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固醇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1
作者 周荣芳 《医学信息》 1993年第4期187-188,共2页
血管瘤在婴幼儿中较常见。我院自1987年1月~1992年1月间应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门诊41例婴幼儿血管瘤;有效率87.8%,治愈率为51.2%。注射后血管瘤消退快,无复发、感染及药物副作用。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类固醇皮质激素 局部/注射治疗
下载PDF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非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斌 黄剑云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非手术治疗 A型肉毒杆菌毒素 中医药治疗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下载PDF
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雷仕林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5期878-879,共2页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应用局部痛点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门诊进行治疗的84例DLB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应用局部痛点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门诊进行治疗的84例DLB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痛点注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优良分别为(71.43%vs 57.14%,χ~2=4.421,P=0.036)。结论 DLBP应用局部痛点注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有利于促进功能障碍恢复,值得广大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局部痛点注射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手法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志刚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第9期836-837,共2页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嵌压综合征,由于梨状肌受到刺激后发生痉挛、肥大、增生甚至挛缩,导致压迫坐骨神经所致,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一^[1]。自2003—2007年,笔者应用弹拨手法及局部药物注射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2例,取得了...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嵌压综合征,由于梨状肌受到刺激后发生痉挛、肥大、增生甚至挛缩,导致压迫坐骨神经所致,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一^[1]。自2003—2007年,笔者应用弹拨手法及局部药物注射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 疗效观察 弹拨手法 神经嵌压综合征 压迫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痛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联合套扎内痔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张文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70-73,共4页
分析对内痔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联合套扎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开始于2021年10月,结束于2023年9月,选取该阶段我院收治的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44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三组,以常规组、... 分析对内痔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联合套扎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开始于2021年10月,结束于2023年9月,选取该阶段我院收治的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44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三组,以常规组、硬化组、硬化联合套扎组作为三组的命名,各48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联合套扎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差异性。结果 常规组、硬化组、硬化联合套扎组比较,后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等均更高(p均<0.05)。结论 采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的方式对内痔患者进行干预,这种方式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帽 内镜下聚桂醇局部硬化注射治疗 内痔 临床疗效 套扎器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80例临床应用
6
作者 田松 王华 《新疆医学》 2007年第4期144-145,共2页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戴钟英报道,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有学者认为,腹腔镜是目前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水平的最佳手段,同时,异位妊娠也是腹腔镜下手术的最好适应症。我院2003年...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戴钟英报道,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有学者认为,腹腔镜是目前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水平的最佳手段,同时,异位妊娠也是腹腔镜下手术的最好适应症。我院2003年5月~2005年5月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并应用生理盐水加氨甲蝶呤(MTX)药物治疗80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手术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临床应用 保留输卵管 异位妊娠 腹腔镜下手术 保守性手术
下载PDF
小针刀配合手法松解及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112例
7
作者 杨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9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手法松解 肩周炎 小针刀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术与局部浸润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比较
8
作者 赵勇 张学学 张达颖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0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术与局部浸润注射治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方法将5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术,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采用数字疼...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术与局部浸润注射治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方法将5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术,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R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段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明显镇痛效果,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术效果明显优于局部浸润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椎旁阻滞术 局部浸润注射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被引量:47
9
作者 王昌美 高庆红 +4 位作者 付风华 温玉明 代晓明 龚浩 陆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总结采用平阳霉素瘤腔内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12 82例的情况。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疗效最好 ,有效率分别为 93 87%、84 90 % ,葡萄酒色斑最差。结论 :平阳霉...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总结采用平阳霉素瘤腔内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12 82例的情况。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疗效最好 ,有效率分别为 93 87%、84 90 % ,葡萄酒色斑最差。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可作为海绵状、草莓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局部注射治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下载PDF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朱国文 金杰 +1 位作者 吕一 姚新苗 《中医正骨》 2008年第1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开放性手术治疗 诊治 临床治疗 局部注射治疗 松解技术 无菌性炎症 皮质类固醇
下载PDF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被引量:22
11
作者 周捍东 林晓曦 +2 位作者 安一峰 王小民 盛宗顺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1~2 ml+生理盐水3~8 ml稀释后,行血管瘤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限,1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观察2周,视瘤体颜色及硬度决定是否...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1~2 ml+生理盐水3~8 ml稀释后,行血管瘤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限,1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观察2周,视瘤体颜色及硬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直至瘤体开始变硬萎缩为止,平阳霉素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近两年来,用该方法治疗1~8个月龄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36例,其中颜面部24例,胸部3例,背部2例,上肢5例,足2例;草莓状血管瘤30例,混合型血管瘤6例.血管瘤最小面积0.6 cm×1.2 cm,最大面积23.0 cm×12.0 cm.结果1次注射治愈2例,2~3次注射治愈25例,4~5次治愈9例,其中局部坏死1例(为足背足底大面积草莓状血管瘤),经换药及手术愈合.随访6~19个月,未见复发,除1例遗留瘢痕外,其余全部无瘢痕愈合.有效率达1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增生期血管瘤首选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婴幼儿 血管瘤 局部注射 婴幼儿血管瘤 局部注射治疗 平阳霉素注射 地塞米松 草莓状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 疗效显著 小面积 利多卡因
