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被引量:290
1
作者 肖明翰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101,共12页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 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 ,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 ,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 ,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 ,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 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 ,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 ,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 ,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 ,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 ,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 ,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 ,故事情节恐怖刺激 ,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 ,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 ,充满悬念 ,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本文进一步指出 ,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 ,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 ,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哥特小说 浪漫主义 超自然现象 持续发展 18世纪 小说创作 故事情节 文学传统 美学基础 心理基础 文化背景 哥特式 一般性 震撼力 恐惧感 作家 作品 恐怖 社会 人口
原文传递
“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 被引量:117
2
作者 丁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0,共9页
从90年代开始,乡村向城市迁徙和漂移的现象决定了中国乡土小说创作视点的转移。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文化冲突中,中国乡土小说的内涵在扩大,反映走出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生活,已经成为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创作资... 从90年代开始,乡村向城市迁徙和漂移的现象决定了中国乡土小说创作视点的转移。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文化冲突中,中国乡土小说的内涵在扩大,反映走出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生活,已经成为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创作资源。同时,反映这些农民肉体和灵魂“游走”状态的生活,也扩展了乡土小说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 城市 转型 描写 梦想 异乡 乡土小说 后工业文明 90年代 小说创作 农耕文明 文化冲突 农民生活 社会生活 中国
原文传递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97
3
作者 程爱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母亲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 ,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 ,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 ,是连接过去...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母亲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 ,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 ,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 ,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 ,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谭恩美的小说之所以在主题和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小说创作 母亲形象 母女关系 文化内涵 文学评论 美国 中国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 《喜福会》
下载PDF
“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 被引量:91
4
作者 迟子建 闫秋红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1,共4页
闫秋红(以下简称闫):您最初是以营造童话般的氛围而引人注目的,许多中短篇都印证了这一点,但后来还是超越了“北极村”童话,创作日趋恢宏和厚重,近作《伪满洲国》极有典型性。您能就此谈谈对历史小说的理解吗?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 小说创作 叙事风格 语言风格 女性文学 当代文学
下载PDF
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 被引量:89
5
作者 王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0,共16页
在《长恨歌》以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她似乎有意要和那些渲染风花雪月、美人迟暮的老上海故事拉开距离,创造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上海故事。本文首先描述和分析王安忆的这个转变,接着提出如下问题:是谁编撰出了那个流... 在《长恨歌》以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她似乎有意要和那些渲染风花雪月、美人迟暮的老上海故事拉开距离,创造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上海故事。本文首先描述和分析王安忆的这个转变,接着提出如下问题:是谁编撰出了那个流行的老上海故事?王安忆为什么要和它拉开距离?如果将她的这个转变放到最近二十年来的文学变迁的大背景下来看,它有什么意义?在她这个转变当中,是否也有某种潜在的危险?文章依次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或详或简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创作 文学变迁 文学思想 题材内容
原文传递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85
6
作者 陈思和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61,共11页
