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BFNN的短期电力负荷混沌局域预测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艾名舜 马红光 刘遵雄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4-27,34,共5页
短期负荷序列数据表现出混沌特性,可以使用混沌时序局域方法进行预测。在混沌时序重构相空间中预则中心相点和趋势相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常用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只能逼近线性映射。提出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 短期负荷序列数据表现出混沌特性,可以使用混沌时序局域方法进行预测。在混沌时序重构相空间中预则中心相点和趋势相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常用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只能逼近线性映射。提出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来建立预测模型,可以更加精确逼近预则中心相点和预测相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用欧氏距离和关联系数联合方法选取近邻相点,选取的近邻相点与预测中心相点的关联性更好。利用西北电网的负荷数据所做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RBFNN的局域预测法比线性局域预测法获得了更为满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混沌时序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局域模型
下载PDF
基于邻近相点聚类分析的多变量局域多步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士豹 杨淑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70-2273,2319,共5页
针对高维混沌复杂系统的多步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相点聚类分析的多变量局域多步预测模型。首先对于多变量邻近相点的选取,结合邻近相点多步回溯后的演化规律和变量间的关联信息对演化轨迹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变量演化轨迹... 针对高维混沌复杂系统的多步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相点聚类分析的多变量局域多步预测模型。首先对于多变量邻近相点的选取,结合邻近相点多步回溯后的演化规律和变量间的关联信息对演化轨迹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变量演化轨迹相似度综合判据;然后针对选取全局最优邻近相点耗时长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相点聚类分析的新方案来降低多步预测时间,提高预测效率。最后通过Lorenz混沌数据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优良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局域模型 多步预测 综合判据
下载PDF
用局域模型研究分子局域模振动态的振转光谱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效刚 朱清时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906-1916,共11页
利用描述伸缩振动泛频态的两种模型———NMDD简正模型和HCAO局域模型的波函数的等价关系,发展了用局域模型波函数求振转参数有效值的方法,并用这个方法推出XHn型(n=2,3,4)分子局域模振动态的有效振转参数在局域... 利用描述伸缩振动泛频态的两种模型———NMDD简正模型和HCAO局域模型的波函数的等价关系,发展了用局域模型波函数求振转参数有效值的方法,并用这个方法推出XHn型(n=2,3,4)分子局域模振动态的有效振转参数在局域模极限下满足改进的“α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态 局域模型 分子局域 振转光谱
原文传递
微型燃气轮机转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
作者 岳俊红 刘吉臻 +1 位作者 谭文 刘向杰 《燃气轮机技术》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针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在不同负荷区间建立转速线性局域模型,借助T-S模糊模型将各局域模型由负荷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加权连接成微型燃气轮机燃料—转速的输入输出全局非线性模型,利用并行分配补偿控制思想设计了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控... 针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在不同负荷区间建立转速线性局域模型,借助T-S模糊模型将各局域模型由负荷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加权连接成微型燃气轮机燃料—转速的输入输出全局非线性模型,利用并行分配补偿控制思想设计了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控制器,通过仿真比较,验证了其优越的控制品质,对工程应用的控制器设计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局域模型 T—S模糊模型
下载PDF
混沌时间序列局域偏最小二乘回归多步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廖辉传 刘遵雄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针对混沌序列局域一阶多步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混沌时间序列局域直接多步预测模型,偏最小二乘用于混沌时序重构相空间中演化轨迹前后相点信息间的建模。该模型克服了以往一阶局域单步预测模型进行多步预测时存在的误差... 针对混沌序列局域一阶多步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混沌时间序列局域直接多步预测模型,偏最小二乘用于混沌时序重构相空间中演化轨迹前后相点信息间的建模。该模型克服了以往一阶局域单步预测模型进行多步预测时存在的误差累积,而且能抑制重构相空间中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精度。试验中使用交叉验证方法将偏最小二乘的提取成分数。通过对Chen’s混沌序列和Mackey-Glass混沌序列的多步预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在混沌时序预测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序列 多步预测 偏最小二乘回归 局域模型
下载PDF
局域模型中AB_2分子振动泛频能量弛豫的准经典轨线研究
6
作者 王宏利 廖结楼 辛厚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局域模型中AB_2分子振动泛频能量的内部重新分配,用彭加勒截面考察了其相空间结构,讨论了局域模振动出现的可能性.
