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脯氨酸脱氢酶水平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杨凯同 和丽丽 +2 位作者 左庆娟 于鑫伟 郭艺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9-1727,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脯氨酸脱氢酶(ProDH)水平差异,阐明ProDH水平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组(HFrEF)组(n=39)、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脯氨酸脱氢酶(ProDH)水平差异,阐明ProDH水平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组(HFrEF)组(n=39)、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HFmrEF)组(n=42)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组(HFpEF)组(n=37)。收集同期住院的非CHF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生化指标水平和心脏结构指标,患者血清中ProDH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点二列相关性分析,HFrEF和HFmrEF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HFmrEF组男性患者百分率、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和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年龄和收缩压(SBP)均明显降低(P<0.05),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和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HFpEF组比较,HFmrEF组患者年龄明显降低(P<0.05),男性患者百分率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年龄明显降低(P<0.05),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与HFmrEF组比较,HFrEF组患者SBP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和HFmrEF组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血清中肾小球滤过率(GFR)和ProD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HFpEF组比较,HFmrEF组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ProD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FmrEF组比较,HFrEF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脱氢酶 慢性心力衰竭 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霞 刘丽 刘秋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696-2698,270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并发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HFmrE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FmrEF分为合并HFmrEF组和未合并HFmrEF...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并发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HFmrE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FmrEF分为合并HFmrEF组和未合并HFmrE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HFmrEF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合并HFmrEF组32例(45.7%),未合并HFmrEF组38例(54.3%);合并HFmrEF组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未合并HFmrEF组,而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未合并HFmr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4.44、4.00、2.62、4.02、2.93,P<0.05);合并HFmrEF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未合并HFmrEF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指数(E/E’)低于未合并HFmr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87、3.90、9.37、5.7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OR=0.82,95%CI=0.71~0.95,P=0.01)、UA(OR=1.12,95%CI=1.03~1.22,P=0.01)、LVEDD(OR=1.15,95%CI=1.06~1.25,P=0.001)和E/E’(OR=0.87,95%CI=0.79~0.96,P=0.01)是老年CRF患者并发HFmrE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HFmrEF与营养不良、高尿酸血症、左室扩张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以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肾衰竭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和非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差异
3
作者 符浩 白融 《中国医药》 2021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IHD)与非缺血性心脏病(n IHD)所致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210例慢性HFmr EF患者,按心脏病类型分为IHD...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IHD)与非缺血性心脏病(n IHD)所致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210例慢性HFmr EF患者,按心脏病类型分为IHD组(119例)和n IHD组(91例)。采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及入组时相关检查指标,并随访1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Fmr E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及因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再住院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Fmr 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期间,210例患者中41例(19.5%)死亡,67例(31.9%)因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再住院。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HD组1年全因死亡率高于n IHD患者(Log-rankχ^(2)=5.402,P=0.020),2组随访1年期间因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075,P=0.78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风险比=1.053,95%置信区间:1.006~1.103,P=0.028)、IHD(风险比=2.051,95%置信区间:1.026~4.101,P=0.042)均为HFmr 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HD所致HFmr EF患者的1年全因死亡率高于n IHD患者,IHD是HFmr 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性心脏病 预后
下载PDF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价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怡粤 余小平 陈胜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2-2344,共3页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HFmr EF患者184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73例,Ⅲ级86例,Ⅳ级25例。另选取180例年龄匹配院健康...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HFmr EF患者184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73例,Ⅲ级86例,Ⅳ级25例。另选取180例年龄匹配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检查并同时进行HFEI评分。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评分分值与血浆NT-pro 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5)。