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宋诗醇》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 被引量:21
1
作者 莫砺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唐宋诗醇》是清代乾隆前期题署御选的大型唐宋诗选,它的编选宗旨以尊唐、尊杜为主要特点,它特别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对涉及民族斗争的内容则相当敏感。它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选目相当精审,选目及部分评语体现出较有价值的诗学观点。
关键词 宋诗醇》 政治教化 民族斗争 选目
原文传递
论查慎行“唐宋互参”的诗学观
2
作者 范佳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0期7-9,共3页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晚号初白,浙江海宁人,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诗坛代表诗人之一。他生活的时期大家辈出,诗歌创作繁荣,诗坛上关于尊唐或者尊宋的论争十分激烈。
关键词 查慎行 雍正年间 诗学观 清代康熙 浙江海宁人 诗歌创作 宋互参”
下载PDF
好古·崇晋·尊唐:戴表元对前代诗学接受的三个向度
3
作者 赵源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作为宋末元初重要的学者、诗人与诗论家,戴表元的诗论与其学养密不可分。因此,从其思想层面讨论其诗学,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其诗学的理解。出于对宋末士人务虚、庸俗的鄙夷,戴表元向慕三代,因之倡言好古。戴表元在学问上追仰三代,在此好古... 作为宋末元初重要的学者、诗人与诗论家,戴表元的诗论与其学养密不可分。因此,从其思想层面讨论其诗学,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其诗学的理解。出于对宋末士人务虚、庸俗的鄙夷,戴表元向慕三代,因之倡言好古。戴表元在学问上追仰三代,在此好古思想的指引下,他广泛而有针对性地汲取前代诗学之优点而针砭当时诗坛,其中又以对“晋”与“唐”两种范式的讨论最为究心。可以说,出于对前宋覆灭的反思而来的好古思想是其对前代诗学接受的根本,而“崇晋”与“尊唐”则是两翼。从思想的层面出发揭示戴表元的前代诗学接受,将使得我们对其诗论有更为立体与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表元 好古 崇晋 诗学接受
下载PDF
《唐詩品彙》的東傳與江户漢文學
4
作者 陳鴻喆 《古典文献研究》 2023年第1期208-223,共16页
明初高棅所編的《唐詩品彙》是中國詩學史中最具影響力的唐詩選本之一,其中“四唐説”“九品説”“正變觀”等對明清詩學的尊唐復古思潮影響甚巨,而且其作爲唐詩選本的典範對後來的同類著作具有極大的示範意義,如舊題李攀龍《唐詩選》... 明初高棅所編的《唐詩品彙》是中國詩學史中最具影響力的唐詩選本之一,其中“四唐説”“九品説”“正變觀”等對明清詩學的尊唐復古思潮影響甚巨,而且其作爲唐詩選本的典範對後來的同類著作具有極大的示範意義,如舊題李攀龍《唐詩選》、唐汝詢《唐詩解》以及沈德潜《唐詩别裁集》等選本均受其沾溉。不僅如此,《唐詩品彙》還漂洋過海,影響日本和朝鮮,對兩國詩壇風氣的轉移、詩學的演進、唐詩理論的批判與討論等方面有推波助瀾之功。然而學界研究《唐詩品彙》的視野大多仍局限於國内,較少關注其在東亞漢文化圈内的影響。故筆者欲先從日本一國入手,考察《唐詩品彙》東傳日本的經過,并討論江户詩人對《唐詩品彙》的接受,進而折射江户時代漢文學的演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江户 高棅 文化圈 日本
原文传递
至元大德年间诗坛的尊唐宗宋风气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忠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96-101,共6页
元朝至元、大德年间,在对南宋末年“四灵”、“江湖”诗派诗风的反思中,诗坛出现了尊唐、宗宋风气并存局面。两种倾向既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从而创造了至元。
关键词 元朝 诗坛 宗宋 诗歌主张 特点
下载PDF
从“宗宋”到“尊唐”——江户前期诗学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7-180,共14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日本江户前期诗学沿袭五山诗学之余绪,宗尚宋诗。通过检视这一时期各种原始文献,可得出结论,江户前期诗学可分三派:以藤原惺窝为代表的"宗宋派",以林罗山、林鹅峰、松永尺五、那波活所等为代表的"唐...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日本江户前期诗学沿袭五山诗学之余绪,宗尚宋诗。通过检视这一时期各种原始文献,可得出结论,江户前期诗学可分三派:以藤原惺窝为代表的"宗宋派",以林罗山、林鹅峰、松永尺五、那波活所等为代表的"唐宋并尊派",还有有"日东李杜"之称的石川丈山"首倡唐诗"。三派相互交集、错综蛇行,表现了江户诗坛逐渐由"宗宋"转向"尊唐"的发展脉络。石川丈山的"首倡唐诗",虽在当时未成风气,但为诗坛带来了新声,为江户中叶的"独尊盛唐"开了先路,具有重要的诗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 宗宋 宋并 首倡
原文传递
纳兰的诗词观 被引量:1
7
作者 白鹤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71-72,36,共3页
清末民初著名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所以达到如此高峰,是和他独树一帜的诗词观分不开的。 清初随着社会... 清末民初著名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所以达到如此高峰,是和他独树一帜的诗词观分不开的。 清初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诗坛也展开了大辩论。特别是汉族诗人词家,张旗树帜,各立诗说,都想闯出一条新路。总的趋势是斥元、明而尊唐、宋。在唐宋之间,也纷纭反复。正如叶燮在《三径草序》中所说:“盖尝溯有明之际,凡称诗者咸尊盛唐。及国初而变,诎唐而尊宋,旋又酌盛唐与宋之间,而推晚唐。且又有推中州以逮元者。纷纭反复,入主出奴,五十年来,各树一帜”。当时诗坛盟主王士祯也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人间词话》 纳兰容若 清末民初 王国维 大辩论 北宋 汉族
