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128
1
作者 姚克 吴仁毅 +2 位作者 徐雯 陈佩卿 尹金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 评价 3 5mm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三联手术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并比较常规巩膜瓣和隧道巩膜瓣 2种小切口三联手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5mm常规巩膜瓣或隧... 目的 评价 3 5mm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三联手术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并比较常规巩膜瓣和隧道巩膜瓣 2种小切口三联手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5mm常规巩膜瓣或隧道巩膜瓣切口对 42例 (4 4只眼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三联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 3~ 6个月 ,平均眼压 (14 33± 3 6 8)mmHg(1mmHg=0 133kPa) ,较术前降低 10 35mmHg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术后 1周和 3~ 6个月 ,视力≥ 0 5者分别为 33只眼 (75 0 % )及 37只眼 (84 1% ) ;术后 1周平均散光度 (1 2 9± 0 93)D ,较术前增加0 17D ,术后 3~ 6个月平均散光度 (1 12± 0 73)D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根据Kronfeld分类 ,Ⅰ、Ⅱ型功能滤过泡占 79 5 % ,非功能Ⅲ型滤过泡占 2 0 5 %。 2种切口术后眼压、视力、散光度和滤过泡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和安全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联合手术 ;常规巩膜瓣三联手术与隧道巩膜瓣三联手术的疗效无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IOL
原文传递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98
2
作者 黄圣松 余敏斌 +1 位作者 方敏 郭疆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3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6只眼,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5只眼,眼...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3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6只眼,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5只眼,眼压≥40mmHg)和对照组(41只眼,眼压<40mm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前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分别有2例,7例发生术后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都在1个月内逐渐恢复;术后近期的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31),但经激光巩膜瓣断线术、眼球按摩和滤过泡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球结膜下注射等技术的应用,两组的成功率均获得提高,最后复诊时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手术后视力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病例保留了较好的视力。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 小梁切除术 持续高眼压 治疗组 成功率 视力 显著性 结论 差异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1
3
作者 冯希敏 祁颖 +2 位作者 张凤妍 赵庆新 秦云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7-76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1例(76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5例37眼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36例39眼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房深度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两组术后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房角度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前房角度比较,B组较A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8,P=0.000)。B组手术并发症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2,P=0.036)。结论对合并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可作为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需重视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1
4
作者 姚克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随着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增多,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来同时解决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显微技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手术方式可供选择,这要求我们眼科临床医师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技... 随着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增多,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来同时解决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显微技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手术方式可供选择,这要求我们眼科临床医师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技术,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采取对患者最有益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小梁切除术 外科手 选择性
原文传递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72
5
作者 张秀兰 葛坚 +3 位作者 蔡小于 杜绍林 凌运兰 林明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临床收治的63例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处理: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临床收治的63例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处理: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青-白联合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trabeculectomy+IOL,PhacoTrab+IOL)和单纯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不同适应症下三种手术方式初步的临床疗效。包括眼压控制情况、前房深度和房水流畅系数(C值)的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房角和滤过泡,以及用抗青光药物辅助情况及并发症等。随访时间平均(11.7±4.9)个月。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能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三组P值均<0.001),前房深度: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术后明显较术前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但Trab组术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UBM观察房角: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明显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相应组C值术后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1和<0.01),Trab组房角变化不明显,但术后C值较术前亦有改善(P<0.001);三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最轻者为Phaco+IOL组;远期并发症Trab组有5眼发生低眼压。最后对视力的变化也作了讨论。结论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的病人情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具有相对房角开放和C值改善以及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4
6
作者 赵燕 常英霞 +2 位作者 王国强 丁颖 宋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118-5119,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1例,94眼,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眼。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1例,94眼,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眼。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眼压及前房情况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视力及前房情况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4
7
