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佑红 卫小梅 窦祖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环咽肌对咽食管期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环咽肌功能障碍涉及多种疾病,是临床上吞咽障碍常见的病因。目前导管球囊扩张技术因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并发症等特点成为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的首选干预方法。现综述导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 环咽肌对咽食管期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环咽肌功能障碍涉及多种疾病,是临床上吞咽障碍常见的病因。目前导管球囊扩张技术因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并发症等特点成为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的首选干预方法。现综述导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的生物力学、神经调控以及皮质可塑性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 导管球囊扩张
原文传递
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治疗脑卒中后上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艳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4-23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治疗脑卒中后上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调控机制。方法选取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球囊扩张组,每组9例;另选取同年龄段的健康受试者9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治疗脑卒中后上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调控机制。方法选取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球囊扩张组,每组9例;另选取同年龄段的健康受试者9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f MRI检测常规治疗组和球囊扩张组患者吞咽唾液时皮质兴奋性变化,正常对照组于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检测,比较各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激活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恢复经口进食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球囊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吞咽唾液时,脑区激活范围大,包括两侧大脑的中央前回、后回,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同时小脑和脑干也存在部分激活,脑干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脑区激活范围和强度均明显减少。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治疗后患者吞咽唾液时脑区激活范围明显多于治疗前,以左侧脑区为主,包括两侧大脑前部扣带回,左侧楔叶、辅助运动区、额叶、眶额皮质、岛叶、枕中回,但激活体素较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仅左侧楔前叶较治疗前有明显激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可激活大脑感觉运动皮质区和皮质下吞咽活动相关的功能区,并通过离皮质通路来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 脑干卒中 吞咽障碍 中枢神经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外伤后吞咽障碍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艳 甘莉 +7 位作者 杨蕾 庞君 蒋茜 唐悠洋 李晓珂 袁诗燕 李惟婧 王姝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年第6期143-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1例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听力语言治疗科2022年4月收治的1例环咽肌不完全开放的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导管球囊扩张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终点定为...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1例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听力语言治疗科2022年4月收治的1例环咽肌不完全开放的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导管球囊扩张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终点定为在拔除鼻饲管经口进食5周后,吞咽造影下显示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轻微或基本消失。结果患者前15次治疗为单独使用导管球囊扩张+吞咽常规治疗,后15次治疗为前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治疗前后环咽肌球囊内注水量进行对比,经独立样本t检验,联合治疗后球囊注水量较之前明显增加(t=-11.501,P<0.001)。结论导管球囊扩张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环咽肌不完全开放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导管球囊扩张 吞咽造影检查 环咽肌不完全开放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凤翔 陈蕾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星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舌针 导管球囊扩张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中风并发症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伟 刘亚群 杨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7-720,共4页
目的观察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扩张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 目的观察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扩张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球囊扩张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rTMS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于治疗后采用临床疗效评定评估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加权评分和SS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加权评分和SSA评分显著优于球囊扩张组和r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球囊扩张组的70.0%(χ2=7.68,P<0.01)和rTMS组的63.3%(χ2=10.42,P<0.01)。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rTM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术联合针刺治疗脑干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症: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眺 曾小香 +6 位作者 蔺丽娟 林蔚楠 毛俊 王琦 冼婷婷 朱甜花 黄珊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7-1033,共7页
目的:筛选治疗脑干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最佳针刺方案,比较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最优针刺方法与单纯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脑干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后随机分为A... 目的:筛选治疗脑干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最佳针刺方案,比较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最优针刺方法与单纯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脑干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后随机分为A组(常规吞咽治疗)、B组(球囊扩张术)、C1组(局部针刺治疗)、C2组(脏腑辨证治疗)、C3组(局部针刺联合脏腑辨证治疗)、D组(球囊扩张术联合最优针刺治疗),每组15例。治疗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比较C1组、C2组、C3组3个针刺组的疗效,筛选出最优针刺方案。其中C1组主穴:风池、完骨、翳风、舌三针等,C2组主穴:内关、通里、足三里、三阴交,再结合辨证配穴,C1组和C2组予电针疗法,选用连续疏波,频率5~8Hz,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于治疗前、治疗满6周或治疗后拔除胃管(治疗未满6周)进行康复评定;C3组针刺取穴、操作及疗程同C1和C2组。第二阶段比较A组、B组、D组3组之间的康复治疗效果,每组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于治疗前、治疗满6周或治疗后拔除胃管(治疗未满6周)进行评定。以上6组均使用摄食-吞咽功能评定标准和VFSS进行评定。结果:①第一阶段研究:VFSS评分:在口腔期运送食物能力比较,C3组、C1组均明显优于C2组(均P<0.05);改善误吸情况比较,C3组明显优于C2组(P<0.05)。针刺治疗3组与A组治疗后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组吞咽障碍程度优于C2组、A组(均P<0.05)。②第二阶段研究:VFSS评分:在口腔期运送食物能力比较,D组、B组均明显优于A组(均P<0.05);在咽喉期功能、误吸方面比较,D组优于B组与A组、B组优于A组(均P<0.05)。A、B、D组治疗后拔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拔管率最高,A组拔管率最低。D组吞咽障碍程度优于B组与A组、B组优于A组(均P<0.05)。结论:不同针刺方法研究中,行局部选穴联合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环咽肌失弛缓症 导管球囊扩张 针刺