关键词 局域模型 泛频能量驰豫 准经典轨线法 分子振动
下载PDF
基于关联度流量预测的加权局域模型
7
作者 雷霆 余镇危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传统的混沌局域预测模型仅考虑相空间中邻近相点到预测中心的空间距离对预测中心动力学行为演化的影响,所以在嵌入维数比较高的时候,用来预测混沌时间序列时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度的网络流量预测的加权零阶局域模... 传统的混沌局域预测模型仅考虑相空间中邻近相点到预测中心的空间距离对预测中心动力学行为演化的影响,所以在嵌入维数比较高的时候,用来预测混沌时间序列时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度的网络流量预测的加权零阶局域模型,该模型同时综合考虑到了空间距离和邻近相点与预测中心的关联程度这两个因素对预测效果的影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混沌局域模型的不足。通过模拟实验将该模型用于网络流量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比传统的模型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关联度 加权 局域模型
下载PDF
基于静态权值组合集成模型的WSN时钟偏差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子林 鄢傲 +1 位作者 熊江 潘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6-1829,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时钟同步精度低、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权值组合集成模型的时钟偏差预测方法。对传感器节点的时间戳观测值进行有放回抽样,将面向回归问题的Ada Boost.RT集成学习算法的误差函数和阈值调整方法进...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时钟同步精度低、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权值组合集成模型的时钟偏差预测方法。对传感器节点的时间戳观测值进行有放回抽样,将面向回归问题的Ada Boost.RT集成学习算法的误差函数和阈值调整方法进行改进,并以改进的Ada Boost.RT算法作为集成框架,采用DPNN作为弱学习机构建集成局域模型对时间偏差进行有效预测。实验表明,对于长期预测,Ada Boost.RT模型和改进型Ada Boost.RT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对于DPNN全局模型提升了20%。此外,在长期观测和短期观测两种情况下,Ada Boost.RT改进型模型的预测效果要优于Ada Boost.RT模型,能够更有效地减小时间估计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钟偏差 AdaBoost.RT模型 集成局域模型
下载PDF
网络流量行为分析的小波加权混沌局域模型
9
作者 雷霆 余镇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78-2281,共4页
结合小波变换和混沌局域模型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网络流量的预测模型。首先,将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得到高频信号序列和低频信号序列,再用加权混沌局域模型对每一成分的信号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对所有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构就可... 结合小波变换和混沌局域模型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网络流量的预测模型。首先,将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得到高频信号序列和低频信号序列,再用加权混沌局域模型对每一成分的信号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对所有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构就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预测。用实际网络流量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混沌 小波变换 加权混沌局域模型
下载PDF
用新局域模型计算高Z靶的溅射产额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之杰 王泽辉 +1 位作者 川村孝一 山村泰道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用ACAT模拟程序计算了不同离子碰撞在单原子材料上的溅射产额。计算中采用山村等人提出的包括壳效应的新电子能量损失局域模型 ,原子间作用势使用Moli啨re势?扑愕玫降慕峁胧笛槭莺蜕酱宓鹊木楣浇斜冉?。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溅射产额 电子能量损失局域模型 原子间作用势 高工靶 离子溅射 计算 聚变堆材料
下载PDF
非局域夸克模型中强子light-by-light过程对缪子(g-2)因子的贡献(英文)
11
作者 ZHEVLAKOV A.S. DOROKHOV A.E. RADZHABOV A.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6-461,共6页
在非局域手征夸克模型框架下,计算了来源于全规范不变性动力学夸克圈图和中间赝标量介子和标量介子态圈图light-by-lightt散射过程对缪子反常磁矩αμ的强子修正.在夸克模型中,这些圈图对应于强子light-by-light散射过程对α_μ的最低价... 在非局域手征夸克模型框架下,计算了来源于全规范不变性动力学夸克圈图和中间赝标量介子和标量介子态圈图light-by-lightt散射过程对缪子反常磁矩αμ的强子修正.在夸克模型中,这些圈图对应于强子light-by-light散射过程对α_μ的最低价1/N_c的贡献.夸克圈图贡献的结果是α_μ^(HLbL,Loop)=(11.0±0.9)·10^(-10),总贡献结果是α_μ^(HLbL,Loop)=(16.8±1.2)·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子反常磁矩 局域模型 light-by-light 手征模型
下载PDF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尺度上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52-4266,共15页
