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白玉龙 吴毅 +4 位作者 胡永善 蔡德亨 孙莉敏 董晓莉 沈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876-3878,共3页
目的:共济失调(Ataxia)是小脑损伤后常见的协调和平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通过对1例小脑出血后共济失调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探讨共济失调的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采用Team会议的形式,对具体... 目的:共济失调(Ataxia)是小脑损伤后常见的协调和平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通过对1例小脑出血后共济失调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探讨共济失调的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采用Team会议的形式,对具体的共济失调患者的诊断、功能评定、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所改善。结论:共济失调的康复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功能评定结果制定详尽的康复方案,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共济失调 脑损伤 平衡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 治疗 动静脉畸形 AVM
下载PDF
丙烯酰胺亚急性中毒小脑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法永 张宁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用SD大鼠腹腔注射丙烯酰胺(ACR)3周,观察其小脑功能损伤、组织形态学及某些生化损伤。结果:ACR注射1周后出现共济失调、主动活动减少等症状,随注射时间延长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3周后实验组小脑组织肌酸磷酸激酶(CP... 用SD大鼠腹腔注射丙烯酰胺(ACR)3周,观察其小脑功能损伤、组织形态学及某些生化损伤。结果:ACR注射1周后出现共济失调、主动活动减少等症状,随注射时间延长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3周后实验组小脑组织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织学检查蒲肯野细胞退行性改变。研究证实,ACR对小脑有选择性损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小脑皮层蒲肯野细胞(PCs)的高代谢水平及ACR对小脑组织高亲和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中毒 中毒 脑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丙烯酰胺致大鼠小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红 江城梅 +2 位作者 赵文红 申玲 陈丽丽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1,共2页
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分为4组,以25mg/(kg.d)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为染毒组,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高、低剂量组在大鼠染毒的同时灌胃大豆异黄酮50、25mg/(kg.d),正常对照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 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分为4组,以25mg/(kg.d)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为染毒组,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高、低剂量组在大鼠染毒的同时灌胃大豆异黄酮50、25mg/(kg.d),正常对照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颈椎脱臼处死大鼠立即取小脑组织,进行过氧化物指标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结果染毒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则差别不大(P>0.05)。ACR能够引起大鼠小脑的损伤,而SI可能对ACR的神经毒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大豆异黄酮 脑损伤
原文传递
酒精中毒大鼠小脑损伤的病理改变
4
作者 赵丽 关继奎 陈嘉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酒精中毒大鼠小脑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Wistar雄性大鼠以50%食用酒精,逐渐增量灌胃4周造出慢性酒精中毒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小脑损伤的病理改变。结果酒精中毒组大鼠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小脑... 目的观察酒精中毒大鼠小脑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Wistar雄性大鼠以50%食用酒精,逐渐增量灌胃4周造出慢性酒精中毒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小脑损伤的病理改变。结果酒精中毒组大鼠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小脑颗粒细胞及蒲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均显著减少,细胞变性明显,尤以蒲肯野细胞为著。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细胞器明显减少。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仁不明显、且形状不规则。结论酒精中毒后引起小脑细胞及其超微结构损伤,为其导致的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脑损伤 病理改变
下载PDF
