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高速航行体对转螺旋桨线谱噪声预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锡清 吴武生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对转螺旋桨的线谱噪声构成了水下高速航行体整个辐射噪声的重要部分.对转螺旋桨的线谱噪声是由前后桨与航行体尾流场相互作用及前后装相互干扰所引起的.线谱噪声预报方法是利用升力面理论和声学方法相结合实现的.详述了线谱噪声的理... 对转螺旋桨的线谱噪声构成了水下高速航行体整个辐射噪声的重要部分.对转螺旋桨的线谱噪声是由前后桨与航行体尾流场相互作用及前后装相互干扰所引起的.线谱噪声预报方法是利用升力面理论和声学方法相结合实现的.详述了线谱噪声的理论计算方法、线谱噪声的特征和数值预报,同时也预报了尾流场的变化、前后桨间距变化对噪声级的影响等.预报值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整个方法对航行体的性能预报、噪声源识别和桨的低噪声设计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 线谱噪声 高速 水下 航行体 对转 螺旋浆
下载PDF
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蒋云帆 廖明夫 +3 位作者 刘永泉 王德友 金路 鲁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71-2780,共10页
建立了双转子动力学模型,引入中介轴承刚度和高、低压转子陀螺力矩的影响,利用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存在的差异,以及转速比对同转/对转双转子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建立了双转子动力学模型,引入中介轴承刚度和高、低压转子陀螺力矩的影响,利用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存在的差异,以及转速比对同转/对转双转子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陀螺力矩是影响带有中介支承的双转子系统转子刚度的主要原因,其刚度变化与内、外转子的转速比大小和相对旋转方向有关,进而导致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发生改变;相比同结构的同转双转子,在相同的不平衡量作用下,对转双转子的不平衡响应更为显著.对转双转子进行动平衡时,应更加严格的控制内、外转子的不平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 同转 对转 陀螺力矩 动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非线性谐波法在对转压气机中的校检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雷 刘波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48-1455,共8页
以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新型非定常模拟方法——非线性谐波(NLH)法进行了不同阶数下的校检,并与常规非定常模拟方法在宏观性能指标和微观流场结构上进行对比,分析了对转压气机转子独特的动-动干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 以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新型非定常模拟方法——非线性谐波(NLH)法进行了不同阶数下的校检,并与常规非定常模拟方法在宏观性能指标和微观流场结构上进行对比,分析了对转压气机转子独特的动-动干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方法可在时均框架内有效计及非定常现象,对于该对转压气机,3阶谐波已能在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间获得最佳折衷,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谐波法 非定常模拟 对转 动-动干涉 校检
原文传递
基于多级环境下的双排对转压气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雷 刘波 +1 位作者 梁俊 王庆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1388,共8页
以某双排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计算、叶片参数化造型、神经网络构建近似函数、遗传算法寻优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转子2叶片进行级环境下的全三维叶型优化方案探索.优化目标是在控制流量和压比的情况下,最大化... 以某双排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计算、叶片参数化造型、神经网络构建近似函数、遗传算法寻优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转子2叶片进行级环境下的全三维叶型优化方案探索.优化目标是在控制流量和压比的情况下,最大化等熵效率.优化结果显示,设计点压气机效率提高1.5%左右.通过流场细微结构分析表明新叶型的气动布局得到合理改善,转子2中,尖部流场低速区域有所减少,分离现象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压气机 优化环境 流场分析
原文传递
非线性谐波法在双级对转压气机中的进一步校检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波 王雷 黄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3-1341,共9页
以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在与试验结果及常规非定常方法对比的基础上,对新型非定常模拟方法——非线性谐波法(NHM)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中的校检分析,探索其相比常规非定常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法在设计工况下能够较为... 以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在与试验结果及常规非定常方法对比的基础上,对新型非定常模拟方法——非线性谐波法(NHM)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中的校检分析,探索其相比常规非定常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法在设计工况下能够较为可靠地模拟确定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对于近失速状态,由于流场中的固有周期性被破坏,导致非线性谐波法在该工况下不再适用,其与常规非定常模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谐波法 对转 动-动干涉 确定应力 适用性
原文传递
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对对转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波 曹志远 +1 位作者 魏巍 史磊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5-892,共8页
