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7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书·食货志上》补校 被引量:7
1
作者 郗志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83-84,共2页
《汉书·食货志上》补校郗志群中华书局本《汉书》是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点校而成的,同时还参校了北宋景本(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明末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及金陵书局本四种本子,采取“不主一本,择善而成”的... 《汉书·食货志上》补校郗志群中华书局本《汉书》是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点校而成的,同时还参校了北宋景本(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明末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及金陵书局本四种本子,采取“不主一本,择善而成”的原则,成为目前最便于读者利用的一种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货志 《汉书》 《汉书补注》 唐写本 “竟” 点校本 王先谦 杨守敬 “之”
下载PDF
易错成语“铤而走险”之“铤”字考
2
作者 滑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235-237,共3页
易错成语“铤而走险”中表示“疾走”的“铤”形旁从金令人不解,学者对“铤”的解释大致可归结为“铤”通“[鹿廷]”说、“铤”“挺”古字通用说及“铤”训作“尽”说三种。本文认为“铤”应表示用来射杀敌人或野兽的金属箭头,能更好解... 易错成语“铤而走险”中表示“疾走”的“铤”形旁从金令人不解,学者对“铤”的解释大致可归结为“铤”通“[鹿廷]”说、“铤”“挺”古字通用说及“铤”训作“尽”说三种。本文认为“铤”应表示用来射杀敌人或野兽的金属箭头,能更好解释“铤”字的形义关系,也合上下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铤而走险 [鹿廷](鹿廷) 金属箭头
下载PDF
论“掘”有秃义的来源 ——兼考“受诎”“受屈”二词
3
作者 方一新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2期3-13,126,共12页
中古时期,“掘”有秃、短义,时贤已有释义,但表秃、短的“掘”有异文作“屈”“堀”,与“掘”是何关系?“掘”本义为挖掘,其秃、短义的来源如何?大型语文辞书对相关字词的解说是否妥当?与此相关的“受诎”“受屈”二词究竟为何义?文章... 中古时期,“掘”有秃、短义,时贤已有释义,但表秃、短的“掘”有异文作“屈”“堀”,与“掘”是何关系?“掘”本义为挖掘,其秃、短义的来源如何?大型语文辞书对相关字词的解说是否妥当?与此相关的“受诎”“受屈”二词究竟为何义?文章对上述问题聊加梳理,酌作考察,以补正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屈
下载PDF
岳阳方言介词“尽”、“驾”、“得”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平权 《云梦学刊》 1998年第2期81-87,共7页
关键词 普通话 岳阳方言 介词 “得” 趋向动词 逻辑主语 “给”的用法 形容词 被动意义
下载PDF
早期北京话范围副词“净”、“尽”和“竟”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兆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净""、尽""、竟"是早期北京话中的三个范围副词,兼表限制和总括。三者的共存和通用有着语义上的理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者使用比例有所不同,由于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制约,现代北京话口语中"净&qu... "净""、尽""、竟"是早期北京话中的三个范围副词,兼表限制和总括。三者的共存和通用有着语义上的理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者使用比例有所不同,由于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制约,现代北京话口语中"净"成为最具优势的范围副词表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副词 总括副词 限制副词
下载PDF
论甲骨文中表示两事先后关系的虚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7,共6页
论甲骨文中表示两事先后关系的虚词张玉金本文研究甲骨文中用来表示两事先后关系的虚词。这类虚词有“先”、“既”、“咸”、“后”、“(乃)”、“延”等。一、先“先”本是个动词。表示一种动作。例如:(1)丁酉卜:马其先,其每... 论甲骨文中表示两事先后关系的虚词张玉金本文研究甲骨文中用来表示两事先后关系的虚词。这类虚词有“先”、“既”、“咸”、“后”、“(乃)”、“延”等。一、先“先”本是个动词。表示一种动作。例如:(1)丁酉卜:马其先,其每。(合集27946)(2)其呼马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卜辞 卜问 西周金文 时间关系 联合使用 动词用法 古文献 两种用法
下载PDF
《红楼梦》词语札记 被引量:1
7
作者 洪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设法"义,"拐"有"捎回来、带回来"义,"尽"是表极限的程度副词,有"最"义,"话"有"事"义,"口舌"有"发议论、说闲话"义,"能"有"将就"义,"清楚"有"完毕"义,"歪"有"躺"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语言词典》 方言词 抖露 方便 清楚
下载PDF
谈状语的一种修辞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同义重复 “都” 修辞效果 中心语 “定” “就” 词语 羡余成分 补语
下载PDF