早产儿脑损伤发病机制的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名扬 宋磊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349-352,共4页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目前早产儿存活率逐渐上升,而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病变有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和小脑损伤,脑室周围血管结构的解剖和生理特征使白质易发生脑缺氧缺血,并与感染或炎症因子相互作用,...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目前早产儿存活率逐渐上升,而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病变有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和小脑损伤,脑室周围血管结构的解剖和生理特征使白质易发生脑缺氧缺血,并与感染或炎症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氧化应激、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等,这些因素均会引起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选择脆弱性,从而影响髓鞘的形成。生发基质是室管膜下高度血管化的区域,构成的毛细血管床具有特殊的结构脆弱性,小脑发育复杂,从微小的局灶性单侧病变到累及大脑半球和蚓部的病变,直至引起整个小脑的病变。本文拟从白质损伤、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以及小脑损伤3个方面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白质损伤 生发基质-室内出血 脑损伤
下载PDF
经筋围刺电针治疗加康复负重训练对小脑损伤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东挺 李昌柳 《中国康复》 2011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筋围刺电针及康复负重训练对小脑损伤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所致小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0例,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患侧臀中肌(足少阳处)经筋围刺电针治疗并配合神经促通技术、减重肌力训练... 目的:探讨经筋围刺电针及康复负重训练对小脑损伤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所致小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0例,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患侧臀中肌(足少阳处)经筋围刺电针治疗并配合神经促通技术、减重肌力训练、主动负重及患侧单足负重控制训练等;B组行易化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MMT)分级标准中肯德尔(Kendall)评分评定患侧臀中肌肌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评定平衡功能及测定患者患侧单足负重自然站立时间。结果:治疗6周后,2组Kendall评分、Berg评分及患侧单足负重站立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A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经筋围刺电针治疗及康复负重训练,对小脑损伤患者的站立负重能力、平衡能力及异常步态的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步态 经筋围刺 电针 负重训练
下载PDF
53例小脑挫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青松 宋一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33-23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53例原发性小脑挫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全部小脑标本在表面检查后分别进行矢状、水平切面观察。结果①表面局部散在出血21例,弥漫性出血15例,出血伴局部叶片挫伤28例,切面见8例导水管周围、13例第四脑室壁、6例小脑扁桃体上部与... 目的观察53例原发性小脑挫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全部小脑标本在表面检查后分别进行矢状、水平切面观察。结果①表面局部散在出血21例,弥漫性出血15例,出血伴局部叶片挫伤28例,切面见8例导水管周围、13例第四脑室壁、6例小脑扁桃体上部与9例蚓小结表面有散在点状出血;②表面未见出血但有局部肿胀17例;局部肿胀致小脑中线移位5例。矢状与水平切面:山顶肿胀向上移位4例,直达胼胝体压部6例;山顶并中央小叶向上向前移位挤压上、下丘致导水管狭窄4例;闭塞10例;中央小叶并蚓小结肿胀向前移位11例,均致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狭窄。中央小叶并小脑扁桃体上部肿胀6例,造成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腔狭窄。小脑扁桃体上部与蚓小结肿胀向脑桥第四脑室移位12例。结论小脑受力可使应力部位肿胀,移位,造成导水管闭塞或第四脑室狭窄,甚至与脑干背侧相互挤压致伤。这是脑干损伤与继发脑肿胀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损伤 脑损伤
下载PDF
下肢机器人联合平衡仪训练对小脑损伤患者平衡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明 秦莉 +1 位作者 董奎 蒙小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8期188-190,194,共4页
目的探讨小脑损伤患者进行下肢机器人联合平衡仪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80例小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讨小脑损伤患者进行下肢机器人联合平衡仪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80例小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进行下肢机器人联合平衡仪训练,均持续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39.65±6.17)分、(28.71±4.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3.24±5.66)分、(26.25±4.2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的功能性步行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11±0.57)分、(81.86±7.