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 |
宋大图
|
《外国文学评论》
|
1987 |
13
|
|
2
|
二十世纪华人家庭小说的模式与变迁 |
杨义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9
|
|
3
|
“新写实小说”的审美品格 |
周政保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4
|
《红色英勇勋章》对美国现代战争小说的影响——以《永别了,武器》和《裸者与死者》为例 |
蔡和存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6
|
|
5
|
新时期“知青小说”模式管窥 |
叶虎
|
《池州师专学报》
|
2000 |
4
|
|
6
|
章回体的衰变与困扰——《红楼梦》叙事体制上的变革与折衷 |
李庆信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7
|
莫泊桑小说创作品格与中国文人艺术思维 |
聂世闻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8
|
“破局者”赵树理——论赵树理对中国乡土小说的革新与发展 |
金炜洺
|
《中州大学学报》
|
2023 |
0 |
|
9
|
虚拟现实小说——未来的新小说模式 |
林亚斐
裘伟廷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0
|
伟大心灵的艺术投影——从自传体小说形式看《红楼梦》的美学意义 |
罗钢
陈庄
|
《红楼梦学刊》
|
1987 |
1
|
|
11
|
《看不见的城市》中“时间零”的小说艺术 |
陈培浩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12
|
何以上海?——读《海上华痕:一个人的博物叙事》 |
桥畔
|
《上海鲁迅研究》
|
2023 |
0 |
|
13
|
中国古代“赵氏孤儿”型故事简述 |
刘洪强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4
|
一个引人瞩目而又争议的小说模式──茅盾创作个性之一 |
唐纪如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2
|
|
15
|
试论鲁迅小说模式的革新与创造 |
张足先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6
|
“寓教于乐”的小说模式——谈儒家思想对“三言”艺术的制约 |
游友基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2
|
|
17
|
典型观的拓展与艺术的多样化 |
孙先科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8
|
感觉意象小说初探 |
龙潜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9
|
先锋的面具 |
吴炫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4 |
1
|
|
20
|
程乃珊小说模式解析 |
苏冰
|
《小说评论》
|
198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