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再认识与就近就地转移的新思路 被引量:5
1
作者 龚亮保 《老区建设》 2008年第13期18-21,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年来人们把农村人口外流说成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表现,主张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就近就地
下载PDF
上海市湿垃圾“小循环”处置现状分析及建议——以金山区山阳镇可持续资源利用中心湿垃圾处置站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红 施庆文 岑雨倩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8期18-22,共5页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上海市生活垃圾量呈现“三增一减”趋势,即干垃圾量减少,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量逐步增加。而湿垃圾就近就地处置设施是对市属、区属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能力的补充,也是减少湿垃圾周转运输、减轻...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上海市生活垃圾量呈现“三增一减”趋势,即干垃圾量减少,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量逐步增加。而湿垃圾就近就地处置设施是对市属、区属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能力的补充,也是减少湿垃圾周转运输、减轻道路拥挤及污染、促进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当前湿垃圾在“小循环”(就近就地)的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在上海市郊区正常运营的山阳镇湿垃圾处理站的运作进行分析,梳理和思考湿垃圾在“小循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垃圾 就近就地 处置 上海
下载PDF
皖北地区就近就地城镇化探索
3
作者 陈香 张淑娟 +1 位作者 窦瑾 余茂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4期10-12,共3页
安徽皖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滞后,导致大量人口外流。随着多项政策扶持、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为皖北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皖北地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强化体制... 安徽皖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滞后,导致大量人口外流。随着多项政策扶持、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为皖北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皖北地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就近就地转移农业人口之路,充分将人口红利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城镇化 就近就地 人口回流
下载PDF
新疆实施就业惠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以英吉沙县发展模式为例
4
作者 李小梅 《新疆社科论坛》 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部署,要多措并举,梯度推进,分层分类推动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英吉沙县积极抓好就地就近就业工作,推广"总部+卫星工厂+产业工人"等转移就业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自治区实施就业惠民工...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部署,要多措并举,梯度推进,分层分类推动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英吉沙县积极抓好就地就近就业工作,推广"总部+卫星工厂+产业工人"等转移就业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自治区实施就业惠民工程和就业扶贫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围绕就业抓培训,围绕产业要就业,围绕实际促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英吉沙县 惠民工程 就近就地 就业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研究——以安徽省农村人口迁移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唐红萍 谭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8-12,59,共6页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口 就近就地城镇化
下载PDF
以创新思维解决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问题
6
作者 李逸波 赵邦宏 曹港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8,共16页
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就业模式已由外出务工为主向就近就地模式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将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然... 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就业模式已由外出务工为主向就近就地模式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将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域产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存在阻碍、灵活就业服务和保障措施不完善、创业促就业成效不足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改变思路,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破解现实困境、实现突破。本文提出了明确县域作为农民就业创业主阵地、发挥县域特色产业在吸纳就近就业中主力军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就业新业态和灵活就业等创新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在新发展阶段,切实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就近就地就业 困境 创新
原文传递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发戈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小城镇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以城带乡的功能。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准入门槛低,特别是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社会成本低的优势,更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
关键词 小城镇 城镇功能 就近就地市民化
下载PDF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被引量:3
8
作者 洪巧 王明芬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第19期97-99,共3页
受近几年社会环境变化影响,许多企业生产受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更加强烈,为实现农民的愿望和需求,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能够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自2007年以来,西昌... 受近几年社会环境变化影响,许多企业生产受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更加强烈,为实现农民的愿望和需求,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能够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自2007年以来,西昌市共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5019个,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10万多人次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人力资源 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下载PDF
日本农村耕地保护制度与职业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吉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140,共6页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日本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趋于等值,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倒城乡差别,形成了职业化农民阶层。纵观日本农村发展历史,日本农村耕地保护制度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有力支撑了职业农民就...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日本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趋于等值,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倒城乡差别,形成了职业化农民阶层。纵观日本农村发展历史,日本农村耕地保护制度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有力支撑了职业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进程,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以加强农村耕地保护为支撑,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基础条件,培育职业农民,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职业农民 就近就地城镇化 经验借鉴
下载PDF
就近就地城镇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玉玲 王明亮 《城市观察》 2014年第5期144-149,共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存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农村人口空心化、"大城市病"以及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难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近就地城镇化以人文本,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有效就业为基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存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农村人口空心化、"大城市病"以及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难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近就地城镇化以人文本,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有效就业为基础,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达到人、产、城三者的融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异地转移 就近就地城镇化 产业升级
下载PDF