结论 HFEI评分在HFmr EF患者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且适合于进行长期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中间范围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益气强心汤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晓红 刘东敏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0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汤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化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汤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化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强心汤治疗,疗程1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量,心脏超声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降低(P<0.05),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度/新房收缩期之最大速度(E/A)明显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LHFQ量表各维度中体力限制、躯体状况、情绪变化、社会限制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强心汤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抑制或逆转心脏重塑,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强心汤 冠心病 分数中间范围心力衰竭 心脏重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伴肺动脉收缩压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小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5期8-11,15,共5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伴肺动脉收缩压(PASP)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东协盛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HFmrEF、HFpEF伴PASP升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伴肺动脉收缩压(PASP)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东协盛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HFmrEF、HFpEF伴PASP升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右房室瓣反流速率峰值(TR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PASP]、心率、6分钟步行距离(6MWD)、堪萨斯市心肌病变问卷总体汇总评分(KCCQ-OSS-15)、实验室检查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及住院时间、住院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χ^(2)=5.299,P=0.021)。治疗后,2组LAD、TRV、LVEDD、RVEDD、PASP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AD、TRV、LVEDD、RVEDD、PASP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率低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KCCQ-OSS-15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KCCQ-OSS-15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BUN、Cr、Na+、K+、C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2组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心源性不良事件、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mrEF、HFpEF伴PASP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降低PASP,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肺动脉收缩压 沙库巴曲缬沙坦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洁 张艳芳 王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4期52-57,共6页
背景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作为心力衰竭新增分型,其病理生理机制、群体特征、合并症及临床特征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患者不尽相同。目的探讨HFmr 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期为HFmr EF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 背景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作为心力衰竭新增分型,其病理生理机制、群体特征、合并症及临床特征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患者不尽相同。目的探讨HFmr 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期为HFmr EF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HFr EF组(LVEF <40%,n=299)、HFmr EF组(40≤LVEF <50%,n=153)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 EF)组(LVEF≥50%,n=202)。收集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患者全因死亡情况和全因死亡时间、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时间。结果HFmr EF组与HFr EF组患者年龄小于HFp EF组,HFr EF组患者年龄小于HFmr EF组(P <0.05);HFr EF组患者女性占比低于HFmr EF组与HFp EF组(P <0.05);HFmr EF组与HFr EF组患者心率大于HFp EF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优于HFp EF组,有糖尿病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HFp EF组,有心房颤动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者所占比例低于HFp EF组(P <0.05)。HFmr EF组与HFr EF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于HFp EF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HFp EF组(P <0.05);HFr EF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NLR及NT-pro BNP高于HFmr EF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HFmr EF组(P <0.05)。HFmr EF组和HFr EF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HFp EF组,HFr EF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和LVEDD大于HFmr EF组(P <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分型与血肌酐(r=0.110)、血尿酸(r=0.264)、空腹血糖(r=0.139)、NLR(r=0.415)、NT-pro BNP(r=0.571)、左心房内径(r=0.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史慧婷 郭晨然 +2 位作者 李亚彭 吴磊明 张彦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1166-1173,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CHD)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5例CHD合并HFmrEF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28例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27例...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CHD)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5例CHD合并HFmrEF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28例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27例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其中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根据PCI术后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73例)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55例)。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电子系统收集各组患者入院期间临床症状、冠状动脉造影(CAG)、心脏多普勒彩色超声、血清学指标及基础用药情况,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 a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心功能指标。结果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a后,3组MACE发生率、再发心绞痛行PCI治疗发生率、再次入院次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单纯药物治疗组最高,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次之,完全血运重建组最低。3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均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P<0.05),而完全血运重建组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a后,完全血运重建组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新发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a后,3组NT-proBN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组最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次之,单纯药物治疗组最高。