为研究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BLS)对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针对某双排轴流对转压气机转子进行附面层抽吸的探索.在前排转子R1(Rotor 1)、后排转子R2(Rotor 2)吸力面沿弦向不同位置分别开设3个不同抽吸槽,研究了不同吸气位置与吸气量... 为研究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BLS)对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针对某双排轴流对转压气机转子进行附面层抽吸的探索.在前排转子R1(Rotor 1)、后排转子R2(Rotor 2)吸力面沿弦向不同位置分别开设3个不同抽吸槽,研究了不同吸气位置与吸气量下R1单独吸气、R2单独吸气对对转压气机流场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提高,R2效率降低,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1尾缘;R2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基本不变,R2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2尾缘;附面层抽吸后落后角明显减小,叶排间的气流参数匹配是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压气机 附面层抽吸 压气机 对转 二次流
原文传递
双支点对转轴承腔两相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7
作者 曹逸韬 吕亚国 +2 位作者 朱泽韬 李宛蓉 刘振侠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181,共11页
为探究双支点对转轴承腔两相流动及换热特性,利用耦合的CLSVOF两相流方法开展数值研究,对比高低压轴同转、对转形式下的轴承腔流动及换热特征,重点探讨对转条件下,高低压轴转速及双侧供油流量对轴承腔壁面油气分布特征与换热特性的影响... 为探究双支点对转轴承腔两相流动及换热特性,利用耦合的CLSVOF两相流方法开展数值研究,对比高低压轴同转、对转形式下的轴承腔流动及换热特征,重点探讨对转条件下,高低压轴转速及双侧供油流量对轴承腔壁面油气分布特征与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转向下轴承腔壁面油膜形成过程类似,滑油在壁面以油滴、油矢、油带形式分布;同转形式下壁面流线旋向相同,对转形式下壁面流线旋向则相反,对转提高了轴承腔壁面剪切力及湍流强度,平均换热系数相对提升了16.47%;对转转速越大或转速比越高时,壁面滑油体积分数增大而油膜厚度降低,油膜流速平均增加72.95%,双侧供油量或供油流量比越大时,壁面滑油体积分数与油膜厚度均上升,油膜流速平均增加31.02%;增加转速与供油流量均可提高壁面热流密度,增大换热系数,采用双支点对转形式布局能够一定程度提高轴承腔换热性能,有利于保障发动机的安全可靠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点轴承腔 对转 两相流动及换热 换热系数 CLSVOF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三次谐波法的对转永磁BLDCM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勇 李宏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8年第11期344-347,共4页
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舰船等的对转推进系统中有着较大的应用趋势和发展前景。基于普通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根据反电势三次谐波检测换相原理,使用MATLAB建立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 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舰船等的对转推进系统中有着较大的应用趋势和发展前景。基于普通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根据反电势三次谐波检测换相原理,使用MATLAB建立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三次谐波检测系统的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三次谐波法的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仿真系统模型正确可靠,三次谐波检测换相原理在对转电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三次谐波 仿真
下载PDF
对转压气机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鹏 刘波 +2 位作者 曹志远 那振喆 史磊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70-2578,共9页
为探索非轴对称端壁对对转压气机流场影响机理,采用端壁造型进一步提高对转压气机性能,以某对转压气机双排转子为研究对象,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整机环境下先后对转子1(R1)和转子2(R2)进行了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并对比分析了... 为探索非轴对称端壁对对转压气机流场影响机理,采用端壁造型进一步提高对转压气机性能,以某对转压气机双排转子为研究对象,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整机环境下先后对转子1(R1)和转子2(R2)进行了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并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流场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在优化工况点,非轴对称端壁改变了各转子轮毂附近的静压分布,减小了周向静压梯度,降低了二次流强度;同时改变了各转子沿径向的通流能力,提高了各转子靠近尖部区域的效率;最终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上升了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压气机 非轴对称端壁 二次流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试论古汉语中“黑”与“黴”“墨”“煤”之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本文对王力、陆宗达先生等认为黴(今俗作霉)、墨、煤同源依次派生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商榷,从形、音、义三方面作了具体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煤、黴皆同源于“黑”而并非依次派生发展.黑字早见于金文,而墨、煤、黴产生的时间大抵... 本文对王力、陆宗达先生等认为黴(今俗作霉)、墨、煤同源依次派生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商榷,从形、音、义三方面作了具体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煤、黴皆同源于“黑”而并非依次派生发展.黑字早见于金文,而墨、煤、黴产生的时间大抵分别是周朝、秦朝和汉朝.墨的颜色为黑;煤本义为黑色烟尘,煤炭专称则是明朝以后的事;黴指黴黑现象;三字围绕“黑”义同状异所,从六书的角度也表明造字时三字同源于“黑”.黴黑为旁对转;煤黑为对转;墨黑喉唇相转只是现象,文章揭示二字相转的音理在于上古汉语有送气流音声母,黑、墨古音同部位同鼻音又同为入声收—K尾,从音韵的角度也表明三字同源于“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理 旁转 对转 同源字 古音构拟
下载PDF
对转压气机最先失速级的小扰动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丽敏 李晓军 +1 位作者 谢建 刘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3-540,共8页
