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明 叶辉 +1 位作者 叶曼娜 余燕民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及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176例DCIS-MI和184例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和免疫组织化...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及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176例DCIS-MI和184例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两者肿块最大径≥2.5 cm、高级别组织分级、粉刺型组织亚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头paget病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小凹蛋白(caveolin-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S-MI在高级别组织分级、粉刺型组织亚型、肿块最大径≥2.5 cm、ER阴性、PR阴性、caveolin-1阴性、HER2阳性、Ki-67增殖指数≥14%的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浸润 导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聂晨蕾 易春蓓 +3 位作者 巩海燕 王慧 苏彤 栗翠英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以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导管内癌的病灶103个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病灶73个,两者超声表现均为肿块型,回顾性...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以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导管内癌的病灶103个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病灶73个,两者超声表现均为肿块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肿块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转移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病理组织分级、病理分子分型、ER、HER-2以及Ki-67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超声图像上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钙化以及血流分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与DCIS相比,肿块大小以≥2.5 cm为主,超声图像上更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內伴钙化,病灶内血流丰富,具有部分浸润性癌的特征;病理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及HER-2过表达型为主,组织分级以高级别为主。结论DCIS与DCIS-MI之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及超声声像图特点,在临床诊断上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导管浸润 超声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华 杨欧欧 +2 位作者 何俊玲 蓝天 胡祖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发生微浸润(DCIS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221例DCIS和DCIS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可能预测DCISM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发生微浸润(DCIS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221例DCIS和DCIS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可能预测DCISM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导管内癌发生微浸润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IS病灶(肿瘤直径≥2 cm)、可触及肿块、乳房钼靶X线提示钙化和/或肿块、高级别核分级与DCISM显著相关。利用这些因素绘制列线图显示良好的预测性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11,95%CI0.752~0.870)。在校准图形中标准曲线与预测校准曲线拟合良好,表明模型-致性较好。结论基于四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能准确预测导管内癌微浸润,该模型对导管内癌患者临床治疗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导管浸润 列线图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春新 秦立新 杨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845-848,共4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自2003年1月2012年10月底收治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36例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特征... 目的总结和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自2003年1月2012年10月底收治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36例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的3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中,最大浸润灶均≤1 mm,其中有27例(72%)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有32例(88.9%)钼靶上有异常表现。27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2例(7.4%)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经过中位时间为28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是一个少见的乳腺癌亚型,其预后良好。治疗上应该根据其原位癌成分的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原位 导管浸润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分子分型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爽 郎冠天 +1 位作者 余科达 张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3-3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发展到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DC)的中间阶段,该研究旨在分析乳腺DCIS和DCIS... 背景与目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发展到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DC)的中间阶段,该研究旨在分析乳腺DCIS和DCIS-MI这两类早期乳腺癌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各个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317例DCIS患者,其中227例(71.6%)为纯DCIS患者,90例(28.4%)为DCIS-MI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其DCIS成分而非微浸润成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成腔面A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腔面B型[ER和(或)PR阳性,HER-2阳性]、HER-2过表达型(ER和PR阴性,HER-2阳性)和基底样型(ER和PR阴性,HER-2阴性)。结果:DCIS-MI患者的肿瘤大小倾向更大(P=0.059),病理核分级显著更高(P=0.002)。和DCIS患者相比,乳腺DCIS-MI患者中腔面A型比例较低而基底样型比例较高(P=0.001)。结论:乳腺DCIS和DCIS-MI间分子分型分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迥异,提示DCIS-MI是DCIS发展的新阶段,有了"质"的改变,本结论有待后续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亚冬 李连方 +2 位作者 刘山青 李永 崔树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5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22例,其中导管原位癌(DCIS)和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患者分别为207例...