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处理阻碍三叉神经痛手术入路的岩静脉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鲁 楚燕飞 +10 位作者 姚智强 刘华 赵中甫 李雅斌 刘轶刚 刘博 刘妍 常书峰 方丹东 张宗昆 刘志兴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总结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处理阻碍三叉神经痛手术入路的岩静脉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连续治疗的55例三叉神经痛病例。根据岩静脉主干和(或)其属支是否阻挡手术入路将岩静脉分为3种类型并分... 目的总结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处理阻碍三叉神经痛手术入路的岩静脉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连续治疗的55例三叉神经痛病例。根据岩静脉主干和(或)其属支是否阻挡手术入路将岩静脉分为3种类型并分别处理。结果①岩静脉不阻挡或基本不阻挡手术入路型:17例(30.91%);②岩静脉属支阻挡入路型:30例(54.55%),其中切断9例;③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型:8例(14.55%),主干均得到保留,切断属支2例。52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完全消失,3例疼痛分别于术后第2~3d完全消失。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可以避免切断阻碍三叉神经痛手术入路的岩静脉主干或粗大属支,有利于减少因切断岩静脉主干或粗大属支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小脑水平 小脑 岩静脉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鼎 沈永锋 +2 位作者 杜垣峰 杜权 俞文华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在三叉神经痛(TN)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至12月经小脑上外侧(SC)入路行MVD的78例原发性TN患者为A组,2018年1至6月由同一位主刀医师经CHF-CPF入路行MVD的84例原发... 目的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在三叉神经痛(TN)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至12月经小脑上外侧(SC)入路行MVD的78例原发性TN患者为A组,2018年1至6月由同一位主刀医师经CHF-CPF入路行MVD的84例原发性TN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切断岩静脉主干或属支的比例、打开硬脑膜至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显微镜或手术床调整次数、小脑挫伤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切断岩静脉主干或属支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显微镜或手术床次调整数少于A组,术中小脑挫伤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HF-CPF入路用于TN患者的MVD中,能减少对岩静脉及小脑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小脑水平 小脑
下载PDF
面神经临床分段与面肌痉挛术中责任血管分布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郑鲁 郑瑛 +10 位作者 楚燕飞 姚智强 刘华 李雅斌 吴英超 张胜利 刘妍 刘博 刘轶刚 张谦生 王兴克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面神经临床分段方法并初步总结术中发现的责任血管的分布及特点,以帮助找到主要责任血管。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23例面肌痉挛病例。将面神经分为中枢髓鞘段、髓鞘移行段和外周髓鞘段。血管压迫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术中... 目的介绍一种面神经临床分段方法并初步总结术中发现的责任血管的分布及特点,以帮助找到主要责任血管。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23例面肌痉挛病例。将面神经分为中枢髓鞘段、髓鞘移行段和外周髓鞘段。血管压迫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术中打开小脑桥脑裂上、下支,探查责任血管的分布情况与压迫程度。结果所有病人均发现有血管压迫。中枢髓鞘段压迫98例,髓鞘移行段压迫15例,外周髓鞘段压迫10例;主要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8例,小脑后下动脉23例,椎基底动脉合并小脑前下动脉和/或小脑后下动脉共26例,其他6例;轻度压迫28例,中度压迫82例,重度压迫13例。术后112例痉挛立即消失,术后1年仅1例痉挛未完全消失;无死亡。2例轻、中度复发。结论打开小脑桥脑裂并根据面神经分段探查责任血管,重点为中枢髓鞘段,将有助于发现主要责任血管,避免遗漏,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段 面神经 责任血管 小脑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原文传递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治疗三叉神经痛解剖入路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常书锋 孙君军 +3 位作者 郑鲁 史保中 段勇刚 王永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脑水平裂(cerebellar horizontal fissure,CHF)、小脑桥脑裂(cerebello-pontinefissure,CPF)与三叉神经、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CA)、岩静脉(petrosal vein,PV)之间关系,为CHF-CPF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脑水平裂(cerebellar horizontal fissure,CHF)、小脑桥脑裂(cerebello-pontinefissure,CPF)与三叉神经、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CA)、岩静脉(petrosal vein,PV)之间关系,为CHF-CPF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整颅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CHF、CPF与三叉神经、CA、PV之间解剖学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行拍照记录。结果 CHF可分离长度(31.01±6.29)mm,可分离深度(11.75±3.41)mm;CPF可分离长度(20.33±2.49)mm,可分离深度(7.49±1.66)mm;分离前CHF-CPF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3.67±1.51)mm,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处(root entry zone,REZ)暴露困难,分离后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18.52±3.80)mm,REZ暴露良好;CHF-CPF交界点距PV主干(13.63±1.59)mm,距小脑上动脉(SCA)(14.40±6.77)mm,距小脑前下动脉(AICA)(9.76±7.40)mm,距小脑后下动脉(PICA)(23.58±3.81)mm。