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骨细胞吞噬内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骨髓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渊卿 方心俞 +5 位作者 张翀景 张超凡 黄子达 李文波 杨滨 张文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681-687,共7页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中,负责骨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与吸收,共同维持骨代谢的平衡。近年研究发现,这些骨组织中的细胞与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通路存在相互作用,从而衍生出了一门新学科——"骨免疫学",其目的在于研究骨骼...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中,负责骨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与吸收,共同维持骨代谢的平衡。近年研究发现,这些骨组织中的细胞与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通路存在相互作用,从而衍生出了一门新学科——"骨免疫学",其目的在于研究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其中成骨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骨髓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可以粘附于成骨细胞表面并被内化,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杀灭,并发生表型的转变(如小菌落变异等),而当细胞死亡后这些细菌被释放,再次感染其他细胞,形成新的感染,导致骨髓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且迁延不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成骨细胞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治疗骨髓炎的新靶标。本文就成骨细胞吞噬内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骨髓炎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金黄色葡萄球菌 骨髓炎 溶酶体 菌落变异
下载PDF
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金环 张珊玲 +2 位作者 宋玮 罗万和 陈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0-1478,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适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SASCVs)引起奶牛乳腺炎感染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评价其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对槲皮素(0.05、0.10、... 【目的】制备一种适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SASCVs)引起奶牛乳腺炎感染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评价其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对槲皮素(0.05、0.10、0.15和0.20 g)和替米考星原料药用量(0.2、0.3、0.4和0.5 g)及转速(500、1000、1500 r/min)、反应时间(0.5、1.0、2.0 h)、反应温度(25、50、75℃)、溶剂浓度(5.0%、7.5%、10.0%)进行考察,以外观性状为指标,筛选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最优配方和制备条件;以微观形态、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对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表征;通过琼脂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体外杀菌曲线,对比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评价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的优势。【结果】当替米考星为0.4 g、槲皮素为0.1 g、溶剂为20 mL 7.5%的聚乙二醇溶液,在转速为1000 r/min、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50℃时,所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最优,其溶液外观性状显示颜色清亮,无沉淀和絮状物;微观形态显示该混合物纳米粒分布均匀,颗粒大小一致;沉降体积比为1,再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741.9 nm,Zeta电位为-7.69 mV。替米考星标准品、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SASCVs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1.51和1.38 cm,对SASCVs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和2μg/mL;体外杀菌曲线表明,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对SASCVs菌株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对SASCVs菌株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可为治疗由SASCVs菌株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替米考星 混合物纳米粒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变异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一株羊源沙门菌及其小菌落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鲁壮壮 吴自豪 +2 位作者 池昊明 龚洁 陈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67-3478,共12页
【背景】小菌落变异株(smallcolonyvariant,SCV)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表型及致病特征且生长缓慢的细菌亚群,而国内鲜有关于食源性沙门菌SCV的研究报道。【目的】为食源性沙门菌的防治及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使用氨基糖苷类... 【背景】小菌落变异株(smallcolonyvariant,SCV)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表型及致病特征且生长缓慢的细菌亚群,而国内鲜有关于食源性沙门菌SCV的研究报道。【目的】为食源性沙门菌的防治及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羊源胆汁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实验室诱导得到SCV,然后分别对野生株和诱导株的菌落形态、生长、生化特性、营养缺陷型检测、运动性、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卡那霉素诱导获得一株血红素依赖型沙门菌SCV,与野生株相比,诱导株生长缓慢,低于野生株84%,不利用柠檬酸盐,溶血能力增强40%,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受性增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弱45%,运动能力减弱78%。【结论】沙门菌SCV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野生株相比有显著差异,使得沙门菌SCV的分离鉴定尤为困难;并且SCV的致病性与耐药性等方面的变化可能给沙门菌病的防治带来更大挑战,其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菌落变异 耐药性 生物膜形成能力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文常 张艳玲 唐晓华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引入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教学过程中。结果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能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临床微... 目的探讨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引入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教学过程中。结果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能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教学的质量。结论把常见病原菌少见表型引入到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对常规实习教学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 菌落变异 实习