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22例,其中导管原位癌(DCIS)和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患者分别为207例和115例,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临床病理指标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两组间分子分型的差异使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DCIS-MI组相较于DCIS组,肿瘤大小(P=0.006)尤其肿瘤为T3(OR 5.204,95%CI 1.722-15.723,P=0.003),HER2状态(P<0.001),ER状态(OR 0.603,95%CI 0.377-0.963,P=0.034),均呈现显著组间差异;而在多因素分析中,DCIS-MI组相较于DCIS组,肿瘤大小(P=0.002)和HER2状态(P=0.001)在两组间仍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分子分型分布亦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3.164,P<0.001)。长期预后方面,5年的DFS两组分别为92.2%和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476,P=0.49)。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相较于乳腺导管原位癌,往往伴有肿瘤体积大、ER表达低、HER-2阳性率高等特征,但与导管原位癌的预后差异并不明显,值得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与导管原位癌的临床病理及X线表现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敏 林青 +7 位作者 苏晓慧 崔春晓 边甜甜 王成勤 赵静 李丽丽 马锦竹 黄峻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及临床病理表现及DCISM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M及DCIS患者626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X摄影检查。参照乳...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及临床病理表现及DCISM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M及DCIS患者626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X摄影检查。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DCISM与DCIS患者X线表现进行分类诊断。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ISM与DCIS患者临床病理及X线表现的差异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DCISM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626例患者中,DCISM患者171例,DCIS患者455例。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2.7cm、高核级别、粉刺性坏死、淋巴结阳性、Ki67高表达、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阴性是DCISM的预测因子(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7cm(OR 2.229,95%CI 1.505~3.301,P<0.001)、高核级别(OR 1.711,95%CI 1.018~2.875,P=0.043)、淋巴结阳性(OR 4.140,95%CI 1.342~12.773,P=0.013)是DCISM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乳腺X线摄影中,DCIS与DCISM患者的病变类型、有无钙化及钙化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7.42、9.65、9.10,P<0.05),17.6%(80/455)的DCIS患者表现为隐匿性病变,49.1%(84/171)的DCISM表现为钙化伴肿块、非对称致密、结构扭曲。团簇状钙化多见于DCIS(41.5%,120/289),而区域性钙化在DCISM中更普遍(35.9%,47/131)。结论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钙化性病变及区域性钙化在DCISM中更常见。肿瘤直径≥2.7cm、高核级别、淋巴结阳性是DCISM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病理学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静 张晔 +8 位作者 阎文婷 钟玲 谭璇妮 张婷 张孔涌 陈庆秋 张毅 姜军 齐晓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乳腺甲状腺外科489例手术确诊为DCI...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乳腺甲状腺外科489例手术确诊为DCIS或DCIS-MI女性患者,其中DCIS患者240例(49.1%),DCIS-MI患者249例(50.9%)。通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和随访信息,比较DCIS和DCIS-MI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95例(60.3%)患者初次确诊年龄<55岁。与DCIS组比较,DCIS-MI组患者具有肿瘤体积偏大(P=0.034),癌细胞组织学分级高(P<0.05),ER阳性率低(P<0.05)等特征;且DCIS-MI组患者腔面A型比例低(54.6%vs 63.8%,P=0.040),而HER-2过表达型比例高(18.1%vs 9.2%,P=0.004);两组患者的分子分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0)。DCIS组和DCIS-MI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75%和9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074,P=0.785)。结论 DCIS与DCIS-MI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分布迥异,预后差异不明显,提示两者处于乳腺癌进展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原位 乳腺导管原位浸润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中的价值
9
作者 韩珺琪 华辉 +4 位作者 王晓琳 田雅琪 张濬韬 彭琪琪 陈静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3,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乳腺MRI区分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DCISM 32例,DCIS 55例)女性,按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搜集MRI图像及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3D ... 目的建立基于乳腺MRI区分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DCISM 32例,DCIS 55例)女性,按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搜集MRI图像及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乳腺癌灶的3D感兴趣区(ROI)并提取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性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选择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临床模型建立联合模型。结果区分DCIS是否伴微浸润的独立影响因子包含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尽管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0.760和0.830),结合Radscore和临床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表现了鉴别DCIS与DCISM的良好效能(AUC为0.840)。结论结合Radscore和临床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可为鉴别DCIS与DCISM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浸润 导管原位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诺莫图
原文传递
超声可疑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DBT影像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10
作者 李鸿恩 唐大为 +3 位作者 程佳玲 林兴 曾益辉 王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606-2614,共9页