原文传递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治疗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耀文 万桂芳 +2 位作者 卫小梅 戴萌 窦祖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对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乔咽功能和咽部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口腔感觉和运动功...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对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乔咽功能和咽部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口腔感觉和运动功能训练、门德尔松吞咽训练、球囊扩张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进食评分(FOIS),渗漏-误吸分级(PAS)和舌骨向前位移(HAM)、舌骨向上位移(HSM)、环咽肌开放幅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治疗后,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OIS、PAS、HAM[(7.40±2.76)mm]、HSM[(9.75±2.65)mm]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舌骨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脑干损伤 吞咽障碍 导管球囊扩张
原文传递
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龙小娜 储浩然 +3 位作者 孙培养 程洪亮 张玲 张国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取穴廉泉、夹廉泉、翳风、风池,予...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取穴廉泉、夹廉泉、翳风、风池,予以连续波,频率2 Hz。两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6 d,连续治疗4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观察“声嘶语謇”等9个症状积分,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可减轻吞咽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 吞咽障碍 电针 导管球囊扩张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咽期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一贤 朱海霞 +1 位作者 马耀 冯艳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69-71,共3页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介入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损伤小。窦祖林教授等创新性地将导尿管球囊扩张术率先应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通过牵拉与刺激脑干反射弧与大脑皮层控制系统,达到扩张治疗作用。此项技术...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介入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损伤小。窦祖林教授等创新性地将导尿管球囊扩张术率先应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通过牵拉与刺激脑干反射弧与大脑皮层控制系统,达到扩张治疗作用。此项技术相当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1]。随着临床对吞咽障碍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 咽期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耳穴磁贴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玲 谢峦 +2 位作者 李相良 施镇国 金海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观察耳穴磁贴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导管球囊扩张术中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脱落3例、剔除1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5例... 目的:观察耳穴磁贴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导管球囊扩张术中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脱落3例、剔除1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5例)。对照组采用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磁贴疗法,每次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前按压咽喉、心、脑干等耳穴5 min,早晚各再按压5 min,每天共3次,两耳交替进行,3 d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6 d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于治疗第1天(T1)、治疗2周后(T2)、治疗最后1 d(T3)记录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SA、PAS评分降低(P<0.05),SWAL-QO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2、T3时VAS评分均低于T1时(P<0.05),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1.0%(25/49),低于对照组的79.2%(38/4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47/49),优于对照组的87.5%(42/48,P<0.05)。结论:耳穴磁贴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缓解操作过程中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 耳穴磁贴 导管球囊扩张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综合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颜海霞 孙巨 +1 位作者 钟陶 黄臻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0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综合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进行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综合治疗(Vocastim-Master吞咽治疗仪同时进行吞冰训练),...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综合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进行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综合治疗(Vocastim-Master吞咽治疗仪同时进行吞冰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吞咽综合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5次/周)后采用视屏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综合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失弛缓症 导管球囊扩张 吞咽障碍治疗仪 吞冰训练 视屏吞咽造影检查(VFSS) 洼田饮水试验
原文传递
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仝树坡 孙智成 +1 位作者 江小荣 陈景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6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置胃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实施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有助于其吞咽功能康复,可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 穴位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治疗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一贤 孙艳冬 +4 位作者 王静 张琰 朱海霞 尹华 白晓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应用于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明确诊断为环咽肌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3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应用于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明确诊断为环咽肌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3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2组均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在治疗前和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满6周后,利用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VFSS进行评定,分析比较2组病人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SS检查显示,治疗后2组Rosenbek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在改善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吞咽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 环咽肌功能障碍 用力吞咽法 老年人
下载PDF