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3±0.50)分、(70.74±6.7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联合平衡仪训练在小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平衡仪训练 下肢机器人 平衡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39例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华 刘晓维 +2 位作者 任嘉诚 赵经隆 孙德江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报告39例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其中钝器打击33例,枪弹创6例,并对其病理学改变及发生机理进行观察与探讨。认为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是由于小脑扁桃体在头部遭受暴力的瞬间,撞击枕骨大孔边缘所发生的一类远区脑挫伤。见于加速性损... 报告39例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其中钝器打击33例,枪弹创6例,并对其病理学改变及发生机理进行观察与探讨。认为小脑扁桃体疝性脑挫伤是由于小脑扁桃体在头部遭受暴力的瞬间,撞击枕骨大孔边缘所发生的一类远区脑挫伤。见于加速性损伤,多数与冲击性脑挫伤相伴随,常累及延髓,且以线状颅骨骨折多见,伤后死亡较为迅速。熟悉该类损伤,对分析损伤性质,确定和解释死因以及估计伤后存活时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扁桃体 疝性 挫伤 分析
下载PDF
母鼠成年前至孕哺期硒与甲基汞联合暴露对子代大鼠小脑的损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瑞 丁丽 +4 位作者 陈敏 张婵婵 冯琳 王惠群 李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7-780,F000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硒(selenium,Se)对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染毒仔鼠小脑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硒(0.2 mg/kg)染毒组、甲基汞(1.2 mg/kg)染毒组和甲基汞+硒染毒组,每组... 目的初步探讨硒(selenium,Se)对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染毒仔鼠小脑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硒(0.2 mg/kg)染毒组、甲基汞(1.2 mg/kg)染毒组和甲基汞+硒染毒组,每组6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染毒,从交配前8周、妊娠期和哺乳期(出生21 d)连续给母鼠染毒。断乳后,测定仔鼠脑汞、硒的水平,检测小脑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活力。结果甲基汞染毒组和甲基汞+硒染毒组仔鼠脑汞含量高于对照组和硒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基汞染毒组相比,甲基汞+硒染毒组仔鼠脑汞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硒染毒组和甲基汞+硒染毒组仔鼠脑硒含量高于对照组和甲基汞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硒染毒组相比,甲基汞+硒染毒组仔鼠脑硒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甲基汞染毒组仔鼠小脑MDA含量较高,而TrxR活力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硒染毒组和甲基汞+硒染毒组仔鼠小脑MDA含量和TrxR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鼠成年前至孕哺期甲基汞染毒对子代大鼠小脑造成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而硒对甲基汞暴露所致子代大鼠的氧化损伤作用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联合染毒 脑损伤
原文传递
小脑挫伤2例形态学检验
11
作者 郑立华 高云贵 姚青松 《刑事技术》 2011年第4期70-71,共2页
1案件简介 案例1:某男19岁,被人用钝物打击头部倒地,急送医院治疗,临床检查双侧椎体束征不明显,浅昏迷,伤后3小时出现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昏迷加深,于伤后5小时死亡。死后低温保存,第3天解剖。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损伤 脑损伤
下载PDF
胎小脑移植对丙烯酰胺诱导大鼠小脑损害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张法永 张宁远 +1 位作者 戴建础 刘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68-471,共4页
腹腔注射丙烯酰胺(ACR)诱导SD鼠小脑损害,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小脑皮层内注射生理盐水、胎大脑悬液及胎小脑悬液,观察术后3个月内各组行为学、生化学及组织学的恢复:胎小脑移植组自主运动及共济失调的恢复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腹腔注射丙烯酰胺(ACR)诱导SD鼠小脑损害,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小脑皮层内注射生理盐水、胎大脑悬液及胎小脑悬液,观察术后3个月内各组行为学、生化学及组织学的恢复:胎小脑移植组自主运动及共济失调的恢复明显优于其它两组;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恢复在术后1、2、3月均高于其它两组,随时间延长差异越显著;小脑皮层组织学检查可见正常形态的蒲肯野细胞(PCs)较其它两组多见。结果显示,胎小脑移植对ACR中毒SD鼠小脑功能、生化及组织学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中毒 移植 脑损伤
下载PDF
VitC对丙烯酰胺诱导小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沈玉芹 吕立夏 +3 位作者 杨翠香 贾松 沈耀新 李学礼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大剂量VitC对丙烯酰胺(ACR)诱导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CR(25mg/kg.d)为染毒组,VitC组在小鼠染毒的同时腹腔注射VitC(50mg/kg.d),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在用药第5天、... 目的:为了研究大剂量VitC对丙烯酰胺(ACR)诱导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CR(25mg/kg.d)为染毒组,VitC组在小鼠染毒的同时腹腔注射VitC(50mg/kg.d),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在用药第5天、第10天分离小脑采用硫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脑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l)基因的表达。