治疗1 a后,3组LVEF、FS、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LVEF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组水平最高,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次之,单纯药物治疗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经皮冠脉介入术 预后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廖远雄 刘春浓 +1 位作者 李观平 李建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middle-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 EF,LVEF 40%-49%)患者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middle-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 EF,LVEF 40%-49%)患者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HFmr E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实验在此基础上增加EECP治疗,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浓度、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浆NT-pro BNP浓度、6MWT距离及MLHF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 BNP浓度、6MWT距离及MLHFQ评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CP联合常规治疗在HFmr F患者的治疗中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体外反搏 分数中间范围心力衰竭 活动耐量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冬义 靳文 +3 位作者 劳钰 刘一炫 陈洁琼 赵雅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6)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HF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共86例,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6)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HF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共86例,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以及正常对照组4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6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hs-CRP和IL-26水平在HFpEF、HFmrEF以及HFrEF等各组表达升高,并呈依次递减趋势(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所以研究对象血清IL-26水平分别与血清hs-CRP(r=0.775,P<0.001)、NT-proBNP(r=0.305,P=0.004)、Cr(r=0.264,P=0.014)等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312,P=0.003)。结论IL-26在CHF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以HFpEF最为显著,与血清hs-CRP关系最为密切。IL-26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26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研究动向与新视角
11
作者 武菲 张英谦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是左室射血分数40%~49%的心力衰竭,其症状轻,漏诊率高。该文探讨HFmrEF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转归及预后,旨在为未来心力衰竭管理提供更全面的认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左室分数 管事件
下载PDF
我院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亨纷 谢洪宝 刘云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了解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为HFmrEF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8年1~12月出院的HFmrEF患者(LVEF 40%~49%)123例作为HFmrEF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LV... 目的了解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为HFmrEF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8年1~12月出院的HFmrEF患者(LVEF 40%~49%)123例作为HFmrEF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LVEF<40%)89例作为HFrEF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情况、心脏超声和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Ⅲ级、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药物费用、全年住院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FrEF组相比,HFmrEF组女性占比较大、合并糖尿病较多、合并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绞痛、肺部感染、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Ⅳ级等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HFrEF组相比,HFmrEF组患者选用利尿剂、ACEI、螺内酯、曲美他嗪、沙库巴曲缬沙坦所占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CB、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mrEF患者与HFrEF患者临床特点存在部分差异,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参考HFr EF患者,但目前尚无能够改善HFmrEF预后的证据,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特征 用药分析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13
作者 唐巧林 瞿惠燕 +3 位作者 刘文锐 王田 杨涛 周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65-667,共3页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0%~49%的心力衰竭,HFmrEF病人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中同样获益。本研究结合当前HFmrEF人群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结果,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药...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0%~49%的心力衰竭,HFmrEF病人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中同样获益。本研究结合当前HFmrEF人群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结果,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药物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药物治疗 预后 综述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14
作者 谢忠 丁奕瑶 +2 位作者 张志龙 杨国艳 周伟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吴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发AMI合并HFmrEF患者进...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吴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发AMI合并HFmrE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50例,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功能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相较于治疗前,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相较于治疗前,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IVST、LVM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降低,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KCC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发AMI合并HFmrEF患者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调节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急性心肌梗死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功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宋云萍 周庆娜 +2 位作者 吴丹 李彬 于翔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流星样蛋白(Metrnl)、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HF...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流星样蛋白(Metrnl)、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HFmrEF患者132例作为HFmrEF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水平,并检查2组超声心动图。Pearson相关性分析HFmrEF患者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HFmrEF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预测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HFmrEF组血清Irisin、Metrnl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e')低于健康对照组(t/P=26.188/<0.001、7.671/<0.001、21.702/<0.001、20.261/<0.001),syndecan-1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和舒张末期间隔壁厚度(IVSD)高于健康对照组(t/P=28.682/<0.001、10.067/<0.001、11.061/<0.001、17.371/<0.001、18.950/<0.001)。