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梅大伟 修春亮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80,共9页
基于实际发生的小学生就学流研究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是一种全新思路。利用2018年沈阳市手机信令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优势流分析等方法测度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呈现"多中心... 基于实际发生的小学生就学流研究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是一种全新思路。利用2018年沈阳市手机信令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优势流分析等方法测度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呈现"多中心层级化"结构特征,形成以太原街街道为主导,风雨坛街道、贵和街道等7个街道为次级主导,西塔街道、皇城街道等30个街道为控制节点,其他街道为从属的层级结构;②七路街道—贵和街道—太原街街道—风雨坛街道是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主轴线,辽河街道—黄河街道—西塔街道—太原街街道是居住—就学网络结构次轴线;③"一主三副多组团"是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④沈阳市小学生就学行为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行政区划对就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居住就学网络 空间结构 优质教育资源 大数据 沈阳市
原文传递
基于幼儿通学流的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结构研究
2
作者 梅大伟 修春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基于通学流透视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新视角。采用2018年沈阳市手机信令通学OD数据,运用社区发现算法测度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在城市核心区边缘联系强度最高,核心区次之,外围区最低,在空... 基于通学流透视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新视角。采用2018年沈阳市手机信令通学OD数据,运用社区发现算法测度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在城市核心区边缘联系强度最高,核心区次之,外围区最低,在空间上呈现紧密的小范围通学特征。2)居住-就学网络节点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基于流出量与流入量的街道节点均呈现初级首位型分布特征;联系强度具有层级性及空间依赖性,呈现距离衰减特征。3)居住-就学网络形成8个在空间上相连且边界清晰的"居学社区",具有行政区特征、空间邻近特征、置换特征和核心-边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现算法 通学流 居住-就学网络 空间结构 沈阳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