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模拟及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勇 G.E.Fogg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3-795,共13页
针对多孔介质非均质固有的多尺度性和单一观测资料的局限性,提出了将确定性和随机性方法相结合以模拟非均质体,并以海岸平原沉积环境为例,来说明并检验。首先,依据转移概率矩阵,判断和划分非平稳不整合面,并综合水文地层学分析,建立了区... 针对多孔介质非均质固有的多尺度性和单一观测资料的局限性,提出了将确定性和随机性方法相结合以模拟非均质体,并以海岸平原沉积环境为例,来说明并检验。首先,依据转移概率矩阵,判断和划分非平稳不整合面,并综合水文地层学分析,建立了区域(大)尺度确定性层序模型。其次,利用岩心记录剖面和CPT资料,确定了水文沉积相的水平平均长度,建立了各沉积系统的Markov模型,得到了局部(中等)尺度随机水文相模型.最后,层序模型和相模型相结合,生成了融合定量与定性观测资料,兼具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多尺度非均质模型。此外,为进一步研究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溶质运移的影响,重建了代表两类非均质模型的多个虚拟体,并分别用来模拟地下水流和污染物运移的过程。灵敏度分析表明,水文相水平平均长度的拉长,一般会导致污染物弥散云的第1,2阶空间矩趋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参数灵敏度 模型 模型 MARKOV模型 地质体
原文传递
现行层序模型及其标准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宝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基于对先前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了现行层序模型(沉积层序、成因层序和T-R层序)和层序地层标准化流程,对比分析了各层序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认为各层序模型均为不同地质背景下地层记录的理论提炼,具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适用于各自的地质背... 基于对先前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了现行层序模型(沉积层序、成因层序和T-R层序)和层序地层标准化流程,对比分析了各层序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认为各层序模型均为不同地质背景下地层记录的理论提炼,具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适用于各自的地质背景;模型构成(体系域)的出现受控于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的相互作用,具体归因于构造、海平面、物源和气候等的变化;层序地层的标准化就是独立于模型与依赖于模型2个方面和方法的结合,标准化的关键在于层序地层格架基石或建造块(成因类型)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沉积 T-R 成因地 成因类型
下载PDF
考虑虚拟边界与应力耦合的页岩渗透率模型
3
作者 叶平平 李波波 +3 位作者 吴学海 宋浩晟 段淑蕾 成巧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4,共9页
为探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页岩渗透率的变化情况,基于毛细管层序模型,采用虚拟边界与应力耦合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一定权重系数将应力推导黏性流动和克努森扩散相加,建立了页岩纳米孔体相气体传输模型。结果表明:新建渗透率模型计算曲线与... 为探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页岩渗透率的变化情况,基于毛细管层序模型,采用虚拟边界与应力耦合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一定权重系数将应力推导黏性流动和克努森扩散相加,建立了页岩纳米孔体相气体传输模型。结果表明:新建渗透率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以较好揭示页岩纳米孔体相气体流动情况;与Lu模型和S&D模型相比,新建模型考虑虚拟边界与应力的耦合,表观渗透率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且能很好地反映实测值与孔隙压力所呈现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优越性;页岩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Langmuir应变常数及裂隙压缩系数对页岩渗透率起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其值越大,页岩渗透率越小;初始渗透率对页岩渗透率起促进作用,表现为其值越大,页岩渗透率越大。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采 渗透率 虚拟边界 模型 应力/应变 黏性流动 克努森扩散
下载PDF
调谐能量增强法在石南21井区薄储集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夕平 李劲松 +1 位作者 郑晓东 张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1-717,共7页