原文传递
纳米凝胶提高硫酸头孢喹肟抗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罗万和 周继萍 +5 位作者 鞠牧洁 刘金环 买热亚木古力·尼吉米丁 古丽乃再尔·艾麦提 弓超 韩俊成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CVs)感染,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明胶为阴、阳离子载体,通过静电作用制备一种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以溶胀率为指标,筛选最优配方;以外观性状、扫描电镜图、包封率(EE)、载药量(LC)、粒径和Zeta电... 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CVs)感染,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明胶为阴、阳离子载体,通过静电作用制备一种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以溶胀率为指标,筛选最优配方;以外观性状、扫描电镜图、包封率(EE)、载药量(LC)、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通过溶血性试验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市售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和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对SCVs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当明胶500 mg、羧甲基纤维素钠200 mg、三聚磷酸钠0.5 mg时为最优配方,为均一淡黄色;扫描电镜图显示硫酸头孢喹肟被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三聚磷酸钠所交联的网络结构所包裹,网络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75.72±2.62)nm, Zeta电位为(-0.010 2±0.001 4)mV,EE和LC分别为(85.68±2.41)%和(22.35±1.93)%;且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在3 h内均未有溶血现象发生;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市售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和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对SCV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1和0.5μg/mL。故本研究所制备的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具有较小的纳米尺寸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为提高由SCV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凝胶 菌落变异 硫酸头孢喹肟 抗菌活性 制备
下载PDF
新疆动物源大肠杆菌小菌落变异体生物学特性分析
6
作者 吴自豪 李广西 +1 位作者 刘士哲 陈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76-4987,共12页
【背景】小菌落变异体(small colony variants,SCVs)在细菌耐药和持续残留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鲜有动物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SCVs的相关报道。【目的】对新疆动物源EC-SCV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为国... 【背景】小菌落变异体(small colony variants,SCVs)在细菌耐药和持续残留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鲜有动物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SCVs的相关报道。【目的】对新疆动物源EC-SCV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为国内EC-SCVs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新疆动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诱导,使其形成SCVs。然后对野生株和诱导株进行培养特征、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运动力、生物被膜和溶血活性等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经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诱导,从牛、羊和马源大肠杆菌中得到5株EC-SCVs(2株为血红素依赖型,3株未知其营养依赖型)。与野生株相比,EC-SCVs的生化特性改变,所有EC-SCVs转变为不利用醋酸盐,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也存在差异。并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受性增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但运动力下降。除血红素依赖型EC-SCVs的溶血活性增强外,其他SCVs的溶血活性并无差异。【结论】动物源EC-SCVs的生物学特性与野生株相比有较大差异,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可能会给大肠杆菌致病或耐药等方面的防治带来更大挑战,其相关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菌落变异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工关节感染中的分子型别与耐药基因特征
7
作者 梁玉龙 程翔 +2 位作者 魏莹 刘颖 郭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2886-2892,共7页
目的探讨导致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基因和分子型别,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和流行病学信息。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80例髋膝PJI患者关节液及假体周围组织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探讨导致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基因和分子型别,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和流行病学信息。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80例髋膝PJI患者关节液及假体周围组织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骨科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用多点位序列分型(MLST)进行菌株分型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主要流行分子型别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差异。