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俊利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6,93,共9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泉。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下载PDF
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以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中心学校为例
2
作者 刘玉洪 谢罗丹 《教师》 2024年第32期F0003-F0004,M0001,共3页
为了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校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中心学校(以下简称“本校”)对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文化 立德树人 洞口县 瑶族乡 罗溪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传承和弘扬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3
作者 陈世连 周亭熹 黄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丰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丰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探讨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以增强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加强高校间的联动,助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思政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广西民族博物馆:探索新时代文博人才自主培养路径
4
作者 商李 《中国人才》 2024年第1期84-85,共2页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有着宝贵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民族博物馆深入探索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培养路径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博物馆 广西民族 人才自主培养 传承民族文化 深入探索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视角下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俊利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观、"和而不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观、"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观和厚德载物的价值观,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下载PDF
唤醒民族记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6
作者 李嘉宁 黄子晅 +2 位作者 张耀鑫 罗羚榕 丁帼蓉 《炎黄地理》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文化的历史传承始终是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和写照,是努力构筑一个中华民族和谐共有美好精神家园体系的历史依托。民族杰出的艺术文化,是辉煌而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的主要组成,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资源,做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 文化的历史传承始终是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和写照,是努力构筑一个中华民族和谐共有美好精神家园体系的历史依托。民族杰出的艺术文化,是辉煌而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的主要组成,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资源,做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记忆 历史传承 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承 历史变迁 促进经济发展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和解决措施——以贵州省水城县为例
7
作者 冯查查 周静秋 黄雨馨 《区域治理》 2021年第10期75-77,共3页
文化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故步自封只会逐步消亡,民族人稳创民族魂,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观和少数民族文化观,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以文化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展现少数民族精神、少数民族价值和少数民族力量。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故步自封只会逐步消亡,民族人稳创民族魂,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观和少数民族文化观,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以文化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展现少数民族精神、少数民族价值和少数民族力量。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空间看似趋于饱和,实则是没有经过细致地规划和科学地开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更不是少数民族发展的终点,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的环境要求,突破难点,解决现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助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舒雪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8-101,共4页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积淀着各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的文化沃土。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少数民...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积淀着各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的文化沃土。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存在传统土壤流失、产业发展不强、综合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新时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二是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结合的产业化道路,三是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走向大众厚植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内蒙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高校“微德育”的路径研究——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
9
作者 雷旭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26期91-92,共2页
随着微信、抖音等社交娱乐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网络也随其顺应发展潮流不断演变进化。与此同时,在微网络引领下高校德育工作也正迎来全新的德育环境。这一切既为高校将少数民族文化有效融入学生德育提供了新契机,也为德育前行提出... 随着微信、抖音等社交娱乐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网络也随其顺应发展潮流不断演变进化。与此同时,在微网络引领下高校德育工作也正迎来全新的德育环境。这一切既为高校将少数民族文化有效融入学生德育提供了新契机,也为德育前行提出了新挑战。鉴于此,文章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从当下蒙古族优秀文化融入高校“微德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入手,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对蒙古族优秀文化融入高校“微德育”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高校 “微德育” 路径
下载PDF
少数民族民族和谐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姗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第3期92-94,共3页
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和谐传统文化,推动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大业的发展,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充分挖掘和继承我国少数民族和谐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 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和谐传统文化,推动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大业的发展,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充分挖掘和继承我国少数民族和谐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当前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和谐 民族团结教育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贵州高校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蓝文思 《科教文汇》 2018年第34期8-9,共2页
高等学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思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传统的方式和艰涩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求。而中国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多彩、浩瀚的民族传统文化... 高等学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思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传统的方式和艰涩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求。而中国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多彩、浩瀚的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本文希望以贵州高校为例,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 路径研究
下载PDF
论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姗萍 李资源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4-167,共4页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当代价值,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抵御...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当代价值,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提高我国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团结教育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讨
13
作者 冉琼艳 《西藏发展论坛》 2024年第6期65-70,共6页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一致性,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作用。新时代应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优秀传统...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一致性,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作用。新时代应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赋能作用,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赋能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路径研究
14
作者 马玉琴 《党的生活(青海)》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既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角度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理论层面回答了现代化的动力、路径、目标等重大...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既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角度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理论层面回答了现代化的动力、路径、目标等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理论指南。本文分析了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关系,并从贯彻新发展理念角度提出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当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向现代化的转型发展实践提供的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基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价值探究——以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为例
15
作者 刘志宏 李姝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美学价值,分析少数民族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价值与其内部的历史价值,并针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价值分析创造性转化方向,结合“魁府”建筑的地理位置分析满族镇现状问题和村镇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创新性转化解决方案,以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新时代语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传统村落 满族民居建筑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下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问题探微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淑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引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内在要求和指导方针。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引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内在要求和指导方针。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提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内驱动力;以协调发展为要求,构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战略格局;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明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价值导向;以开放发展为重点,优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内外环境;以共享发展为措施,牢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人情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弘扬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帮云 彭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9年第4期36-43,共8页
少数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为今天的文化文明建设提供宝贵而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并面临失传、发展迷惘等危机... 少数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为今天的文化文明建设提供宝贵而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并面临失传、发展迷惘等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擎和指路航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价值 引领 发展
下载PDF
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帮云 《云梦学刊》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契合。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在民族地区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源,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文化根基,以...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契合。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在民族地区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源,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文化根基,以便人们更有效地认知、认同和践行。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丰富涵育资源,又要优化涵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涵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繁荣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被引量:1
19
作者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4期78-81,共4页
大型《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出版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新时期发展新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成果,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又一成功实践,它凝聚着党和政府与广大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的心血。
关键词 繁荣和发展 中华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伯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3期76-77,共2页
传统法文化的法治教育资源可从生产生活习惯、传统习俗、民间谚语、民族文学、哲理故事等中开发。大学生法治教育可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大学生法治实践等方面有机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法文化。该文就此予以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教育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