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寺庙产业纠纷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档案与判牍资料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欣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6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寺观作为神圣的信仰之地,其产业的买卖租佃关系到多方利益,其中,僧道对寺观拥有经理的权利,而施主或地方士绅因捐献或寺观本身的地域性特征也对寺观产业的转移拥有一定的干预权。地方官员则以是否有利于维护风教为宗旨,或打击没收寺观产... 寺观作为神圣的信仰之地,其产业的买卖租佃关系到多方利益,其中,僧道对寺观拥有经理的权利,而施主或地方士绅因捐献或寺观本身的地域性特征也对寺观产业的转移拥有一定的干预权。地方官员则以是否有利于维护风教为宗旨,或打击没收寺观产业,或支持宽容寺观的存在。涉及寺庙产业的诉讼案件充分展示了官、民、僧道之间的判与罚、背离与合作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制衡社会秩序稳定的制度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产业 纠纷 清代 国家与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