结果:ACR组小脑LP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低剂量ACR组(第5天、第10天)之间,VitC组与.ACR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CR组TNFRl基因表达明显上调:VitC组TNFRl表达下降,在ACR组第5天可检测到TFNF-α基因表达:ACR组第10天TNF-α基因表达增强,其它组未检测到。结论:ACR神经毒性与氧自由基增多密切相关,VitC能够减轻ACR神经毒作用。ACR对TNF-α和TNFR-1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介导其神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脑损伤 维生素C 肿瘤坏死因子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小白鼠──侧小脑被损后平衡能力再恢复的观察报告
14
作者 王慧阳 江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4,共2页
本文通过人为刺伤2至3月龄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手术,在一般情况下继续饲喂,不加任何抗生素,结果发现伤侧小脑的平衡能力在两周后自动恢复正常。
关键词 啮齿目 白鼠 平衡能力 脑损伤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奚岳芬 孙淑梅 朱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3期31-31,共1页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和组织氧含量及氧贮备,增加组织内毛细血管血氧弥散半径,从而可迅速改善创伤所造成病灶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在高压氧下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多,脑干、小脑获得充足的氧供血液供应,加...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和组织氧含量及氧贮备,增加组织内毛细血管血氧弥散半径,从而可迅速改善创伤所造成病灶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在高压氧下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多,脑干、小脑获得充足的氧供血液供应,加速脑干、小脑损伤的修复,改善网状结构的功能,利于患者意识恢复和清醒。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治疗方法,高压氧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脑损伤患者 动脉血氧分压 组织氧含量 护理 脑损伤 血氧含量 弥散半径
下载PDF
早产儿小脑损伤的超声与MRI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S.J.Steggerda L.M.Leijser +4 位作者 F.T.Wiggers-de Brune J.van der Grond F.J.Walther G.van Wezel-Meijler 秦乃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5期489-489,共1页
目的以MR影像为参考标准.探讨一组过早产儿经前囟(AF)常规头颅超声(US)并补充经乳突囟(MF)和后囟(PF)的超声检查小脑损伤的检出率及其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此前瞻性研究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知情同意通知。一组77例早产儿... 目的以MR影像为参考标准.探讨一组过早产儿经前囟(AF)常规头颅超声(US)并补充经乳突囟(MF)和后囟(PF)的超声检查小脑损伤的检出率及其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此前瞻性研究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知情同意通知。一组77例早产儿(小于32周)在新生儿期行多次超声检查,分别采用经AF、PF和MF声窗影像。其中59例在同等月龄段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表现 MRI检查 超声检查 脑损伤 早产儿 检出率 影像学特征 学术委员会
下载PDF
小脑损伤患者时间知觉受损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平 汪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1,共1页
目的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表征时间信息的特异性神经定位。通过小脑损伤患者对不同长短时间知觉的研究,探讨小脑可能参与时间感知加工的机制。方法采用时距复制任务,对26例小脑损伤患者与年龄、利手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 目的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表征时间信息的特异性神经定位。通过小脑损伤患者对不同长短时间知觉的研究,探讨小脑可能参与时间感知加工的机制。方法采用时距复制任务,对26例小脑损伤患者与年龄、利手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时间知觉能力进行研究。实验包括以视觉目标形式持续呈现的3段标准时间(短时距:0.6 s;长时距3 s和5 s),呈现结束后,延迟1 s或5 s进行时距复制,电脑自动记录复制结果。结果小脑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均对0.6 s有高估,而对3 s和5 s有低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小脑损伤患者对600 ms时距复制(延迟时间为1 s和5 s的复制结果分别为1.37±0.24,1.26±0.29)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47、-4.230,P<0.01);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小脑损伤患者对3s和5s的时距复制结果(延迟时间为1 s和5 s的复制结果分别为2.81±0.27,2.78±0.29,4.04±0.45,4.19±0.3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00、-0.092、-1.519、-0.723,P>0.05)。结论小脑损伤患者对时间信息的加工明显受损,主要表现在对短的瞬时时间的感知,这提示小脑可能特异性地参与了毫秒时间感知的认知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心理学 脑损伤患者 知觉能力 健康对照组 时间感知 脑损伤 认知加工 时间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