《墨经》选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俊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70,共8页
本文是对历来异说纷坛的三条《经》、《说》的校勘和诂释。文中详细考察了前人成说,驳正了各种误解,补充、疏通、证成了正确的见解,也提出了个人的看法:(1)第一条的“若”字,义为“如此”、“这样”.指代“臣萌通约”;(2)第... 本文是对历来异说纷坛的三条《经》、《说》的校勘和诂释。文中详细考察了前人成说,驳正了各种误解,补充、疏通、证成了正确的见解,也提出了个人的看法:(1)第一条的“若”字,义为“如此”、“这样”.指代“臣萌通约”;(2)第二条是对“见”的具体分析,对“体”和“尽”一无轻重贬褒之意,更与“兼爱”无涉;(3)第三条的三个“非”字都是名词──错误。从而证明了《经》《说》的意义分别是:(1)君是臣民的总的约束;就是因为臣萌通约而得名的。(2)见有体见、尽见二种;部分的见是体见,全面的见是尽见。(3)正确就是没有错误,如圣人看似有非而实则无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经》 圣人 《墨子校释》 梁启超 张惠言 “体” 《墨子》 “时” 《说文解字》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四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兰 闻柯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1996年第Z2期31-32,共2页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四法李海兰,闻柯怎样教低年级学生学古诗?我们认为,常用的有以下四法。一、引趣法古诗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古今人们的生活有较大的差别,加之低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对古诗的学习会有一定...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四法李海兰,闻柯怎样教低年级学生学古诗?我们认为,常用的有以下四法。一、引趣法古诗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古今人们的生活有较大的差别,加之低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对古诗的学习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古诗时,要十分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古诗教学 低年级学生 梅花 学生阅读能力 词序倒置 学习兴趣 词序调整 儿童语言
原文传递
“近”、“进”、“尽”──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三个心理阶段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晓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2-75,共4页
“近”为欣赏心理的第一状态,即“接近”、“靠近”,在美学理论中称之为“审美直觉”,欣赏者只是从外在感受到的美感特征,是笼统和模糊的。“进”即“进入”之意,在“进”的心理状态下,欣赏者在了解了诸如曲式结构等与作品相关的... “近”为欣赏心理的第一状态,即“接近”、“靠近”,在美学理论中称之为“审美直觉”,欣赏者只是从外在感受到的美感特征,是笼统和模糊的。“进”即“进入”之意,在“进”的心理状态下,欣赏者在了解了诸如曲式结构等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后,便会大致掌握乐曲行进的脉搏;“尽”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使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全部用出”,这在美学理论中称为“审美知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心理状态 “近” “进”
下载PDF
对《医古文·华佗传》中个别注释和译文的意见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林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1-62,共2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的《医古文》和1997年6月出版的《医古文学习指导》,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和参考书籍。但是,我在学习以上两书时,发觉两书对《华佗传》的个别注释和译文欠妥,在此提出,以求正于专家学者。
关键词 华佗传 《医古文》 《医古文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译文 士大夫 丝织物 胎儿 规划教材
原文传递
一字之差重逾千钧——再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译文失真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宗杰 《外语学刊》 1985年第2期72-74,44,共4页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表述。我国在1958年以前通用的译法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后来据说因为“各取所需”的提法容易产生个人任意索取自己任何需求的歧义,未排除不合理的贪得无厌的奢求。
关键词 失真问题 德文 法文 英译文 再谈 译法 俄文 每个人 马克思
原文传递
读古书要注意字的古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裘锡圭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49-54,共6页
