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st-Bolus部位选择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毛俊 陈海东 +3 位作者 林立娟 袁小梅 彭秀斌 杜中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部位Test-Bolus测试对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随机分配到脑动脉环窦汇(A)组、颈内动静脉(B)组、颈总动静脉(C)组(每组25例),以相同参数行Test-Bolus测试及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用Kruskal-Wallis H检... 目的对比不同部位Test-Bolus测试对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随机分配到脑动脉环窦汇(A)组、颈内动静脉(B)组、颈总动静脉(C)组(每组25例),以相同参数行Test-Bolus测试及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测试成功病例CTA、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A,B,C3组Test-Bolus测试成功显示动静脉强化峰值率分别为76%,92%,96%;3组测试动静脉峰值时间差有差别(P<0.005);3组测试动脉峰值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4)。3组CTA图像脑动脉各级分支清晰显示,静脉干扰轻微,两者评分及脑动静脉最大强化CT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192;P=0.347;P=0.327)。3组CTV图像深浅静脉、静脉窦显示清晰,其评分没有差别(P=0.839);脑动脉仍强化明显,动脉干扰评分及动静脉最大强化CT差值没有差别(P=0.347;P=0.327)。结论颅内、颈内、颈总动静脉行Test-Bolus测试成功后,确定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延时扫描时间对CTA及CTV图像质量影响无显著差异,颈内动静脉可作为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推荐测试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双期 小剂量对比测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益钢 丁建平 +1 位作者 姜诤 顾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诊断为疑似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CTPA检查,A组:40例,采用增强跟踪触发扫描;B组:39例,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诊断为疑似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CTPA检查,A组:40例,采用增强跟踪触发扫描;B组:39例,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PA影像中,2组分别测量肺动脉主干、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的CT值,计算肺动脉主干分别与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的CT值差,对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及CTPA影像评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及影像评级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09,P=0.013);B组影像质量评级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69,P=0.041);肺动脉主干CT值2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380,P>0.05);右上肺静脉CT值、右下肺静脉CT值、肺动脉主干与右上肺静脉的CT值差、肺动脉主干与右下肺静脉的CT值差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82、4.317、-2.710、-3.098,P值均<0.05)。结论在CTPA检查中,应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扫描时机,从而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剂量对比团注测试
下载PDF
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进行肺动脉CT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顾庆春 杨波 +5 位作者 吕传国 蒋华东 薛春华 李健 龚锦丹 范晔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使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法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A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5ml,对照组(B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10ml,测试后2组均注入20ml对比剂及30ml生理盐水进行肺动脉成像,然后分别测量...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使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法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A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5ml,对照组(B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10ml,测试后2组均注入20ml对比剂及30ml生理盐水进行肺动脉成像,然后分别测量A组与B组的肺动脉主干、上腔静脉及左心房的平均CT值,分析A、B两组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B两组肺动脉主干、上腔静脉、左心房平均CT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进行肺动脉CT成像中,减少测试对比剂剂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剂量对比团注测试
下载PDF
肺动脉CTA两种扫描方式应用比较及达峰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汤邦贵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比较肺动脉CTA两种扫描方式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对比剂在肺主动脉达峰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0例行肺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确定扫描延迟时间;对照组采用造影剂自... 目的:比较肺动脉CTA两种扫描方式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对比剂在肺主动脉达峰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0例行肺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确定扫描延迟时间;对照组采用造影剂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检查辐射剂量的差异;将观察组患者获得的图像资料上传至工作站,制作肺动脉时间-密度曲线,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对比剂在肺主动脉达峰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1)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2)两组上腔静脉、肺动脉主干、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左心房的CT值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3)两组在扫描时有效辐射剂量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监测扫描阶段有效辐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4)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心输出量是影响对比剂在肺主动脉达峰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肺动脉CTA检查中获取的图像质量更高,但是监测扫描阶段有效辐射剂量也更高;心输出量是影响对比剂在肺主动脉达峰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小剂量对比团注测试 造影自动跟踪触发扫描 达峰时间
下载PDF
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与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对肺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畅 左晨 +3 位作者 许水妹 王晓阳 陈振 付丽媛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技术与团注对比剂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在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成像中对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8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而行CTP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以...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技术与团注对比剂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在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成像中对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8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而行CTP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以下3组:采用对比剂团注智能跟踪触发技术且监测位置设于肺动脉的肺动脉组(30例,对比剂优维显370 mgI/ml,用量为40 ml)、监测位置设于上腔静脉的上腔静脉组(24例,对比剂用量为40 ml)和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技术的测试技术组(26例,小剂量测试团注对比剂15 ml,注射对比剂25 ml),3组其他扫描参数均相同。由2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对所得的CTPA影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主观评分,对比3组横断面图像测量的肺动脉干、肺静脉及上腔静脉的CT值。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患者肺动脉干及>3级肺动脉分支均显影,静脉污染在可接受水平,达到诊断要求。3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16,P<0.05)。3组肺动脉干平均CT值均>250 HU,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腔静脉组和测试技术组的肺静脉平均CT值均低于肺动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75,t=12.687;P<0.05);测试技术组的上腔静脉平均CT值低于肺动脉组和上腔静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94,t=20.290;P<0.05)。结论: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技术相对于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可精确获得对比剂在肺动脉的峰值时间,所得到的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肺栓塞 小剂量对比团注测试技术 对比团注智能跟踪触发技术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晋绍 梁国坚 吴文植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恩平市人民医院进行肺动脉CT检查的9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分为Ⅰ组(n=45)和Ⅱ组(n=4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恩平市人民医院进行肺动脉CT检查的9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分为Ⅰ组(n=45)和Ⅱ组(n=4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肺动脉CT检查。在进行肺动脉CT成像前,对Ⅰ组患者使用5 ml的对比剂进行团注测试,对Ⅱ组患者使用10 ml对比剂进行团注测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主动脉、上腔静脉和肺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及其肺动脉CT成像的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左心室主动脉、上腔静脉和肺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和肺动脉CT成像的优良率相比,P>0.05。结论:在进行肺动脉CT成像过程中采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不影响患者左心室主动脉、上腔静脉和肺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及其肺动脉CT成像质量,可应用于肺动脉CT检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检查 CT成像 小剂量对比团注测试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