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执雀外道非婆薮仙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现存北朝至唐初佛教造像中,在佛座两侧有五十多组执雀外道和持骷髅外道,持骷髅外道已经确定为鹿头梵志,而执雀外道一般比定为"婆薮仙",但存在许多疑点。本文从《俱舍论记》等佛教文献中查得执雀外道是裸形外道尼乾子,而非&qu... 现存北朝至唐初佛教造像中,在佛座两侧有五十多组执雀外道和持骷髅外道,持骷髅外道已经确定为鹿头梵志,而执雀外道一般比定为"婆薮仙",但存在许多疑点。本文从《俱舍论记》等佛教文献中查得执雀外道是裸形外道尼乾子,而非"婆薮仙"。尼乾子执雀问佛生死,佛以无言对待挑战;鹿头梵志持罗汉骷髅难定因果轮回,佛为解答,显示佛的智慧与佛法的精深,因而在佛教造像中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薮仙 鹿头梵志 执雀外道
下载PDF
汉译佛经中所见尼乾子的术数活动
2
作者 陈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0-208,共9页
在佛教徒眼中,尼乾子属六师外道之一,其宗教义理与佛教存在巨大冲突。佛经中的耆那教徒常常是佛教批评的对象。汉译佛经、中国佛经注疏、赴印求法僧人的著作中对耆那教徒的相关记载,也是研究古代印度耆那教的重要史料。本文以汉文大藏... 在佛教徒眼中,尼乾子属六师外道之一,其宗教义理与佛教存在巨大冲突。佛经中的耆那教徒常常是佛教批评的对象。汉译佛经、中国佛经注疏、赴印求法僧人的著作中对耆那教徒的相关记载,也是研究古代印度耆那教的重要史料。本文以汉文大藏经中的史料为中心,具体讨论尼乾子的术数活动及其文化意义。此研究有助于促进我们深入理解古代耆那教徒的社会生活、政教关系,以及占星知识在印度社会的实际运用,从而扩展耆那教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数 印度宗教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执雀问生死故事的流传
3
作者 吕德廷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203,共9页
执雀问生死的故事在《伊索寓言》和佛教故事中均有出现。在《伊索寓言》中,主要为了表明不可亵渎神灵;在佛教故事中,是尼乾子执雀向佛询问鸟之死活。该故事随同佛教传入中国,最初出现在佛教艺术中,表现为执雀外道与鹿头梵志对称出现于... 执雀问生死的故事在《伊索寓言》和佛教故事中均有出现。在《伊索寓言》中,主要为了表明不可亵渎神灵;在佛教故事中,是尼乾子执雀向佛询问鸟之死活。该故事随同佛教传入中国,最初出现在佛教艺术中,表现为执雀外道与鹿头梵志对称出现于佛陀两侧,以衬托佛陀拥有大智慧。北宋时期,在禅宗中增加了佛陀腿跨门槛并反问外道的情节。这种情节增加的故事还传入日本,并被附会到一休的名义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敦煌石窟 一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