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凉州小宝卷浅析
- 1
-
-
作者
王守荣
-
机构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5期10-10,19,共2页
-
基金
甘肃省社科院2020年分院基地单列课题《西北民间文化的整理与研究——以凉州宝卷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河西宝卷是流布于河西走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武威古称凉州,所以“河西宝卷·武威”又称作“凉州宝卷”。在凉州宝卷中,既有长篇宝卷,也有短篇宝卷,即小宝卷。小宝卷篇幅短小,曲调繁多、娱乐性强,表演形式灵活,流传地域广泛,表演人群和听众范围广,具有很好的道德启蒙教育功能,因此生命力更强。
-
关键词
宝卷
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武威
凉州宝卷
小宝卷
-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道歌”艺术溯源及其流变
- 2
-
-
作者
李言统
马茹芳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
基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土族‘嘛呢经’的搜集、整理及研究”(19AZJ007)。
-
文摘
“道歌”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从唐至今一直绵延不绝。它源于佛教人士对佛教义理的宗教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宗教文本。因其特殊影响,最终演变成对儒释道宗教思想认识和理解的一种诗赞体的民间说唱艺术,然后借助强大的信仰传统,获得不断的演绎和丰富,出现“道歌”的各种变体。对“道歌”与“小宝卷”的缘起、“道歌”的源流追溯以及在地化传承诸问题的学术探索,有助于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地带流传的“道歌子”、道拉、嘛呢经等民间说唱文本的发展及其演变。
-
关键词
“道歌”
小宝卷
嘛呢经
溯源
流变
-
Keywords
“Dao Ge”
Xiao Bao Juan
Ma Nei Jing
Tracing Origins
Evolution
-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凉州小宝卷的内容、形式与渊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永红
-
机构
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洮岷宝卷研究"(批准号:2014BZJ03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50种凉州小宝卷内容上与明清以来民间教派宗教思想有关,小宝卷形式短小,音乐性强。从河西民间宗教宝卷文本和凉州小宝卷以及清代教案分析,河西宝卷起源于民间教派宗教的宗教宝卷。凉州小宝卷是各种长篇民间宗教宝卷传承下来的带有音乐性的片段。
-
关键词
小宝卷
凉州
民间音乐
民间宗教
-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凉州小宝卷初探
- 4
-
-
作者
王金甫
黄靖
-
机构
靖江市非遗保护中心
靖江市文联
-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14,共10页
-
文摘
历史上并无"小宝卷"之说,是地方学者搜集整理宝卷时,为区别于讲唱结合的长篇故事宝卷,将源于宝卷而又相对独立,在凉州地区广为传唱的"小调"命名为"凉州小宝卷"。只唱不讲、短小精悍的凉州小宝卷与凉州宝卷同源同流,共时共生。凉州小宝卷有部分曲目与青海嘛呢经相同,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二者差异甚殊。溯本求源,凉州小宝卷是否与明清年间民间教派宝卷的"时兴小曲"一脉相承,有待考证、探究。
-
关键词
凉州
小宝卷
地域文化
-
Keywords
Liangzhou
Xiao Baojuan
regional culture
-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