论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城市化——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范本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占峰 张晓勇 《长白学刊》 2012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流动之初的农民工大多以收入作为其外出打工目的地确立之考量,而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的诸多优势,其选择外出打工目的地是以能否实现城市化,能否融入城市为目的。而事实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许多打工地的"半城市化&qu... 流动之初的农民工大多以收入作为其外出打工目的地确立之考量,而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的诸多优势,其选择外出打工目的地是以能否实现城市化,能否融入城市为目的。而事实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许多打工地的"半城市化"导致他们开始返回家乡,在家乡或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寻求出路。伴随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近就地转移 城市化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西双版纳曼飞龙村回流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1,共7页
在国家惠边政策的支持下,边疆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呈现安居乐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在外漂泊的农民工返乡在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边疆地区回流少数民族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改善了边境地区的人居环... 在国家惠边政策的支持下,边疆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呈现安居乐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在外漂泊的农民工返乡在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边疆地区回流少数民族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改善了边境地区的人居环境,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近就地就业 少数民族 回流农民工
原文传递
小型规模厌氧消化设施应用进展和挑战
13
作者 吕凡 彭伟 +1 位作者 章骅 何品晶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3期3-12,共10页
传统户用沼气池建造成本低、运行简易,但产气量较低、产气不稳定、有机物稳定时间长;而大型工业化规模厌氧消化工程(≥50 t·d^(-1))不适合人均或单位面积产量低的易腐废物的就近就地处理。因此,在全球双碳目标约束的背景下,处理量0... 传统户用沼气池建造成本低、运行简易,但产气量较低、产气不稳定、有机物稳定时间长;而大型工业化规模厌氧消化工程(≥50 t·d^(-1))不适合人均或单位面积产量低的易腐废物的就近就地处理。因此,在全球双碳目标约束的背景下,处理量0.5~30 t·d^(-1)的小型规模高效厌氧消化设施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处理规模的缩减对厌氧消化主体反应器、易腐废物进料控制、预处理工艺、固液分离等后处理工艺、沼气净化和利用小型设备、沼液沼渣处理和利用方式、臭气等二次污染控制方式、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等,从技术、设备、运维、技术模式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合理控制处理成本,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系统梳理了小型规模厌氧消化设施的类型、技术特征、技术模式和应用案例,以期指导基于小型规模厌氧消化设施的循环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易腐废物的负碳就近就地就农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腐废物 村镇多源有机废物 厌氧消化 就近就地处理 分布式处理设施
下载PDF
皖北地区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宿州市和淮北市部分乡镇的调研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影 高皖秋 +1 位作者 司爱丽 王波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8-10,17,共4页
对皖北地区宿州和淮北两市的部分乡镇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和农民素质等问题。从有序开展土地流转、强化专业合作... 对皖北地区宿州和淮北两市的部分乡镇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和农民素质等问题。从有序开展土地流转、强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特色、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服务平台、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多途径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加快皖北地区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就近就地市民化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构建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东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20-124,共5页
构建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机制是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必由之路,广西师范学院通过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机制,强化社会实践服务机制,创建社会实践队伍机制来实现社会实践的基地化、社会化、科学化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对... 构建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机制是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必由之路,广西师范学院通过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机制,强化社会实践服务机制,创建社会实践队伍机制来实现社会实践的基地化、社会化、科学化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构建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制度、激励考评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社会支持制度等新机制进行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 社会实践 新机制
下载PDF
基层医院心脏大血管损伤急救模式探讨
16
作者 刘俊成 沈回春 +3 位作者 刘凌曦 李远平 龙永贵 胡同晨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12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大血管损伤在基层医院中的急救模式.方法 回顾总结本地区各级医院收治的31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患者,通过分析各病例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受伤程度、救治方法等因素与救治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基层医院内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抢救原则... 目的 探讨心脏大血管损伤在基层医院中的急救模式.方法 回顾总结本地区各级医院收治的31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患者,通过分析各病例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受伤程度、救治方法等因素与救治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基层医院内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抢救原则,抢救流程,救治方法.结果 31例患者均实施就地就近急诊手术抢救成功,无院内死亡.结论 按照就近就地的抢救原则,遵循规范简洁的抢救流程,采用正确的抢救方法,可明显提高基层医院心脏大血管损伤急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心脏损伤 大血管损伤 就近就地抢救
原文传递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
17
作者 王静玲 孔芳芳 +5 位作者 王秀萍 张福莉 申宁宁 张东升 杨扬 郜胜男 《知识经济》 2009年第12期74-75,共2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既有利于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及城乡差距,也有利于解决农村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具有必要性。同时,从政府角度、劳动力自身角度和经济角度看,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都具有现实可能...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既有利于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及城乡差距,也有利于解决农村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具有必要性。同时,从政府角度、劳动力自身角度和经济角度看,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都具有现实可能性。因此,欠发达地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剩余劳动力 就近就地转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进城农户市民化模式选择——基于晋西北地区506份调查问卷
18
作者 刘艳梅 《价值工程》 2017年第15期140-142,共3页
进城农户市民化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推进进城农户市民化已经引起国家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晋西北地区第一代和第二代进城农户从个体特征、经济层面、社会交往、城市期望四方面做实证分析,得出两代农户应实行差异市民化,... 进城农户市民化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推进进城农户市民化已经引起国家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晋西北地区第一代和第二代进城农户从个体特征、经济层面、社会交往、城市期望四方面做实证分析,得出两代农户应实行差异市民化,以就近就地市民化模式为主,同时推进异地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进城农户 第二代进城农户 就近就地市民化 异地市民化
下载PDF
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农民市民化思考
19
作者 顾裕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6期26-27,共2页
农民的就近就地市民化能够缓解候鸟式城镇化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非常有利,可以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农民乡土情结与小城镇空间上的遍布对于农民就近就地的市民化发展比较有利,但由于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属于系... 农民的就近就地市民化能够缓解候鸟式城镇化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非常有利,可以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农民乡土情结与小城镇空间上的遍布对于农民就近就地的市民化发展比较有利,但由于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属于系统性工程,因此要结合各方面进行建设。本文就国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小城镇实施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小城镇 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 城乡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