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十年代与“三恋”
1
作者 刘复生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5,共6页
王安忆的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合称“三恋”,曾在文坛造成轰动,也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三部中篇小说聚焦于共同的主题,集中发表于1986—1987年,定稿时间都是1986年。(1)不难想见,三部曲是在亢奋写作状态中一气呵... 王安忆的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合称“三恋”,曾在文坛造成轰动,也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三部中篇小说聚焦于共同的主题,集中发表于1986—1987年,定稿时间都是1986年。(1)不难想见,三部曲是在亢奋写作状态中一气呵成的。当然,王安忆必定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思想酝酿和情绪累积,才终于达到了创作的爆发阶段。三篇小说其实是一部小说,一部带有思想实验性质的小说,王安忆要借“小说的艺术”进行一场关于“人性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城 《荒山 八十年代 写作状态 《锦绣谷 小说的艺术
原文传递
生命和文化的冲突——重读王安忆的《小城之恋》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8期58-59,共2页
《小城之恋》是王安忆的名篇,作者通过描写作为性别符号的他与她在青春期的生命躁动,来展现生命与文化的永恒冲突。人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决定了在生命与文化的永恒的冲突中艰难挣扎是人类的无法摆脱的命运。
关键词 小城 民族心理 文化心理
下载PDF
爱之虚幻——论王安忆爱情题材小说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翠萍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文经由考查王安忆的爱情题材小说,见出了温情面纱之下爱情的虚幻本质、无论是情爱还是性 爱,都无以使人建立深刻的关系,拯救孤独,也由此达成了对彼此隔绝的人类关系内涵的体认。
关键词 王安忆 爱情题材小说 虚幻 孤独 《蜀道难》 《荒山 小城 性爱 人物关系
下载PDF
认知日常生活中人的激情——王安忆小说中的“激烈”之恋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红英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19,共7页
谈到"三恋"时,王安忆说:"我却个人觉得《小城之恋》写得最好,最饱满、最激烈,我其实不善于搞激烈的东西,但这个很激烈。(1)确实,王安忆的小说,倾向于展示经由理性认识的日常生活世界,致力于把故事中的地理/空间、历史/... 谈到"三恋"时,王安忆说:"我却个人觉得《小城之恋》写得最好,最饱满、最激烈,我其实不善于搞激烈的东西,但这个很激烈。(1)确实,王安忆的小说,倾向于展示经由理性认识的日常生活世界,致力于把故事中的地理/空间、历史/时间性内容都释放出来——"淡化成单纯的叙事背景"(2),付诸许多笔力于叙述外部环境,因而小说整体基调显得比较温吞,有时甚而有点沉闷。而她的小说书写的对象——日常生活本身,又如她所说——"日常生活是很沉闷的,但是我们又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城 小说书写 日常生活世界 叙事背景 时间性 外部环境
原文传递
夜幕下的伊甸园——从精神分析学看王安忆的创作探索
5
作者 刘学明 赵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6-129,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安忆创作进入探索期,她的“三恋”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不少批评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作品,看到其中所呈现出的人生形态、性别差异乃至女性意识等等。笔者拟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解读王安忆的这一系列作品,探...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安忆创作进入探索期,她的“三恋”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不少批评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作品,看到其中所呈现出的人生形态、性别差异乃至女性意识等等。笔者拟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解读王安忆的这一系列作品,探究作品中蕴含的复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俄狄浦斯情结 虐待症 被虐待症 王安忆 小城
原文传递
王安忆笔下女性的生命律动——以《小城之恋》、《长恨歌》、《桃之夭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晶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 ,以经 1 0余年的探索思考 ,细致精到地捕捉住了女性的生命律动 :由早期青春的躁动到成熟女性的坚韧再到郁晓秋式的逆境中的顽强挺立。在王安忆笔下 ,无论她们的生命处于何种... 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 ,以经 1 0余年的探索思考 ,细致精到地捕捉住了女性的生命律动 :由早期青春的躁动到成熟女性的坚韧再到郁晓秋式的逆境中的顽强挺立。在王安忆笔下 ,无论她们的生命处于何种状态 ,她们都不屈服于命运 ,而是以不同的方式 ,努力地去争取 ,以获得个体生命的舒展 ,并自觉地抵抗着来自外界或自我内心的种种诱惑和压迫 ,捍卫着生命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 小城 《长恨歌》 《桃天天》 小说