对转压气机(CRC)由于其独特的气动和结构优势而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在小扰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对转压气机旋转失速的小扰动分析方法,并以实验室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扰动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 对转压气机(CRC)由于其独特的气动和结构优势而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在小扰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对转压气机旋转失速的小扰动分析方法,并以实验室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扰动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不同转速匹配工况下的最先失速级位置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为对转压气机失速边界的预估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旋转失速的小扰动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预估对转压气机失速边界和最先失速级位置;②小扰动分析方法和CFD计算结果均显示:转速匹配方案对对转压气机最先失速级位置存在明显的影响。当转速比大于或等于0.9时,转子2为最先失速级;当转速比小于0.9时,转子1为最先失速级;③由于小扰动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简化,因而使得预估值同实际值之间存在相应的误差。同时,由于对转压气机级间存在较强的非定常性,进而使得相对误差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压气机 小扰动 旋转失速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12
作者 荣军 丁跃浇 +2 位作者 张敏 李一鸣 陈曦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33-36,共4页
通过对三相绕组星型连接全控桥式电路的分析,介绍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内部数学模型建立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且在Matlab/Simulink对对转电机本体模块、换相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等系统进行... 通过对三相绕组星型连接全控桥式电路的分析,介绍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内部数学模型建立了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且在Matlab/Simulink对对转电机本体模块、换相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等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数学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系统碰摩非线性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涛 秦卫阳 向欢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建立了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离散处理,推导了其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外转子发生突加不平衡故障后引起的转子动静碰摩对于对转转子响应的影响。采用Wilson-θ等方法对有限元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 建立了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离散处理,推导了其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外转子发生突加不平衡故障后引起的转子动静碰摩对于对转转子响应的影响。采用Wilson-θ等方法对有限元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对转双转子系统在突加不平衡时,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变化;以及随后发生转子机匣碰摩故障时的非线性及混沌响应。分析了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发现了一种新的通过环面交叉进入混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双转子 碰摩 混沌
下载PDF
双级对转压气机叶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雷 刘波 +1 位作者 项效镕 王庆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86-890,共5页
基于商业软件NUMECA的全三维优化设计平台Design3D对某对转压气机的转子1叶片进行了全三维叶片优化设计。优化目标是在控制流量和总压比的情况下,提高其等熵效率。结果表明,转子1工况点效率提升了0.6%,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提高近1.5%,总... 基于商业软件NUMECA的全三维优化设计平台Design3D对某对转压气机的转子1叶片进行了全三维叶片优化设计。优化目标是在控制流量和总压比的情况下,提高其等熵效率。结果表明,转子1工况点效率提升了0.6%,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提高近1.5%,总压比也略有增加。通过流场分析看出优化叶片性能的提高主要是源于中高部叶展高马赫数区的增加,以及尾迹损失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压气机 叶型优化 流场分析
下载PDF
对转升力风扇地面效应的力学及喷流频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海童 王掩刚 邓双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03-2709,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升力风扇工作特性,以自行设计的20kg推力对转升力风扇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发展了对转涵道风扇测控系统,研究不同转速条件、不同离地距离(1.1D,2D,3D,D为转子直径)对升力风扇各部件力学特性的影响效应,结合动态压力传感器阵列... 为进一步了解升力风扇工作特性,以自行设计的20kg推力对转升力风扇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发展了对转涵道风扇测控系统,研究不同转速条件、不同离地距离(1.1D,2D,3D,D为转子直径)对升力风扇各部件力学特性的影响效应,结合动态压力传感器阵列测量技术及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获得了升力风扇的喷流频谱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3.0D工况,在设计转速下当离地高度降低到1.1D时,升力风扇总推力提高11%但需求功率基本不变,其中涵道唇口推力下降3%,转子推力上升25%,出现了明显的"气垫效应";上、下游转子叶片尾迹能量较小,未能监测到明显的叶片通过频率,风扇喷流动态特性与前后级转子间动-动非定常干涉效应有明显相关性,其一阶频率为上、下游转子通过频率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风扇 地面效应 对转 功率谱密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拾零补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震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65-68,共4页