90年代初,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出现重要转机,《叔叔的故事》、《歌星日本来》和《乌托邦诗篇》等篇什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她小说创作的“新诗学”。她所追求的叙事风格,既不同于80年代,也不同于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话语,而是力图用... 90年代初,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出现重要转机,《叔叔的故事》、《歌星日本来》和《乌托邦诗篇》等篇什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她小说创作的“新诗学”。她所追求的叙事风格,既不同于80年代,也不同于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话语,而是力图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以小说的精神力量改造日见平庸的客体世界,营造体现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之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叙事人 《叔叔的故事》 知识分子群体 乌托邦诗篇 小说创作 陈映真 客体世界 作家 理想主义
原文传递
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 被引量:84
7
作者 铁凝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21,共12页
王尧:欢迎你到讲坛来演讲,你到场了,这个讲坛的活动就暂告一段落,以后就不定期了。“小说家讲坛”是我和林建法这几年想做的系列工作之一。
关键词 文学 人类精神健康 内心高贵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一份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 被引量:82
8
作者 王安忆 斯特凡亚 秦立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8-35,共8页
经历·经验·叙述萌芽斯特凡亚你从“雯雯系列”开始到《叔叔的故事》,叙述方式的演变很大,跨度具体可感,描述却很难入手。王安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说吧,我以前的小说是直接表现画面的。作为叙述者的我,不在作品里面。
关键词 王安忆 立德 叙述策略 小说创作 女权主义 叙述方式 故事 主观叙述 客观叙述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 被引量:62
9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57,共9页
关键词 毕飞宇 小说创作 感性精神 现实主义 生活题材 人性精神
下载PDF
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 被引量:69
10
作者 周罡 刘震云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刘震云 小说创作 批评家 当代文坛 沉思 作家 真实 阐释 虚拟 热情
下载PDF
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 被引量:73
11
作者 林非 《文学评论》 1987年第3期37-44,共8页
一近年来散文创作的收获与问题有些同志用这几年来小说创作引起较多注意的情况,来和散文创作进行比拟,得出了散文创作不景气的贬抑性的结论。这看法也流传到了散文界,使有些从事散文创作和评论的同志产生了一种悲观心理和寂寞情绪。我... 一近年来散文创作的收获与问题有些同志用这几年来小说创作引起较多注意的情况,来和散文创作进行比拟,得出了散文创作不景气的贬抑性的结论。这看法也流传到了散文界,使有些从事散文创作和评论的同志产生了一种悲观心理和寂寞情绪。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因为简单地将小说与散文创作进行类比,这种做法本身就并不科学。小说由于它充分展开情节性的特征,吸引的读者肯定会多一些。当然也有些新派小说家正致力于淡化情节,不过一般说来它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也还是超过散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散文艺术 艺术技巧 小说创作 新派小说 主要表现 形散神不散 六十年代 思想冲力 文学样式
原文传递
哈代的小说创作与达尔文主义 被引量:58
12
作者 聂珍钊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9,共9页
进化论学说是哈代的社会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文艺思想的基础。哈代在小说中不仅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探索和解释英国南部农村消亡的原因 ,演绎人类社会生存竞争的残酷现实 ,从而表现重大的社会悲剧主题 ;而且还把进化论同功利主义结合... 进化论学说是哈代的社会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文艺思想的基础。哈代在小说中不仅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探索和解释英国南部农村消亡的原因 ,演绎人类社会生存竞争的残酷现实 ,从而表现重大的社会悲剧主题 ;而且还把进化论同功利主义结合起来 ,用功利主义的原则解决小说中的一系列人物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哈代在描写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小说创作 社会悲剧 文艺思想 悲剧性 人物 残酷 农村社会 生存竞争 社会观念
原文传递
《白鹿原》创作漫谈 被引量:65
13
作者 陈忠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24,55,共6页
一这是我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尝试.此前我没有过任何长篇的构思.而关于要写长篇小说的愿望几乎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但具体实施却是无法预定的事.我对长篇的写作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甚至不无畏怯和神秘感.我的这种态度和感觉主要是... 一这是我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尝试.此前我没有过任何长篇的构思.而关于要写长篇小说的愿望几乎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但具体实施却是无法预定的事.我对长篇的写作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甚至不无畏怯和神秘感.我的这种态度和感觉主要是阅读那些大家们的长篇所造成的,长篇对于作家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单是语言也是不容轻视的.长篇占用大量的生活素材,弄不好就会造成令人痛心的糟踏浪费,这对作家来说是致命的.我知道我尚不具备写作长篇的能力,所以一直通过写中短篇来练习这种能力作为基础准备,记得当初有朋友问及长篇写作的考虑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人物 历史过程 白鹿原 小说创作 具体实施 朋友 长篇小说 综合能力 写作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 被引量:57
14
作者 贾平凹 韩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39,共6页