读古书必须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去理解字义,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不但初学者往往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去读古书,以致发生误解;就是研究者,甚至是颇有经验的研究者,有时也不免犯这种错误... 读古书必须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去理解字义,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不但初学者往往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去读古书,以致发生误解;就是研究者,甚至是颇有经验的研究者,有时也不免犯这种错误。在这篇小文里,我们从平常读书时注意到的这类错误里,选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希望能促使初学者注意,在读古书时少犯这种错误,在读跟古书有关的今人著作时少受这种错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名 古义 古书 《辞源》 “与” 形名家 第一义 标点本 初学者
原文传递
《百喻经》中“尽”“悉皆”等副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慧爱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百喻经》作为一部寓意性强流传范围广的经书,其中有许多语法现象值得研究。本文只对书中"尽""悉皆""咸皆"几个副词进行考察分析,以期窥见南北朝时期副词的情况。
关键词 百喻经 副词 悉皆 咸皆
下载PDF
谈“悉”字的释义问题
16
作者 潘杰 李晓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6-58,共3页
谈“悉”字的释义问题潘杰,李晓春后学无甚高论,仅从“悉”字的译义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四册1621页释“悉”为“尽、全部。……引申为详细、详尽。……再引申为详尽地知道。”朱振家先生... 谈“悉”字的释义问题潘杰,李晓春后学无甚高论,仅从“悉”字的译义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四册1621页释“悉”为“尽、全部。……引申为详细、详尽。……再引申为详尽地知道。”朱振家先生主编的中央电视大学《古代汉语》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说文句读》 释义 《说文注》 “知” 朱振家 《古代汉语》 汉语形容词 会意字
下载PDF
一字未安细推敲——读毛主席《贺新郎·读史》手迹
17
作者 韩觉民 陆志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63-80,共2页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词章《贺新郎·读史》的手迹上,他自己改换了几个字:“流遍了,郊原血”的“流”,原为“洒”。“一篇读罢头飞雪”的“篇”,原为“遍”。“无涯”,原来是“涯”,后改为“穷”,又圈去,仍改为“涯”。“但...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词章《贺新郎·读史》的手迹上,他自己改换了几个字:“流遍了,郊原血”的“流”,原为“洒”。“一篇读罢头飞雪”的“篇”,原为“遍”。“无涯”,原来是“涯”,后改为“穷”,又圈去,仍改为“涯”。“但记得斑斑点点”的“记”,原是“忆”。“歌未竟”的“竟”,原是“尽”。这五个字改得颇有道理,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郎 手迹 “竟” 毛主席 平声 仄声 去声字 史书 写作态度
下载PDF
新说文解字(2004)
18
作者 刘明 《天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比” “个” “兵” 汉字 “点” 太阳 双胞胎 硬道理
原文传递
在“修辞”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王启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修辞”是一种积极的语言活动,对修辞知识了解得准确、全面,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使我们的谈吐诙谐、幽默,充满智慧,使我们的文章字字珠玑。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修辞知识了解较少,且对修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对教学中... “修辞”是一种积极的语言活动,对修辞知识了解得准确、全面,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使我们的谈吐诙谐、幽默,充满智慧,使我们的文章字字珠玑。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修辞知识了解较少,且对修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对教学中发现的这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格 几个问题 语言活动 教学中 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 语言水平 重要性
下载PDF
读《左传范围副词》
20
作者 孔玉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52,共5页
读《左传范围副词》孔玉文北京大学(左传范围副词)是《左传语言研究文集)虚词部分的第一分册。这是一部专书的专题语法论著,共收论文22篇。著者何乐士先生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穷尽地研究了(左传》的全部24个范围副词。这部论... 读《左传范围副词》孔玉文北京大学(左传范围副词)是《左传语言研究文集)虚词部分的第一分册。这是一部专书的专题语法论著,共收论文22篇。著者何乐士先生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穷尽地研究了(左传》的全部24个范围副词。这部论著,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主轴,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副词 指向主语 语义指向 《左传》 动词谓语句 古代汉语虚词 带宾语 组合关系 语法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