结果该研究共收集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6.25%,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率为73.75%。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95%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耐药基因,其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92.50%)。MRSA平均携带4.3种耐药基因,MSSA平均携带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CVs)检出率为23.75%。MLST结果显示,PJI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流行克隆复合物型别为ST-398型(22.50%)、ST-5型(13.75%)和ST-59型(11.25%)。ST-59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相对较高。结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PJI中抗MRSA感染的主要选择;PJI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检出率较高;ST-398、ST-5、ST-59型是该院PJI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流行克隆菌株,应针对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隆类型采取个性化抗感染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基因 菌落变异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分子病原学特征
8
作者 魏莹 刘颖 +1 位作者 刘薇 郭宇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2期65-7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ASCV)的毒力、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型别,为探讨其致病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收集从19... 本研究旨在了解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ASCV)的毒力、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型别,为探讨其致病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收集从19例PJI患者关节液中分离出的SASC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数据库比对,以了解其毒力相关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菌株型别,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9株SASCV中,有8株与正常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生长。对全部27株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长度为2696437~3011803 bp,G+C含量为(32.8±0.05)%。共检出23种毒力相关基因:其中14种黏附素相关基因的检出率较高,为21.1%~100.0%;4种与免疫逃逸相关基因的检出率为36.8%~68.4%;5种溶血及杀白细胞素基因也有检出。耐药基因检出12种:blaZ检出率为78.9%(15/19);mecA检出率为31.6%(6/19);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也有不同比例的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基因的检出数量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分析结果显示,19株SASCV共分10个型别。8组表型混合生长的菌株中,2组SCV与正常表型菌株分属不同型别,且毒力及耐药基因差异较大,其余6组为同一型别。本研究还发现,PJI中SASCV的生物膜相关黏附素基因检出率高,耐药基因中mecA检出率较高,MLST以ST59最多,其次为ST398和ST25。SCV与正常表型菌株混合生长时可分属不同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变异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的制备及疗效初步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董贵 孟凡艳 +4 位作者 鲁壮壮 贺建忠 陶大勇 陈伟 罗万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96-1801,共6页
制备一种适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SASCVs)感染的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在离子交联剂作用下,通过凝胶材料之间静电作用自组装形成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以外观性状、微观形... 制备一种适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SASCVs)感染的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在离子交联剂作用下,通过凝胶材料之间静电作用自组装形成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以外观性状、微观形态、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筛选最优配方后,对比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与其商品化注射液治疗SASCVs感染小鼠模型的结果,对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三聚磷酸钠、明胶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5,25,15 g/L时为最优配方。最优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外观性状显示无沉淀和絮状物,颜色清亮;微观形态显示药物被明胶和海藻酸钠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所包裹;沉降体积比为1;再分散性良好;包封率(EE)和载药量(LC)分别为(71.2±1.32)%,(16.3±0.45)%;平均粒径为(23.01±1.14)nm;Zeta电位为(-25.4±0.91)mV。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和其商品化注射液的治愈率分别为90.0%,86.7%,表明硫酸头孢喹肟纳米凝胶治疗SASCVs感染小鼠的效果略优于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本研究将为治疗由SASCVs菌株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头孢喹肟 纳米凝胶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变异 制备 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交联剂对替米考星纳米凝胶抗菌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金环 鞠牧洁 +3 位作者 蒋永涛 关鼎 艾力·图尔荪 罗万和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CVs)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在前期制备替米考星纳米凝胶的基础上,以外观性状、沉降体积比和溶胀率作为指标,筛选交联剂的种类和浓度,并对其外观性状、微观形态、Zeta电位、粒径和多分散指数进行表征,... 