韩鲁华你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很特殊,除一般说的人物形象外,你作品的山、石、水、月、动物、和尚等等构成了另一形象形态。请你从整体上谈一谈你创作时的构想。最好从理论上阐述。贾平凹我对理论不懂,知道的不多,只是偶然听一点,读一点。... 韩鲁华你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很特殊,除一般说的人物形象外,你作品的山、石、水、月、动物、和尚等等构成了另一形象形态。请你从整体上谈一谈你创作时的构想。最好从理论上阐述。贾平凹我对理论不懂,知道的不多,只是偶然听一点,读一点。我觉得你从人物形象和其他艺术形象角度提问题,比单一说人物形象好。在我的创作中,我平常是这样想的,小说发展到今天,变化很大。十九世纪前的小说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后来越发展越杂琐了。现在都在说符号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贾平凹 小说创作 符号学 艺术形象 外国 气功师 块状结构 十九世纪 作品
下载PDF
精神的田园——铁凝访谈 被引量:41
15
作者 朱育颖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4,共7页
勃兰兑斯有言:“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对我国20世纪后20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的精神走向也可以作如是观:它是国人精神的一种写照、一种折光.存在决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归趋... 勃兰兑斯有言:“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对我国20世纪后20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的精神走向也可以作如是观:它是国人精神的一种写照、一种折光.存在决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归趋总是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走向.在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民主的国度,在社会向人们敞开多个门户、提供多种选择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凝 小说创作 人物塑造 农村题材 城市题材 《麦秸垛》 《棉花垛》 《青草垛》 女性作家
下载PDF
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韧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写实主义 底层文学 小说创作 人物塑造 叙事策略 审美意境
原文传递
“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 被引量:39
17
作者 钱中文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4期31-41,共11页
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语言美学和长篇小说理论,在当代叙述理论中独树一帜而颇有影响;同时对于小说创作来说,它也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海明威曾经说过,他不仅向画家学习,而且也向音乐家学习。“我觉得我个人向作曲家学习的... 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语言美学和长篇小说理论,在当代叙述理论中独树一帜而颇有影响;同时对于小说创作来说,它也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海明威曾经说过,他不仅向画家学习,而且也向音乐家学习。“我觉得我个人向作曲家学习的东西和从和声学及对位法学到的东西是很明显的。”苏联作家阿纳尼耶夫发表了长篇巨著《没有战争的年代》(已出三卷)后说,他的小说采用了“复调”结构。“对位”、“复调”,原是音乐中的现象,如今在外国谈论小说时常常谈及它们。不过在文艺理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复调小说 小说艺术 叙述理论 小说理论 小说创作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 地下室手记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苦难的书写与意义的探询——对北村的书面访谈 被引量:34
18
作者 林舟 《花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5-150,共6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北村的小说相对于他此前创作的“改弦易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独特而意味深长的文学景观,它当然关乎作家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历程,更提示了先锋性的小说写作在当下大众文化的喧腾中新的内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北村的小说相对于他此前创作的“改弦易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独特而意味深长的文学景观,它当然关乎作家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历程,更提示了先锋性的小说写作在当下大众文化的喧腾中新的内在的可能性,而且由此突现出面对分崩离析和荒芜状态的人的精神向度。如果说,神性的观念在北村小说中的引入完全属于北村个人的话,那么可以说,人性的探寻及其触及的苦难、悲凉、困惑则应该属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北村独具的小说方式及其个人信念,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显得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他,以此所呈现的精神对现实的突进、意义向虚无的叩问,是在他的小说中得到高度浓缩和超倍放大而显得异常清晰的人的心灵图景。任何途径的得救都是以意识到需要拯救和渴望得救为前提的,尽管我们未必如北村有意无意地所希望的那样,走向神的怀抱,但当欣慰于在他的小说中与他一起真诚地面对人的存在的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北村 当代性 作家 小说创作 写作 叙述 意义 书写 语言
原文传递
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 被引量:35
19
作者 唐弢 《文学评论》 1982年第3期102-111,144,共11页
当然是赞美:让歌声起来又起来,歌颂盆里或脸上开出的生命,歌颂植物式忍耐,动物式可爱;有些人曾经享过福;也出过伟人。——W.H.奥登:《战时在中国》(卞之琳译)一在国际上,所谓“红色的三十年代”是在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广泛结成民族联... 当然是赞美:让歌声起来又起来,歌颂盆里或脸上开出的生命,歌颂植物式忍耐,动物式可爱;有些人曾经享过福;也出过伟人。——W.H.奥登:《战时在中国》(卞之琳译)一在国际上,所谓“红色的三十年代”是在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广泛结成民族联合阵线的形势下结束的。整个世界的文艺活动起了积极的变化。就中国而言,我所知道的上海也不例外。然而文运多厄,好景不常,一度繁荣的“孤岛”文艺,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而宣告终结,粗具规模和较有影响的刊物,如《文学集林》、《文献》、《文艺》、《文艺新潮》、《鲁迅风》、《奔流文艺丛刊》、《新文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 钱钟书 剧作家 小说创作 师陀 废名 张爱玲 方鸿渐 郑振铎 文艺复兴
原文传递
文学·梦想·社会责任——铁凝自述 被引量:37
20
作者 赵艳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铁凝 社会责任 小说创作 《哦 香雪》 艺术风格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