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1
作者 吴永卓 曹文婷 邓丹琪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明确尿液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SLE患者30例,同期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红斑狼疮者30例作为对照。采用酶联... 目的明确尿液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SLE患者30例,同期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红斑狼疮者30例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和对照组的尿TNF-α、IL-6表达水平,并收集SLE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及资料。评估尿TNF-α、IL-6水平与SLE肾脏病情的关系。结果相对于对照组,SLE患者尿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SLE患者尿TNF-α、IL-6水平与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均呈正相关;SLE患者尿TNF-α、IL-6水平与SLEDAI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检测尿TNF-α、IL-6水平在SLE患者的肾脏病情评估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尿TNF-α 尿IL-6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SLEDAI评分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莉吉 谢绍锋 +2 位作者 刘敬顺 余江毅 胡咏新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5期23-24,共2页
1临床资料67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参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为30-299μg/mg),中医辨证属阴虚热盛证或气阴两虚证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 1临床资料67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参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为30-299μg/mg),中医辨证属阴虚热盛证或气阴两虚证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男性1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3.3±6.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六味地黄丸 银杏叶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肾病进展风险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萍 曹雪亭 +4 位作者 邓雪凤 王越 胡金波 杨淑敏 李启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8-910,共3页
目的基于KDIGO指南推荐,联合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风险进行调查,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 目的基于KDIGO指南推荐,联合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风险进行调查,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2015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4例,根据指南提出的肾病进展风险,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计算各组患者占总人数的比率,并比较各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的比率分别为61.3%、24.5%、7.5%和6.8%。随着年龄、病程、收缩压的增加,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为中风险及以上的比率为38.7%,并且进展风险与年龄、病程、收缩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值(UACR)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进展风险 2型糖尿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血糖血压达标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4
作者 黄莉吉 谢绍锋 +1 位作者 刘敬顺 余江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以西药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达标,治疗组加用中药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以西药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达标,治疗组加用中药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患者每月复诊1次,疗程24个月,观察治疗前、第12月,第24月血糖、血压、血脂以及A/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第24月A/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血糖、血压、血脂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期应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能够阻止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防治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值(A/Cr) 六味地黄丸 银杏叶片
下载PDF
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损害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永雪 梁志洪 +1 位作者 陈结贞 田映雪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134-136,158,共4页
目的探讨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测定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小球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DN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清晨静脉血、尿标本,分析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血清胱抑... 目的探讨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测定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小球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DN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清晨静脉血、尿标本,分析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Um Alb/Ucr及Cys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Scr、BUN水平上未见差异;同时研究中Um Alb/Ucr与Cys C无论是在灵敏度,特异度还是准确度均未见显著差异,且在三项效能上均明显高于Scr、BUN两种检查(P<0.05);而Scr与BUN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清晨Um Alb测定配合UCr进行校正,能够及时发现DN患者早期肾小球损害,操作简便,特异度、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尿病肾病 肾小球损伤
下载PDF
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检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明鹤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检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0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晨尿及随机尿中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含量进行检测后计算比值,比较患者的晨尿与随机尿微量... 目的探讨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检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0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晨尿及随机尿中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含量进行检测后计算比值,比较患者的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有无差别,并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随机尿和晨尿尿样标本留取简单,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检验结果可靠,可替代24h尿白蛋白定量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随机尿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
下载PDF
不同诊断方法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雪亭 杨萍 +4 位作者 邓雪凤 王越 胡金波 杨淑敏 李启富 《新医学》 2017年第9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诊断方法诊断糖尿病肾病(DKD)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 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UACR联合eGFR 3种方法将其分为DKD组及单纯糖尿病组,计算3种方... 目的探讨3种不同诊断方法诊断糖尿病肾病(DKD)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 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UACR联合eGFR 3种方法将其分为DKD组及单纯糖尿病组,计算3种方法 DKD的诊断比率,并比较3种方法下的2个分组的临床和生化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UACR、eGFR、UACR联合eGFR 3种诊断方法的DKD诊断比率分别为33.9%、15.9%、38.7%。3种诊断方法下DKD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采用UACR诊断方法时,年龄、BMI、收缩压、病程、直接胆红素是DKD的相关因素;采用eGFR诊断方法时,BMI、收缩压、病程、血红蛋白、白蛋白是DKD的相关因素;采用UACR联合eGFR诊断方法时,年龄、病程、收缩压、BMI、甘油三酯、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白蛋白是DKD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与单独采用UACR或eGFR相比,采用UACR联合eGFR时的DKD诊断比率最高,可提高早期检出率;采用该方法时,年龄、病程、收缩压、BMI、甘油三酯等是DKD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尿病肾病 2型糖尿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颅内外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8
作者 靳美 郭凯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情况的关系。方法:筛选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71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并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头MRA)3.0T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情况的关系。方法:筛选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71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并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头MRA)3.0T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量,比较UACR阳性患者和UACR阴性患者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UACR阳性患者较UACR阴性患者的颅内动脉多发狭窄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UACR阳性脑动脉多发狭窄率更高,颈动脉硬化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动脉狭窄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