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寺庙产业纠纷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档案与判牍资料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欣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6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寺观作为神圣的信仰之地,其产业的买卖租佃关系到多方利益,其中,僧道对寺观拥有经理的权利,而施主或地方士绅因捐献或寺观本身的地域性特征也对寺观产业的转移拥有一定的干预权。地方官员则以是否有利于维护风教为宗旨,或打击没收寺观产...
寺观作为神圣的信仰之地,其产业的买卖租佃关系到多方利益,其中,僧道对寺观拥有经理的权利,而施主或地方士绅因捐献或寺观本身的地域性特征也对寺观产业的转移拥有一定的干预权。地方官员则以是否有利于维护风教为宗旨,或打击没收寺观产业,或支持宽容寺观的存在。涉及寺庙产业的诉讼案件充分展示了官、民、僧道之间的判与罚、背离与合作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制衡社会秩序稳定的制度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
产业
纠纷
清代
国家与社会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寺庙产业纠纷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档案与判牍资料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欣
机构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6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文摘
寺观作为神圣的信仰之地,其产业的买卖租佃关系到多方利益,其中,僧道对寺观拥有经理的权利,而施主或地方士绅因捐献或寺观本身的地域性特征也对寺观产业的转移拥有一定的干预权。地方官员则以是否有利于维护风教为宗旨,或打击没收寺观产业,或支持宽容寺观的存在。涉及寺庙产业的诉讼案件充分展示了官、民、僧道之间的判与罚、背离与合作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制衡社会秩序稳定的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
寺庙
产业
纠纷
清代
国家与社会
Keywords
Temple Property
Dispute
The Qing Dynasty
State and Society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寺庙产业纠纷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档案与判牍资料为例
吴欣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6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