目的:在超声检查乳腺可疑病变的情况下,行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BT)检查,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DBT影像差异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探索DCIS-Mi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01月至2022... 目的:在超声检查乳腺可疑病变的情况下,行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BT)检查,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DBT影像差异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探索DCIS-Mi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01月至2022年1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DCIS的12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DBT影像资料,其中纯DCIS患者79例(63.71%),DCIS-Mi患者45例(36.29%)。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两组患者的DBT影像进行了详细的特征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DBT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DCIS-M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所以患者中,首发临床症状主要为触及肿块81例(65.32%)、乳头溢液31例(25.00%)、钙化灶12例(9.68%)。通过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检查,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核异型性存在显著的差异(χ^(2)=7.967,P=0.005)。然而,对于两组病人的其他因素,如年龄、绝经情况、初次出现的临床症状、淋巴结的状态、免疫组化标记物(ER、PR、HER-2、Ki-67)及其病理分子物质的类别,这些原因的显著性并不显著(P>0.05)。DBT影像特征中,两者在病变最大径、形态及边缘毛刺征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055、6.687、4.755,P<0.05);腺体类型、病变类型、微钙化、钙化形态及钙化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块大小、肿块形态、边缘毛刺征未构成DCIS-Mi高危因素。结论:具有微侵袭性的DCIS-Mi与DCIS在临床病理学和DBT影像学方面有差异,DCIS-Mi病灶多呈肿块最大径≥2.5 cm,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有毛刺征。此外,DCIS-Mi的恶性程度也更高。在病理学方面,DCIS-Mi的肿瘤主要表现为HER-2过表达型,核异型性主要集中在中高级别,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技术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临床病理表现
下载PDF
乳腺X线及MRI特征联合临床病理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11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4 位作者 尹清云 张宁妹 张朝林 刘开惠 吴林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118,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纯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DCISM的首诊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训练组,评估术前患者的临床病理、MG和MRI特征。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校准图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观察联合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验证。应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分析联合模型中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最小ADC值(minimum value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预测DCISM的价值。收集535例患者共550个病灶(15例患者为同时性双乳癌),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0岁。训练组(n=382)中102个病灶(27%)和验证组(n=168)中52个病灶(31%)被诊断为DCISM。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ADCmin是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参数构建临床病理及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效能(AUC:0.937、0.899)。根据SHAP分析,病灶最长径、Ki-67指数和ADCmin在联合模型中对预测DCISM起主要贡献,而钙化状态、核级别、P63状态和坏死是补充因素。结论联合临床病理及术前MG和MRI特征的预测模型可有效从纯DCIS区分出DCISM,从而提升临床决策和治疗规划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可解释性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技术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诊断的价值
12
作者 陈莎莎 王允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技术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疾病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6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穿刺活检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技术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疾病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6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穿刺活检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效能,并比较两种疾病临床特点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布状态。结果:术后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38例为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24例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术前穿刺活检诊断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84.21%、准确性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94.12%,高于术中冰冻病理的58.33%、55.26%、56.45%、45.16%和5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7.544、14.370、6.904、7.494,P<0.05);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病灶直径为(3.21±0.54)cm,可触及肿块概率为95.83%,增殖细胞抗原(ki67)高表达概率为66.67%,高分化概率为70.83%,高于乳腺导管原位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17.86%,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29.17%,低于乳腺导管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8,χ^(2)=4.439、4.876,P<0.05)。结论:与术中冰冻病理比较,术前穿刺活检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准确性高;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和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特征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布状态各不相同,可为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穿刺活检 术中冰冻病理 乳腺导管原位浸润 诊断效能 临床特征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间质微浸润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擎 莫淋 +3 位作者 杨阳 孟亚秋 徐晓帆 顾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67-570,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间质微浸润的危险因素,探讨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南京大学...