为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CVs)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在前期制备替米考星纳米凝胶的基础上,以外观性状、沉降体积比和溶胀率作为指标,筛选交联剂的种类和浓度,并对其外观性状、微观形态、Zeta电位、粒径和多分散指数进行表征,通过溶血性试验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米考星原料药、替米考星纳米凝胶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01和SCVs 102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替米考星纳米凝胶的最优交联剂配方为0.125 mg/mL的三聚磷酸钠;所制备的纳米凝胶外观均一、分散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同时可保证药物缓慢释放;溶血性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替米考星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01和SCVs 102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0μg/mL和0.25μg/mL,与其他制剂相比,替米考星纳米凝胶具有更低的最低抑菌浓度,且对SCVs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替米考星纳米凝胶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变异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纳米抗菌药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壮壮 刘金环 +3 位作者 张珊玲 鞠牧洁 罗万和 陈伟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144,共5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由其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的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新型纳米载体系统所制备的纳米抗菌药物治疗金葡菌感染尤为重要。通过总结金葡菌感染机制、常规药物及纳米抗菌药物在治...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由其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的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新型纳米载体系统所制备的纳米抗菌药物治疗金葡菌感染尤为重要。通过总结金葡菌感染机制、常规药物及纳米抗菌药物在治疗金葡菌感染中的应用,讨论并分析纳米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治疗金葡菌感染所面临的挑战,对纳米抗菌药物治疗金葡菌感染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机制 菌落变异 纳米抗菌药物 纳米载体系统
下载PDF
MALDI-TOFMS鉴定一株小菌落变异型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晔华 穆红 +2 位作者 刘萍 江雁 张坚磊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型的特征性蛋白指纹图谱进行深度研究的价值。方法分别... 目的探讨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型的特征性蛋白指纹图谱进行深度研究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生化鉴定、16S r RNA测序技术和MALDI-TOF MS技术对1株小菌落变异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通过质谱鉴定系统VITEK MS的质谱科研模式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mall colony variants,SCV)的质谱图,分析代表金黄色葡萄球菌agr和sig B系统的m/z表达强度,并用SARAMIS软件构建基于质谱峰谱特征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使用MALDI-TOF MS技术鉴定该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传统生化鉴定、16S rRNA测序技术的鉴定结果一致。其菌落形态符合典型SCV菌株的特征,预示生物膜形成的PSMα3(m/z 2634.4)、PSMα1(m/z 2286.8)和PSMα4(m/z 2198.6)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00%、76.1%和32.3%,反映急性早期感染状态的agr调控系统的delta毒素强度只有10%;反映慢性、复发性感染的sigB调控系统的峰谱相对强度均<25%,该菌株和科研菌种库SCV的系统发育树近似度>70%。结论 MALDI-TOF MS技术不仅能够快速准确鉴定不典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且生成的质谱图能够初步提示菌株在宿主体内的感染状态,表明该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辅助基因调节子(agr) delta毒素 sigB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落变异
原文传递
麦卢卡蜂蜜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小菌落突变株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诗 杨星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索麦卢卡蜂蜜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小菌落突变株的可能性及其对抗生素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在含有和不含有亚最小抑菌浓度(sub-MIC)麦卢卡蜂蜜的营养肉汤(NB)中,培养小菌落突变株(SCVs),然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 目的探索麦卢卡蜂蜜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小菌落突变株的可能性及其对抗生素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在含有和不含有亚最小抑菌浓度(sub-MIC)麦卢卡蜂蜜的营养肉汤(NB)中,培养小菌落突变株(SCVs),然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是否有改变;检测这些SCVs与前体细胞相比,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是否改变;并验证SCVs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最小抑菌浓度从6%增长到了6.5%。但是最小杀菌浓度并未有显著改变(P>0.05)。所有的SCVs均被验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增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麦卢卡蜂蜜可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Vs的发展,但对随后使用麦卢卡蜂蜜或苯唑西林的治疗都没有明显的耐药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细菌菌落变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小菌落变异型的特征及在持续性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晔华 穆红 《医学综述》 2018年第4期636-641,共6页
同质的微生物群体在环境压力尤其是抗菌药物治疗的压力作用下易产生小菌落变异型(SCV)。SCV这类微生物亚群具有自发产生、生长缓慢且表型多样的特征。SCV在临床上常与复发或持续性感染有关。鉴于SCV菌株生长缓慢,与其野生型菌株的菌落... 同质的微生物群体在环境压力尤其是抗菌药物治疗的压力作用下易产生小菌落变异型(SCV)。SCV这类微生物亚群具有自发产生、生长缓慢且表型多样的特征。SCV在临床上常与复发或持续性感染有关。鉴于SCV菌株生长缓慢,与其野生型菌株的菌落相比明显减小,且产色素较少或者不产色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可能会忽视或漏检SCV菌株,最终导致临床上常规抗生素疗程未覆盖SCV菌株或难以清除SCV引起的感染。临床上SCV菌株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宿主的基础免疫状态和抗生素治疗疗程是否规范相关,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对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或患有基础疾患的患者多送检标本,同时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也需要细心留意相关标本,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SCV菌株的检出率,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基因型 菌落变异 持续性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