结论经CHF-CPF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三叉神经入桥脑处显露充分,使减压更加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水平 小脑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 岩静脉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常书锋 杨波 +5 位作者 郑鲁 黄晓峰 付战胜 杨万敬 刘昌 王俊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3.0 cm)听神经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31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打开岩裂-...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3.0 cm)听神经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31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打开岩裂-桥脑裂。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术中未能解剖保留,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按H^B标准: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Ⅵ级2例。术后并发呛咳4例及吞咽困难1例。31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平均30.5月;肿瘤无复发;术后半年后恢复至B级3例,C级5例,无改善11例,未能保留听力12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口及小骨窗,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达到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 乙状窦后入路 锁孔手术 小脑 疗效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 被引量:3
6
作者 常书锋 杨波 +5 位作者 郑鲁 付战胜 杨万敬 黄晓峰 王俊善 刘昌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评估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评估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小脑 微血管减压 舌咽神经痛
原文传递
经小脑桥脑裂上支处理面神经上内侧责任血管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成 郑鲁 +11 位作者 郑瑛 吴英超 楚燕飞 姚智强 刘华 李雅斌 张胜利 赵中甫 刘轶刚 刘博 刘妍 张谦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9-1002,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小脑桥脑裂上支探查并处理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上内侧责任血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五0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均经小脑桥脑裂... 目的介绍一种经小脑桥脑裂上支探查并处理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上内侧责任血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五0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均经小脑桥脑裂上支探查并处理面神经上内侧责任血管。结果21例患者的责任血管中,13例为主要责任血管,8例为次要责任血管。所有患者均经小脑桥脑裂上支探查并成功处理面神经上内侧责任血管。18例患者术后即刻缓解,其余3例患者术后3个月面肌痉挛均消失。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平均随访5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术中打开小脑桥脑裂上支有利于显露、探查和处理面神经上内侧导致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减轻对第Ⅶ、Ⅷ对颅神经和岩静脉的牵拉,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面肌痉挛 责任血管 显微血管减压术
原文传递
经小脑裂隙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鼎 沈永锋 +1 位作者 杜垣峰 俞文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目的总结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与价值.方法结合尸头解剖,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从2018年1~6月收治的84例经CHF-CPF入路行MVD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目的总结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与价值.方法结合尸头解剖,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从2018年1~6月收治的84例经CHF-CPF入路行MVD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分开CHF-CPF前可见三叉神经最近脑干点距离三叉神经出脑干点的平均距离为3.1mm;分开后在CPF上肢末端均可直视三叉神经出脑干点,术后有效率为91.7%(77例),37例(44.0%)患者出现低颅压综合征,21例(25.0%)患者出现面部麻木,27例(32.1%)患者出现口周疱疹,无病例出现听力障碍及小脑、小脑脑干损伤.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行MVD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更加充分的显露三叉神经入脑干(REZ)区,减少术中神经、血管及脑组织损伤,在取得满意疗效的同时降低术后听力下降及小脑、脑干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水平 小脑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9
作者 赵峻波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小脑上外侧(SC)与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的微血管减压术(MVD)对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6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经SC入路的MVD治疗,试验组接受经CHF... 目的:比较经小脑上外侧(SC)与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的微血管减压术(MVD)对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6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经SC入路的MVD治疗,试验组接受经CHF-CPF入路的MV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除岩静脉或属支的比例、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显微镜调整次数、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除岩静脉或属支的比例小于对照组,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显微镜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SC入路与经CHF-CPF入路的MVD治疗对TN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后者临床应用效果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患者预后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上外侧 小脑水平 小脑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书锋 杨波 +4 位作者 郑鲁 黄晓峰 付战胜 杨万敬 刘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评估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02—2016-01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 目的评估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02—2016-01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微血管减压 舌咽神经痛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瑛 吴英超 +6 位作者 郑鲁 张胜利 楚燕飞 姚智强 刘华 李雅斌 赵中甫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79-381,共3页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已广泛开展,但临床上仍有较多问题需要探讨。