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缺血预处理脑保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冉秋林 刘志刚 《巴楚医学》 202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缺血预处理(LIPC)可由各类损伤阈值以下的应激源或刺激触发,通过激活大量保护性级联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和转录因子等,诱导脑缺血耐受(IT),减轻此后严重缺血造成...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缺血预处理(LIPC)可由各类损伤阈值以下的应激源或刺激触发,通过激活大量保护性级联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和转录因子等,诱导脑缺血耐受(IT),减轻此后严重缺血造成的损害,从而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近年来,基于对脑LIPC分子作用靶点的深入研究,许多物理刺激和药物被认为可模拟LIPC从而诱导脑IT。本文就近年来LIPC脑保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索和优化缺血预处理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缺血预处理 缺血耐受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部缺血预处理及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的影响对比
2
作者 马超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8期86-87,94,共3页
目的对比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40只体质量在250~30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 目的对比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40只体质量在250~30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缺血组、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损伤血管夹对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大鼠右股动脉进行夹闭,对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胸背动脉进行夹闭,对缺血组大鼠的胸背动脉进行夹闭,对照组大鼠只在胸背动脉穿线,不结扎。运用ELISA法检测四组大鼠缺血前(T0)、缺血3 h(T_1)、灌流恢复后1 h(T_2)血清NO、ET水平。结果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缺血组大鼠T_1、T_2时血清NO水平均低于T_0时,血清ET水平均高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缺血组大鼠T_1、T_2时血清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E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血清NO水平高于缺血组,血清ET水平低于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下均能够减轻,并保护肌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背阔肌肌皮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 局部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