下载PDF
烈火焚烧后的涅槃——从人格结构理论透视《小城之恋》中的“她”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钰钰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1-53,共3页
《小城之恋》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主人公"她"进行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她"的情欲心理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她"由普通的心理压抑走向变态心理最终升华为崇高的母性心理过程。本文试图挖掘作品... 《小城之恋》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主人公"她"进行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她"的情欲心理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她"由普通的心理压抑走向变态心理最终升华为崇高的母性心理过程。本文试图挖掘作品中的心理学元素,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她"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运动状态,解构由于三者的相互冲突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心理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 本我 自我 超我 变态心理
下载PDF
心灵的感悟——谈王安忆的“三恋”创作
8
作者 李鲁平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8-72,共5页
王安忆在1986年连续发表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写作手法独特,突破了她固有的创作模式,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该文通过对“三恋”的分析,认为“三恋”的创作是作者从心灵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是用小说语言谱写的人性乐... 王安忆在1986年连续发表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写作手法独特,突破了她固有的创作模式,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该文通过对“三恋”的分析,认为“三恋”的创作是作者从心灵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是用小说语言谱写的人性乐章,而且“三恋”的整体创作带有一种较明显的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创作理想 音乐性 人性 小说 《荒山 小城 《锦锈谷
下载PDF
纪果庵交游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祥金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3,共9页
日本学者樱庭弓子在《苏青导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在1944年新年号上,苏青与知堂、陶晶孙、纪果庵等当时的大作家比肩而坐,足见其地位的上升。”;这里撇开苏青不谈,纪果庵在樱庭弓子眼里是“大作家”。1998年出版的《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 日本学者樱庭弓子在《苏青导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在1944年新年号上,苏青与知堂、陶晶孙、纪果庵等当时的大作家比肩而坐,足见其地位的上升。”;这里撇开苏青不谈,纪果庵在樱庭弓子眼里是“大作家”。1998年出版的《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散文卷》收录了他的《两都赋》《语稼》《亡国之君》《林渊杂记》《小城之恋》《病中谈病》《知己篇》等文章,入选数量占抗战时期南京沦陷区文坛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文学 《两都赋》 苏青 陶晶孙 小城 亡国 交游考 抗战时期
原文传递
对王安忆畸形性爱小说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雪梅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4-66,共3页
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王安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性文本,从"三恋"到《米尼》、《我爱比尔》,从对性爱美的礼赞到对性犯罪的演绎,从试图用母爱救赎到无力拯救的演变,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在王安忆的理性思考中越来越呈凸显的态势... 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王安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性文本,从"三恋"到《米尼》、《我爱比尔》,从对性爱美的礼赞到对性犯罪的演绎,从试图用母爱救赎到无力拯救的演变,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在王安忆的理性思考中越来越呈凸显的态势,并因此而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悲悯情怀。作为一个思考型的作家,王安忆在日益膨胀的欲望化大潮中卓尔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性爱小说 人性 中国 《米尼》 《我爱比尔》 小城
