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好生活视域下居宅的伦理价值探析
1
作者 王德勋 王前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作为人类活动展开的核心物质要素,居宅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求索和希冀,与人类建立了最持久、稳定和密切的伦理关系。居宅伦理内含着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其中,居有定所为人之本始性需求,是人们建构生活及... 作为人类活动展开的核心物质要素,居宅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求索和希冀,与人类建立了最持久、稳定和密切的伦理关系。居宅伦理内含着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其中,居有定所为人之本始性需求,是人们建构生活及其伦理的基础和根本;居有所安为人之生活性要义,是塑造丰富人性和构筑美好生活的基础;居有所乐为人之幸福性目标,确证着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并形成幸福的生活品质。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相互贯通和相互连接的伦理体系。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建构起符合居宅伦理要义的价值框架,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居宅伦理 居有定所 居有所安 居有所乐
下载PDF
居宅生命伦理的价值神韵及意义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泽应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2,共7页
居宅生命伦理是指人们在家居生活中所展开的生命意义、价值及对生命伦理精神的求索之道与德的综合呈现,蕴含着物质家园与生命形体的安顿、精神家园与生命魂魄的栖息以及身心合一之生命伦理精神的建构等精义,集形而上的生命意义伦理与形... 居宅生命伦理是指人们在家居生活中所展开的生命意义、价值及对生命伦理精神的求索之道与德的综合呈现,蕴含着物质家园与生命形体的安顿、精神家园与生命魂魄的栖息以及身心合一之生命伦理精神的建构等精义,集形而上的生命意义伦理与形而下的生命存续伦理于一身。安身立命之家园的建构既包含物质居宅的建构,更包含精神居所的建构、守望和维护,家园本质上是能够容留形体、栖息精神的处所。现代人于物质的居所之建造达致美仑美奂的境地,然而精神家园的建构始终未能达致理想的境地。如何于物质住所之宽敞、华丽的同时建构可供灵魂歇息、精神安栖的处所,是现代人一道未竟的也拷问现代人良知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宅伦理 精神家园 安身立命
下载PDF
由“门”管窥中国古代居宅伦理之堂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丛兰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45-52,共8页
门是居宅和各种公共建筑的入口与出口,借助门,不同的居宅和各种公共建筑获得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通的属地效应。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可分为房门、宅门、城门、宫门和国门等,每种门不尽相同的伦理功能与知识、权力相结合,使门比其他居宅建... 门是居宅和各种公共建筑的入口与出口,借助门,不同的居宅和各种公共建筑获得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通的属地效应。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可分为房门、宅门、城门、宫门和国门等,每种门不尽相同的伦理功能与知识、权力相结合,使门比其他居宅建筑元素更突出地表达着儒家的伦理思想、政治结构和制度设计,构成生活世界、知识和权力的几何学认知符号。其中,门的开关内蕴着不同空间的居住群体对“别”与“和”的追求;门所分割的内外空间呈现出传统政治制度设计的“王”“霸”取向;而门的前后设置则表达了儒家关于规则与权变的辩证逻辑。门在建构与维持古代中国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宅伦理 分与合 王与霸 经与权
下载PDF
《黄帝宅经》的居宅伦理奥义探论
4
作者 陈丛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居宅伦理文化的重视与求索。“宅兹中国”在文明中国价值谱系中始终占据本源的地位。安土重迁和重视家居生活的中华民族对屋宅有着更执着的追求与眷恋。作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宅经,《黄帝宅经》综合了诸多史传的宅典,...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居宅伦理文化的重视与求索。“宅兹中国”在文明中国价值谱系中始终占据本源的地位。安土重迁和重视家居生活的中华民族对屋宅有着更执着的追求与眷恋。作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宅经,《黄帝宅经》综合了诸多史传的宅典,融汇了道家、阴阳家的思想,还糅合了儒家关于人伦规范、人格修养的思想。其宅论将住宅置于天道的宇宙论形上背景中,使它成为沟通天地人神的现实环节,以及建构家庭人伦行为准则的最直观模式。进而,在对“人宅相扶”人居环境生态的理想勾画中,通过宅之善与人之善的相互成就,确证家人、家族的平安幸福,实现天地人神四重关系的共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宅经》 宅性 居宅伦理
下载PDF
当代中国居宅伦理的价值透视
5
作者 陈丛兰 《求索》 CSSCI 2018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居宅伦理不仅仅涉及民生伦理或经济伦理问题,因其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和本原性意义,它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也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如果说,"住有所居"构成执政伦理的价值基座,"居有所安"构成社会伦理的... 居宅伦理不仅仅涉及民生伦理或经济伦理问题,因其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和本原性意义,它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也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如果说,"住有所居"构成执政伦理的价值基座,"居有所安"构成社会伦理的价值关怀,那么"居有所乐"则构成民族复兴伦理的价值指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和居有所乐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居宅伦理的核心价值体系。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然内在地包含了居住问题的合理解决。居宅伦理因其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的天然联系,而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宅伦理 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居有所乐
原文传递
论中华传统居宅伦理的幸福生活追求 被引量:1
6
作者 敬晓庆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中华传统居宅伦理始终灌注着幸福生活的希冀和求索,或者说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构成了中华传统居宅伦理的价值始基和目的性追求。这一价值始基和目的性追求内涵了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就其逻辑次序而言:居有定... 中华传统居宅伦理始终灌注着幸福生活的希冀和求索,或者说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构成了中华传统居宅伦理的价值始基和目的性追求。这一价值始基和目的性追求内涵了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就其逻辑次序而言:居有定所作为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生幸福的肇始;居有所安是对居所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所安"理想既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安全舒适,更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安心无碍;居有所乐则围绕正确处理居所空间内部的血缘关系及外部的地缘关系,寻求借助居宅产生的家庭和乐以及精神攀越层面的发自内心的愉快体验。中华民族这种对居宅空间、对土地的眷恋深嵌于今天中国人对于"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和"居有所乐"的不懈追求中,是建构当代中国居宅伦理的重要资源和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居宅伦理 幸福生活 居有所安 居有所乐
下载PDF
居宅环境伦理的本质内涵及价值追求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福滨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
居宅环境伦理是居宅伦理与环境伦理交融互摄的产物和结晶,指人们在居住生活中对环境的考量与置重及所内涵或引发的诸伦理问题和对环境问题解答的伦理智慧等的总和,是人们对人居环境的伦理思考、价值追求以及诗意栖居、乐居、善居等的集... 居宅环境伦理是居宅伦理与环境伦理交融互摄的产物和结晶,指人们在居住生活中对环境的考量与置重及所内涵或引发的诸伦理问题和对环境问题解答的伦理智慧等的总和,是人们对人居环境的伦理思考、价值追求以及诗意栖居、乐居、善居等的集中体现。优雅并惬意的幸福生活,必然要借助于居宅环境伦理表现出来。居宅环境伦理既涉及居宅自然环境伦理,也涉及居宅人文环境伦理,本质上要求自然环境伦理与人文环境伦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宅环境伦理 幸福生活 乐居善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