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政府信任的层级差别及其原因解析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薛立勇
-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杂志社
-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7-64,共8页
-
文摘
信任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在美国,联邦政府的信任度低于州政府,州政府的信任度又低于地方政府。而中国的政府信任层级差别情形与之相反:政府级别越高,民众对其信任程度越高。从制度和文化路径入手,通过考察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的来源,我们发现:政策评价、制度绩效、政府工作人员评价、权威主义价值观等都是影响地方政府信任的重要因素,而对中央政府信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政策评价。民众对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期望以及据以评价的标准不同,导致了目前"央强地弱"的政府信任格局。
-
关键词
政府信任
层级差别
制度
文化
“央强地弱”
-
Keywords
government trust
level difference
institution
culture
strong center and weak local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阿奎那法哲学思想中罪的层级差别
- 2
-
-
作者
归伶昌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外国哲学》
2021年第2期54-69,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阿奎那行动哲学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X 056)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当代自然法学者已经注意到阿奎那自然法思想中善或基本需要的层级序列问题,对阿奎那恶的层级问题则相对关注较少。本文从阿奎那对罪行及其惩罚进行本质性和偶性的二重区分出发,指出在关系到人现世幸福的偶性层面,罪行大小和行动是否实现有关,而且它的大小有程度变化;与之相反,在关系到与神之爱的层面,恶的行为与行为是否完全实现无关,而且没有层次差别。本文意图指出,这一差别产生的根源在于,这两个层面的罪,所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法—自然法与神法,两种法各自的特征注定了与其相对的罪恶和惩罚的不同特点。进一步,通过讨论罪的生成和分类,本文还将指出,这一二重区分及其层级特征导源于阿奎那双重幸福论对其法哲学的奠基效果。该研究展现出阿奎那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特别是幸福论对其整个实践哲学体系的奠基作用。
-
关键词
阿奎那
罪行
层级差别
双重幸福论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