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6对NMDA诱导的小脑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詹险峰 李冰 +2 位作者 吴蓓 彭聿平 邱一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激发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IL-6、NMDA和JAK抑制剂AG490的人工脑脊液(ACSF)灌流小脑脑片,利用离体脑片神经元单位放电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药物对小脑...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激发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IL-6、NMDA和JAK抑制剂AG490的人工脑脊液(ACSF)灌流小脑脑片,利用离体脑片神经元单位放电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药物对小脑间位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测定间位核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1(NR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单独用12.5μmol/L和25μmol/L NMDA灌流,神经元放电频率均较基础放电频率增加;用不同浓度IL-6(50,100,200ng/ml)联合NMDA作用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出现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G490可部分阻断IL-6对NMDA兴奋神经元放电的抑制作用。与单独NMDA处理组比较,用IL-6联合NMDA处理神经元后,神经元的NR1磷酸化水平出现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G490可阻断IL-6所致的神经元NR1磷酸化水平的降低。结论:IL-6可抑制NMDA激发的小脑间位核神经元的放电兴奋活动;并同时下调神经元的NR1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脑片 小脑间位 白介素-6 神经元自发性放电 NMDA受体 NRI磷酸化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在大鼠小脑间位核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颂华 李冰 +1 位作者 邱一华 彭聿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5-648,共4页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小脑皮层颗粒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该受体介导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大鼠小脑核团是否也表达IL-6R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RT-PCR、Wes...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小脑皮层颗粒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该受体介导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大鼠小脑核团是否也表达IL-6R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在基因、蛋白和细胞水平检测IL-6R在大鼠小脑间位核的表达。结果显示:(1)在小脑间位核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图上,在365 bp位置可见一清晰的条带,与IL-6R mRNA预计扩增片断的长度一致;(2)在West-ern blot实验体系中,IL-6R免疫反应阳性条带出现在分子量为80 kD处;(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小脑间位核中出现大量IL-6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小脑间位核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IL-6R,提示IL-6在小脑间位核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受体 小脑间位 大鼠
下载PDF
组胺能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在间位核神经元信息加工中的作用(英文)
3
作者 陈鲲 曹宽 +3 位作者 刘轲莉 詹中文 杨敏 周伯春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32-43,共12页
小脑间位核(interpositus nucleus,IN)主要接受γ-氨基丁酸(GABA)能纤维支配,同时接受组胺能纤维的调节.本研究在小脑脑片上研究了GABA和组胺对单个IN神经元电活动的共同作用.持续灌流组胺或同时施加组胺和GABA,81.2%(69/85)神经元,GAB... 小脑间位核(interpositus nucleus,IN)主要接受γ-氨基丁酸(GABA)能纤维支配,同时接受组胺能纤维的调节.本研究在小脑脑片上研究了GABA和组胺对单个IN神经元电活动的共同作用.持续灌流组胺或同时施加组胺和GABA,81.2%(69/85)神经元,GABA及其激动剂的效应都被组胺削弱(持续灌流n=33;同时施加n=36).这种削弱效应能够被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0)和PKA抑制剂H-89阻断(n=8),fors-kolin模拟组胺的效应(n=9).结果表明组胺和GABA对IN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交互调节作用:通过激活H2受体偶联的G-protein-AC-PKA信号通路,磷酸化GABAB和GABAA受体,降低受体功能.推测受体间的对话的工作模式,可能是整个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某些药理作用和生理活动调节的基础;如果对话紊乱,可能导致大脑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能 组胺能 受体 小脑间位 磷酸化
下载PDF
刺激中缝背核调制小脑间位核神经元电活动
4
作者 王建军 陈文雁 +1 位作者 张敏跃 余启祥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3-401,共9页
刺激中缝背核(dorsalraphenucleus,DR)可以引起小脑间位核(interposednucleus,IN)神经元抑制、兴奋和双相(抑制-兴奋和兴奋-抑制)3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其中以抑制反应为主(76.0... 刺激中缝背核(dorsalraphenucleus,DR)可以引起小脑间位核(interposednucleus,IN)神经元抑制、兴奋和双相(抑制-兴奋和兴奋-抑制)3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其中以抑制反应为主(76.0%);大多数细胞的反应潜伏期<30ms。IN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为5-120Hz,自发放电频率高的神经元群体对DR刺激的反应率却比自发放电频率低的群体低。静脉注射5-HT2/IC受体阻断剂methysergide可以阻断IN细胞对DR刺激的抑制反应(85.7%)。这些结果提示,中缝-小脑5-HT能纤维可能通过对小脑深部核团细胞电活动的调制作用参与小脑的感觉运动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 小脑间位 神经元电活动
下载PDF
小脑间位核对下丘脑外侧区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5
作者 王韬 王建军 +1 位作者 蒲咏梅 余启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8-251,共4页
许多研究表明,刺激或损毁小脑某些部位可引起一些内脏和情感活动的变化,提示小脑除具有躯体性运动调节功能之外,还参与了机体非躯体活动的调节.但是,小脑实现其非躯体功能的神经通路至今还不明了.近年来的神经解剖学研究揭示,小脑与下... 许多研究表明,刺激或损毁小脑某些部位可引起一些内脏和情感活动的变化,提示小脑除具有躯体性运动调节功能之外,还参与了机体非躯体活动的调节.但是,小脑实现其非躯体功能的神经通路至今还不明了.近年来的神经解剖学研究揭示,小脑与下丘脑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纤维联系.其中的小脑-下丘脑投射纤维由所有三个小脑核团(顶核、间位核和齿核)发出,终止于对测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A)、后区和背区及背内侧核(?)推测小脑-下丘脑通路可能是小脑实现其非躯体功能的一个途径.本研究观察刺激小脑间位核(interpositus nucleus,IN)对LHA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探讨小脑在参与机体某些非躯体功能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间位 下丘脑外侧区 电活动 神经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