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创作模式看梅兰芳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惠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80,共15页
梅、斯、布代表三种戏剧创作模式。梅兰芳组织编剧为他打造本子;斯坦尼只选已完成的剧本来导和演;布莱希特既编又导,但排演实践不够,其表演理想基本未实现。跨文化比较不论高下但看事实及解释:梅兰芳从表演出发组织编剧排演的模式是全...
梅、斯、布代表三种戏剧创作模式。梅兰芳组织编剧为他打造本子;斯坦尼只选已完成的剧本来导和演;布莱希特既编又导,但排演实践不够,其表演理想基本未实现。跨文化比较不论高下但看事实及解释:梅兰芳从表演出发组织编剧排演的模式是全方位的戏剧创作体系,斯坦尼的只是导、表体系,布莱希特的只是编、导体系。三种模式都能叫"体系"吗?那是不同语言习惯造成的问题,与其争论谁配得上哪一级标签——体系、方法、流派,不如深入研究其创作模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模式
戏剧
体系
全方位创作
体系
导
表
体系
编
导
体系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创作模式看梅兰芳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惠柱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80,共15页
文摘
梅、斯、布代表三种戏剧创作模式。梅兰芳组织编剧为他打造本子;斯坦尼只选已完成的剧本来导和演;布莱希特既编又导,但排演实践不够,其表演理想基本未实现。跨文化比较不论高下但看事实及解释:梅兰芳从表演出发组织编剧排演的模式是全方位的戏剧创作体系,斯坦尼的只是导、表体系,布莱希特的只是编、导体系。三种模式都能叫"体系"吗?那是不同语言习惯造成的问题,与其争论谁配得上哪一级标签——体系、方法、流派,不如深入研究其创作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
创作模式
戏剧
体系
全方位创作
体系
导
表
体系
编
导
体系
Keywords
model of theatre-making
theatre system
system of all-round theatre-making
system of directing/acting
system of playwriting/directing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创作模式看梅兰芳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
孙惠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