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打结拔管困难肺癌1例的实践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锡颖 付苗 +4 位作者 刘维民 孙宝辉 洪鹏 李俊 梁艳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3期50-51,共2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有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安全可靠、易于护理等优点,广泛用于需要长期连续输液治疗、肠外营养补充,尤其是静脉化疗给药的恶性肿瘤患者^([1])。但PICC使患者受益的同时,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其中皮肤过...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有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安全可靠、易于护理等优点,广泛用于需要长期连续输液治疗、肠外营养补充,尤其是静脉化疗给药的恶性肿瘤患者^([1])。但PICC使患者受益的同时,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其中皮肤过敏、导管阻塞、意外拔管、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感染等较常见^([2])。我院收治PICC打结致拔管困难的肺癌患者1例,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成功拔管,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打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多学科团队 拔管 护理
下载PDF
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打结合并异位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春芳 周染云 +3 位作者 毕艳 曹艳艳 陈可 郭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60-61,64,共3页
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的重要输液途径,可大大提高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1]。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异位、穿刺点渗漏、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等[2]。2... 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的重要输液途径,可大大提高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1]。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异位、穿刺点渗漏、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等[2]。2014年4月,解放军第307医院收治了1例PICC导管打结合并异位的患者,经精心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打结 导管异位 护理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夏云峰 罗北捷 +5 位作者 刘润梅 翟红霞 黄党生 沈东 张许文 易周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 :用 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 ,记录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2 4 5例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为 99.6 %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13.1% ,其中室速和室颤发... 目的 :总结我院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 :用 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 ,记录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2 4 5例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为 99.6 %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13.1% ,其中室速和室颤发生率分别为 1.7%和 0 .4 %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2 .0 % ,心绞痛发生率为 6 .4 % ,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 2 .4 % ,造影剂过敏 3.2 % ,导管打结 0 .4 % ,发热 0 .8% ,排尿困难 2 .0 %。以上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均得到缓解。结论 :老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并发症 老年人 诊断 心律失常 心绞痛 造影剂过敏 CAG 导管打结
下载PDF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岳利 王玉红 +2 位作者 孙春玲 孙晓林 朱丽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
分析1例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的原因并总结护理策略。本例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可能由导管“成袢”阶段、导管打成松垮的“活结”阶段、导管打成“死结”阶段3个阶段组成。护理策略为:应尽可能多角度、可视化调整导管并沿导管轴线平行... 分析1例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的原因并总结护理策略。本例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可能由导管“成袢”阶段、导管打成松垮的“活结”阶段、导管打成“死结”阶段3个阶段组成。护理策略为:应尽可能多角度、可视化调整导管并沿导管轴线平行、缓慢撤出导管,避免旋转导管;一旦形成打结,应立即确定打结的位置,切开取出导管。本例患者于手术室行血管切开PICC导管取出术,术后患者情况稳定,4 d后经左侧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1根,位置良好,经6 d观察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打结 原因分析 护理策略
下载PDF
硬膜外腔导管拔管困难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春艳 曹定睿 +1 位作者 韩冲芳 刘德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腔置管 拔管困难 麻醉 导管打结 原因
下载PDF
硬膜外导管打结拔管困难1例
6
作者 孟庆友 刘聪霞 李华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6期669-669,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拔管困难 导管打结 硬膜外置镇痛泵 颈内静脉导管 开放性外伤 皮瓣修复术 神经修复术 急诊入院 入院诊断
下载PDF
硬膜后间隙置入导管打结2例的处理体会
7
作者 王福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22期3149-3149,共1页
关键词 导管打结 置入导管 后间隙 处理体会 硬膜
下载PDF
硬膜外导管打结致拔管困难1例
8
作者 安秀明 王志宏 李俊刚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31期1041-1041,共1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8岁,因左股骨干骨折,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查体正常,脊柱活动良好,无腰背疼痛史。入室后开放一侧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林格液500ml,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取左侧卧位选择L2-3...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8岁,因左股骨干骨折,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查体正常,脊柱活动良好,无腰背疼痛史。入室后开放一侧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林格液500ml,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取左侧卧位选择L2-3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25G蛛网膜下腔穿刺针,有突破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穿刺 拔管困难 导管打结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腰-硬联合麻醉 股骨干骨折 血氧饱和度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用一次性尿袋盖帽夹闭尿管
9
作者 方琪胤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尿袋 夹闭尿管 留置导尿患者 导管打结 剖宫产术后 夹管 文具
下载PDF
硬膜外间隙导管折断打结的处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成富 刘丽 +3 位作者 李灵芝 郑莉莉 刘建树 毕好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33-934,共2页
本文分析近10年来5所医院有关资料,共发现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22例,其中导管折断9例,套结形成13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硬膜外间隙导管折断打结 处理 剖宫产 分娩镇痛 麻醉
原文传递
硬膜外间隙导管折断打结手术取出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金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间隙导管折断打结 手术取出 连续硬膜外麻醉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发生率
下载PDF
持续动脉压监测对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中导管扭转打结的预防价值
12
作者 高洋 刘斌 +6 位作者 李智 李宸 杨瀚涛 刘腾飞 周浩 江瀛川 杨志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中持续动脉压监测在发现导管扭转打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的1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80例造影过程中接受持续动脉压监测(测压...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中持续动脉压监测在发现导管扭转打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的1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80例造影过程中接受持续动脉压监测(测压组),另36例作为无测压组。在操作过程中,动脉压力差变小甚至曲线变平提示导管某段发生扭转打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主动脉弓型等基本临床病例信息,手术适应证、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造影过程中导管扭转打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动脉弓型、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压组动脉导管扭转打结发生率低于无测压组(0 vs 8.33%,P=0.047)。结论持续动脉压力监测有助于发现早期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导管扭转打结,进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经桡动脉入路 导管扭转打结 持续动脉压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