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
肖明翰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90
|
|
2
|
“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 |
丁帆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7
|
|
3
|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
程爱民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7
|
|
4
|
“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 |
迟子建
闫秋红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91
|
|
5
|
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 |
王晓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9
|
|
6
|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 |
陈思和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5
|
|
7
|
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 |
铁凝
王尧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4
|
|
8
|
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一份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 |
王安忆
斯特凡亚
秦立德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82
|
|
9
|
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 |
吴义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2
|
|
10
|
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 |
周罡
刘震云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69
|
|
11
|
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 |
林非
|
《文学评论》
|
1987 |
73
|
|
12
|
哈代的小说创作与达尔文主义 |
聂珍钊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8
|
|
13
|
《白鹿原》创作漫谈 |
陈忠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65
|
|
14
|
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 |
贾平凹
韩鲁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57
|
|
15
|
精神的田园——铁凝访谈 |
朱育颖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3 |
41
|
|
16
|
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 |
张韧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5
|
|
17
|
“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 |
钱中文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3 |
39
|
|
18
|
苦难的书写与意义的探询——对北村的书面访谈 |
林舟
|
《花城》
北大核心
|
1996 |
34
|
|
19
|
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 |
唐弢
|
《文学评论》
|
1982 |
35
|
|
20
|
文学·梦想·社会责任——铁凝自述 |
赵艳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4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