于南拳系的一个流派,同洪拳、金刚拳等拳种一样,在浙江一带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黑虎拳广泛流传于浙江台州、绍兴、金华、温州、青田、龙泉,福建松溪、政和、浦城,广东和东南亚等地。黑虎拳,据陈祥进老拳师说,是从南派少林五拳中的虎拳演变而来;陈祥进少年时期的老师——福建泉州少林和尚李仪觉也说,是在温家之七十二行拳和威氏三十二势拳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台州李元善老拳师说,是明末清初由河南嵩山少林和尚所传。来源众说不一。但据有关史料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虎 转体 协调配合 爪心 向前 要求 动作协调 脚内侧 上下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