尺度推绎是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核心。如何在一个异质景观中进行尺度推绎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是对当今生态学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大挑战。就目前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尺度推绎途径:空间分析法(如分维分析法... 尺度推绎是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核心。如何在一个异质景观中进行尺度推绎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是对当今生态学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大挑战。就目前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尺度推绎途径:空间分析法(如分维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随机(模型)法。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来源于生物学上的异量关联,可将其思想延伸至空间上,研究物种丰富度、自然河网、地形特征、生态学格局或过程变量和景观指数等。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需要首先确定是否进行跨尺度推绎,以及是否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水平相互作用和反馈,然后再应用具体的方法或途径,如简单聚合法、有效值外推法、直接外推法、期望值外推、显式积分法和空间相互作用模拟法等。随机(模型)法以其它尺度上推方法为基础,根据研究的是单个景观,还是多个景观,采用不同的途径。理解、定量和降低尺度推绎结果的不确定性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相关研究仍然极少。以上所有有关尺度推绎的方法、途径和结果分析共同构成了尺度推绎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尺度推绎 尺度上推 分维分析 小波分析 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 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 随机(模型)法
下载PDF
地磁场全球建模和局域建模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文耀 区加明 杜爱民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8-415,共18页
地磁测量和地磁场建模是地磁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全球和局部地区地磁场模型的物理依据是位场理论,观测依据是地面、海洋、航空、气球和卫星的磁场探测资料.地磁场建模涉及两个问题,即如何选取合适的基函数和怎样实现最佳的... 地磁测量和地磁场建模是地磁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全球和局部地区地磁场模型的物理依据是位场理论,观测依据是地面、海洋、航空、气球和卫星的磁场探测资料.地磁场建模涉及两个问题,即如何选取合适的基函数和怎样实现最佳的拟合.全球建模的经典方法是球谐分析(简记为SHA),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数值计算上均已非常成熟.与之相比,局部区域磁场建模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它们的数学理论还不完善,计算技术尚待发展,有效性不断受到挑战,模型的物理解释也常常受到质疑.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全球建模的常规球谐分析(SHA)和局域建模的矩谐分析(RHA)、冠谐分析(SCHA)及修正冠谐分析(R-SCHA)等方法在理论基础和数学处理中的差异,分析它们拟合磁测资料的优缺点,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建模 局域地磁场模型 球谐分析(SHA) 矩谐分析(RHA) 冠谐分析(SCHA) 勒让德函数 圆锥函数
下载PDF
TC4钛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不均匀性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清华 胡树兵 +4 位作者 李行志 肖建中 王亚军 刘昕 籍龙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8,共7页
对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四种典型熔凝区形状(钉形、漏斗形、楔形和钟罩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采用多晶局域梯度模型表征焊缝组织不均匀性,通过疲劳实验,建立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性和疲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焊缝上... 对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四种典型熔凝区形状(钉形、漏斗形、楔形和钟罩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采用多晶局域梯度模型表征焊缝组织不均匀性,通过疲劳实验,建立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性和疲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焊缝上端纵向柱状晶长度尺寸梯度变化较大的楔形形貌焊接接头疲劳寿命较低,梯度变化较小的钟罩形焊缝形貌接头疲劳寿命较高;疲劳裂纹多萌生于横向区域硬度梯度变化较大的热影响区和熔合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子束焊接 多晶局域梯度模型 疲劳
下载PDF
混沌噪声背景下微弱脉冲信号的检测及恢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苏理云 孙唤唤 +1 位作者 王杰 阳黎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32,共10页
构建了一种在混沌噪声背景下检测并恢复微弱脉冲信号的模型.首先,基于混沌信号的短期可预测性及其对微小扰动的敏感性,对观测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建立局域线性自回归模型进行单步预测,得到预测误差,并利用假设检验方法从预测误差中检... 构建了一种在混沌噪声背景下检测并恢复微弱脉冲信号的模型.首先,基于混沌信号的短期可预测性及其对微小扰动的敏感性,对观测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建立局域线性自回归模型进行单步预测,得到预测误差,并利用假设检验方法从预测误差中检测观测信号中是否含有微弱脉冲信号.然后,对微弱脉冲信号建立单点跳跃模型,并融合局域线性自回归模型,构成双局域线性(DLL)模型,以极小化DLL模型的均方预测误差为目标进行优化,采用向后拟合算法估计模型的参数,并最终恢复出混沌噪声背景下的微弱脉冲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并恢复出混沌噪声背景中的微弱脉冲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噪声 微弱脉冲信号检测 局域线性自回归模型 局域线性模型