下载PDF
清代夔州诗论稿(下) 被引量:1
8
作者 滕新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15,共6页
清代夔州诗创作的第二主题,是大量的山水诗层出不穷,吟哦夔峡,感怀时势,表现出馥郁的山川情怀。从诗艺传统来看,清代夔州诗主要是沿着尊唐、宗宋的道路发展,以诗存史的意图非常明显,模拟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追求生新廉悍的情趣,语言上... 清代夔州诗创作的第二主题,是大量的山水诗层出不穷,吟哦夔峡,感怀时势,表现出馥郁的山川情怀。从诗艺传统来看,清代夔州诗主要是沿着尊唐、宗宋的道路发展,以诗存史的意图非常明显,模拟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追求生新廉悍的情趣,语言上好用偏词拗句,极力搬运典故,昭示了丰富的传统文学功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诗 清代 山川情怀 诗艺传统 宗宋
下载PDF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唐宋诗之争(二)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治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2-14,共13页
明代(一)明初诗派皆主唐音 明人好标榜以立门庭,故诗派繁猥,较两宋尤甚。要而言之,明初有江西派(此指刘崧所开之派,非宗山谷者),复有闽中十子;稍后有茶陵诗派,前后七子;明末有公安、竟陵两派,以迄明亡。其间主盟最久、声势最盛者则为前... 明代(一)明初诗派皆主唐音 明人好标榜以立门庭,故诗派繁猥,较两宋尤甚。要而言之,明初有江西派(此指刘崧所开之派,非宗山谷者),复有闽中十子;稍后有茶陵诗派,前后七子;明末有公安、竟陵两派,以迄明亡。其间主盟最久、声势最盛者则为前后七子。如以江西派为宋诗主流,则七子实为明诗总汇。七子承明初尊唐之风,倡言“诗必盛唐”,于宋诗则一概抹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之争 中国文学 批评史 前后七子 江西派 诗必盛 公安派 诗派 刘崧
下载PDF
米芾审美理想中的“晋人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婷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2期8-11,共4页
一、"晋人格"一说的来源"晋人格"一说出自米芾的书论,其《论草书》[1]中云:"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犹可... 一、"晋人格"一说的来源"晋人格"一说出自米芾的书论,其《论草书》[1]中云:"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犹可憎恶也。"[2]这则书论体现了米芾"崇晋卑唐"的书学观,但米芾的书学观念曾经历过"尊唐"到"卑唐"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米芾 审美理想 书学观 书论 草书 怀素
下载PDF
元䘵、正德时期日本汉诗学观念的嬗变——以木下顺庵、新井白石为例
11
作者 周葵葵 《华中学术》 2022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江户中叶元禄、正德年间,木下顺庵及其弟子新井白石等组成的木门派执掌诗坛,其诗学观念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点。一方面不同于江户前期“宗宋”或“唐宋并尊”的诗学倾向,另一方面也与其后享保年间蘐园社鼓吹明七子“诗必盛唐”有... 江户中叶元禄、正德年间,木下顺庵及其弟子新井白石等组成的木门派执掌诗坛,其诗学观念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点。一方面不同于江户前期“宗宋”或“唐宋并尊”的诗学倾向,另一方面也与其后享保年间蘐园社鼓吹明七子“诗必盛唐”有所不同。木下顺庵“首倡唐音”,标志着日本自五山以来数百年的“宗宋”诗学即将为“尊唐”新声所取代。新井白石对明七子的初步肯定,以及对唐诗声律、格调的深入探讨,使其成为日人接受明代诗学的早期代表。以二人为典型,探讨这一时期的诗学观念,对于了解日本诗学对中国诗学的接受状况,梳理江户诗学观念的流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木下顺庵 新井白石 诗学 格调
原文传递
关于明初闽中诗派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王忠阁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20-123,共4页
闽中诗派是明代诗坛上一个重要的诗派,它成立于洪武二年,活动在洪武初到永乐末年。它的尊唐主张对有明一代诗歌风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诗歌史 明代 闽中诗派
下载PDF
秦孝文王即位、卒时间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富金壁 《北方论丛》 1986年第1期95-96,共2页
《史记·秦本纪》载:“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其葬于先王。韩王衰桎入吊祠,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祠,视丧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 《史记·秦本纪》载:“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其葬于先王。韩王衰桎入吊祠,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祠,视丧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对这段记载,众说纷纭,颇多疑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王 时间考 王立 王元 罪人