下载PDF
论《小城之恋》中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鹏飞 《艺海》 2014年第5期112-113,共2页
在《小城之恋》中,作者王安忆通过两位主人公在青春时期的一种躁动,对性的懵懂到渴望再到回归来展现一个女性从内心纠结、挣扎到最后回归内心的一种平静。当生活中缺少了男性却依旧能够从其他方向找出对自己心灵的慰藉,也是意味着女性... 在《小城之恋》中,作者王安忆通过两位主人公在青春时期的一种躁动,对性的懵懂到渴望再到回归来展现一个女性从内心纠结、挣扎到最后回归内心的一种平静。当生活中缺少了男性却依旧能够从其他方向找出对自己心灵的慰藉,也是意味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独立 王安忆 小城
下载PDF
探求爱情的人性内核——论王安忆小说中的爱情描写
12
作者 赵改燕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3期40-42,共3页
王安忆是当代最为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创作追求上对“心灵世界”的关注,使她超越了许多拘囿于表现现实生活层面的作家,在人性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为开阔和深刻。关于爱情,王安忆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又有精神的一面... 王安忆是当代最为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创作追求上对“心灵世界”的关注,使她超越了许多拘囿于表现现实生活层面的作家,在人性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为开阔和深刻。关于爱情,王安忆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又有精神的一面,特别适合小说这种东西”。在她的笔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 爱情描写 文学评论 《长恨歌》 小城 《荒山 《岗上的世纪》 《纪实和虚构》 《香港的情与爱》
下载PDF
论王安忆《小城之恋》的情爱叙事
13
作者 刘雪松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是一部舒展女性青春成长历程的中篇小说,单纯、憨愚的女主人公在嗜欲的焦灼中身心饱受蹂躏,最终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沉潜的母性意识使她的扭曲的灵魂有所皈依、得到圣化。深层传统文化心理中贤妻良母的规约与她...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是一部舒展女性青春成长历程的中篇小说,单纯、憨愚的女主人公在嗜欲的焦灼中身心饱受蹂躏,最终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沉潜的母性意识使她的扭曲的灵魂有所皈依、得到圣化。深层传统文化心理中贤妻良母的规约与她的本能生命欲求遇合,双向互动,促使她自主地完成这一身心艰难的蜕变。文本中的女性在爱的炼狱中成长,蕴藏着一种以自我奉献、牺牲为代价的悲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城 情爱叙事
下载PDF
迷人的疼痛——论《小城之恋》的虐恋书写
14
作者 王晓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在人类复杂的精神图景中,虐恋作为性欲的特殊形态引人侧目,出现于1986年的《小城之恋》以其纯粹浓烈的性爱描写展示出欲望强大、不可抑制的原始力量。小说的生存环境虽然抽空了政治成分,但虐恋以癫狂的姿态暗示着特殊时代对人性禁锢,及... 在人类复杂的精神图景中,虐恋作为性欲的特殊形态引人侧目,出现于1986年的《小城之恋》以其纯粹浓烈的性爱描写展示出欲望强大、不可抑制的原始力量。小说的生存环境虽然抽空了政治成分,但虐恋以癫狂的姿态暗示着特殊时代对人性禁锢,及其可见不可说的微妙与残忍。身体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相互倾轧,欲望在人性的角逐场上艰难求生,虐恋成为饮鸩止渴的选择,而真正的救赎来自生育冲动,在神秘的自然力量面前她注定会超越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 性欲 超越
下载PDF
《小城之恋》与《呼啸山庄》的超文本性研究
15
作者 杨丽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探讨《呼啸山庄》与《小城之恋》之间的超文本性,认为《小城之恋》产生于《呼啸山庄》片段的“二度”结构,它嫁接了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恩肖的爱情:爱的萌芽、爱的炽燃以及爱对他们的毁灭,并以此作为整部小说的框架。
关键词 超文本性 小城 《呼啸山庄》
下载PDF
王安忆小说英译本比较研究——以《小城之恋》和《长恨歌》为例
16
作者 王圆圆 黄华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2年第1期157-172,共16页
