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50 kg·m^(-1)钢轨9号道岔尖轨转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司道林 赵振华 +3 位作者 王树国 周亚夫 侯博文 杨东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3,共7页
针对跟端由弹性可弯结构代替既有活接头结构的新型50 kg·m^(-1)钢轨9号道岔尖轨,采用ANSYS软件中具有变截面特性的BEAM188三维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4种尖轨牵引点动程对密贴尖轨不足位移、斥离尖轨扳动力和斥离尖轨弯曲应... 针对跟端由弹性可弯结构代替既有活接头结构的新型50 kg·m^(-1)钢轨9号道岔尖轨,采用ANSYS软件中具有变截面特性的BEAM188三维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4种尖轨牵引点动程对密贴尖轨不足位移、斥离尖轨扳动力和斥离尖轨弯曲应力的影响,以及在8个不同位置分别设置连杆时密贴尖轨不足位移的分布规律、斥离尖轨扳动力幅值和斥离尖轨轮缘槽宽度,研究新型尖轨的转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牵引点动程增加,新型尖轨斥离时轮缘槽宽度、扳动力和弯曲应力近似呈线性趋势增加;为使轮缘槽宽度满足限值要求,新型尖轨牵引点动程取160 mm时,扳动力峰值小于3.5 kN,与既有转辙机性能匹配良好;在距尖轨尖端2.25~2.85 m位置处设置连杆,能够有效控制新型尖轨密贴时的不足位移,并保证轮缘槽宽度满足要求。新型尖轨参数设计合理,转换特性良好,具备取代既有尖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道岔 有限元 尖轨转换 变截面梁
下载PDF
跟端轨底刨切对尖轨转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曾瑞东 王树国 +1 位作者 王璞 杨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根据客专线18号道岔尖轨的结构特征、受力特点及转换机理,采用MIDAS/Civil和ANSYS软件建立尖轨有限元仿真模型,然后根据尖轨转换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分析在转换过程中尖轨所需克服的主要阻力,并分析尖轨跟端轨底刨... 根据客专线18号道岔尖轨的结构特征、受力特点及转换机理,采用MIDAS/Civil和ANSYS软件建立尖轨有限元仿真模型,然后根据尖轨转换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分析在转换过程中尖轨所需克服的主要阻力,并分析尖轨跟端轨底刨切宽度和刨切长度的变化对尖轨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尖轨第1牵引点最大扳动力主要用于克服摩擦力与密贴反力;第2、第3牵引点最大扳动力主要用于克服摩擦力与抗弯反力;增加尖轨跟端工作边轨底刨切宽度可降低尖轨转换时的扳动力,但不足位移会增大;改变刨切长度对尖轨扳动力与不足位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尖轨转换 模型试验 轨底刨切 扳动力 不足位移
下载PDF
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转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漫 刘成 王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37,142,共4页
为研究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转换规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有轨电车槽型轨尖轨转换模型,分析滑床板摩擦系数、钢轨密贴段刚度、扣板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扣板位置对尖轨转换过程中尖轨牵引点转换力和最大不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为研究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转换规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有轨电车槽型轨尖轨转换模型,分析滑床板摩擦系数、钢轨密贴段刚度、扣板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扣板位置对尖轨转换过程中尖轨牵引点转换力和最大不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滑床板摩擦系数的增加尖轨牵引点转换力和最大不足位移均增加,大致呈线性增长趋势;尖轨从反位扳到定位时牵引点转换力与密贴段刚度取值无关,尖轨从定位扳到反位时密贴段刚度较小的情况下尖轨牵引点转换力不发生改变,密贴段刚度达到1 000 k N/m并继续增加时尖轨牵引点转换力急剧增加;随扣板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的增大尖轨牵引点转换力增加,不足位移变化较小;扣板距尖轨跟端越远尖轨牵引点所需转换力越大,尖轨最大不足位移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道岔 有限元分析 尖轨转换 转换 不足位移
下载PDF
重载铁路12号道岔尖轨转换特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司道林 王猛 +3 位作者 王树国 葛晶 王璞 侯博文 《中国铁路》 2021年第7期36-40,共5页
为适应轴重27 t重载铁路发展需要设计的重载铁路12号道岔,其线型、尖轨结构参数与既有道岔结构明显不同。为分析重载铁路12号道岔尖轨转换特性,基于ANSYS中三维梁单元BEAM188的变截面特性建立尖轨有限元模型,计算尖轨转换过程中的不足... 为适应轴重27 t重载铁路发展需要设计的重载铁路12号道岔,其线型、尖轨结构参数与既有道岔结构明显不同。为分析重载铁路12号道岔尖轨转换特性,基于ANSYS中三维梁单元BEAM188的变截面特性建立尖轨有限元模型,计算尖轨转换过程中的不足位移、轮缘槽宽度、牵引力以及尖轨弯曲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尖轨转换不足位移小于1 mm,轮缘槽宽度最小值达到75.75 mm,转换过程中尖轨跟端产生的轨底拉、压应力峰值分别为45.5、58.2 MPa,第1、2牵引点处牵引力分别为1.195、4.085 kN。因此,重载铁路12号道岔尖轨设计参数、转辙机布置方案可保证道岔几何尺寸满足限值要求,弯曲应力远小于钢轨屈服极限,牵引力小于转辙机额定转换力,可保证尖轨正常转换,为重载铁路道岔安全运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12号道岔 有限元模型 变截面 尖轨转换 不足位移
下载PDF
高速道岔钩型外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晓勇 方嘉晟 《铁道通信信号》 2019年第12期46-49,54,共5页
为探究外锁闭装置运动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机理,以与18号高速道岔配套的2种尖轨钩型外锁闭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轨腰处作用力与锁闭杆处作用力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夹异物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 为探究外锁闭装置运动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机理,以与18号高速道岔配套的2种尖轨钩型外锁闭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轨腰处作用力与锁闭杆处作用力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夹异物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外锁闭装置 尖轨转换 传递函数
下载PDF
高速道岔尖轨转换锁闭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浩 王平 +2 位作者 徐井芒 钱瑶 孙晓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29,共6页
为优化高速道岔尖轨转换扳动力的计算,应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道岔尖轨轨腰力计算模型与外锁闭装置受力计算模型,提出一种计算高速道岔尖轨转换锁闭力的方法。以高速铁路18号单开道岔及新外锁闭装置为例,探究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计算的影... 为优化高速道岔尖轨转换扳动力的计算,应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道岔尖轨轨腰力计算模型与外锁闭装置受力计算模型,提出一种计算高速道岔尖轨转换锁闭力的方法。以高速铁路18号单开道岔及新外锁闭装置为例,探究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计算的影响,揭示尖轨转换锁闭力随夹异物大小、夹异物位置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外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计算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尖轨转换锁闭力在密贴尖轨锁闭过程中其最大锁闭力与既有的尖轨轨腰力相比可降低约21%;当牵引点处存在夹异物时,该牵引点处的锁闭力随夹异物尺寸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对其他牵引点处的锁闭力影响较小;夹异物尺寸越大,外锁闭装置从开始锁闭至达到最大锁闭力所需的锁闭杆位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新外锁闭装置 尖轨转换锁闭力 夹异物 尖轨转换轨腰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