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间质微浸润的危险因素,探讨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DCIS、DCIS-MI共4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伴微浸润分为DCIS与DCIS-MI组,对患者年龄、就诊时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等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就诊时未绝经(P=0.006)、肿物直径≥3.15 cm(P=0.006)、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02)的患者更易发生肿瘤间质微浸润。结论:具有可触及腋窝肿物、未绝经、乳腺巨大肿物、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危险因素,同时术前行穿刺或术中冰冻提示DCIS、DCIS伴可疑微浸润的患者存在微浸润可能性大,应予前哨淋巴结活检。触及腋窝肿物为首要症状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作为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腋窝淋巴结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的超声及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晓丽 张彦宁 邱兰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6期140-144,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8例...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8例DCIS及31例DCISM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肿块型病变参照BI-RADS标准,分析病变大小、形态、纵横比、边缘、边界、回声类型、后方回声、微钙化及血流。非肿块型病变分为低回声区型、导管异常型、结构扭曲型及多发小囊肿型,同时记录微钙化及血流情况。组织病理分为低、中、高核级。免疫组化指标包括ER、PR、Her-2及Ki-67。结果DCIS发病年龄轻(P<0.05);两组主要症状均为乳头溢液或触及肿块,且既往乳腺癌病史无差别(P>0.05)。两组肿块型病变均以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的实性低回声肿物为主,且多边缘不清晰(P>0.05);非肿块型病变均以低回声区型为主(P>0.05)。DCISM中高核级比例高(74.1%vs 89.3%,P<0.05),ER阳性率及Luminal-like型占比低(72.0%vs 51.6%,P<0.05),两组PR、Her-2及Ki-67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与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Ki-67高表达及高核级相关(P<0.05)。结论DCIS与DCISM的超声表现相似,微钙化或可提示肿瘤预后不良。DCISM的核级高,ER阳性率低,Her-2过表达及三阴型比例高,说明DCISM具有更高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 乳腺导管原位浸润 超声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淑红 肖琼 +4 位作者 阮玖根 付水平 宋婷 丁瑶 谭秋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确诊早期乳腺癌并行DCE-MRI联合DWI检查的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病检确...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确诊早期乳腺癌并行DCE-MRI联合DWI检查的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病检确诊类型的差异分为对照组[60例,病检确诊为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观察组(40例,病检确诊为DCIS-Mi),比较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早期强化率(EER)及在不同MRI强化类型中的特点。结果观察组ADCMin低于对照组,ADCDR及EE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C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肿块样强化例数与肿块样强化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肿块样强化特点比较,两组内部强化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质强化例数占比低于对照组,不均质强化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布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灶分布例数占比低于对照组,节段分布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块样强化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质强化例数占比低于对照组,环状强化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边缘不清晰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在外形各项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WI联合DCE-MRI对于DCIS-Mi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通过病灶分布及内部强化特点对单纯DCIS与DCIS-Mi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导管原位浸润 诊断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16
作者 陈晓敏 张秋萍 段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89-694,共6页
目的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 目的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较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影像特征。另外根据微钙化检出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并分析微钙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DCISM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肿块大小以及微钙化检出率高于DCIS组(P<0.05),ER阳性率低于DCIS组(P<0.05)。微钙化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比例高于无钙化组(P<0.05),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低于无钙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检出率与病理分级、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阳性率、P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与DCIS患者相比,DCISM患者超声影像特征中病灶范围更大、微钙化检出率更高,且微钙化与病理分级、ER、PR、Her-2及Ki-67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 乳腺导管原位浸润 超声影像特征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初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Meta分析
17
