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3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减法——论余华 被引量:95
1
作者 张清华 《南方文坛》 2002年第4期4-8,共5页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作家 读者 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文学史 小说叙事
原文传递
“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 被引量:92
2
作者 陈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人民性”是一个现代性概念。近年来, 艺术上趋于成熟的一批作家倾向于表现底层民众“苦难”的生活。这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显著特征, 在对苦难生活的把握中, 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展示中, 这些小说在“人民性”与美学表现之间...  “人民性”是一个现代性概念。近年来, 艺术上趋于成熟的一批作家倾向于表现底层民众“苦难”的生活。这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显著特征, 在对苦难生活的把握中, 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展示中, 这些小说在“人民性”与美学表现之间建立起奇异的依赖关系。但“人民性”的表达并不能在思想意识方面深化下去, 而变成一种美学表现策略。在小说叙事中, 运用突然转折的情节和技巧, 寻求从表达“苦难”压抑性的结构中逃脱的途径, 形成当下小说艺术表现的审美脱身术, 并形成小说特有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艺术倾向 现实主义 苦难生活 人物性格 依赖关系 美学表现 思想意识 表现策略 小说叙事 艺术表现 艺术效果 现代性 表达 成一 情节 压抑
原文传递
“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 被引量:47
3
作者 陈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47,共12页
进入 90年代以来 ,传统的历史观念处于弱化的状态 ,与之相关一整套的历史表象体系和叙事策略也发生根本的变动。年轻一代作家以个人记忆为基础 ,质疑经典的历史叙事或者创建新的非历史化的符号体系 ,在现代性 /反现代性的双重矛盾中 ,... 进入 90年代以来 ,传统的历史观念处于弱化的状态 ,与之相关一整套的历史表象体系和叙事策略也发生根本的变动。年轻一代作家以个人记忆为基础 ,质疑经典的历史叙事或者创建新的非历史化的符号体系 ,在现代性 /反现代性的双重矛盾中 ,表现出新的第三世界文学叙事的特征。尽管这其中还存在很多混乱和似是而非的东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历史叙事 刘震云 历史终结 小说叙事 文学虚构 乡土中国 现代性 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叙事
原文传递
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 被引量:49
4
作者 陈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9,共8页
正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全球化与城市化愈演愈烈的时期 ,中国一部分年轻作家热衷于书写苦难主题。这些作品或冷峻犀利 ,或生动尖锐 ,显示当代小说少有的力度。但这些作品在叙事上却隐含着内在矛盾。在对苦难主题进行描写时 ,大量的欲望... 正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全球化与城市化愈演愈烈的时期 ,中国一部分年轻作家热衷于书写苦难主题。这些作品或冷峻犀利 ,或生动尖锐 ,显示当代小说少有的力度。但这些作品在叙事上却隐含着内在矛盾。在对苦难主题进行描写时 ,大量的欲望化场景浮现于小说叙事的各个环节。在小说叙事的展开过程中 ,苦难主题逐渐迷失 ,苦难的本质难以被确认。那些由情爱变形而呈现的欲望化场景 ,更多的体现为当今消费社会的审美趣味。在某种意义上 ,它也表明当代小说在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结构中建立新的美学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当代小说 小说叙事 欲望 主题 情爱 迷失 内在矛盾 美学 超越
原文传递
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53,共19页
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陈晓明1983年,米兰·昆德拉在法国巴黎一次演讲中说道:“如果小说真的要消失,那不是因为它已用尽自己的力量,而是因为它处在一个不再是它自己的世界中。”①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绝望的... 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陈晓明1983年,米兰·昆德拉在法国巴黎一次演讲中说道:“如果小说真的要消失,那不是因为它已用尽自己的力量,而是因为它处在一个不再是它自己的世界中。”①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绝望的忧虑。就小说的现代命运而言,它确实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九十年代 认识论 文学叙事 宏伟叙事 小说叙事 女性写作 “晚生代” 女性意识 当代中国文学
下载PDF
反抗危机:论“新写实” 被引量:48
6
作者 陈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8-100,共13页