王安忆的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被译介到西方,在英语世界受到持续关注,这不仅与作品内容有关,而且与翻译密不可分,其中译者的翻译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孔慧怡翻译的《小城之恋》和白睿文、陈毓贤合译的《长恨歌》进行对比分析,在... 王安忆的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被译介到西方,在英语世界受到持续关注,这不仅与作品内容有关,而且与翻译密不可分,其中译者的翻译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孔慧怡翻译的《小城之恋》和白睿文、陈毓贤合译的《长恨歌》进行对比分析,在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比较两部小说在语言类本源概念、物质类本源概念、人称和句式等方面的翻译及其变化,并考查不同翻译方法背后的原因,以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外译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英译 小城 《长恨歌》
原文传递
女性意识的觉醒——浅谈王安忆《小城之恋》
17
作者 黄竞谊 《今古文创》 2020年第37期10-11,共2页
自古以来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文章层出不穷,尤其是在近现代,大部分的作者已经关注到了男女之间的意识觉醒以及本我回归状态,而在这条意识回归的路上,王安忆所撰写的《小城之恋》,成了利用文学作品表达女性意识觉醒的里程碑。本文综合《... 自古以来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文章层出不穷,尤其是在近现代,大部分的作者已经关注到了男女之间的意识觉醒以及本我回归状态,而在这条意识回归的路上,王安忆所撰写的《小城之恋》,成了利用文学作品表达女性意识觉醒的里程碑。本文综合《小城之恋》进行分析,阐述了文章内容以及背景中所渗透的女性意识觉醒元素,意在进一步凸显文学作品的实际思想引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小城 觉醒
下载PDF
从翻译主体探析文化移植中的信息不对等现象——以《小城之恋》英译本为例
18
作者 王圆圆 黄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6期122-126,共5页
翻译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跨文化因素的干扰,造成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相匹配,这就是文化的不对等移植。从翻译主体的角度探析文化移植中的信息不对等现象将以《小城之恋》英译本为例,通过具体分析英译者孔慧怡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态度... 翻译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跨文化因素的干扰,造成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相匹配,这就是文化的不对等移植。从翻译主体的角度探析文化移植中的信息不对等现象将以《小城之恋》英译本为例,通过具体分析英译者孔慧怡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态度,及在翻译中对异化、归化、侵入等策略的运用,探究译者在文化移植过程中对信息传递的影响,以期对王安忆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 孔慧怡 文化移植 信息不对等
下载PDF
归来的流放者——1976至1986年中国小说的形态描述(论纲)
19
作者 刘海洋 潘小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90-100,共11页
导言(一)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1976至1986年的中国文学,是一片全方位的喧哗与骚动的生动景观,伴随着一个必须重新选择的历史时代,文学,这位归来的流放者,第一次靠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声音诱发着人们的审美渴望,独立地在她的机体内部自然地流... 导言(一)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1976至1986年的中国文学,是一片全方位的喧哗与骚动的生动景观,伴随着一个必须重新选择的历史时代,文学,这位归来的流放者,第一次靠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声音诱发着人们的审美渴望,独立地在她的机体内部自然地流泻出了勃勃的生机。她包含了一个古老民族经受磨难时命运的反响,跃动着确立自己世界位置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意识流动 作家心理 自我意识 政治权威 荒诞小说 民族文化心理 小城 王蒙 张辛欣 《你别无选择》 审美对象 审美客体 人与世界 朦胧诗 新诗 《无主题变奏》 荒谬感 小说形式
下载PDF
论王安忆《小城之恋》中的直觉主义
20
作者 李冰之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0-92,共3页
王安忆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和年龄征候,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升华为作品艺术,在写作时还原为一种直觉经验。这种自发性直觉写作的小说意识在文本中表现为独语、写实和再现等特点,体现出直觉主义的美学倾向。本文借助柏格森的直觉... 王安忆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和年龄征候,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升华为作品艺术,在写作时还原为一种直觉经验。这种自发性直觉写作的小说意识在文本中表现为独语、写实和再现等特点,体现出直觉主义的美学倾向。本文借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文论,以《小城之恋》为文本,深入作者的内心及思想深处探讨其直觉主义创作的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城 直觉主义 小说意识 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