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1世纪10年代初中国东部夏季小雨频次地形效应的趋势转折
被引量:
1
1
作者
董雪晨
龚道溢
王子晴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192,共9页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979~2019年9个山地站及相邻的27个平原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不同等级降水地形效应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相关气象因子的可能影响.统计显示,近40年来小雨频次地形效应于21世纪10年代初发生了显著的趋势转折,1979~201...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979~2019年9个山地站及相邻的27个平原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不同等级降水地形效应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相关气象因子的可能影响.统计显示,近40年来小雨频次地形效应于21世纪10年代初发生了显著的趋势转折,1979~2010年时段呈显著下降趋势(-2.24%/10a,P<0.1),之后则为显著上升趋势(34.02%/10a,P<0.05).对山地站和平原站的比较显示,小雨频次地形效应趋势的转折主要是由山地站的变化引起.进一步分析相对湿度、气温、气柱水汽量、近地面风速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变化,结果显示近地面风速与小雨频次的地形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去趋势后二者相关达0.51(P<0.01),尤其在仅考虑山地站存在降水同时相邻平原站无降水的情况下,山地站小雨频次与风速的相关达0.60(P<0.01);而其他3个因子与地形效应的变化缺乏显著相关.观测显示,21世纪10年代初中国东部近地面风速的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减弱(-0.10 m/(s 10a),P<0.01)变为显著增强(0.19 m/(s 10a),P<0.05).这说明,近地面风速很可能是小雨频次地形效应趋势转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效应
小雨
频次
影响因子
近地面风速
趋势转折
原文传递
风速约束下的未来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典型地形小雨频次的变化
2
作者
董雪晨
龚道溢
施翠翠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4-1922,共9页
近地面风速的变化是影响降水地形效应的重要动力参量.本文利用6个CMIP6高分辨率模式数据(HighResMIP),评估了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典型山地的地形降水特征的模拟能力,结合观测结果,对未来变暖情景下的地形降水进行预估和约束.结...
近地面风速的变化是影响降水地形效应的重要动力参量.本文利用6个CMIP6高分辨率模式数据(HighResMIP),评估了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典型山地的地形降水特征的模拟能力,结合观测结果,对未来变暖情景下的地形降水进行预估和约束.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基准期(1979~2009年),尽管模式模拟的近地面风速与地形小雨频次之间的关系稳定存在,但总体上低估了地形小雨频次对近地面风速的敏感度,模拟结果较观测值偏低24.1%左右.利用观测的近地面风速对地形小雨频次进行约束订正,结果显示在升温1.5℃情景下,风速约束后的地形小雨频次较1979~2009年减少了36.1%,这一数值是原始预估减幅(4.2%)的8.6倍.资料较长的MRI-AGCM3-2-S模式显示,不同升温情景下(1.5℃、2℃、3℃和4℃),风速约束后的地形小雨频次减幅比较稳定,均较原始预估结果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小雨
频次
HighResMIP
高分辨率模拟
观测约束
中国东部地区
原文传递
题名
21世纪10年代初中国东部夏季小雨频次地形效应的趋势转折
被引量:
1
1
作者
董雪晨
龚道溢
王子晴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19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608201)资助。
文摘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979~2019年9个山地站及相邻的27个平原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不同等级降水地形效应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相关气象因子的可能影响.统计显示,近40年来小雨频次地形效应于21世纪10年代初发生了显著的趋势转折,1979~2010年时段呈显著下降趋势(-2.24%/10a,P<0.1),之后则为显著上升趋势(34.02%/10a,P<0.05).对山地站和平原站的比较显示,小雨频次地形效应趋势的转折主要是由山地站的变化引起.进一步分析相对湿度、气温、气柱水汽量、近地面风速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变化,结果显示近地面风速与小雨频次的地形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去趋势后二者相关达0.51(P<0.01),尤其在仅考虑山地站存在降水同时相邻平原站无降水的情况下,山地站小雨频次与风速的相关达0.60(P<0.01);而其他3个因子与地形效应的变化缺乏显著相关.观测显示,21世纪10年代初中国东部近地面风速的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减弱(-0.10 m/(s 10a),P<0.01)变为显著增强(0.19 m/(s 10a),P<0.05).这说明,近地面风速很可能是小雨频次地形效应趋势转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地形效应
小雨
频次
影响因子
近地面风速
趋势转折
Keywords
orographic effect
the frequency of light rain
impact factor
near surface wind speed
trend transition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风速约束下的未来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典型地形小雨频次的变化
2
作者
董雪晨
龚道溢
施翠翠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4-192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608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5180)资助。
文摘
近地面风速的变化是影响降水地形效应的重要动力参量.本文利用6个CMIP6高分辨率模式数据(HighResMIP),评估了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典型山地的地形降水特征的模拟能力,结合观测结果,对未来变暖情景下的地形降水进行预估和约束.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基准期(1979~2009年),尽管模式模拟的近地面风速与地形小雨频次之间的关系稳定存在,但总体上低估了地形小雨频次对近地面风速的敏感度,模拟结果较观测值偏低24.1%左右.利用观测的近地面风速对地形小雨频次进行约束订正,结果显示在升温1.5℃情景下,风速约束后的地形小雨频次较1979~2009年减少了36.1%,这一数值是原始预估减幅(4.2%)的8.6倍.资料较长的MRI-AGCM3-2-S模式显示,不同升温情景下(1.5℃、2℃、3℃和4℃),风速约束后的地形小雨频次减幅比较稳定,均较原始预估结果更大.
关键词
地形
小雨
频次
HighResMIP
高分辨率模拟
观测约束
中国东部地区
分类号
P426.61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1世纪10年代初中国东部夏季小雨频次地形效应的趋势转折
董雪晨
龚道溢
王子晴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2
风速约束下的未来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典型地形小雨频次的变化
董雪晨
龚道溢
施翠翠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