我们为文学理论的贫乏窒息已久,为理论的暧昧性搞得精疲力竭。面对“新写实”,我们再一次感到语言的匮乏。有的鼓吹者遮遮掩掩,有的反对者吞吞吐吐,有的人玩弄“擦边球”游戏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而对那些根本的理论问题却讳莫如深。迄... 我们为文学理论的贫乏窒息已久,为理论的暧昧性搞得精疲力竭。面对“新写实”,我们再一次感到语言的匮乏。有的鼓吹者遮遮掩掩,有的反对者吞吞吐吐,有的人玩弄“擦边球”游戏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而对那些根本的理论问题却讳莫如深。迄今为止,“新写实”到底“新”在哪里?与五,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相比,它究竟表现出哪些新的写作法则或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主义 个人化 集体想象 经典现实主义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 刘震云 小说叙事 六十年代 生活状态
原文传递
直接现实主义:广西三剑客的崛起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晓明 《南方文坛》 1998年第2期4-11,共8页
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与广西的仁人志士结下不解之缘。广西人天生具有激进的革命素质,只要想一想太平天国起义,一举攻到天津卫,国民革命军由白崇禧率先头部队直抵山海关,就可想广西人的勇猛。除了广西人,谁能把侠义与奸滑,旷达与精明,... 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与广西的仁人志士结下不解之缘。广西人天生具有激进的革命素质,只要想一想太平天国起义,一举攻到天津卫,国民革命军由白崇禧率先头部队直抵山海关,就可想广西人的勇猛。除了广西人,谁能把侠义与奸滑,旷达与精明,同仇敌忾与四分五裂,肝胆相照与尔虞我诈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呢?这就是广西人:纯粹、丰富、血性,广西不出好作家、不出好作品那就奇怪了。然而,广西就这样在奇怪与不奇怪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现实主义 意识形态 小说叙事 小说叙述 直接现实 广西 自我意识 “新人类” 鬼子小说 九十年代
原文传递
王安忆的新神话——一个理论探讨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洁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8,共5页
也许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的创作生涯里,都会形成不同的时期划分.但很少有人令研究者感到,这种划分能像对于王安忆那样重要、富于内在意义.就我的印象而言,迄今为止,她的所有作品都必须分成若干类块来阅读和理解。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写作 时期划分 作品 内在意义 叙事话语 作家 研究者 小说叙事 小说
下载PDF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8,共9页
关键词 《马桥词典》 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性因素 小说叙事 叙事形式 韩少功 比较文学 词条 作家 米兰·昆德拉
下载PDF
无限的女性心理学:陈染论略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晓明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75,共5页
“她模模糊糊激动起来:我就住在这儿,只有这儿才是我的家,我的窗子外边,是白天里被树枝切碎的大阳,和那天离我而去的不熄的眼睛。” ——陈染:《饥饿的口袋》 这就是陈染的文字,是一些关于她自己的纯粹叙述.没有人象她这样执拗地把自我... “她模模糊糊激动起来:我就住在这儿,只有这儿才是我的家,我的窗子外边,是白天里被树枝切碎的大阳,和那天离我而去的不熄的眼睛。” ——陈染:《饥饿的口袋》 这就是陈染的文字,是一些关于她自己的纯粹叙述.没有人象她这样执拗地把自我的内心生活展示出来,我坚信这就是她写作时借景,这就是她存在的场景。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观望陈染的写作,观看这个人是如何一如既往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如何“专注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埋头走路……”(《(潜性逸事)·代跋》)。她很欣赏卡夫卡说过的那句话:“真正的道路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染 性心理学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小说叙事 自恋主义 马尔库塞 女性爱欲 《与往事干杯》 内心生活
下载PDF
小说叙事的评价研究——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异乡》为例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雅丽 管淑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2,共4页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叙事学理论.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异乡》为例,探讨小说叙事的评价资源及其体现,从而有助于对小说主题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 小说叙事 评价系统 情感 介入
下载PDF
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 被引量:28
12