本文系《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拾零》(《内大学报》1988年3期)的续篇,着重从旁对转和开合口的角度,探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一系列读音从中古到今天的发展过程及演变规律,并通过对中古“微、影、疑”三母在普通话和内蒙古西部地... 本文系《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拾零》(《内大学报》1988年3期)的续篇,着重从旁对转和开合口的角度,探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一系列读音从中古到今天的发展过程及演变规律,并通过对中古“微、影、疑”三母在普通话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不同演变情况的归纳分析,探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的[Φ]声母字大大少于普通话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旁转 开口 合口 [φ]声母
下载PDF
“旁对转”理论对现代方音调查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晓姣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5期36-37,共2页
音转是语言在地理过渡和历史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音变异现象,是方言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古韵三十部的基础上,通过音转理论追溯语音间的同源关系,解释造成汉语不同方言语音差异的原因,对方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对转 旁转 旁对转 方音
下载PDF
双级对转压气机全工况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鹏 刘波 +1 位作者 曹志远 史磊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34-2442,共9页
为全面提升对转压气机气动性能,以某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针对转子2叶片在整机环境下进行全工况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几何形状、总体性能及流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对转压气机全工况... 为全面提升对转压气机气动性能,以某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针对转子2叶片在整机环境下进行全工况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几何形状、总体性能及流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对转压气机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及压比均得到提升,同时流量范围有所增大.在设计点整机等熵效率提高0.3%,近失速点整机等熵效率提高1.5%,喘振裕度上升了6.37%,稳定工作范围得到显著扩大.优化后转子1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和压比特性变化不大,而转子2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和压比均有较大提高,其中在设计点转子2等熵效率上升1%,近失速点转子2等熵效率上升2.5%;在近失速点,优化后转子1、转子2、出口导叶(OGV)尖部流场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 压气机 全工况 优化设计 等熵效率
原文传递
对转涵道风扇桨叶高效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佳豪 周洲 李旭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35-1845,共11页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对转涵道风扇桨叶设计方法虽然设计速度快,但设计精度不高。为提高设计方法的设计精度,同时保留设计的快速性,通过CFD计算对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桨叶快速设计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一种耦合CFD修正的对转涵道风扇桨叶高效...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对转涵道风扇桨叶设计方法虽然设计速度快,但设计精度不高。为提高设计方法的设计精度,同时保留设计的快速性,通过CFD计算对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桨叶快速设计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一种耦合CFD修正的对转涵道风扇桨叶高效设计方法。通过CFD计算与修正设计的不断迭代,可使设计结果收敛至CFD计算结果,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桨叶。结果表明:MRF方法对对转涵风扇性能的求解精度不足,需采用非定常CFD方法。而通过CFD计算结果修正桨叶的拉力占比、入流角及叶素气动力后,对转涵道风扇总拉力设计精度提高10.4%,扭矩设计精度提高18.2%。文中提出的高效设计方法只需进行少量的CFD计算修正便能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进行加速处理后,设计效率进一步提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风扇 对转 桨叶设计 叶素动量理论 修正设计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水下推进用双转子永磁电机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林森 徐海珠 +1 位作者 王松林 张江平 《鱼雷技术》 2013年第6期445-449,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介绍了一种中间定子、内外双转子形式的新型对转永磁电机,详述了这种新型双转子永磁电机的起源和演变,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现状,从提高电机转矩密度、电机效率、机械稳定性、散热效果,改良定... 为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介绍了一种中间定子、内外双转子形式的新型对转永磁电机,详述了这种新型双转子永磁电机的起源和演变,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现状,从提高电机转矩密度、电机效率、机械稳定性、散热效果,改良定子绕组布置等方面分析了其主要优势,最后对这种新型电机的研究难点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电磁耦合和转子同步问题应是其研究中的最大难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双转子永磁电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推进 永磁电机 双转子 对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