作者 汤代文 荣瑜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20只眼)。对照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行白内障...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20只眼)。对照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只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定期随访半年。结果对照组中17例(17只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手术成功率70.00%;治疗组20例患者中,19例(19只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9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视力大于0.5为12例,占60%,对照组术后视力大于0.5为5例,占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丝裂霉素C与青光眼滤过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58
8
作者 王岚 刘杏 +2 位作者 熊义兵 曾阳发 毛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81-884,共4页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青光眼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1例36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了MMC而导致的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患眼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滤过泡形态、眼压、视力的改变和黄斑水肿的发生及...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青光眼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1例36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了MMC而导致的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患眼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滤过泡形态、眼压、视力的改变和黄斑水肿的发生及与术中MMC的浓度、放置时间、放置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31例36只眼中发生滤过泡渗漏11只眼、滤过泡感染1只眼、巨大薄壁滤过泡7只眼、单纯薄壁滤过泡7只眼、低眼压合并黄斑囊样水肿10眼;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平均(1724±2000)m;平均视力下降2行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与MMC放置的位置显著相关,与时间呈正相关,与浓度无关;眼压下降与MM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并发症的发生与MMC的应用密切相关,结膜瓣下与巩膜瓣下同时放置、放置时间长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高浓度者容易造成低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滤过泡 MMC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低眼压 结论 负相关 合并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5
9
作者 毕宇 葛红岩 刘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156例(160眼),按房角粘连程度分4组: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156例(160眼),按房角粘连程度分4组: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Phaco+IOL)+房角分离术(A组)及Phaco+IOL术(B组);对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取Phaco+IOL+房角分离术(C组)及Phaco+IOL+小梁切除术(D组),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并发症等。结果 A、B、C、D组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3.14±3.08)mm Hg(1 k Pa=7.5 mm Hg)、(19.68±7.58)mm Hg、(13.14±5.32)mm Hg、(15.16±5.19)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术后1个月、3个月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D组术后3 d、1周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C组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视力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C、D组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chamber thickness,CCT)分别为(3.56±0.26)mm、(2.96±0.33)mm、(3.27±0.32)mm、(3.12±0.38)mm,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C、D组CCT加深幅度分别为(1.75±0.32)mm、(1.14±0.23)mm、(1.57±0.34)mm、(1.38±0.27)mm,除A、D组之间外,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是解决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办法,具体要依照患者眼内环境、病情严重程度、经济状况以及依从性好坏等多方面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或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54
10
作者 苟文军 杨旭 +3 位作者 方晏红 刘灵琳 龙波 刘思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4-886,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分为2组,A组50例5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目的 对比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分为2组,A组50例5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50例5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B组术后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0±0.17和0.69±0.14,均较术前的0.27±0.02和0.26±0.04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B组术后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4.93±2.97)mm Hg(1 k Pa=7.5 mm Hg)和(14.82±3.01)mm Hg,均较术前的(36.62±3.30)mm Hg和(37.18±2.96)mm 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但B组有27眼眼压高于21 mm Hg,需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A组、B组术后12个月的前房深度分别为(4.56±0.04)mm和(4.60±0.07)mm,均较术前的(1.46±0.25)mm和(1.44±0.27)mm明显加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B组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术后13眼出现浅前房,1眼前房少许出血,3眼发生恶性青光眼;B组术后未见浅前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均能有效控制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 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4
11
作者 彭爱民 周辉 汪昌运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6-748,共3页
目的 观运用丝裂霉素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 60例(60眼 )青光眼分为实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级 )。A ,B两组均运用丝裂霉素 ,A组术中加缝 2针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比较两组术后前房... 目的 观运用丝裂霉素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 60例(60眼 )青光眼分为实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级 )。A ,B两组均运用丝裂霉素 ,A组术中加缝 2针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A组发生浅前房 5例 ,B组发生 10例。A组和B组术后眼压在术后 2周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术后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分别为 83 2 8%± 7 2 %和 71 43 %± 9 4%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运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作可调整巩膜瓣缝线后 ,不仅能调控房水滤过量 ,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调整缝线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52
12
作者 黄超 赵永 +1 位作者 王梅 喻亚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30...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30眼(B组);观察术后4、7d,1、3mo,患者BCVA(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野情况。结果:术后3mo A组BCVA为0.20±0.18显著高于B组0.39±0.09(P<0.05)。A组术前眼压(18.3±4.6mmHg)与术后3mo(17.2±1.9mmHg)无差异(P>0.05);术前B组眼压(18.2±5.0mmHg)与术后3mo(12.4±2.1mmHg)有差异(P<0.05);术后3mo,A组和B组眼压比较有差异(P<0.05)。术前A组前房深度(2.23±0.21mm)与术后3mo(3.46±0.10mm),B组术前前房深度(2.21±0.12mm)与术后3mo(3.36±0.09mm)均有差异(P<0.05)。A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2±1.57db)与术后3mo(6.54±1.42db),B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1±1.46db)与术后3mo(6.57±1.52db)均无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均能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13