作者 李雄雄 周灿 +2 位作者 徐婷 任予 尚进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466-47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DCIS-MI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研究,采用Sta... 目的系统评价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DCIS-MI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研究,采用Stata 16.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3篇文献,17502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DCIS-MI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为7%(95%CI:6%~8%)。亚组分析提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DCIS-MI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和11.1%;以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染色方式分组,99Tcm标记的硫胶体和蓝染联合99Tcm标记的硫胶体DCIS-MI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1%和12.1%;以淋巴结阳性确诊方式分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联合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DCIS-MI分别为4.8%、8.6%和9.6%;以地区分组,亚洲、欧洲和美洲的DCIS-MI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12%和6%。此外以研究类型、SLNB染色方式、淋巴结阳性确诊方式、地区分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CIS-MI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7%,预后较好。但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更易接受全身治疗,出现复发转移率较腋窝淋巴结阴性组更低,故DCIS-MI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分期是合理的,可以为全身治疗提供依据,不需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但SLNB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浸润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准确性比较
18
作者 李传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77-80,共4页
在临床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时,给予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在准确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患者(100例),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分别实施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两种方法。然后,对... 在临床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时,给予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在准确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患者(100例),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分别实施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两种方法。然后,对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后总满意率显著低于术前穿刺活检诊断(P<0.05)。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后漏诊及误诊率均显著高于术前穿刺活检诊断(P<0.05)。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后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DCIS-Mi预测值均显著低于术前穿刺活检诊断(P<0.05)。行术前穿刺活检诊断后,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DCIS-Mi预测值、非DCIS-Mi预测值依次为99.00%(99/100)、98.46%(64/65)、100.00%(35/35)、100.00%(64/64)、97.22%(35/36)。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后,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DCIS-Mi预测值、非DCIS-Mi预测值依次为68.00%(68/100)、66.15%(43/65)、71.43%(25/35)、81.13%(43/53)、53.19%(25/47)。结论 术前穿刺检查比术中冰冻切片的组织学检查结果准确度高,能够对术前诊断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穿刺活检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乳腺导管原位浸润 准确性.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与导管原位癌的X线与临床病理表现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嘉学 王和平 +1 位作者 舒皎洁 何慧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5期950-952,共3页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与临床病理表现。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M及DCIS患者95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X摄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X线与临床病理表现。...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与临床病理表现。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M及DCIS患者95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X摄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X线与临床病理表现。结果 95例患者中,DCISM患者为27例,DCIS患者为68例。两组患者乳腺X线摄影比较,DCIS与DCISM患者X线钙化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类型、有无钙化及钙化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团簇状钙化多见于DCIS(39.71%),而区域性钙化在DCISM中更普遍(40.74%)。另外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变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淋巴结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DCISM中乳腺X线摄影较多表现为钙化性病变及区域性钙化,ER、PR、淋巴结阳性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X线表现 临床病理表现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预后 被引量:1
20
作者 纪涵青 缪姗姗 +1 位作者 毛艳 吴琍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2期1392-1399,共8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生物学特点,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导管原位癌伴T1a乳腺癌(DCIS-T1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确诊...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生物学特点,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导管原位癌伴T1a乳腺癌(DCIS-T1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资料,病例收集时间为2008年2月~2017年5月,共554例,其中导管原位癌(DCIS)组患者237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104例和DCIS伴T1a浸润性乳腺癌(DCIS-T1a)患者213例,比较不同亚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DCIS、DCIS-MI和DCIS-T1a在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DCIS和DCIS-MI组患者较DCIS-T1a组年轻(P = 0.042)。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及Ki-67指数,均呈现显著组间差异(P 【0.001);三组患者的分子分型分布也同样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01)。在手术方式选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方面,三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1)。远期预后方面,5年DFS分别为94.4%、94%、95.8%;十年DFS分别为89.9%、91.5%、91.3%,三组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52)。结论:DCIS-MI代表一个独立的实体,这表明当发现DCIS具有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和Ki67高表达等特征时,应检查是否伴随微浸润。但与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T1a乳腺癌的预后差异并不明显,本结论有待后续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原位 导管原位浸润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