常见病康复治疗规范(3)——脑卒中康复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清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1期-,共2页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1岁,于2015年9月1日凌晨3点多突发头晕、头痛,难以入睡,当日早上至当地医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出现左面部、右侧肢体麻木,进食困难.遂转至上海华山医院就诊,头颅MRI示:左脑干梗死(延髓).入住神经内科给予改善抗血小...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1岁,于2015年9月1日凌晨3点多突发头晕、头痛,难以入睡,当日早上至当地医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出现左面部、右侧肢体麻木,进食困难.遂转至上海华山医院就诊,头颅MRI示:左脑干梗死(延髓).入住神经内科给予改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9月底患者病情平稳后办理出院.出院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正常,但仍遗留有进食困难,需留置鼻胃管摄入食物及水,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约1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 环咽肌功能障碍 吞咽造影检查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何玉婷 周熠 +1 位作者 刘静 邓冬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26-029,共4页
研究导管球囊扩张术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江津区神经内科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16名,每组16名。结果 观察组给予气管内气囊扩张,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疗效的终点是病人能在6个星期... 研究导管球囊扩张术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江津区神经内科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16名,每组16名。结果 观察组给予气管内气囊扩张,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疗效的终点是病人能在6个星期内重新通过口服饮食或接受治疗。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障碍评分和 SSA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结束后,两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积分和 SSA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导管气囊扩张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术对脑梗死所致真性球麻痹患者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芹 何文娟 李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53-0057,共5页
研究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术对脑梗死所致真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脑梗死合并真性球麻痹患者46例,通过电脑系统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依据科室常规吞咽康复诊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常... 研究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术对脑梗死所致真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脑梗死合并真性球麻痹患者46例,通过电脑系统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依据科室常规吞咽康复诊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改良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4周后观察评估各组患者咽喉部吞咽功能变化、误吸程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均得到明显缓解,但观察组经GUSS量表评估后评分较治疗之前升高更显著,对照组评估分值升高幅度较观察组小(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采取渗透-误吸量表(PAS)评估得分相较于对照组而言下降更明显,两者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比例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21/2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86%(14/23)相较而言明显升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改良导管球囊扩张术的治疗方案对于脑梗死所致真性球麻痹患者有显著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降低机体误吸的风险,促进吞咽功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导管球囊扩张 脑梗死 真性球麻痹
下载PDF
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诚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二腹肌治疗,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降低(P<0.05),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4/24),高于对照组的79.17%(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 针刺 二腹肌 导管球囊扩张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对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蔺丽娟 朱甜花 +1 位作者 冼婷婷 李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引起的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引起的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吞咽功能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护理干预能提高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的治疗疗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VF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导管球囊扩张 护理配合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冰水导管球囊扩张术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环咽肌功能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建锋 濮晓霞 +2 位作者 翟云 钱堃 余文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究冰水导管球囊扩张术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环咽肌功能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间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吞咽训练)和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冰水导管球囊扩张术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环咽肌功能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间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吞咽训练)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冰水导管球囊扩张术),各45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环咽肌功能状态,吞咽通过时间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完全开放占比、研究组患者环咽肌完全开放占比均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完全不开放占比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环咽肌完全开放占比高于对照组,完全不开放占比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通过时间均缩短,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摄影吞咽评分、饮水测试、VFS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水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环咽肌功能状态,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缩短吞咽通过时间,且所需设备简单,可行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失弛缓症 冰水导管球囊扩张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伟平 董文静 +1 位作者 徐萌键 肖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IOE)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40例脑损伤后环咽肌失弛缓造成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基础药物及常规吞咽治疗在内的... 目的:研究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IOE)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40例脑损伤后环咽肌失弛缓造成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基础药物及常规吞咽治疗在内的治疗,观察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治疗,并通过IOE方式进食,对照组则只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采用鼻饲方式进食,两组疗程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吞咽造影(VFSS)检查,进行包括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洼田饮水试验、EAT10评分在内的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各项吞咽功能总体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IOE对治疗环咽肌失弛缓能提升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加快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 导管球囊扩张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