作者 余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死于意外事故,最后孙子苦根因吃豆子撑死。小说从福贵亲人的连续死亡中获得叙事的动力,推动着主人公走向孤身一人的结局。故事的发展意味着福贵不断失去亲人。 《许三观卖血记》讲的是一个不同的故事:许三观为生活所迫,不断以卖血来为生。不过,“主人公不断丧失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小说叙事的深层结构,与《活着》完全相同。从福贵身边死去的亲人置换成许三观的鲜血,不断从他的身体中流失,完成相同的语义内容: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先锋小说 诗学 主题 小说叙事 《现实一种》 主人公 重复序列 死亡事件
下载PDF
叙述人·人称·视点──电影叙事中的主体策略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显杰 修倜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0-68,共9页
叙述人·人称·视点电影叙事中的主体策略李显杰,修倜一、谁是影片叙述人?站在叙事学的角度看,“讲述”(呈现)一个放事,意味着架构一个可供观看或阅读的本文。而要构筑一个本文,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谁来讲述故事?乍看上... 叙述人·人称·视点电影叙事中的主体策略李显杰,修倜一、谁是影片叙述人?站在叙事学的角度看,“讲述”(呈现)一个放事,意味着架构一个可供观看或阅读的本文。而要构筑一个本文,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谁来讲述故事?乍看上去,故事本文似乎是由作者(创作主体)来讲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人 电影叙事 人称叙述 叙事结构 影片 隐含作者 叙事本文 叙事 小说叙事 叙述者
原文传递
小说叙事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24
14
作者 谢有顺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30,共7页
一论到现代小说,必然关涉到叙事的伦理问题。叙事不仅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也是一个人的在世方式;叙事不仅是一种美学,也是一种伦理学。为什么叙事会是一种伦理?因为叙事所关注的,
关键词 小说叙事 伦理问题 现代小说 讲故事 伦理学
原文传递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5
15
作者 程锡麟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74,共8页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曾被湮埋了几十年 ,70年代才被重新发掘出来。现在它成了美国黑人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和 2 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本文将从叙事框架、叙事模式、叙事手段和叙事语言几个方面研...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曾被湮埋了几十年 ,70年代才被重新发掘出来。现在它成了美国黑人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和 2 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本文将从叙事框架、叙事模式、叙事手段和叙事语言几个方面研讨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 ,以及黑人民俗文化、特别是黑人方言土语和口述传统对小说叙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策略 上帝 眼睛 女性主义文学 70年代 黑人文学 美国文学 20世纪 叙事框架 叙事模式 叙事语言 叙事手段 民俗文化 小说叙事 口述传统 方言土语 代表作 赫斯顿
原文传递
男权与丁玲早期小说创作 被引量:23
16
作者 董炳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6-82,共17页
小引:男权批评与女权批评“男权批评”这一概念是笔者冒然提出的。如果它已经被开创了女权主义(feminism)文学批评学派的西方学者提出而笔者尚未看到(请原谅笔者的孤陋寡闻),那么这种偶合则令人欣慰。女权批评的价值无疑是不容否定的。... 小引:男权批评与女权批评“男权批评”这一概念是笔者冒然提出的。如果它已经被开创了女权主义(feminism)文学批评学派的西方学者提出而笔者尚未看到(请原谅笔者的孤陋寡闻),那么这种偶合则令人欣慰。女权批评的价值无疑是不容否定的。虽然用“女权”这一概念来置换我们习以为常的“个性主义”、“妇女解放”等概念难免被人怀疑为“新瓶装旧酒”,但它确实为我们审视固有的文学本文提供了新的认识焦点,从而为“本文”再一次被阐释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小说 莎菲 个性主义 小说叙事 文学世界 批评学派 FEMINISM 妇女解放 中国新文学 阿毛姑娘
下载PDF
隐在历史褶皱处的青春记忆与人性书写——从《芳华》看严歌苓小说叙事的新探索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艳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5-163,共9页