HFmrEF患者血清Irisin、Metrnl水平与LVEF、E/e'呈正相关,与LVEDD、LVESD,LVPWD、IVSD呈负相关(Irisin:r/P=0.326/<0.001、0.391/<0.001、-0.301/0.003、-0.226/0.021、-0.358/<0.001、-0.423/<0.001,Metrnl:r/P=0.402/<0.001、0.374/<0.001、-0.277/0.007、-0.293/0.005、-0.315/<0.001、-0.338/<0.001);而syndecan-1水平与LVEF、E/e'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LVPWD、IVSD呈正相关(r/P=-0.427/<0.001、-0.385/<0.001、0.337/<0.001、0.275/0.008、0.308/0.002、0.265/0.01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高水平NT-proBNP、高水平syndecan-1是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95%CI)=1.165(1.075~5.162),2.353(1.228~4.5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鸢尾素 流星样蛋白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超声心动图 预后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HFrEF、HFmrEF及HFpEF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琳 左海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6期4914-4917,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心力衰竭(HF)(HFrEF)、LVEF中间范围的HF(HFmrEF)和LVEF保留的HF(HFpE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新郑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心力衰竭(HF)(HFrEF)、LVEF中间范围的HF(HFmrEF)和LVEF保留的HF(HFpE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新郑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根据心脏彩超将LVEF患者分为3个亚组:HFrEF、HFmrEF及HFpEF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HF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FrEF和HFmrEF的NT-pro BN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FpEF的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和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升高,LVED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FrEF及HFmrEF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FpEF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再入院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不同类型HF均可降低患者NT-pro BNP水平,改善心功能。在HFrEF、HFmrEF亚组中,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单纯使用培哚普利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培哚普利 左室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左室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左室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竹 吴敬 +1 位作者 魏欢欢 程保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诊断为HFmrEF合并CCS的病人594例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服...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诊断为HFmrEF合并CCS的病人594例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服用伊伐布雷定分为对照组(391例)和伊伐布雷定组(203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48个月。主要终点为复合终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住院。次要终点:全因死亡、脑卒中。通过Cox逐步回归确定纳入模型的变量。采用Cox回归分析伊伐布雷定对MACE的影响。使用亚组分析依伐布雷定对不同心率病人发生MACE的影响。结果:伊伐布雷定组MACE总发生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伐布雷定是MACE的保护因素,且受心率影响(交互P=0.019),在心率>80次/min的病人中,伊伐布雷定与MACE的发生有关[HR=0.41,95%CI(0.23,0.74),P=0.003];在心率≤80次/min的病人中,伊伐布雷定与MACE的发生无关[HR=0.95,95%CI(0.55,1.66),P=0.862]。Kaplan-Meier曲线表明,伊伐布雷定组48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og-rank P=0.039),在心率>80次/min的亚组中,伊伐布雷定组48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明显降低(Log-rank P=0.002);在心率≤80次/min的亚组中,两组之间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850)。结论:伊伐布雷定可有效降低CCS合并HFmrEF病人MACE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病人预后,且伊伐布雷定对预后的作用受病人心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脉综合征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伊伐布雷定 主要不良心管事件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名知 陈桂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688-692,共5页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可引起心室舒张和(或)收缩能力受损导致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流不足.目前指南推荐将心力衰竭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分为三种亚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临床...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可引起心室舒张和(或)收缩能力受损导致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流不足.目前指南推荐将心力衰竭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分为三种亚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介于另两种亚型之间,其治疗措施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目前的经验治疗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效果确切;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获得显著收益;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效果值得期待;其他如基于运动锻炼的心脏康复也能改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新发的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敬水 徐亚男 +5 位作者 王钧 杨毅 姜海兵 唐龙 王贤平 邵名亮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新发的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首次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或射血分数中间范围... 目的探讨新发的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首次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或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本研究以是否合并AF分为:HFrEF合并AF组(n=41),HFrEF合并非AF组(n=59),HFmrEF合并AF组(n=58),HFmrEF合并非AF组(n=35)。比较4组的临床特点和临床不良事件。应用多元Cox回归分析HFmrEF和HFrEF患者合并AF对临床不良事件影响。结果共入选19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8.87±11.13)个月。(1)4组在性别、年龄、尿酸、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缩短分数、CHA_(2)DS_(2)-VASc评分、心功能分级(NYHA)、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利尿剂使用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NYHA(HR=1.814,95%CI=1.051~3.131)、NT-proBNP(HR=1.076,95%CI=1.033~1.120)、CHA_(2)DS_(2)-VASc评分(HR=1.375,95%CI=1.022~1.851)和HFrEF合并AF(HR=5.822,95%CI=1.699~19.955)、HFmrEF合并AF(HR=5.023,95%CI=1.565~16.118)是患者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经Kaplan-Meier检验分析显示,4组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2,P=0.006)。结论新发的HFmrEF和HFrEF患者合并AF是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范围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预后
下载PDF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在争议中求索
20
作者 李卓津 史云静 金玮 《世界临床药物》 2022年第5期492-496,共5页
2016年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首次作为一种新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分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随着对该领域研究认识的深入,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及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 2016年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首次作为一种新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分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随着对该领域研究认识的深入,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及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力衰竭学会新版HF指南将其重新定义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HF(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命名的更改揭示着目前学术界对HFmrEF的认知已进入全新阶段。现对HFmrEF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预后转归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