诊断时要重视病史与查体,并注意与Meige综合征的鉴别;打开小脑桥脑裂上、下支有助于克服经典手术的缺陷,实现真正的全程减压;建议同时用涤纶片和涤纶毡行"个...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已广泛开展,但临床上仍有较多问题需要探讨。诊断时要重视病史与查体,并注意与Meige综合征的鉴别;打开小脑桥脑裂上、下支有助于克服经典手术的缺陷,实现真正的全程减压;建议同时用涤纶片和涤纶毡行"个体化围套式减压";修复颅骨缺损可试用人工颅骨而不用钛网。只有从临床诊治的各个方面都注重细节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减少乃至杜绝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小脑 鉴别诊断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书锋 杨波 +5 位作者 郑鲁 刘昌 王俊善 付战胜 杨万敬 黄晓峰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7期488-491,共4页
目的:评估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和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评估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和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其中136例完全减压,12例未完全减压;术后痉挛消失134例,明显减轻14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3例,脑脊漏1例。结论: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有利于显露面神经全程,特别是面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及减轻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小脑 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
下载PDF
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赵中甫 王冠军 +4 位作者 郑鲁 楚燕飞 姚智强 刘华 刘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的连续133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可顺利或较顺利的分开小脑水平裂外侧部和小脑桥脑裂上支,岩静脉均得到妥善... 目的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的连续133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可顺利或较顺利的分开小脑水平裂外侧部和小脑桥脑裂上支,岩静脉均得到妥善处理,128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5例可疑血管压迫,均行个体化围套式减压,术后立即止痛129例,术后3~5天止痛3例,1例疼痛减轻约50%。无死亡,1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11例出现口唇疱疹,8例患侧面部轻微麻木。1例(0.75%)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避免传统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处显露不良的缺陷,提高有效率,减少听力下降、面瘫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小脑水平 小脑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原文传递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药天乐 赵学明 +3 位作者 万大海 连世忠 王宏勤 刘晨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及合并舌咽神经痛(G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2例TN病人及2例TN合并G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72例TN病人,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67例,5例未见明显责...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及合并舌咽神经痛(G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2例TN病人及2例TN合并G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72例TN病人,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67例,5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2.3%,无死亡病例,术后短暂听力下降9例,出现患侧面部麻木22例,幕上硬膜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小脑共济障碍1例。2例TN合并GN病人责任血管均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术后症状立即消失,随访期间(1例随访13个月、1例随访55个月)2例病人症状均未复发,未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嘶、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上肢入路治疗TN,可充分暴露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减少对面神经、听神经及小脑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小脑水平-小脑上肢入路
下载PDF
显微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王坤鹏 冯胜利 刘金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按照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4...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按照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MVD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小脑上外侧入路MV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时间、切除岩静脉或属支者比例及显微镜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31)低于对照组(27.6%,13/47),P<0.05。两组术前炎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较佳,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小脑水平-小脑入路 小脑上外侧入路 三叉神经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