严歌苓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芳华》甫一面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芳华》具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是以第一人称来描写她当年亲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作家虽然也写到了后来人物的命运变迁和故事,但只占小说很小的比例和部分。给... 严歌苓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芳华》甫一面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芳华》具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是以第一人称来描写她当年亲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作家虽然也写到了后来人物的命运变迁和故事,但只占小说很小的比例和部分。给人近乎作家“自叙传”这样的读后感,一点也不奇怪。且不说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已多为人了解:她在军队待了13年,从1971年12岁入伍直到25岁部队裁军退伍。整整跳了八年舞,演样板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她演过喜儿;演出舞蹈节目《边疆女民兵》《草原女民兵》《女子牧马班》,扮演英姿飒爽的女民兵;表演藏族歌舞《洗衣歌》;《小常宝请战》(《智取威虎山》)里演边唱边跳的小常宝……然后做了两年编舞,再成为创作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严歌苓 《红色娘子军》 《智取威虎山》 书写 人性 记忆 青春
原文传递
一个“炮孩子”的“世说新语”——论莫言《四十一炮》的荒诞叙事与欲望阐释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瑞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5-203,共9页
《四十一炮》是莫言建构的民间的、具有批判色彩的以"炮"为形象符号的隐喻体系。小说以"炮"为叙事结构,"四十一炮"即"炮孩子"罗小通的四十一段滔滔诉说,内容驳杂,信口而来,上下段之间并没有严... 《四十一炮》是莫言建构的民间的、具有批判色彩的以"炮"为形象符号的隐喻体系。小说以"炮"为叙事结构,"四十一炮"即"炮孩子"罗小通的四十一段滔滔诉说,内容驳杂,信口而来,上下段之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衔接。每一"炮"的故事又有两条线索:一是罗小通回忆的内容,二是罗小通诉说过程中看到的现实世界及想象的情境。各条线索中,现实与想象、眼前与回忆交错剪辑,在叙事结构上呈现出错综交叉的荒诞色彩。在这种时空错综而有条理、枝蔓繁多而不紊乱的叙事结构中,小说设置了"屠宰村"、"肉食节"等带有讽喻、象征意义的虚幻场景,将发生在其中的种种荒诞离奇的欲望故事一一呈现出来,隐性地透露出作者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世态的洞察与反思,其中流露出作者对生活于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世说新语 叙事结构 小说叙事 四十一 黑孩 生命形态 形象符号 儿童视角 荒诞离奇
原文传递
从小说叙事到影视叙事的改编空间——关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思考 被引量:16
19
作者 段江丽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61,共24页
《红楼梦》电视剧重拍能否成功,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剧本。怎样才能改编出优秀的剧本?李渔《闲情偶记》中所提出来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戒讽刺”等观点,颇具借鉴意义。就主题而言,《红楼梦》是一部含义丰富的悲剧,但... 《红楼梦》电视剧重拍能否成功,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剧本。怎样才能改编出优秀的剧本?李渔《闲情偶记》中所提出来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戒讽刺”等观点,颇具借鉴意义。就主题而言,《红楼梦》是一部含义丰富的悲剧,但是不能简化为善恶对立、封建卫道者与叛逆者对立的悲剧,这牵涉到曹雪芹对家庭和人性的态度问题;就情节而言,在“头绪忌繁”的原则之下,改编者需要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增补以及改变等处理;就人物而言,曹雪芹所持的是“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的原则,客观公正地描写出了众多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值得编导和演员细细琢磨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影视叙事 《红楼梦》 新版电视剧
原文传递
小说叙事的转喻机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卢卫中 刘玉华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从事件表征、背景描写和推理的角度探讨了转喻在叙事语篇建构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转喻是组织叙事内容、布局叙事片段的重要依据。在建构叙事语篇时,转喻主要起三个作用:1)支持设置叙事空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空间;2)隐匿某些细... 本文从事件表征、背景描写和推理的角度探讨了转喻在叙事语篇建构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转喻是组织叙事内容、布局叙事片段的重要依据。在建构叙事语篇时,转喻主要起三个作用:1)支持设置叙事空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空间;2)隐匿某些细节或过程以凸显叙事焦点;3)确保叙事空白可及,使必要的含义推理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小说理解 转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