原文传递
颈2横突局部注射配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马超 曾海辉 +3 位作者 伍少玲 肖秀红 黄利荣 燕铁斌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1-683,共3页
目的观察颈2横突局部注射配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颈2横突局部注射得保松加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28例,予颈2横突局部注射得保松。评估2组... 目的观察颈2横突局部注射配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颈2横突局部注射得保松加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28例,予颈2横突局部注射得保松。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6.1±1.8)分,较对照组的(3.8±2.5)分明显,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2.1%,好转率为14.3%,无效率为3.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4%,好转率为32.1%,无效率为21.4%,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2横突局部注射配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显著,患者头痛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较单用颈2横突局部注射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局部注射治疗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原文传递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小兵 苏凤珍 +6 位作者 沈海华 朱小华 朱虹 丁静明 石存平 彭红英 汤建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arterio—VENOUSfistu—las,AVF)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目前虽然有经导管溶栓术、带气囊导管取栓术、经皮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等...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arterio—VENOUSfistu—las,AVF)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目前虽然有经导管溶栓术、带气囊导管取栓术、经皮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等一系列创伤小见效快的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但费用较高,操作较为复杂[1]。应用尿激酶局部注射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花费少,操作简单,但各家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案及疗效不一,且较少有后续治疗方案及预后报道。本文分析了姜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5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26例30例次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伴后续巩固治疗的临床资料,研讨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及溶栓成功后的后续治疗疗效,随访其长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尿激酶溶栓治疗 自体动静脉内瘘 治疗疗效 随访观察 血透患者 局部注射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白南 陈远征 +1 位作者 陈石海 郭树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平阳霉素 血管瘤 治疗 局部注射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 糖皮质激素 Γ-干扰素 良性肿瘤 头面颈部
下载PDF
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沈爱东 徐瑞生 +1 位作者 郑志荣 包聚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局部注射治疗 医用臭氧 肩周炎 疗效观察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持续性异位妊娠最佳治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环 张礼婕 +4 位作者 李蓉 张媛 钟凯 孙红梅 吴瑞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55例PEP患者随机采用3种不同治疗方法:A组期待疗法;B组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C组MTX加米非司酮全身用药。对3组治疗成功率、失败率、不良反应、治疗时间和产生的费用进行观... 目的: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55例PEP患者随机采用3种不同治疗方法:A组期待疗法;B组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C组MTX加米非司酮全身用药。对3组治疗成功率、失败率、不良反应、治疗时间和产生的费用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B组成功率最高,A组失败率最高;C组不良反应最强,B组不良反应最低;A组治疗时间最长,C组治疗时间最短,3组在治疗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产生的费用最多,B组的费用最低。结论:PEP后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经阴道局部注射MTX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异位妊娠 期待疗法 局部注射治疗 全身用药治疗 甲氨蝶呤
下载PDF
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荣强 张燕敏 +2 位作者 高群 黄河 彭立坤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5-716,共2页
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8%,多在新生儿期出现,少数在婴幼儿期出现。婴幼儿血管瘤虽有自限性特点,但少数发展迅速,影响面部外观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家长迫切要求治疗。血管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 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8%,多在新生儿期出现,少数在婴幼儿期出现。婴幼儿血管瘤虽有自限性特点,但少数发展迅速,影响面部外观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家长迫切要求治疗。血管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冷冻、注射、射线敷贴、放射疗法等,疗效不一,聚桂醇属于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类化合物,是国际公认的硬化治疗药物,在用于注射治疗血管瘤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治疗 体表血管瘤 月桂醇 临床观察 注射 小儿 婴幼儿血管瘤 硬化治疗药物
原文传递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乔鸣芳 张君孝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在控制OLP复发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92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疗程3个月;治疗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疗程1个月。综合判定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OLP较口服强...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在控制OLP复发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92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疗程3个月;治疗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疗程1个月。综合判定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OLP较口服强的松组复发间隔时间延长,复发症状减轻,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OLP,具有见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复发间隔时间长,复发症状轻,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局部注射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_(12)眼局部注射治疗前部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颖 姜万玲 +1 位作者 张慧芝 孙惠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是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的急性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病损及其继发的视功能损害。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 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部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种类型。前部缺血性视神...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是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的急性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病损及其继发的视功能损害。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 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部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种类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由供应前部视乳头的睫状后动脉微循环障碍引起的,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视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 微循环障碍 巩膜筛板 复方樟柳碱 视野缺损 睫状后动脉 球后 局部注射治疗 营养血管
下载PDF
泛影葡胺皮下注射治疗肾移植术后淋巴漏(附14例报道)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振利 孙德康 +3 位作者 王琳 杨典东 刘庆祚 王建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9-760,共2页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现已成为肾功能衰竭晚期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时有发生,且处理上较为棘手。我们对肾移植术后发生淋巴漏的患者采用质量分数为60%的泛影葡胺局部注射治疗取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 泛影葡胺 淋巴漏 皮下注射治疗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局部注射治疗 肾功能衰竭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