下载PDF
卑唐与尊唐之我见
14
作者 许国梁 高远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4-125,共2页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的专章"卑唐第十二"的偏颇之处;从唐楷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创新、正大气象、宝贵遗产和尊唐的实践支持说明尊唐有理,从而论述了"卑唐"无理,尊唐有据。
关键词 康有为 书法 发展
下载PDF
中韩文化交流回顾
15
作者 翁晓芹 《当代韩国》 1996年第1期76-78,共3页
中韩文化交流回顾翁晓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计有56个民族。孕育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不仅影响国内其他民族,其根深脉远,亦影响古代东洋诸国。正如韩国学者赵钟叶先生在《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 中韩文化交流回顾翁晓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计有56个民族。孕育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不仅影响国内其他民族,其根深脉远,亦影响古代东洋诸国。正如韩国学者赵钟叶先生在《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古代东洋诸国莫不慕仰中华,效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汉字词 李奎报 韩国传统文化 箕子 诗人 中韩 初中学生 中国朝鲜族教育
原文传递
朝鲜诗家洪万宗诗论的审美意蕴
16
作者 王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8期99-101,共3页
朝鲜诗家洪万宗的《小华诗评》是现存史料中唯一以"诗评"命名的朝鲜诗话著作,该书论诗"精而稳,博而赅",在尊唐论、风格论、创作手法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 洪万宗 《小华诗评》 风格 创作手法
下载PDF
宋诗评价略论——学习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17
作者 周蕙 《江淮论坛》 1984年第6期110-116,共7页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对唐宋诗高下优劣的争论古已有之。尊唐派以唐诗辉煌灿烂、无与伦比的成就为依据,力诋宋诗的败误,甚至宣称“终宋之世无诗”,“宋绝无诗”。尊宋派则津津乐道于宋诗的点化锻造之功、独得理趣之妙,昂然声言:“宋人之...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对唐宋诗高下优劣的争论古已有之。尊唐派以唐诗辉煌灿烂、无与伦比的成就为依据,力诋宋诗的败误,甚至宣称“终宋之世无诗”,“宋绝无诗”。尊宋派则津津乐道于宋诗的点化锻造之功、独得理趣之妙,昂然声言:“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更甚者,竟谓“宋诗岂惟不愧于唐,盖过之矣”。两派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从南宋开始,争论了数百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史 学习毛泽东 陈毅 诗歌创作 黄庭坚 中国古典诗歌 皮毛
下载PDF
沈德潜的“诗教”观及其与美育的关系
18
作者 崔欣欣 《美育学刊》 2016年第3期72-77,共6页
沈德潜的"诗教"观与其美育思想是相互助益的。"诗教"的实施是为实现诗的美育价值,而美育的效果亦为"诗教"的实践提供思想和创作的动力。通过选诗评诗,倡导"尊唐"和"格调"说,沈德潜... 沈德潜的"诗教"观与其美育思想是相互助益的。"诗教"的实施是为实现诗的美育价值,而美育的效果亦为"诗教"的实践提供思想和创作的动力。通过选诗评诗,倡导"尊唐"和"格调"说,沈德潜把美育理念融入具体的作品之中,以诗人为榜样,以诗作为典范,为实现"诗教"在个人内在涵养及其社会政治关怀方面的美育功能提供了内外兼备的策略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诗教 “格调”说 美育价值
下载PDF
王建在五代史上的地位
19
作者 陈绍乾 《天府新论》 1986年第6期52-58,共7页
王建,字光图(公元八四七年—九一八年),许州舞阳(今河南)人。出身低微,先世为饼师,年轻时曾以屠牛、盗驴和贩私盐为业。为避官府追捕,逃到武当山寺庙隐藏,和尚处宏见他“骨法甚贵”,劝他“从戎、别图功业”。公元八七○年后,他投到忠武... 王建,字光图(公元八四七年—九一八年),许州舞阳(今河南)人。出身低微,先世为饼师,年轻时曾以屠牛、盗驴和贩私盐为业。为避官府追捕,逃到武当山寺庙隐藏,和尚处宏见他“骨法甚贵”,劝他“从戎、别图功业”。公元八七○年后,他投到忠武军节度使处当兵。因他“机略拳勇,出于流辈”,“从讨王仙芝有功”,不久就被选拔为“列校”。韩符元年(八七四年),二十八岁的王建随从忠武军节度使进攻黄巢义军。广明元年(八八○年)二月,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奔四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 五代史 前蜀 田令 《十国春秋》 蜀中 义军 西川
下载PDF
谈含蓄与朦胧
20
作者 蔡厚示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4年第1期39-42,共4页
前几年,关于朦胧诗的讨论着实热闹了一阵子,有些争论至今未休.有的同志把诗的含蓄跟朦胧混为一谈,似乎唐诗、宋词中也不乏晦涩难懂之作,为什么一味推尊唐诗、宋词却非难当前某些朦胧诗人的作品呢?显然,这是一种误解.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朦胧诗人 宋词 李商隐 比兴手法 含蓄美 作品 司空图 无题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