作者 尹金福 吴玲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对15例20只眼行小梁切除时采用巩膜瓣松解缝线法,术后3~14天拆除缝线,前房在24小时内形成19只眼(95%),远期限压均值1.71±0.38kPa(1kPa=7.5mmHg),功能性结膜滤过泡17只眼(85%... 对15例20只眼行小梁切除时采用巩膜瓣松解缝线法,术后3~14天拆除缝线,前房在24小时内形成19只眼(95%),远期限压均值1.71±0.38kPa(1kPa=7.5mmHg),功能性结膜滤过泡17只眼(85%)。前房恢复时间、远期眼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0.001)。该手术方法具有促进术后早期前房形成,辅助长期滤过作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瓣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原文传递
同期实施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被引量:50
14
作者 吴燕 肖建江 沈秋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84-5585,共2页
白内障与青光眼合并出现在临床并不少见,对本病的治疗以往曾主要采取先针对青光眼进行降眼压的治疗,待眼压得到控制后再手术治疗白内障。这种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等弊端;同时由于青光眼的存在,白内障手... 白内障与青光眼合并出现在临床并不少见,对本病的治疗以往曾主要采取先针对青光眼进行降眼压的治疗,待眼压得到控制后再手术治疗白内障。这种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等弊端;同时由于青光眼的存在,白内障手术难度增加,更易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因此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案,笔者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评价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0
15
作者 孟如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4例(74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A组... 目的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4例(74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37眼)。A组给予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范围、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和平均面积及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损失率,比较两组术后滤泡形态,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升高,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范围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6个月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均明显降低,且A组高于同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均明显升高,且A组低于同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损失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7 d滤泡呈隆起形态12例(32.43%),术后6个月滤泡呈隆起形态8例(21.62%);B组患者术后7 d滤泡呈隆起形态10例(27.03%),术后6个月滤泡呈隆起形态9例(24.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双切口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取得相当的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原文传递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9
16
作者 梁凌毅 刘杏 +1 位作者 叶健章 简瑞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29-631,共3页
目的 :评价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而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 3 2 9例 40 8眼 ,其中治疗组 14 5例 181眼和对照组 184例 2 2 7眼的手术疗效、... 目的 :评价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而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 3 2 9例 40 8眼 ,其中治疗组 14 5例 181眼和对照组 184例 2 2 7眼的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眼压控制理想 ;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发生率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0 0 5 ) ;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可调整缝线的应用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更为确切 ,并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整缝线 小梁切除术 应用 临床观察 青光眼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分析 被引量:48
17
作者 李奇根 戚朝秀 +3 位作者 王涛 彭瑞萍 赖坤贝 董丽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 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在术后随访的12~48个月中,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 目的 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在术后随访的12~48个月中,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5眼中32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20只眼在15mmHg以下,眼压由术前平均(28.16±2.63)mmHg降低至术后(16.32±3.45)mmHg,t=21.60,P<0.05;所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由术前平均(2.59±0.49)种减少至术后仅3只眼需1种.30只眼(85.7%)术后视力提高.并发症主要是短暂角膜水肿及虹膜睫状体炎.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小梁切除术 青光跟 白内障 联合手
原文传递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6
18
作者 邹玉平 林振德 +3 位作者 周静 彭大伟 李绍珍 简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比较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一切口术式和二切口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不同术式将 45例 (4 7只眼 )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联合手术 )患者分为一切口组 2 9只眼和二切口组 18只眼 ,所有病例的... 目的 比较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一切口术式和二切口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不同术式将 45例 (4 7只眼 )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联合手术 )患者分为一切口组 2 9只眼和二切口组 18只眼 ,所有病例的晶状体核硬度均不超过Ⅲ级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控制及并发症情况。随访 13~ 30个月 ,平均 18 9个月。结果 术后平均眼压一切口组为 (16 81± 4 5 6 )mmHg(1mmHg =0 133kPa) ,较术前降低 (15 32± 6 6 7)mmHg ;二切口组为(17 6 3± 4 6 0 )mmHg,较术前降低 (16 42± 6 98)mmHg。两组术后平均眼压下降差异无显著性(t=1 44 ,P >0 0 5 )。结论 联合手术的一切口术式和二切口术式均具有较好的降眼压作用 ;对于软性晶状体核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两种术式的降低眼压作用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小梁切除术 切口 疗效 白内障 青光眼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对眼压、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47
19
作者 罗淑芳 张晓 罗蓓蓓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眼压、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联合...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眼压、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联合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眼压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和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二者联合治疗较单独小梁切除术疗效更好,能更有效的恢复患者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小梁切除术 眼内压 视力 老年人
下载PDF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咏 林慧 +4 位作者 白云冬 王乾 张翠竹 刘瑞峰 楚妙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8期96-101,共6页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6例(98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52眼)和对照组43...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6例(98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52眼)和对照组43例(46眼)。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眼压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指标[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角(TIA)、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均较术前升高,眼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ACD、AOD500、TCPD较术前延长,TIA较术前增大;观察组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房角结构,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应作为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