调谐能量增强法是在叠后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层序模型,利用薄层调谐理论,通过脉冲约束的自适应增强手段突出薄层反射能量、提高地震对薄层识别能力的一种新方法。时频分析是该技术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用于分析薄层频带位置和韵律特... 调谐能量增强法是在叠后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层序模型,利用薄层调谐理论,通过脉冲约束的自适应增强手段突出薄层反射能量、提高地震对薄层识别能力的一种新方法。时频分析是该技术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用于分析薄层频带位置和韵律特征,另一方面可判断分辨率改善的地质效果。调谐能量增强法突破了传统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可有针对性地用于识别厚度较小的薄层。在石南21井区应用调谐能量增强法,获得了同时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效果,增强了对该区薄储集层的识别和描述能力。通过对调谐能量增强处理前后正演模拟、层位标定、地震反演、谱分解等技术预测储集层结果的对比,证实了该技术是一项针对薄储集层识别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型 时频分析 调谐能量 拓频处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滨岸-混积陆棚三级层序发育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青 马涛 +2 位作者 杨海军 赵学钦 朱逸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6-674,共9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二叠纪形成的原型沉积盆地地层沉积相研究结果,按照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原型沉积盆地进行了五级层序划分。研究认为原型沉积盆地下部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滨岸-混积陆棚是典型的三级层序并建立了层序发育模型;研究... 基于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二叠纪形成的原型沉积盆地地层沉积相研究结果,按照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原型沉积盆地进行了五级层序划分。研究认为原型沉积盆地下部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滨岸-混积陆棚是典型的三级层序并建立了层序发育模型;研究发现三级层序实际是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旋回组合层序,Ⅰ型层序(无低位体系域)是三级层序的典型发育模式,识别标志是从海向陆存在巨大的泥岩+灰岩楔形体。五级准层序是基本层序,为单旋回层序;混积陆棚区较易识别的薄层灰岩等时沉积体是最大或次级海泛面的等时沉积物;混积陆棚区属于内源和外源沉积物均衡沉积剖面,没有凝缩段,外源碎屑沉积物在海域内倾斜大前积沉积现象在混积陆棚区减弱或消失;三级层序底部古地貌为阶地-坡折带,这种古地貌特征既是造成东河砂岩段穿时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东河砂岩段与其上含砾砂岩段构成海侵-高位多个四级旋回层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 混积陆棚 塔里木盆地 原型沉积盆地 三级模型
下载PDF
用地震反演技术实现资料高分辨率处理 被引量:4
6
作者 杜世通 《油气地球物理》 2004年第4期59-65,共7页
以三维地震成像最新成果为主导的现代油藏描述方法在近10年来发展很快。就其现有技术而言,还缺少地面地震与测井尺度间的数据。虽然三维地震是探查广阔地下复杂结构的有利工具,但它不具备油藏研究尺度的分辨率,也不能独立地测定油藏参... 以三维地震成像最新成果为主导的现代油藏描述方法在近10年来发展很快。就其现有技术而言,还缺少地面地震与测井尺度间的数据。虽然三维地震是探查广阔地下复杂结构的有利工具,但它不具备油藏研究尺度的分辨率,也不能独立地测定油藏参数。研究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方法和算法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地震数据中的不足,补偿储层解释所需的高频成份。在这方面,利用声波测井资料的联合反演技术是有效的。文中介绍的调谐频率加强法适用于缺少测井资料地区,可以同时满足提高分辨率和改善信噪比的要求。本文还系统地说明了利用反演技术作高分辨率处理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和技术原理,引用实际资料考核了方法效果。结果表明,用地震反演技术实现资料高分辨率处理的方法能提高分辨率和改善信噪比,且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技术 分辨率 信噪比 调谐频率 地震模型 反射系数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层序模型的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刚 徐春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5期358-362,共5页
以地震层序模型为基础,采用联合反演技术对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高分辨率处理,处理参数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已有地质信息和原始地震资料进行时频分析基础上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分辨率和信噪比都... 以地震层序模型为基础,采用联合反演技术对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高分辨率处理,处理参数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已有地质信息和原始地震资料进行时频分析基础上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分辨率和信噪比都有明显提高,其地质效果也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型 地震资料 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联合反演 时频分析
下载PDF
北海盆底扇:层序地层模型与沉积相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G.Shanmugam 陈仁明 《海洋地质译丛》 1997年第1期53-66,共14页
关键词 北海 盆底扇 模型 沉积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