下载PDF
混沌时间序列局域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涛 周惠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5-448,共4页
为了确定滞时、嵌入维数和最邻近点数这3个混沌时间序列局域预测模型参数,首先利用关联积分法确定滞时和嵌入维数,重构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加权动态局域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广义自由... 为了确定滞时、嵌入维数和最邻近点数这3个混沌时间序列局域预测模型参数,首先利用关联积分法确定滞时和嵌入维数,重构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加权动态局域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广义自由度和邻近点权重,给出了确定最优邻域的判定指标.实际水文系统的计算分析表明,加权动态局域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用于混沌水文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关联积分 滞时 嵌入维数 加权动态局域预测模型
下载PDF
局域空间声速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建虎 周丰年 +1 位作者 张红梅 王胜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声速剖面的代表性误差严重地影响着波束的声线跟踪精度,并造成比较大的深度计算误差。为了削弱该影响,利用实测声速剖面数据、温度与盐度剖面数据,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区域空间声速模型。实践验证了该... 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声速剖面的代表性误差严重地影响着波束的声线跟踪精度,并造成比较大的深度计算误差。为了削弱该影响,利用实测声速剖面数据、温度与盐度剖面数据,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区域空间声速模型。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温度剖面 盐度剖面 局域空间声速模型
下载PDF
地磁场模型误差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文耀 区家明 杜爱民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85-1509,共25页
地磁场全球建模和局域建模理论是编绘全球地磁图和区域地磁图(如国家地磁图)的基础.区域磁场是全球磁场的一部分,因此,区域模型系数与全球模型系数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这些关系既是检验区域建模的分析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的判据... 地磁场全球建模和局域建模理论是编绘全球地磁图和区域地磁图(如国家地磁图)的基础.区域磁场是全球磁场的一部分,因此,区域模型系数与全球模型系数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这些关系既是检验区域建模的分析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的判据,又是估计区域模型误差的出发点.全球建模的标准方法是球谐分析,而局域建模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为基于观测值的纯数值模型和基于磁位理论的数学模型两类.前一类是数值方法,着眼于对观测值的最佳拟合,常用的拟合函数有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样条函数、简谐样条函数、本征函数等等,拟合结果实用价值大,但在物理上有一定缺陷.后一类建模方法主要有等效源法、球冠谐和分析(SCHA)、修正球冠谐和分析(R-SCHA)、矩谐分析(RHA)等,这些模型在物理上满足无源无旋性质,而数值偏差却往往大于前者.本文从误差理论出发,探讨地磁模型中测值误差、截断误差、舍入误差、系统误差等各种误差的分布规律,研究地壳场、外源场的存在对模型误差的影响,用仿真算例,分析地磁场局域模型中的边界效应、长波误差、中短波误差、延拓误差、数据噪声误差,讨论由于台站分布不均匀、成片地区缺资料等因素引起的模型误差.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建模 局域地磁场模型 球谐分析(SHA) 矩谐分析(RHA) 冠谐分析(SCHA) 勒让德函数 圆锥函数 误差
下载PDF
水轮机蜗壳垫层参数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芬 伍鹤皋 张启灵 《湖北水力发电》 2009年第4期4-7,20,共5页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并考虑钢壳-垫层、钢壳-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接触条件,建立钢蜗壳及其外围混凝土的局域三维应力计算,来分析垫层的弹模、厚度、泊松比等参数对钢壳及其外混凝土受力状况的影响,得到一些参考价值参数成果。
关键词 水轮机钢蜗壳 垫层 局域三维模型 参数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夹角余弦的混沌局域加权线性预测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桓 何怡刚 +1 位作者 侯周国 齐绍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3-1487,共5页
针对基于欧氏距离的混沌局域预测算法在高嵌入维情况下预测精度迅速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夹角余弦的局域加权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使用夹角余弦取代欧氏距离作为判别相点间相关性的标准;同时将相点间相关性大小通过加权的方式作用于预... 针对基于欧氏距离的混沌局域预测算法在高嵌入维情况下预测精度迅速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夹角余弦的局域加权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使用夹角余弦取代欧氏距离作为判别相点间相关性的标准;同时将相点间相关性大小通过加权的方式作用于预测模型;并将相点视为向量,以向量的模和夹角为优化目标,进行预测参数识别。在详细论述改进算法理论基础的同时,使用南方某城市电力负荷进行了算例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原算法,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欧氏距离 夹角余弦 向量相关性 局域加权线性模型 短期负荷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